第三百六十八章 紛亂的朝堂

西北多山,仿若延綿無盡,一條谷幽河由北向南,再轉道向東,併入渾河一起流往東面大海。

坐擁羣山、大河,大梁西都可謂易守難攻,又處於東西交匯的要道沿途自然俱設有驛站,東南、西北方向起伏的羣山之間更有烽火臺聳立,一旦出現緊急軍情快馬奔行途中,烽火已經先一步傳入西都。

東南面的太康,地處沙州毗鄰樑國西都,距離不到五百里,快馬加鞭幾日便能到,通往西都的官道上,已難看到逃難的牧民身影。

道路兩側山丘貧瘠,些許蔥鬱也在風裡搖曳。

原本豐茂的草場,沒有了往日的牛羊啃食,和牧民的歌謠,只有一匹快馬攜帶公文,在前飛奔,再往後,便是一支拉着棺槨的大車,蜿蜒在道路上。

胡楊木搖曳着嫩枝,光影之間,斑駁風雨痕跡的古樸城樓下,躲避戰禍的身影進進出出,爲了保證南北方向的軍情通暢,西都封閉了南北和麪三門,只准攜帶軍情的驛馬進出。

唯有西門供想要離開的百姓開放,這幾日裡,幾乎每日都排起長龍,其中出逃的多是城中富庶人家。

畢竟窮人所有東西都在這裡了。

某一刻,快馬自南門而入,徑直穿行過空蕩蕩的街道,再難看到胡姬在街邊跳舞,再難聽到來自中原的琴聲漫漫,也再難有熙熙攘攘的西域胡商和中原商販討價還價。

偶爾有百姓經過,也是神色匆匆,面帶倉惶。

失去往昔繁華,便只剩臨戰時的緊迫感,街道上到處能見飛奔的戰馬,或巡邏的士卒。

此刻的皇城大殿之中,皇帝最後的軍制改革已落下,他將雲集西都的幾支部落兵馬編爲軍鎮司,比如烏洛山的往利氏部落,改爲烏落山軍司,抽族中勇士兩萬爲一軍,設大都統一職。

又編拓跋族兵,爲衛戎軍,皆是拓跋部落能征慣戰的子弟五千人。

一個上午,將擬定好的軍制落下後,便由野辭弄別爲首的文臣,將事情落實下去,隨後朝堂上的君臣纔開始議南北眼下的戰事。

“北面還沒有戰報傳來,不過南面由拓跋宗厥坐鎮,以擋夏國兵鋒長達半月,大將軍爲人慎重,更通曉中原武略,清壁堅野之後,不顧其餘各城得失,牢牢扼守太康,猶如一根鉚釘釘在夏國軍隊前行的道路上。”

說話的是野辭弄別,他原本是保守派一員,對拓跋魁進行軍制改革是反對的。但自從中原觀看夏國皇帝演武回來,經過途中的打擊,他對於皇帝的軍制改革開始轉而全力支持。

這些變化,拓跋魁自然看在眼裡,有時也想對夏國那位皇帝嘲笑一句:“想不到吧,沒你軍演,朕心中抱負將難以施展。”

此刻,又聽南面夏國軍隊被釘在太康不能前進,他心情大好的讓宦官們將地圖拿來,掛在木架上,招各部落的頭人過來一起觀摩。

拓跋魁起身走下御階,與上前來的一衆頭人,站在地圖前,看着上面標註的山嶽、河流、城池、兵馬布置。

“西北多山,只要扼守住了要道,夏國再多兵馬只會成爲累贅,夏國那小兒皇帝,真以爲靠人多就能取勝?當朕的樑國那麼好攻打?”

金鑾殿上拓跋魁站在地圖前,看了看太康的位置,笑意說了一句,隨後擡起手中,手中的小木棍在北面的駱駝山。

“南面有拓跋宗厥鎮守,又有拓跋從武這等新興之將,朕高枕無憂了。”

他笑着繼續說道:“而北面這裡的駱駝山,昭日的七萬兵馬屯住,輻射四周兩百多裡,夏國的西路軍想要南下,幾乎不可能。”

“陛下,要當心軋葷山的叛軍!”

