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節 在大夏(2)

藍市城的夜晚很冷。

氣溫幾乎下降到了零下十度左右,呵氣成冰。

點着一盞油燈,王朝伏案開始記錄這些天來的見聞以及從各種渠道得到的情報。

“大夏在大宛西潙水南,去長安萬兩千餘里,其俗土著,有城屋之立,其王居藍市城,各大小城邑皆立小長,許民自治……其兵弱、畏戰……”

在帛布之上,寫着這些文字,王朝的眼中也是透露着欣喜之色。

王朝出使,與歷史上的張騫鑿穿西域不同。

張騫鑿穿西域,爲的是聯絡月氏,夾擊匈奴,斷匈奴右臂。

而王朝出使,則是一個探頭兵,是來查探這大夏、月氏虛實的。

王朝自己非常清楚這一點——如今天下誰不知道天子的壯志?

是以,這一路上,王朝所過之諸國,他都會細心記錄自己觀察到的、聽到的、看到的,乃至於猜測到的東西。

在這大夏這十餘日,王朝每日與大夏的王族、貴族燕飲,出入藍市城內外,察看此國的國情、基層以及軍隊。

基本上,將這個國家的底子摸清楚了。

大夏是不是唐虞之國?王朝搞不懂。

但,這大夏是典型的弱國。

其民軟弱,任由其貴族驅使和鞭笞,而很少有人會反抗。

其兵怯戰——連看守其王都城門的守城士兵以及王宮的禁衛軍,都是懶懶散散,一副得過且過的模樣。

且軍隊裡大都是老弱病殘。

甚至,連其禁衛軍,也竟然不能齊備甲冑。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別說是對付匈奴人了。

恐怕,就連真番人都可以欺壓一下。

不過……

王朝知道,這是有原因的。

他提筆繼續寫下去:“臣聞之,蓋大夏之衰微,有其因也!其先王號歐木一世者在位時,稽號曰帝,北服身毒,西與安息爭鋒,南與康居紛爭,稱霸有年,後爲其子歐木二世而弒……”

寫到這裡,王朝胸中也是正義感十足。

對中國人來說,弒君者,毫無疑問是要被人唾棄的。

“歐木二世,弒其父,爲其國軍民所不容,乃借月氏兵平其內亂,方得爲王!”

“月氏既立歐木二世,乃臣其民畜,廣其田宅,動輒取其金銀……”

“臣在大夏聞之,蓋在漢元德四年、五年,匈奴皆西征之,先伐破大宛,得其人民牲畜,後取大夏、月氏、康居之人畜……諸國皆敗,畏匈奴曰:天王之鞭(宙斯之鞭),乃遣使獻黃金珠玉、財帛美人、工匠器皿無算,乞請匈奴退兵,方得安寧……”

寫到這裡,王朝也是感慨無比。

自入大夏以來,王朝看到了繁華的城市、繁忙的市井商業以及大量的人民。

這裡的人,雖然相貌膚色甚至連眼睛的瞳孔,都與中國不同。

但是,這裡的黃金很多,這裡的土地很是肥沃,這裡的資源數之不盡,更有層疊的險峰,蜿蜒的河流,壯麗秀美的山川。

高原上,雪山皚皚,平原上,流水潺潺。

只是此地的農業和手工業,都極爲落後。

大夏人甚至還停留在類似宗周時期的奴隸主莊園經濟時代,這讓王朝在唏噓之餘,也是感慨不已。

與漢室相比,大夏人已經全面落後了!

“王公,還請早些歇息,明日,那貴霜翕候要來呢……”一個跟隨王朝一起出使的官員推門進來說道。

王朝聞言,點點頭,將手裡的帛書,遞給對方,囑託道:“務必用心保存,等來日,吾等回朝,面見天子,承奏此類奏疏!”

