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栽贓

華燈初上,夜幕徐徐降臨在未央宮之中。

如今的未央宮,比之以前,空蕩了許多,也冷清了許多。

因爲,已經有至少一半的宮女、宦官已經先期前往甘泉宮,爲天子即將駕臨甘泉避暑做準備。

兩天後,天子就將移駕甘泉宮,在未來的兩個月,甘泉宮將變成漢室的臨時政治中心,所有的公文與奏摺都需要在長安-甘泉之間來回傳遞。

劉德帶着張湯呈遞上來的供詞,趁着夜色,悄悄的來到了清涼殿前,請求拜見便宜老爹。

沒多久,劉德的老熟人章德就笑嘻嘻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殿下請多加小心……”趁着沒人注意的空當,章德忽然壓低了聲音非常快速的對劉德道:“剛剛大行王恢與御史大夫陶青纔來陛見天子,離去不久……”

劉德一聽,連忙低聲道謝:“多謝章公提醒,來日我必有厚報!”

這個消息來的很及時!

大行王恢?!

劉德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這個人三番兩次的跳出來,等於給劉德指明瞭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

“王娡!”劉德在心裡惡狠狠的道:“你給我等着!”

現在,沒有一個人知道當朝九卿大行王恢這個在九卿裡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大臣竟然早就投靠了王娡姐妹,更跟田蚡兄弟稱兄道弟。

但劉德卻再清楚不過了。

前世之時,便宜老爹廢劉榮太子位的導火索就是這個王恢點燃的。

劉德記得很清楚,當時,這個基本上在朝堂裡算是個吉祥物的大臣,忽然之間就變得熱心國事了,還很熱情體貼的上奏便宜老爹,說是現在太子已經立了兩年多了,自古以來母以子貴,太子的母親應該被封爲皇后了!

呵呵……

早不提晚不提,這王恢偏偏在粟姬已經狠狠的得罪了便宜老爹的情況下忽然提及此事,擺的是什麼居心,傻瓜都能猜到了!

果不其然,等到劉徹登基,王娡立即投桃報李,對這個王恢予以重用,就算是後來建元新政垮臺,幾乎所有主持建元新政的大臣都或被賜死或被罷斥,連竇嬰都被趕回老家,但王恢的位子卻屹立不倒。

這裡面的貓膩,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來!

然而,此時,除了王娡姐妹和她們的兄弟外,劉德相信這世界上知道她們之間有這個聯繫的人很少。

“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既然王家姐妹都赤膊上陣,不要節操了,劉德的節操也立即丟掉!

只是……

現在卻還不能動手!

等平了吳楚,大勢底定,自己做上太子之後,再讓王家姐妹知道什麼叫做天理報應!

王恢拉着陶青趁着夜色,偷偷的進宮見便宜老爹,更讓劉德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前世他被陶青按在地上,一頂頂不孝的帽子不斷的戴上去,那背後未嘗沒有王家的影子!

“王恢跟陶青應該是一黨……”劉德在心裡猜測着。

前世的時候,他不過是霧裡看花,對於朝堂的變故和變化,也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就譬如前世劉德開始一直以爲陶青是晁錯的馬仔。

但現在他卻覺得,陶青或許開始是晁錯的馬仔,但是,等到他當了御史大夫之後,那就未必了。

想想看,御史大夫這個官職僅次於丞相,號稱亞相,相當於後世的國務院總理,能爬到如此高位的人,豈會甘心做一個傀儡,給一個官職比他低的人驅使?

人都是有野心的!

最重要的是,人是會變的!

說不定,現在陶青就已經在暗地裡準備反噬晁錯了。

因爲,是個傻子都看得出來,晁錯這艘船要沉了……

劉德就記得再過幾個月甚至連晁錯的父親甚至都絕望的自殺了,自殺之前更遺書晁錯說:吾不忍見禍及吾身。

晁錯的父親,不過是鄉間的老財主,連這種人都看出來晁錯已經置身於危險之中,陶青豈會看不到?

“就讓晁錯來爲我發揮一點餘熱吧……”劉德心裡想着。

王娡姐妹,現在就算是有真憑實據,也是扳不倒,也不可能被扳倒的。——吳楚不平,皇室內訌的事情就不可能發生!也不能發生!

但這陶青、王恢卻不能放過了!

劉德很清楚,晁錯只要知道他的馬仔竟然打算背地裡對他下黑腳,以晁錯的脾氣,不把這兩個傢伙弄死,那他就不叫晁錯了!

這樣想着,劉德就走進了清涼殿中。

“兒臣劉德拜見父皇!”劉德對着坐在龍座上查閱奏疏的便宜老爹拜道:“惟願父皇千秋萬歲……”

“起來吧……”上方傳來便宜老爹的聲音,只是,劉德聽着有些不對勁,好像便宜老爹對自己有意見?

