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

盛夏的午後。

炙熱的陽光照在未央宮的宮殿羣之中,熱的有些厲害。

站在一座宮殿的門口,劉徹牽着小橙橙的手,靜靜的等待着。

忽然,一聲啼哭打破了宮中的安寧。

劉徹立刻站起身來,走上前去。

兩個產婆推開殿門,將一個被包裹在襁褓之中,哭鬧不停的小孩子,呈遞到劉徹面前,恭喜道:“恭喜陛下,夫人給陛下誕下了一位皇子!”

劉徹低頭看了一眼那個在襁褓裡咿咿呀呀的啼哭着的小丑人兒,微微笑了一聲,拍了拍手掌,對左右道:“賞!”

然後,他抱起小橙橙走進這宮殿之中。

產後的夏胭脂虛弱的掙扎着要起身,劉徹連忙走過去,握住她的手,撫摸着她蒼白的臉頰說道:“愛妃辛苦了……”

剛剛誕生的小皇子,也被奶媽抱着,放到了夏胭脂的牀頭,與母親緊緊依偎,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呼呼睡了起來。

劉徹望着自己的這個兒子,他的第三子。

同時也是帝國的第三位皇子。

他眼中的神色琢磨不定,以至於沒有跟往常一般,爲其賜名,甚至連乳名也沒有去思考。

因爲他知道,這個小子出生的時機太敏感了。

在今年以前,一個有匈奴血統的皇子,永生也沒有機會覬覦那個寶座。

但今年之後,一切都將改變。

而他出生的時機,更是微妙無比。

就在這漢匈決勝手時出生!

劉徹也不知道,這是冥冥中的天意,還是偶然中的必然。

但他知道,此子,一落地就承載了莫大的政治期望。

他同時具備了匈奴王族和大漢皇族的血統,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微妙的時刻。

劉徹毫不懷疑,當此子誕生的消息,傳遍天下,傳到草原。

一定會有無數人,將他視爲希望,視爲未來,視爲主人,甚至視爲一切和最終的歸宿!

也肯定會有很多很多人,巴不得他馬上去死!

這就是生於皇室的幸運和不幸。

有多少人愛你,就會有多少人恨你。

除非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不然,這兩者的平衡永遠不會打破。

而這個小子的特殊身份和特殊血脈,更是使得他身上承載的一切都變得更加微妙。

思慮良久,劉徹微微說道:“此次生於南宮,又有烈日當空,其當名之曰:陽……”

“陛下賜皇三子諱陽!”立刻有宦官高呼着,門口跪着的史官也立刻奮筆疾書,在一張白紙上錄下:元德六年夏六月丙子(初七)皇三子誕於未央宮南殿,上賜名曰:陽。

劉徹卻是微微伸手,抱起自己的這個兒子,然後,抱着他緩緩走出宮門,對着殿外的侍從和宦官以及尚書們說道:“朕今得子,甚爲歡喜,念天下爲人父者之勞,其賜天下爲人父者爵一級!”

而衆人都是一愣,然後紛紛拜道:“臣等謹奉詔!”

只是……

無數人的心裡頭的疑慮,都是如同藤蔓一般瘋狂生長起來。

當今天子迄今爲止,共有三子。

而即使是皇長子出生,也未見他如此。

何以皇三子特殊?

更重要的是——生下兒子,皇帝非常高興,所以賜給天下爲人父者爵位。

這在漢室歷史上,僅僅發生過兩次。

第一次,高帝冊立長子劉盈爲太子。

第二次,先帝冊立今上爲儲君。

除此之外,別無先例。

這是否意味着,當今天子想要用皇三子爲儲君?

沒有人知道!

但人人皆知,這安寧的後宮,從此就要波濤洶涌,甚至刀光劍影了。

而朝堂,恐怕也要爆炸了。

但,天子的命令,誰敢不執行?

況且是這種恩詔!

於是,半個時辰後,從未央宮中飛出數十騎,前往長安各個衙門傳達詔令。

然後,這道詔命首先出現在了長安的大街小巷。

此時,恰逢考舉開始在即,長安城裡,上萬士子云集,自然,這道詔命立刻就掀起了軒然大波。

“陛下這是何意?”無數人讀書人議論紛紛。

就連法家和墨家的士子,也是皺起了眉頭。

因爲一個剛剛出生的皇子,還是有着夷狄血統的皇子,天子要賜天下百姓民爵?

難道陛下想要冊封此子爲儲君?

這還得了?

脾氣暴躁的公羊派當場就炸了。

“妲己、褒姒之禍,殷鑑在前!”慷慨激昂的年輕人,振臂高呼:“此等亂命,朝堂諸公當力諫之!”

更有居心叵測者,在其中拱火:“國立長君,皇長子,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當立爲儲君!”

