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

“劉安?”天子劉啓的臉上閃過一絲殺機。

聽到劉安這個名字,他就有些相信劉德了。

當年,劉安的老爹淮南王厲王劉長餓死在囚車之中,一時間天下物議紛紛,民間更傳出了‘一尺布,尚可縫,兄弟兩人,不相容’的民謠,爲了防止事態擴大,更爲了臉面,當年先帝才採納了袁盎的意見,將淮南國一分爲三。分別封劉長的三個幼子爲王。

老大劉安承襲了淮南王的名號與封國,老二劉勃當了衡山王,老三劉賜爲廬江王。

對於這三兄弟,漢家朝廷從來都沒放鬆過管束。

可是,長久以來,劉安在淮南都很不安分,壽春(淮南國都城)中漢家朝廷安插的監督大臣,每每都有傳報劉安訓練士卒,加強戰備,積蓄糧草的報告。甚至還有人傳言說,劉安揚言要爲父報仇……

但天子劉啓心裡卻很清楚淮南王動不得!

如今的漢家天下,有兩個諸侯王,就算謀反被抓起來,也殺不得,最多隻能軟禁。

劉安正是其中一個。

另一個城陽王劉喜。

劉安不能輕易動,是因爲他老爹死的太慘,而劉喜不能動是因爲他老爹對社稷有再造之功——劉喜之父就是城陽景王劉章,在平定諸呂之時,曾發揮了關鍵作用,更親手手刃了呂產。

因而,晁錯雖然極力鼓吹削藩,但城陽王跟淮南王從來就不在他的削藩名單之上。

於是一直以來,所有淮南國傳來的消息和報告,全部被他壓了下去,甚至連丞相都不知道這些事情,淮南王劉安在世人眼中,現在還是個乖順謙恭的賢王。

劉德不扯吳楚,也沒說膠西、淄川等,直接指名道姓,說是劉安,這就讓天子劉啓在心裡就相信了五成。

天子劉啓站起身來,方纔陶青、王恢跟他說的話,此時全部被他拋之腦後了。

因爲他很清楚,假如某個心懷叵測的諸侯王在長安有了內應,那會導致什麼事情發生!

再堅固的堡壘,也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內奸,永遠都是任何統治者最痛恨的敵人!

這麼一來,他就不由自主想了起來,去年跟前年,劉安都曾朝長安,而且都曾在長安逗留了不短的時間,特別是去年,劉安在長安逗留了兩個月之久,期間跟無數的貴族外戚見過面,大把大把的錢財撒了出去。

單單就是他這個天子心知肚明的就有四個宦官收受過劉安的賄賂……

當時他也沒往心裡去,因爲這是漢家的傳統了,就是他的胞弟劉武來長安,也照樣對宮廷宦官、外戚大臣出手非常大方。

但此刻,他卻不得不將這些事情跟劉德的話聯繫在一起。

“真是好賊子啊……”劉啓心裡殺氣騰騰:“竟然敢勾結藩臣,吃裡扒外!”

對於劉安,天子並不惱火,因爲現在背地裡想着謀反的諸侯不止劉安一個,只要劉安不真的豎起反旗,他也懶得理會!

但勾連藩臣,圖謀不軌的臣子,那就是就算千刀萬剮,也是必須的了!

“是誰跟劉安勾連?”天子劉啓看着劉德難掩心裡的怒火低沉着咆哮道:“劉德,你告訴朕,他的名字,朕保證,他活不到明天!”

“兒臣不敢說……”劉德弓着身子彎腰拜道。

他當然不敢真的就指名道姓說是田家兄弟了。

還需要等一等……

劉德在低頭的時候,也在心裡祈禱着:“別讓我失望,快點動手啊,田蚡……殺伐果斷向來是你的特長啊……”

田蚡的手段,就算是敵人的劉德,在前世也是佩服的。

特別是田蚡陷害竇嬰,殺灌夫的那一套組合拳,簡直亮瞎了劉德的眼睛。

其下手之果決狠辣,就算是後世的政治家也不過如此了!

“朕讓你說!”天子劉啓此時卻只覺得自己的胸膛裡全是怒火:“他是誰?!”