對方聞言,也是鄭重的點頭。

當初,從長安出發時,使團有胡漢隨從、官員、護衛一百多人。

但是,等到使團穿越河西走廊以後,就只剩下了二三十人,其他的人,不是葬身在河西走廊的羣山峻嶺之中,就是被當地的野獸、野人襲擊而亡。

甚至,整個使團差點死在了河西。

幸虧,關鍵時刻,有一個羌人部族相助,幫助使團,走出了河西。

而在西域之中,使團也遭受了多次磨難,好幾次差點全軍覆沒。

所幸,西域各國都非常給王朝背後的漢室面子,許多的貴族,甚至派兵保護,給予嚮導,提供種種便利。

即使如此,等使團來到這大夏後,除了王朝之外,就只剩下這一個來自大鴻臚的漢官與王朝自己了。

餘者,都葬身異鄉,埋骨荒山。

……………

翌日,一大早,王朝就被大夏宮廷侍女引領着來到了大夏王宮的一個殿堂之內。

大殿兩側的牆壁上,雕刻着美輪美奐的壁畫。

這些壁畫描述的是大夏曆代先王的故事以及一些神話傳說。

在這些壁畫裡,最明顯的,就是一位手上有着貓頭鷹一類飛禽的女神,這似乎是大夏人非常崇拜的一位女神。

微微瞄了幾眼這些壁畫,王朝就對着坐在王座上和兩側的貴族們微微致意,說道:“奉漢天子之命,宣慰大夏、月氏使者王朝見過諸位!”

然後,旁邊的翻譯,一位隨王朝一起來到大夏的西域嚮導,用着塞人的語言,將王朝的話,說給大夏人聽:“奉偉大的絲國皇帝之命,前來巴克特里亞以及月氏出使的使者見過國王、諸位元老以及貴霜翕候……”

這話呢,大夏人還需要經過自己的翻譯,再翻譯一次——沒辦法,塞人的語言對他們來說,也有些像外語。

不過月氏人倒是不需要再翻譯了——他們在西遷的過程中,已經學會了包括塞人語言在內的多門外語,但卻也忘掉了自己的母語。

如今,在月氏人之中,塞人語和大夏語,都是比較常見的日常用語。

是以,在左側的月氏人一聽,立刻就接頭接耳,人人都是側着眼睛,打量着王朝以及他手裡那個節旄。

一個已經垂垂老矣的老人,附在貴霜翕候丘彌靡的耳畔,耳語幾句。

丘彌靡聽完,點點頭。

月氏人曾經在久遠的歲月之前,遊牧在宗周的西垂,後來幾近遷徙,到了河西遊牧。

但在秦朝時,月氏人曾經與秦人打過許多交道。

後來,月氏敗在匈奴手裡,不得不西遷,在這個過程裡,月氏人捨棄了它自身的許多傳統。

但有些東西,還是保存了下來。

譬如,這位老祭司,他就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古代的秘聞。

很顯然,王朝無論是樣貌還是說話的方式包括手裡的節旄,都與老祭司記憶裡的一些對的上號。

是以,丘彌靡立刻就笑着站起身來,對王朝道:“中國使者,一路遠來辛苦了,我,月氏貴霜翕候丘彌靡,代表我王對使者表示感謝!”

此時的月氏,雖然已經四分五裂。

但是,月氏王依然保存,因爲,分裂各部都無法消滅和擊敗其他部族,只是各過各的日子罷了。

自從前年匈奴西征結束後,中亞各國就陷入了一個可怕的窘境之中。

特別是月氏人,幾乎是恐懼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匈奴人可怕的戰鬥力和兇殘的作戰方式,讓所有月氏貴族都膽戰心驚——在戰爭中,月氏翕候都戰死了兩位!

而與匈奴人的仇恨,使得月氏人不得不尋找出路。

他們曾經被匈奴人從河西趕到西域,又從西域驅逐到了這中亞。

月氏人清楚,倘若他們不能找到對策,那他們唯一的抉擇,只能是繼續西遷。

可是,已經沒有幾個人願意繼續西遷了。

在這個中亞,月氏人已經定居了二三十年。

他們習慣了此地的水土和風光,最重要的是,這裡,月氏人沒有什麼敵人和競爭對手。

無論是康居還是大夏,都無法對月氏造成危害。

且,此地的人,軟弱而膽怯,是最好的壓榨和剝削對象。

離開這裡,月氏人不敢保證,還能不能找到一個比此地更好的家園。

可是,匈奴人顯然是無法戰勝的敵人。

這真是讓月氏各部都愁白了頭髮。

就在這時,在戰爭中俘虜的一些匈奴戰俘,告訴了月氏人一些事情。

在遙遠的地方祖地,曾經強大的讓所有民族都俯首稱臣的中國已經再次崛起了。

這個名爲漢的王朝,在一位神皇的帶領下,屢次擊敗、全殲匈奴萬騎。

匈奴人被打疼了,就選擇了西征。

這讓所有得知此事的月氏人都是哭笑不得。

感情,匈奴人不是來複仇和追殺的,人家只是被一個更強大的對手打的只能選擇來西方搶劫、補血。

在那之後,月氏各部都不斷派遣探子,僞裝或者跟隨商人去往西域,打探更多消息。

於是,更多的情報,隨着這些探子的迴歸,不斷的被人知曉。

東方戰爭的殘酷,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匈奴人在東方,確實遭遇了極爲慘痛的戰敗。

號稱單于之鞭的折蘭部族全軍覆沒,右賢王戰死,損失的兵力多達數萬!

