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

漢國是一個驕傲偉大的國家。

在幾百年前,在希臘與雅典還在激戰的時候。

這個遼闊的偉大國度,就已經作爲一個整體,統一在一起了。

那個時候,漢國的統治者,就已經自稱自己爲天神之子。

而祂的人民,也相信和認可自己的君主,是受到了天神眷顧和寵愛的神之子。

這位天神之子,居住在漢國的首都長安城的皇宮裡。

他的宮殿,美輪美奐,如同奧斯匹林山上衆神的殿堂。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漢國的統治者,那位天神之子,是一位拒絕享受過多奢侈生活的君王。

在他之前,他的父親和祖父,也同樣如此。

這個統治家族,曾經連續三十年,命令官員,務必減輕其統治的平民和自由民的負擔。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天神之子的祖父,甚至捨不得修一個亭子,據說,當時,那位賢明的君主,在聽說了那個亭子需要消耗十戶平民的總家產後,就斷然拒絕了官員修建的建議。

當我抵達漢國時,當時,新的君主,剛剛即位不到兩年。

那是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年輕君王。

所有與我接觸過的漢國官員和百姓都告訴我:天神之子,能與天神溝通,並且知曉天神的意思,屢次讓漢國躲過了災難。

起初,我以爲,漢國人跟我所說的,都是些謊話。

但,當我抵達漢國的首都時。

我親眼看到了,漢國的政府官員,親自帶着一些糧食和布匹以及錢幣——通常是銅幣,發放給那些貧苦的平民以及自由民。

我認識的幾位漢國朋友告訴我:漢國的君王,那位天神之子認爲,他是天神所任命的,來保護和幫助人民的君王(天生蒸民,爲之置君以養治之!)

據說。這是從漢國的第三位君王開始,就努力推動和普及的一個命令。

我想,共和國的保民官們,應該認真學習一下。這遙遠的東方古國,漢國人的經驗。

更好的爲羅馬服務。

願奧斯匹林衆神保佑羅馬!

放下記錄的鵝毛筆,庫裡提烏斯活動了一下身體。

這是他在長安度過的第三個夜晚。

當他被進入漢朝境內後,一個自稱是少府機構的官員,就帶走了包括他在內的其他奴隸。

然後。庫裡提烏斯等人,被送到了一個稱做晉陽的地方。

在這裡,庫裡提烏斯等人接受了一個短暫的語言和禮儀培訓。

然後,當晉陽的官員,得知庫裡提烏斯來自西方的羅馬後,並且還是一位貴族,識字並且學習過很多知識後。

於是,庫裡提烏斯被送來長安。

送進了這漢朝的首都,一個名爲大鴻臚的機構中,負責編寫和介紹有關羅馬的歷史。

兩位年輕的官員。成爲庫裡提烏斯的助手以及老師。

負責幫助庫裡提烏斯學習漢朝的文字與語言,同時,幫助編寫有關羅馬的地理和歷史介紹。

當然,這些漢朝人對世界的瞭解,有限的很。

他們一直到現在,都以爲,羅馬是他們所稱的西域的一個小國。

而且,還根據音譯,將羅馬翻譯成了大秦。

這大概是從拉丁語的發音在經過了大宛和匈奴的加工後,所演變出來的一個奇怪的稱呼。

但在這個名叫大鴻臚的對外交往的機構裡。

庫裡提烏斯還是過的很愉快的。

這裡的官員。彬彬有禮,雖然不是羅馬和希臘的學者那樣,但,至少他們都很尊重知識和文化。

對庫裡提烏斯。也沒有什麼虐待和折磨。

反而,提供給了他非常寬鬆的生活條件和待遇。

甚至,還給庫裡提烏斯,免費提供了一件絲綢衣服。

雖然漢朝人的衣服,非常寬大。

但庫裡提烏斯還是非常滿意的——要知道,在羅馬。就是他的父親,也且僅有一件絲綢衣服。

元老院的三百位元老中,多數人擁有的絲綢服飾,都不超過一件。

雖然,庫裡提烏斯依然被限制人身自由,不準自由活動。

但庫裡提烏斯知道,改變他命運的轉折點,即將來臨。

明天,大鴻臚的官員,將會去皇宮向他們的君主彙報工作。

同時帶去的,還有庫裡提烏斯和他的兩個助手,這三天裡簡單翻譯出來的百餘字有關羅馬的介紹。

庫裡提烏斯相信,漢朝的皇帝,在看到了羅馬的介紹後,應該會非常有興趣——誰會跟自己的客戶過不去呢?

要知道,漢朝的絲綢和香料,在羅馬,價比千金,而且,供不應求。

唯一讓庫裡提烏斯感到不爽的是:在漢朝,幾乎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輕蔑。

就像,他在羅馬的時候,看到的那些被俘虜的來自小亞細亞和西方的蠻子奴隸一樣。

漢朝人,將所有的非漢朝人,一律化爲夷狄,視同兩隻腳走路的野獸,是需要文明的教育以及鞭策和改變,才能具備一個人的特徵的野蠻人。

哪怕是那個自稱匈奴的強大帝國。

在漢朝人這裡,獲得的待遇,也是如此。

庫裡提烏斯,有些不太明白和好奇,漢朝人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態?