但劉德並不放在心上。

他很清楚,肯定是王恢跟陶青說了他許多的壞話。

他更清楚,自己的這個便宜老爹的耳根子有多軟!

像是袁盎晁錯兩人這兩年的鬥爭中,基本上都遵循着誰先見到天子誰贏的規矩。

之前,晁錯就是搶先進宮跟便宜老爹說了一大堆袁盎的壞話才把袁盎趕出朝堂,然後,後來袁盎在竇嬰的引薦下,先進宮見了便宜老爹,所以,晁錯就被拉到市井腰斬了……

所以,劉德知道,王恢、陶青說他再多的壞話也沒用。

因爲,劉德手裡有猛料!

“啓稟父皇,兒臣前兩日曾派人來稟報父皇,有關東諸侯與長安貴族相互勾結,企圖禍亂關中,如今幸賴父皇之威名,高皇帝庇佑,兒臣已經查得,與長安貴族勾結的諸侯乃是淮南王劉安!”劉德跪下來一點也不知道羞恥的上奏到道。

劉德那位文青堂叔,算得上古今中外所有謀反者的反面教材了。

這位淮南王的一生,就是謀反不成功的一生。

明年的吳楚叛亂,他前腳準備起兵,後腳就被自己的丞相張釋之抓起來軟禁了……

這倒沒什麼……

但關鍵是,他竟然賊心不死,日後二次叛亂,而且這次叛亂,居然依然是被自己的丞相給抓了起來……

都說聖鬥士不會倒在同一招數之下兩次。

劉安卻兩次謀反,兩次都被自己的丞相抓了起來。

因而,劉德思前想後,這個勾結外戚,企圖禍亂長安的鍋,讓劉安背最是恰當!

至於證據?

到了明年,劉安起兵謀反未遂之後,還需要證據嗎?

而且,劉德之所以敢這麼明確的指出劉安跟某人勾結了起來,是因爲,劉德知道,便宜老爹這回應該很清楚,劉安在幹什麼!

事實上,作爲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劉安家的三兄弟,從來都是漢家朝廷監控的重點對象,前世之時,劉德甚至聽說,劉安連一天二十四小時上了幾次廁所,在那個女人的宮裡過夜都被人詳細的記錄了下來……

當然,那是他謀反未遂之後的待遇,現在還沒這麼誇張,但,便宜老爹連膠西王劉卬會見吳王劉濞秘史,以及兩人的談話內容都能弄到,那麼劉安密謀反叛的事情,他應是聽到風聲了。

而劉德利用的正是這一點。

淮南王劉安密謀反叛,便宜老爹知道,但其他人不知道;

把劉安跟某人聯繫起來,那麼,以便宜老爹的多疑,肯定會自己去腦補。

……………

一天就漲100多收藏,好悲桑~~~~~難道要撲?

嗯,明天開始加快情節的推進~~~~~~~~~~~~

第21節 招攬人才第52節 難題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462節 大朝儀(2)第927節 封王第568節 災難!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1136節 封神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533節 敲打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136節 封神第686節 平律(1)第30節 謊言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162節 征途(2)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67節 明君?第267節 明悟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347節 兄弟們(3)第50節 五銖第793節 廟算(2)第239節 回長安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177節 應變第1593節 統治(3)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364節 劇變(2)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959節 猛將第795節 動員(2)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272節 新思維(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579節 夢兆(2)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101節 挑撥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357節 宣達司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487節 開源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309節 交易(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149節 廷議第1305節 問題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699節 目的(1)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343節 屍山第421節 狗腿子(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909節 換俘(2)第182節 狗咬狗第207節 調查(1)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909節 換俘(2)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35節 厚恩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821節 臣服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861節 杜仲膠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444節 歸一(1)第1055節 糾纏(1)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593節 貪婪
第21節 招攬人才第52節 難題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462節 大朝儀(2)第927節 封王第568節 災難!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1136節 封神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533節 敲打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136節 封神第686節 平律(1)第30節 謊言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162節 征途(2)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67節 明君?第267節 明悟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347節 兄弟們(3)第50節 五銖第793節 廟算(2)第239節 回長安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177節 應變第1593節 統治(3)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364節 劇變(2)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959節 猛將第795節 動員(2)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272節 新思維(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579節 夢兆(2)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101節 挑撥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357節 宣達司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487節 開源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309節 交易(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149節 廷議第1305節 問題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699節 目的(1)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343節 屍山第421節 狗腿子(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909節 換俘(2)第182節 狗咬狗第207節 調查(1)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909節 換俘(2)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35節 厚恩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821節 臣服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861節 杜仲膠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444節 歸一(1)第1055節 糾纏(1)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593節 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