“父皇……”劉德唯唯諾諾的做出猶豫不決的模樣儘量拖延着時間:“兒臣……”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了王道的聲音:“殿下……殿下……大事不好了……”

劉德這才一塊大石落下心頭:“田蚡,你果然沒讓我失望啊……”

在他知道幕後主使者是田蚡的那一刻,他就已經不再懷疑他挖的坑,田蚡不會跳進去了。

實在是他太清楚田蚡的性格和爲人了!

前世他跟田家兄弟的恩怨連綿十幾年,一直到死,都從未間斷,期間相互鬥法幾十次,早就摸清楚田蚡兄弟的行事風格了。

田蚡的性格,讓他不可能穩坐釣魚臺,他肯定會有動作。

而且田蚡的膽子大的出奇!

屢屢做出讓人膛目結舌的誇張舉動。

譬如前世,田蚡爲了弄死竇嬰,居然放火燒了石渠閣中存放着皇室詔令的一個房間……

敢放火燒皇宮的人,怎麼可能沒膽子去滅口?

шшш★ тт kān★ c ○

但劉德表面上還是裝作鎮定的開口問道:“什麼事情這麼慌慌張張的?”

王道在門外幾乎是用着哭腔稟報道:“回稟殿下,方纔張市令派人進宮回稟說,那些被關在廷尉大牢的幾個人犯被人下毒了……”

“啊……怎麼會這樣?”劉德立刻就露出一個慌張的神色道:“張湯是怎麼搞的?堂堂廷尉大牢中關押的犯人,居然會被人下毒!”

但心裡面,劉德卻對田蚡豎起了大拇指:“果然是殺伐果斷啊,不愧是前世能玩死竇嬰的梟雄!”

只可惜膽子有些小,沒有給所有的士子下毒。

毫無疑問,被下毒的人,肯定都是有可能接觸過田蚡本人的人。

這等於是不打自招了。

只要順着這條線去查,總有蛛絲馬跡會被人抓到,田蚡怎麼樣也跑不掉了!

若是劉德來辦此事的話,肯定會給所有的人都下毒,起碼能混淆視線。

而且,劉德覺得下毒這種事情太低級了!

嗯,在蝦或者螃蟹裡面摻雜點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啊蔬菜就高級許多了。

天子劉啓一聽這個事情,立刻就怒不可謁,殺人滅口!!!!!!而且是在廷尉大牢裡殺人滅口,這是**裸的挑戰漢家天子的權威!!!!

劉德轉過身子,帶着極度失望跟傷心的表情跪下來道:“父皇,如今人證已經沒有了,兒臣就真的不敢說那人的名字了……”

天子劉啓看着劉德,看到劉德臉上的失望跟傷心的神色,他心裡難免一軟。

“劉德還是年輕啊!”天子在心裡感慨了一聲:“太嫩了……”

但這樣也正好符合劉德的年紀不是?

天子劉啓覺得,現在正是一個完美的教育兒子的時機。

於是他道:“慌什麼?那賊子跑不了!”

在廷尉大牢裡下毒的人,怎麼跑得了?

若讓此人跑了,那他這個天子也就不用做了!

他直接問道:“你告訴朕,先前那些士子說,是誰指使的?”

此刻的劉啓沒那麼多耐心去跟那個賊子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了!

“是……田勝、田蚡兄弟……”劉德帶着哭腔道。

天子劉啓一聽,也愣了。

居然是外戚!!!!!!!!!!

他胸中的怒火更加旺盛!

外戚勾結諸侯,更是該死!該死!該死!

但……

這事情卻不能查下去了……

甚至不能讓人知道有過此事……

否則,一旦大白於天下,勢必朝野震動,天下物議紛紛,更會給關東諸侯多一個反對長安的理由——連外戚都反了,我們還要忍嗎?

但,此事不處理,天子劉啓就只覺得胸膛裡有根刺,難受的要命!

“來人,傳朕旨意,外戚田氏跋扈無理,屢犯國法,朕屢教之而不改,其令自裁!”踱了幾步之後,天子劉啓終於下定決心,做出了判決,作爲天子,他想賜死兩個外戚,那真是極爲簡單的事情,一個宦官就夠了,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劉啓卻多留了一個心眼,他接着道:“命中尉周亞夫監刑,並命廷尉張歐輔佐,查抄田氏產業!”