要知道,哪怕是羅馬,已經打敗了迦太基和希臘以及馬其頓的羅馬,也不敢有這樣的心態。

……………

今日是常朝。

劉徹端坐在御座之上,接受百官的叩首。

自從四月初的那次風暴過後,劉徹的地位,在國內國外,徹底的鞏固了下來。

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先是,天下諸侯,全部紛紛上表。表示自己堅決擁護聖天子,堅決做大漢羽翼的決心。

某些沒節操的傢伙,甚至不顧廉恥的拍起了讓人渾身都起雞皮疙瘩的馬屁。

鹽鐵官營政策被徹底執行。

短短一個月之內,整個漢室的各個主要郡國和重要城市裡。鹽鐵衙門都開始掛牌營業。

以官價限額限量出售各種平價的鹽與鐵器。

短短一個月內,少府內庫就入賬兩萬萬錢。

這些錢幣,劉徹打算全部回爐重鑄,改鑄成五銖錢,以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金融業的控制。

而這一次。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敢跳出來質疑劉徹的決定,更別說阻攔了。

漢室政權,一手抓鹽鐵,一手握住錢袋子。

這表明,國家的收入將得到極大的增強。

財政收入=國家力量。

而隨着劉徹的權威空前強化,那些曾經難以推銷出去的大面額的黃金賞賜詔書,紛紛被列侯和諸侯王們用黃金和其他貴重金屬財產,換回家裡面。

大家都開始捧劉徹的臭腳。

而僅此一項,少府回收黃金達到將近五千金。

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數字可能超過兩萬金。

相當於近五噸黃金。

這意味着,以英國實現金本位的經驗來看,漢室完全可以發行,只在貴族和官員中流通的賞賜詔書二十萬金以上,還不用擔心會遭遇信譽危機以及擠兌。

這真是讓劉徹都有些咂舌。

只是,以賞賜詔書的名義發行大面額的貨幣。

就限定了其流通的領域和範圍。

這多少讓劉徹有些遺憾。

但飯要一口一口吃,金融業的事情,尤其如此。

劉徹可不想最後搞出像白鹿幣那樣的失敗品。

信譽和信用,需要時間來建立,更需要實際的行動來維護。

而在國外。尤其是三越地區,漢室獲得了空前的支持。

風暴過後,東甌人固然哭着喊着求漢朝爸爸庇護。

連東甌王,都上表請求入覲天子。

閩越國在扭扭捏捏的矜持了幾天後。就撐不住了。

國主的賀表和表忠心,願意永遠給漢朝爸爸當小棉襖的奏摺現在就躺在劉徹的懷裡。

作爲決心的象徵,隨同詔書一同抵達長安的,還有劉濞的一個兒子,據說是叫劉軒的全家老少。

劉徹讓人將他們全部圈禁了起來。

至於南越,南越王趙佗在數日前。上表劉徹,請求讓其世子趙胡,護送趙胡的嫡子,來到長安,接受天子的訓誡和教育。

這基本上是等於舉手投降的意思。

而後妃之中,也是捷報頻傳。

夏胭脂、程鄭嬰以及另外一位妃子,都傳來了懷孕的喜訊。

這讓劉徹的帝國的根基,更加堅實。

當然,小麻煩也是有。

特別是夏胭脂懷孕後,朝野之間,就開始有些不安分的傢伙開始上跳下竄了。

這些傢伙,當然都是打着‘蚤建太子,以定國本’的名義,爲皇長子張目。

但其實,劉徹一眼就認出來了,其實,這些傢伙根本就跟義婼跟義縱不是一路人。

要是他們是一夥的,義婼跟義縱的智商,就可以直接宣告爲零了。

有這樣的豬隊友,義氏姐弟未來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好下場!

劉徹覺得,義縱跟義婼,不可能這麼蠢。

那麼,幕後的指使者,也就呼之欲出了。

但劉徹懶得理會這樣的雜音。

不管怎麼說,他現在都足夠年輕,足夠的健康,立太子這樣的事情,四十歲後再說吧!

但另一個事情,就不得不讓劉徹傷神了。

怎麼處理匈奴的使團問題,成了朝議上爭執不下的一個問題。

本來,主和派在朝堂上是一直佔據上風的。

主戰派只有一部分列侯和將軍。

這樣的事情在過去,應該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但,廣陵城的一場颶風,不止吹垮了廣陵城的城牆,連朝堂上的主和派,也被吹的七零八落。

許多的人,都膨脹了起來。

尤其是軍方和列侯階級。

這些傢伙,都覺得:既然天子得到了天神的庇佑,那麼我大漢,自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區區匈奴,還不是擡手就能消滅的?——只要戰爭的時候,神明在夢裡跟天子提醒幾個注意的地方,開圖的漢軍,當然可以無壓力吊打匈奴人。

而漢軍裝備的換裝速度,則加強了他們對勝利的信心。

這年頭,軍頭們和列侯們,其實都在渴望戰爭。

甚至,就連以前那些主和派,現在也開始鼓吹強硬對待匈奴了。

以前他們主和,那是因爲沒把握打贏匈奴。

現在,他們主張強硬對待匈奴,則是因爲他們覺得,自己穩操勝券了。

既然勝券在握,那還等什麼?