野辭弄別望着地圖說出令皇帝感到掃興的話,“軋葷山手中的叛軍如今在東南面橫行,最近聽聞好幾個部落被他吞併,從起兵的一萬多人,滾雪球般到達了三萬,他們熟悉西北的地勢,極有可能會背刺拓跋昭日,或者直接殺到西都。”

“宰相莫要提此人,他若敢打西都,朕求之不得!”拓跋魁已沒了那日聽到軋葷山反叛那般憤怒了。

對方若是敢來西都,正好試試他新軍的厲害,畢竟對方還是原來的部落兵,指揮不連貫,一旦領頭的戰敗,便四散潰逃,將其擊敗後,他要親手砍了對方那顆肥頭。

想罷,拓跋魁笑了笑,朝野辭弄別擺了下手。

“人多有什麼用,朕麾下兵馬已超十萬,夏國兩路兵馬都被擋住,朕給十個膽子,他都不敢來,也就東拼西湊一些兵馬,在朕兵馬面前根本不具戰力,他呀,只會阿諛奉承,這種穴中之鼠,只能乾點見不得光的勾當,既然夏國皇帝稀罕,這種弄臣給他便好。”

靠近皇帝的老宦官,嘴角抽了抽,之前他就勸過皇帝,對方不過是小人,只會溜鬚拍馬。

當然,事情發生之後,他絕口不提那日的勸言,畢竟那是打皇帝的臉。

“陛下所言甚是,只要南北兩個方向,牢牢釘住夏國兩支兵馬,軋葷山的叛軍就絕不敢來西都。”說話的是米擒部落頭人,“待夏國軍隊糧秣接濟不上,一旦退去,就是我大梁反敗爲勝的機會,而叛軍就等着被陛下剿滅。”

拓跋魁看着地圖笑了起來,對於明白他心裡所想的米擒部落頭人,他轉身回頭,給予一個讚賞的眼神。

“米擒當布頭人,最近在大都學習中原學識有進步啊,不過戰場之事瞬息萬變,不可輕視。但朕還是相信宗厥、昭日兩位宗室大將的能力,他們鎮守南北兩個要道,還是很穩妥的。”

宰相野辭彌低着頭沒有說話,到了如此危急時刻,皇帝還能如此信心,他還是欣慰的,總比齊國那羣皇帝,打到家門口了,想着的不是拒敵,而是投降。

真是皇帝的恥辱。

而且拓跋宗厥、拓跋昭日都是宗室大將,不用擔心他們會投降,而且也不是年輕氣盛的將領,只要守住城牆,握緊山中要道,夏國軍隊縱有百萬都難以通過。

想着時,一幫頭人,乃至文武紛紛朝拓跋魁拱手,道了聲:“陛下聖明。”

就在‘聖明’二字剛一落下,大殿外,已有令騎飛奔而來,不等馬停,飛身跳馬,踩着石階匆匆上來,在大殿外拱手大喊:“陛下,太康來的加急軍情!”

“倒是來的及時,倒要看看,朕的皇叔送了什麼驚喜過來。”

拓跋魁笑着說了一句,擡手讓門口的宦官接了軍情帶進來,他則大步走上御階,坐到龍椅上,撣了撣龍袍,坐正姿勢讓宦官念給他聽。

接過情報的老宦官,拆開信函,他看了一眼上面字跡,老臉頓時一變,支支吾吾好半晌,沒有開口。

“你倒是念啊!”拓跋魁笑着說了一句,但此時他的眉頭已經微微蹙了起來。

“陛……陛下……”

那老宦官吞了吞口水,猶豫了片刻,還是鼓足勇氣說了聲:“是大將軍的來信,他說……拓跋從武不尊號令,擅自出城迎戰……與細母浪羅,兩人被夏國將領斬殺。”