周亞夫、張歐都是他信得過的臣子,有這兩人配合,就肯定能從田家兄弟的家裡搜出足夠的證據。

而倘周亞夫、張歐沒有找到田蚡兄弟的罪證。

那麼,就只能說明一件事情——劉德騙他!

倘若是那樣的話,那麼……

不是他信不過劉德,而是身爲天子,他誰都信不過!

想當年,他跟劉揖的感情有多好?

某段時間,他跟劉揖甚至是出則同車,入則同塌,但一朝劉揖有了當太子的機會,對他的各種明槍暗箭還少嗎?

“天子,天子,孤家寡人……”想到這裡,天子劉啓也不由得有些落寞了。

自做了天子之後,他確實孤單的太久了……

……………

當夜,中尉周亞夫忽然從城外軍營入城,帶兵包圍了長安城裡的田氏兄弟的宅院,強迫田蚡兄弟飲下毒酒,然後,本來在休假的廷尉張歐也在天子旨意下恢復辦公,帶人查抄了田家的產業。

此事就像是一顆石子落入湖中,盪漾出一絲漣漪後,就消失不見了——對於長安城的貴族來說,天子下詔讓兩個外戚自裁,這不過是小事,甚至都沒幾個人關注。

除了王娡姐妹在宮裡哭哭啼啼了好半天,發現連天子都沒派人來解釋安慰之後,就知道惹了**煩了,悻悻然的閉嘴不敢再談這事情。

一兩天後,長安的貴族們就將田家兄弟遺忘了。

貴族們向來如此,當年薄昭被逼自殺,到今天,還有誰記得那個當年威風八面的車騎將軍?

更別說田蚡兄弟這種連個千石官職都沒有的小蝦米了!

而劉德的考舉,卻在天下矚目之中,到了關鍵時刻,要開考了!

第308節 囑託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2節 忽悠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1010節 內閣(2)第391節 馬政第676節 覺醒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498節 閱兵第1208節 新法家(1)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168節 藝術(2)第401節 法統(1)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990節 交易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854節 封賞(1)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04節 栽贓第425節 冬小麥(2)第661節 背景第1581節 籌備(1)第1590節 博弈(2)第946節 整頓(1)第1056節 糾纏(2)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442節 魔爪第1377節 任務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313節 賞賜(2)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329節 安排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595節 戰起(2)第198節 緣由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1137節 朝覲者第179節 姊弟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642節 廟算(4)第864節 回扣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659節 南巡(3)第2節 雪中送炭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990節 交易第1146節 使命第382節 殖民(2)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40節 考舉?科舉?第857節 撫卹(2)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149節 廷議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1408節 裁決(2)第1605節 說服(2)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1156節 合縱(2)第1492節 深海(2)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632節 新學派?(1)第1152節 安排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1131節 洗腦第1596節 戰起(3)第1028節 狂歡(2)第728節 佈置
第308節 囑託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2節 忽悠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1010節 內閣(2)第391節 馬政第676節 覺醒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498節 閱兵第1208節 新法家(1)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168節 藝術(2)第401節 法統(1)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990節 交易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854節 封賞(1)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04節 栽贓第425節 冬小麥(2)第661節 背景第1581節 籌備(1)第1590節 博弈(2)第946節 整頓(1)第1056節 糾纏(2)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442節 魔爪第1377節 任務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313節 賞賜(2)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329節 安排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595節 戰起(2)第198節 緣由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1137節 朝覲者第179節 姊弟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642節 廟算(4)第864節 回扣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659節 南巡(3)第2節 雪中送炭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990節 交易第1146節 使命第382節 殖民(2)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40節 考舉?科舉?第857節 撫卹(2)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149節 廷議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1408節 裁決(2)第1605節 說服(2)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1156節 合縱(2)第1492節 深海(2)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632節 新學派?(1)第1152節 安排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1131節 洗腦第1596節 戰起(3)第1028節 狂歡(2)第728節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