而當在家休息的三公九卿兩千石們聽到了這個事情後,沒有一個能坐得住。

對於今天的大漢帝國而言,軍事、內政,基本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歷史的巔峰。

獨獨是儲君未立這個事情,讓無數人心裡跟被貓爪子橈了一般。

沒有太子,對於傳統的中國貴族和士大夫來說,等於國家是不完整的。

而對於諸子百家的巨頭們來說,沒有太子,就意味着他們沒有一個可以洗腦和吸引的人。

也是難受的緊。

而現在,這些人卻都被這個疑似立儲的信號嚇死了。

於他們來說,現在立儲,唯一合格的,唯有義妃之子。

既是皇長子,符合國家傳統和社稷綱常。

而且,其母出身一級棒——河東義氏,也曾經是地方豪強,書香門第。

其外戚車騎將軍東成候,更是戰功赫赫的大將,手握重兵,更與丞相以及很多列侯關係莫逆。

而除了皇長子,現在的其他皇子,都不具備立儲的資格。

至於這夏夫人的兒子,更是萬萬不可以成爲儲君的。

於是,衆人立刻就聯袂進宮。

劉徹自然知道,他們會來找自己麻煩。

不過,大臣貴族們,很顯然還是反應太慢了一些。

因爲,此刻,劉徹已經被叫到了東宮。

太皇太后竇氏和皇太后薄氏都是臨襟正坐,臉帶慍怒。

“皇帝!哀家聽說,你今日下詔因皇三子故,而賜天下民爵?”竇太后氣呼呼的問道:“可有此事?”

立儲,這可是要東宮點頭答應,並且草擬詔書,才能合法,並且爲天下接受的。

自太宗以來,社稷立儲,莫不如此。

竇太后雖然已經徹底不干預政治了,但,此事她卻不得不管。

無論是出於面子,還是爲了天下。

劉徹卻是微微一笑,恭身說道:“皇祖母請暫息雷霆之怒,聽孫兒解釋……”

“孫兒,此非立儲也……”他恭身道:“乃爲社稷之慮,爲天下萬民而爲之!”

“此乃兵法所云:不戰而屈人之兵之策也!”

“請皇祖母相信,孫兒不會在現在立儲……若要立儲,必會請示皇祖母及母后……”他恭身拜道。

事實上,也是如此。

這是劉徹在夏胭脂臨盤的這幾日裡,不斷思考和考慮出的對策。

一旦她生下皇子,劉徹就會用此計策。

這是爲了方便漢室未來收復和統治草原而用的陽謀。

夏胭脂——她是百分百純正的匈奴閼氏,軍臣的親女兒,漢匈和親政策的產物。

她生下的子嗣,若在過去,肯定是姥姥不疼,爺爺不愛,註定會是宮裡面最默默無聞的人。

但在現在,在這個漢室即將要開始經略草原,統治世界的時刻,此子的誕生,就成爲了一個招牌,一個牌坊,一個蠱惑和忽悠匈奴人的藉口。

既然漢太子也有匈奴王族血統。

那還打個毛?

漢匈一家親!

可能對那些頑固分子,這個剛剛出生的皇子和所謂的未來‘漢太子’身份,沒有鳥用。

但對其他人,特別是佔了絕大多數的醬油黨和中立分子,這個皇子的作用,就勝過十萬大軍了!

劉徹確信,有了這塊招牌在,幕南的穩定和秩序的安定,指日可待。

特別是在現在。

假如於單死了。

那麼,劉徹的這個兒子,就真的成爲了匈奴帝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真正的宗種,哪怕是軍臣也不能不承認他的地位!

在舅舅們死光光的前提下,外甥繼承自己外祖父的地位和財產,這是無論漢匈都是絕對正確的事情!

更別提,現在在漢室治下,就有着大量的匈奴戰俘和投誠部族。

有了這塊招牌在,這些人對漢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必然升高。

當然,這個決策,也肯定會引發漢室內部的反彈和議論。

不過不要緊,劉徹現在完全鎮得住場子。

至於未來的問題,未來再解決好了。

這個世界這麼大,總能安置得了幾個野心勃勃的兒子。

……………

當日,羣臣入宮,在宣室殿與劉徹談了一夜。

第二日天明之時,方纔出宮。

無數人心事重重,但更多的人,卻是心癢難耐。

人人皆知,從今天開始,奪嫡之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這一次,誰將獲勝,直接決定了未來百年的帝國走勢。

投機者們摩拳擦掌,大家都想押注。

只是不知道是該現在就下場呢?還是再觀望觀望?

………………

剛剛送走羣臣,劉徹就接到了報告:“陛下,太長公主求見……”

劉徹一聽,腦袋頓時就大了。

這也是一直擔心的問題。

自己的這個丈母孃兼姑姑,可是一個人精!

劉徹用屁股都能猜到,她進宮想幹什麼?

但卻又不得不見。

不然,天知道這位館陶太長公主會不會搞出什麼幺蛾子出來。

要知道,館陶最近兩年雖然不幹政了。

但她卻將騰出來的所有時間和精力,全部放到了催問外孫子這個事情上面。

她一天抱不到外孫,她就一天不會安寧。

劉徹拿她也沒有辦法。

只好嘆道:“快請!”