龍椅上的皇帝,原本還有的笑容瞬間凝固,他艱難的扭過脖子,看向老宦官,擠出一聲:“把信拿上來。”

怎麼會這樣……朕的從武……

他腦子有些亂了,不停的浮出斷斷續續的話來,片刻,他還是接過宦官遞來的信函,看了一眼,就覺得天旋地轉。

腦中浮現的話,頓時喊了出來。

“朕的肱骨,朕的從武啊……”拓跋魁其實只比拓跋從武大上幾歲,論輩分,對方是他侄子,而且還是一起長大的。

這一次讓他跟着老持穩重的皇叔拓跋宗厥前往堅城太康,就是有意栽培,等老的一批宗室大將去後,不至於後繼無人。

“從武……朕的侄子……”

他捏着信身子晃了晃,好在自身頗有武力,纔沒有穩住身形,不過下面的一幫文武和部落頭人,卻是驚訝的合不攏嘴。

他們也沒想到,頗有能力的拓跋從武居然戰死了。

“朕……朕要拿拓跋宗厥問責……他爲何看顧不好,他是怎麼當叔公的!”拓跋魁陡然在龍椅上暴怒的大吼出來,就在這時,拉棺槨的車已經進入宮,就停在殿外。

他猛地起身,大步走出殿門,遠遠便看到兩口棺材放在車斗上,頓時捶胸頓足大哭出來,然而不久,太康淪陷、宗厥被俘的消息傳來,還沒從傷心的勁頭緩過來的拓跋魁,兩眼一瞪,直接在朝堂上昏厥過去。

“陛下——”

“快傳御醫!”

“拖鞋!快脫鞋,讓陛下聞聞腳臭……”

“快去叫太后來!”

野辭弄別呆滯的看着朝堂上人影擁擠,他雙眼已看不到光了。

過得好久,等到皇帝醒過來,他第一件事就是招來奉品堂衆人,他們皆是一二品的大內高手,一直以來充當拓跋魁的暗哨。

“皇帝肯定沒辦法行刺,但那些統兵大將,總是有機會的,你們不管用什麼方法,給朕除掉夏國領軍大將,以報此仇。”