而最近,更隱約有傳言,匈奴在東方又遭遇了更加慘痛的失敗,這一次,匈奴人似乎丟失一個重要的牧場,單于已經領兵南下。

這讓月氏人在提心吊膽之餘,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匈奴人南下了就好!南下了就好!

可是……

月氏人很清楚,這一戰,無論匈奴勝敗,他們總會回頭西征的。

等匈奴人打過來了,那月氏人該何去何從?

是以,貴霜翕候丘彌靡一聽說大夏王都來了中國使團,馬上就丟下手裡的所有事情,帶着自己的親衛,晝夜兼程趕了過來。

爲的就是與中國使者搭上關係,瞭解更多的東方戰爭的進展和情報。

…………

王朝看着那個自稱貴霜翕候的男人,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對方一番,然後在心裡面給出了一個結論:此人必月氏之梟雄也,有狼顧虎視之像!

在王朝眼中,這位貴霜翕候,生的比較高大,四肢結實有力,更難得的是——他的形象極好。

與其他王朝路上見過的遊牧夷狄的首領不同,他的面色和手腳白淨的如同讀書人,甚至就連頭髮也特別的被整理的乾乾淨淨,顯然每日都有清潔。

這可了不得了!

要知道,王朝曾經可是做過方士,專門當神棍忽悠人的。

他自然見多識廣,見過無數人物。

而此人身在夷狄之中,且是遊牧爲生的夷狄部族之中,卻處心積慮的維護和重視自己的形象。

他要做什麼?毋庸置疑!

必定是有着野心和抱負,想要建立功業的梟雄!

不過,這種人,在王朝面前,特別是在王朝身後的偉大帝國面前,渺小的就如同螻蟻。

所以王朝只是微微屈身,道:“漢使王朝見過翕候!”

丘彌靡看着王朝的模樣,也不由得在心裡讚道:“果然是大國人物啊!”

跋涉萬里,不避艱險,來到大夏,這本身就已經很難得了。

這漢使在自己等人面前,不卑不亢,本就在丘彌靡意料之中。

但能在跋涉萬里之後,卻依然保持着風度和驕傲,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了。

非大國、強國之人,不可能有這種自信。

這就好比寫文章的人,強大國家的文人,寫的文章,大氣磅礴,格局龐大,氣勢恢宏,而小國弱國,則只能自怨自艾,以文青的筆法來寫悲劇。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有很多很多。

“本翕候聽說,貴國在與匈奴大戰,不知道使者能不能與我等說一下這戰爭結果?”丘彌靡當下就忍耐不住問道。

他這一問,立刻就勾起了所有人的興趣,因爲,這也是他們想知道的事情!

王朝聞言,微微一笑,面朝東方的長安一拜,傲然道:“稽粥氏率獸食人,吾主聖天子爲天下蒼生故,起王師,興義軍,伐無道,先戰於馬邑,斬首一萬餘,匈奴折蘭、樓煩、白羊三部皆沒,右賢王尹稚斜授首!”

“稽粥氏冥頑不靈,抗拒天命,聖天子再起兵,與之合戰於高闕,盡沒其軍!大當戶、大都尉,三十二長盡敗,匈奴左大將僅以身免,王師復河!”

“本使來前,聽說,王師於燕薊再勝匈奴,據說,此番匈奴單于軍臣親帥十五萬騎,號稱四十萬,襲我漢境!天子命車騎將軍東成候、安東都護府都督薄世、漁陽郡郡守領燕國中尉事李廣率大軍五十萬與之會獵於燕薊,已然大勝之,傳說匈奴伏屍數萬於長城內外,單于軍臣暴卒于軍中!”

聽着翻譯翻譯過來的話和訊息,無論是大夏人還是月氏人,都是目瞪口呆。

他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無敵世界,號稱宙斯之鞭,幾乎不是人類所能對抗的匈奴人、魔鬼的軍隊,就這樣在東方失敗的如此之慘?

單于都死了?

有沒有搞錯?

丘彌靡甚至有些懷疑人生了!

“這不可能!”丘彌靡身後,一個貴族尖叫着:“那麼強大的匈奴軍隊,怎麼可能失敗?”