列侯的爵位,規格和地位,在漢室,可都是隻能通過軍功來獲取的!

義縱和徐悍去年在朝鮮通過一場武裝遊行,所獲取的地位和利益,可是讓許多人都眼紅無比。

大家都想嘗試嘗試。

好在,劉徹和丞相周亞夫以及東宮方面,都很清楚,現在還不是開戰的時機。

所以,在丞相和天子的支持下,主和派勉強還能跟主戰派有來有回。

但卻在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無壓力碾壓主戰派了。

今天的朝會,也跟過去十幾天的幾次朝會差不多。

主戰派和主和派相互撕逼。

劉徹都看的有些厭倦了。

但卻不得不繼續保持沉默,不在這個問題上表態。

而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爲劉徹想要給匈奴的使團,施加更大的壓力。

最起碼,那被襲擊擄走的百姓,應該歸還給漢室,襲擊者應該受到一定的懲罰——最起碼在表面上要這樣做,要讓劉徹能夠對天下人做個交代。

不然,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豈不成了空話了?

這個技巧,還是劉徹從米帝那裡學來的。

參議院和上議院喊打喊殺,再由政府出來唱紅臉,輕輕鬆鬆就從天朝啊毛子那裡拿走好處。

事實證明,這個技巧很實用。

過去數天,匈奴使團的立場是一退再退。

幾乎答應了劉徹的所有條件——除了交出罪魁禍首和肇事者外。

正琢磨着,怎麼才能從匈奴人那裡敲來更多的東西的時候。

劉徹看到,大鴻臚丞楊垣趁着兩派休戰的機會,動了動身子,出列奏道:“回稟陛下,臣垣,有事稟報!”

劉徹看了看這半年來都幾乎已經成爲隱形人的大鴻臚丞,頗爲好奇。

要知道,自從公孫昆邪被劉徹放了一個無限期的病假後,這大鴻臚,基本上就成了一個隱形的機構。

除了在有外藩或者諸侯王上表的時候能出來刷刷存在感外,幾乎看不到他們的蹤影。

沒辦法,老大被天子放了個無限期病假,朝廷裡沒有了靠山,各種經費和權力,頓時就不斷縮水,如今的大鴻臚,據說只能勉強維持衙門的正常運行了。

這個事情,充分的教育了九卿各衙門:誰纔是他們真正的上司。

自作主張的傢伙,只能是公孫昆邪第二。(。)

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393節 和親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880節 設計(1)第67節 安排第1159節 連橫(1)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603節 僵持(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155節 合縱(1)第946節 整頓(1)第411節 考舉(4)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586節 新世界(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968節 安排第77節 上林苑第336節 兄弟們(2)第500節 法統第1157節 合縱(3)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1313節 賞賜(2)第421節 狗腿子(1)第147節 陽弋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6節 決裂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588節 新世界(4)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275節 新思維(4)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352節 決戰(4)第308節 囑託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29節 彌補疏漏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157節 合縱(3)第586節 新世界(2)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537節 居延(2)第1203節 命運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638節 轉折第275節 新思維(4)第774節 承諾(1)第647節 殺放囚(1)第897節 租船(1)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250節 調整(2)第48節 忠臣第43節 貓膩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987節 動員(2)第38節 養廉第1181節 講道理(2)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356節 緣由第1352節 決戰(4)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98節 緣由第59節 微服(1)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345節 兄弟們(1)第198節 緣由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2節 忽悠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
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393節 和親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880節 設計(1)第67節 安排第1159節 連橫(1)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603節 僵持(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155節 合縱(1)第946節 整頓(1)第411節 考舉(4)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586節 新世界(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968節 安排第77節 上林苑第336節 兄弟們(2)第500節 法統第1157節 合縱(3)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1313節 賞賜(2)第421節 狗腿子(1)第147節 陽弋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6節 決裂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588節 新世界(4)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275節 新思維(4)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352節 決戰(4)第308節 囑託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29節 彌補疏漏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157節 合縱(3)第586節 新世界(2)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537節 居延(2)第1203節 命運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638節 轉折第275節 新思維(4)第774節 承諾(1)第647節 殺放囚(1)第897節 租船(1)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250節 調整(2)第48節 忠臣第43節 貓膩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987節 動員(2)第38節 養廉第1181節 講道理(2)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356節 緣由第1352節 決戰(4)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98節 緣由第59節 微服(1)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345節 兄弟們(1)第198節 緣由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2節 忽悠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