……

與此同時。

太康城內的巷戰基本進入尾聲,皇帝的御輦進入城門,來到府衙落腳,名爲拓跋宗厥的樑國宗室大將,五花大綁的被趙雲擒拿,拖到蘇辰的面前跪下。

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雲卷第一百二十九章 弒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數十萬兵馬第三百零八章 演武第二百五十章 意氣風發霍去病第二百三十九章 武神罡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張飛執筆,狂噴大魏皇帝第七章 滾滾天雷第三百零七章 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玄霸的成長潛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第八十七章 北方一統,天下並肩孤者有幾凡?第三百一十五章 被雷劈第三百六十五章 風急火烈,猶見當年楚霸王第三十六章 寡婦愛好者第八十七章 徐徐烽煙燃容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們覺得我是仁慈的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褪去白門樓上影,化爲神鬼誓無雙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起上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烈烈江上風,火燒半邊天第二百零一章 孤王來了,魏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朝樑宮,一朝夏宮第三十八章 朝王會第五十六章 焠刀之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威懾第六十四章 碾磨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狼嚎野,萬軍驚塵煙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常第五十七章 狂夜第一百五十七章 豐碑大典,以祭我華夏(本卷完)第八十七章 北方一統,天下並肩孤者有幾凡?第三百四十二章 降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帥博弈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生所求(本卷完)第一百三十四章 臥龍淺吟第一百七十章 魏國征服者第七十章 流火歲金,凜凜春雨第二百八十章 屍逐、攣鞮二部相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伐魏先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霸道第九十一章 帶上所有祖宗第二百零六章 最強天團騎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二百零五章 號稱萬?孤打的就是萬!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徹底瘋了的皇帝第七十五章 縱橫天地,如蒼雷席捲第一百章 圈套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四百零一章 三進三出,趙子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發兵樑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帥博弈第一百五十七章 豐碑大典,以祭我華夏(本卷完)第一百四十九章 伐魏先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蓮劍仙第一百五十四章 夏末秋初第七十六章 我來借糧,允不允?第一百零一章 擒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孤常食言第三百零八章 演武第四十九章 所見所聞第一百五十七章 豐碑大典,以祭我華夏(本卷完)第三百三十九章 忻襄之恥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帳分羊(鹿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繡衣司第三百三十三章 說動西楚霸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生之術亂人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慘烈攻防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八章 檢閱三軍一個小小的請求(三百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第一百零一章 擒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力挽狂瀾的安祿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鋒涌聚,浩蕩天威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第三百八十六章 誰敢砍我!第二百一十一章 狼突虎奔,最後的曙光第三百零九章 三軍大閱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年未有之君,舉世震懾第三百七十九章 十連抽……第二百九十章 請陛下禪位第三百三十四章 始皇秘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搏的魏國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孤王不得休息、不得懈怠,否則刀兵加身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風獵獵第三百二十九章 項羽有脾氣之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蹄崢嶸,入主中原第三百零九章 三軍大閱兵第六十八章 古之召虎第三百二十章 二年大治,華夏大國
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雲卷第一百二十九章 弒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數十萬兵馬第三百零八章 演武第二百五十章 意氣風發霍去病第二百三十九章 武神罡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張飛執筆,狂噴大魏皇帝第七章 滾滾天雷第三百零七章 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玄霸的成長潛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第八十七章 北方一統,天下並肩孤者有幾凡?第三百一十五章 被雷劈第三百六十五章 風急火烈,猶見當年楚霸王第三十六章 寡婦愛好者第八十七章 徐徐烽煙燃容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們覺得我是仁慈的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褪去白門樓上影,化爲神鬼誓無雙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起上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烈烈江上風,火燒半邊天第二百零一章 孤王來了,魏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朝樑宮,一朝夏宮第三十八章 朝王會第五十六章 焠刀之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威懾第六十四章 碾磨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狼嚎野,萬軍驚塵煙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常第五十七章 狂夜第一百五十七章 豐碑大典,以祭我華夏(本卷完)第八十七章 北方一統,天下並肩孤者有幾凡?第三百四十二章 降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帥博弈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生所求(本卷完)第一百三十四章 臥龍淺吟第一百七十章 魏國征服者第七十章 流火歲金,凜凜春雨第二百八十章 屍逐、攣鞮二部相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伐魏先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霸道第九十一章 帶上所有祖宗第二百零六章 最強天團騎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二百零五章 號稱萬?孤打的就是萬!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徹底瘋了的皇帝第七十五章 縱橫天地,如蒼雷席捲第一百章 圈套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四百零一章 三進三出,趙子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發兵樑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帥博弈第一百五十七章 豐碑大典,以祭我華夏(本卷完)第一百四十九章 伐魏先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蓮劍仙第一百五十四章 夏末秋初第七十六章 我來借糧,允不允?第一百零一章 擒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孤常食言第三百零八章 演武第四十九章 所見所聞第一百五十七章 豐碑大典,以祭我華夏(本卷完)第三百三十九章 忻襄之恥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帳分羊(鹿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繡衣司第三百三十三章 說動西楚霸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生之術亂人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慘烈攻防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八章 檢閱三軍一個小小的請求(三百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第一百零一章 擒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力挽狂瀾的安祿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鋒涌聚,浩蕩天威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第三百八十六章 誰敢砍我!第二百一十一章 狼突虎奔,最後的曙光第三百零九章 三軍大閱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年未有之君,舉世震懾第三百七十九章 十連抽……第二百九十章 請陛下禪位第三百三十四章 始皇秘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搏的魏國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孤王不得休息、不得懈怠,否則刀兵加身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風獵獵第三百二十九章 項羽有脾氣之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蹄崢嶸,入主中原第三百零九章 三軍大閱兵第六十八章 古之召虎第三百二十章 二年大治,華夏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