他幾乎就要衝上來,給王朝一頓胖揍,但被人拉住。

即使如此,他也是咆哮着:“匈奴騎兵的強大,我等都是親眼所見的,怎麼可能失敗?”

丘彌靡看了此人一眼,輕嘆一聲,道:“倘若是別的國家,我也不信,但,王子殿下,這可是中國啊!”

“王子與諸位可能不知道,我月氏之先,也曾經臣服於中國的天子之下,月氏王曾經要受中國周天子的冊封!”

“當初,中國的秦,強盛之日,曾經讓匈奴、東胡以及我族,皆戰戰兢兢,不敢彎弓相對!”

聽着丘彌靡的話,那人驚呆了。

這個世界,竟然有如此強國?

這怎麼可能?

王朝聽完翻譯的話,鼻子哼了一聲,望着那個人,道:“有何不可能?我主聖天子,身而神聖,及登大寶,於是口含天憲,腳踏陰陽,仁德澤及鳥獸,威嚴佈於六合!爾等蠻夷不知,奚甚可哀也!”

王朝說這話的時候,鼻孔是朝天的。

那態度,差不多就是在說——我不是說你!我是說,在坐的各位,在我面前,都是渣渣!

而這也確實是他的想法!

至於你要說,如此態度會不會激怒這些夷狄君長?

必然不會!

王朝這一路上,途徑了河西的險惡之地,翻閱了崇山峻嶺,走過了沙漠綠洲,一路上見過了無數大小部族、王國的君主。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你要對他客客氣氣,以禮相待,人家說不定,尾巴都翹到天上去。

但你要拿着架子,一臉大國的霸道總裁範。

人家基本上立刻就變成小受,在你面前,與小妾一般。

這讓王朝感慨不已。

甚至在其路上的遊記之中,多次強調:夫夷狄者,畏威而不懷德!

通俗的來說,就是小受、抖M。

你越裝逼,人家越看得起你,反之,人家說不定會輕慢於你,甚至生出惡意。

如今,也是一般,看到王朝的模樣,再聽着翻譯過來的話。

無論是丘彌靡還是歐克拉提德斯,都是畢恭畢敬。

特別是歐克拉提德斯二世,因爲漢使團裡有着歐克提拉這個大宛人的緣故,他也知道了許多漢朝的事實。

他清楚,漢使沒有說謊。

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那個東方的偉大國家,確確實實,強盛而富饒,文明而偉大。

於是,歐克拉提德斯二世馬上就對那人道:“康居王子,這裡是我巴克特里亞的王宮,不是貴國的卑闐城(康居王都)!”

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873節 腦洞第324節 佈置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591節 統治(1)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61節 大朝儀(1)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128節 波瀾(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356節 緣由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274節 新思維(3)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756節 命名第734節 競爭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1174節 矯正(1)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433節 忽悠(1)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1404節 忐忑第690節 文治(1)第322節 研究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609節 定策(3)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1069節 反撲(1)第856節 撫卹(1)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570節 攪局者(2)第336節 兄弟們(2)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476節 見聞(2)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020節 秦直道!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48節 忠臣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174節 矯正(1)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792節 廟算(1)第480節 佈局第1462節 人心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189節 明主(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292節 挖坑(1)第51節 競爭對手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542節 酷吏(2)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020節 秦直道!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100節 網第456節 三越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118節 腦洞(2)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144節 經濟(1)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405節 賄賂第408節 考舉(1)第874節 未來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657節 南巡(2)第109節 設計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1140節 家宴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388節 展示肌肉(1)
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873節 腦洞第324節 佈置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591節 統治(1)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61節 大朝儀(1)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128節 波瀾(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356節 緣由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274節 新思維(3)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756節 命名第734節 競爭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1174節 矯正(1)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433節 忽悠(1)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1404節 忐忑第690節 文治(1)第322節 研究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609節 定策(3)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1069節 反撲(1)第856節 撫卹(1)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570節 攪局者(2)第336節 兄弟們(2)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476節 見聞(2)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020節 秦直道!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48節 忠臣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174節 矯正(1)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792節 廟算(1)第480節 佈局第1462節 人心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189節 明主(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292節 挖坑(1)第51節 競爭對手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542節 酷吏(2)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020節 秦直道!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100節 網第456節 三越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118節 腦洞(2)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144節 經濟(1)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405節 賄賂第408節 考舉(1)第874節 未來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657節 南巡(2)第109節 設計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1140節 家宴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388節 展示肌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