“陛下……”沒有多久,館陶的身影就出現在了劉徹視線之中,讓劉徹驚訝的是——與她一起進宮的,還有六位打扮的花枝招展,身材婀娜多姿的曼妙少女。

出乎劉徹的意料,館陶今日的臉色很好,似乎並沒有發火,更沒有生氣。

她拉着劉徹的手,走到那六名少女面前,介紹道:“陛下請看,此乃姑姑在堂邑候的親族以及平素跟姑姑關係較好的諸位列侯家中選出來的,給皇后作爲陪嫁的滕妾……”

劉徹一聽,頓時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這個女人,想要一個嫡長皇子都快瘋掉了!

她居然使出了這一招!

滕妾!

看上去,也頗合禮法。

滕妾制度,一直盛行在宮廷和貴族之間,一女出嫁,其妹妹、堂妹、表妹,一窩蜂全都嫁過來。

滕妾的地位,在家庭之中,依附於正妻。

一旦,正妻去世或者不能生育,滕妾就可以上位。

而在皇室和諸侯王之間,滕妾的地位,則依附於皇后。

她們所生的孩子,基本上可以視爲皇后所出——若是皇后無子,經過皇帝批准,可以直接過繼。

當初,劉徹贏娶陳阿嬌,館陶可能是出於某種考慮,沒有送嫁滕妾。

但現在,她終於忍不住,使出了這一招。

而劉徹知道,這是爲什麼。

今年,陳阿嬌已經年滿十四,但她卻遲遲未來初潮。

很顯然,這個事情很不妙,非常不妙!

此事,雖然知道的人很少很少。

但,館陶是清楚的。

而且,漢家皇室的詛咒,她也很清楚。

特別是薄太后現在還活着。

在提醒着這個皇宮裡的所有人!

劉徹看了,也是嘆了口氣,道:“既然姑姑好意,朕自然不敢不從……”

說着就命人將這六個女子送去皇后的淑房殿。

若這些女子未來能生下一個皇子,或許,陳阿嬌的悲劇可以避免也說不定。

但劉徹卻更清楚,這其實很可能只是他的美好願景而已。

天無二日,地無二主。

一個皇帝只能有一個皇后,而皇后若生不出兒子,導致太子旁落,這個皇后的未來可想而知。

畢竟,類似薄太后這樣可以撿一個太子過繼的例子,翻遍史書,也沒有幾例。

但他又能怎麼樣?

這裡是未央宮。

這裡從來沒有溫情脈脈,沒有你儂我儂,情情愛愛——當然,在歷史上,元成之際,倒是出現了這樣的溫情脈脈,這樣的你儂我儂。

但結局,人人都看到了。

漢家飛燕的故事背後,是兩個皇子連眼睛都沒睜開,就死於非命的悲劇。

更是這個帝國奏響喪鐘的開始。

所以,天家自古有請。

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640節 廟算(2)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543節 酷吏(3)第1583節 戰前(1)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610節 胸甲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361節 微服(4)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324節 抉擇(2)第336節 兄弟們(2)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437節 猜疑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977節 老朋友第1247節 佈置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1224節 觸動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383節 詔諭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440節 設計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52節 難題第44節 財源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395節 談判(2)第342節 背鍋俠(1)第690節 文治(1)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1071節 血戰(2)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175節 羞恥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915節 哭廟第266節 進擊的土豪第855節 封賞(2)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458節 趙佗!第354節 緣由第1504節 接班(2)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093節 天單于(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56節 宰肥羊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3節 橄欖枝第419 長安諜影第271節 反應第412節 考舉(5)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515節 聰明第1029節 狂歡(3)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122節 影響(2)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445節 歸一(2)第171節 投名狀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1174節 矯正(1)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537節 洗腦(2)第178節 腦殘粉第825節 腹黑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192節 戾王第206節 安排第506節 陷阱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250節 調整(2)第1152節 安排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1193節 公示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224節 你行的!第267節 明悟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
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640節 廟算(2)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543節 酷吏(3)第1583節 戰前(1)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610節 胸甲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361節 微服(4)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324節 抉擇(2)第336節 兄弟們(2)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437節 猜疑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977節 老朋友第1247節 佈置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1224節 觸動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383節 詔諭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440節 設計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52節 難題第44節 財源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395節 談判(2)第342節 背鍋俠(1)第690節 文治(1)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1071節 血戰(2)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175節 羞恥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915節 哭廟第266節 進擊的土豪第855節 封賞(2)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458節 趙佗!第354節 緣由第1504節 接班(2)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093節 天單于(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56節 宰肥羊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3節 橄欖枝第419 長安諜影第271節 反應第412節 考舉(5)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515節 聰明第1029節 狂歡(3)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122節 影響(2)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445節 歸一(2)第171節 投名狀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1174節 矯正(1)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537節 洗腦(2)第178節 腦殘粉第825節 腹黑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192節 戾王第206節 安排第506節 陷阱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250節 調整(2)第1152節 安排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1193節 公示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224節 你行的!第267節 明悟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