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我想當太子!

劉德走在前面,兩個宦官抱着他抄寫的竹簡跟在後面,亦步亦趨,走進了清涼殿。

此時,清涼殿裡已安靜許多了。

王娡姐妹看樣子是離開了,便宜老媽粟姬與劉榮也走了,便連薄皇后與竇太后竇已不在了。

劉德走上前去,跪下來,規規矩矩的道:“父皇,兒臣已將《孝經》抄寫完畢,請父皇檢查……”

劉啓此時氣也消了不少了。

但胸膛裡還是有些不爽。

粟姬與劉榮之間的事情倒是其次,主要是王娡王美人鬧出來的那事讓他心裡很不爽。

高皇帝託夢,夢日入懷。

劉啓又不傻,一眼就看出來了,這王美人是在造勢。

這也讓他猛然間驚醒了。

原來溫柔可人,體貼入微的枕邊人,也起了覬覦皇位的心思了。

只是,他才當了一年多皇帝,這屁股都還沒坐熱,王美人就開始琢磨着給她兒子造勢了。

這讓他心裡堵的慌。

雖然最後王美人哭訴說是什麼兄長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被小人聽去,添油加醋什麼的。

這劉啓要信了纔有鬼!

田蚡,劉啓是知道的,也見過幾次,說過幾次話,雖然看上去有些輕浮,但平時行事與說話,都不是那種會沒有分寸的人。

只是懷疑歸懷疑。

這種事情,即便是天子是皇帝,也沒太好的辦法處置。

最後只能雷聲大雨點小,還要想辦法遮掩這事情,不能讓宮外的人知道。

因此,那些個亂說的宦官宮女統統大禍臨頭,全部被罰去永巷跟掖庭,若無意外,今生他們都得在永巷的昏暗之地與掖庭的洗衣房裡度過了。

此刻看了劉德乖巧的模樣和孝順的樣子,劉啓才稍稍覺得舒服了一點,本來想說點勉勵和安慰的話,只是話到了嘴邊,他又改變了主意,問道:“劉德,今日你母妃問你要令符,你爲何不給?”現在的劉啓是多少有些草木皆兵的,王娡出了這種事情,讓他現在看誰都覺得對方在盯着他空出來的儲君之位。

劉啓當然明白,這儲君遲早要立。

可是他才當了一年多皇帝,這天子的冠旒都還沒戴熱呢!

但凡是皇帝,都或多或少做過千秋萬載,與世長存的夢。

因而,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劉啓是多少有些抗拒的。

劉德跪在地上一叩首,他甚至想都沒想就道:“回稟父皇,兒臣只是不想給而已!”

“你想做太子?”劉啓怒極而笑,好嘛,連唯一一個看上去有點樣子的兒子都在打着這個主意……

卻沒料到,劉德張嘴就回道:“回父皇,兒臣以爲不想做太子的皇子,就不是好皇子!”

劉德不是沒想過說些婉轉的話來表明自己只是因爲孝順和尊重老爹才拒絕之類的。

可是轉念一想,那就顯得太虛僞了。

最重要的是,這個便宜老爹,能忽悠得了一時,卻忽悠不了一世的人。

而且,這個問題遲早要面對。

若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要靠着施捨與他人的幫助才能做上那個位子,那麼,相對的也要受制於人,即使做上了去,也要憋屈很久。

倒不如將心扉打開,坦然面對一切壓力與攻忤。

當然最關鍵的是,前世劉德在輔佐劉榮時發現,便宜老爹格外的欣賞有自信的人。

像是晁錯、郅都、寧成,這些能叱吒一時風雲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信。

因此,他纔敢賭這一把。

“嘿嘿……劉德你倒是不遮掩!”劉啓笑了一聲,手指輕輕的相互敲擊起來,臉上沒有半分表情的質問道:“你就不怕朕從此就不喜你?甚至惱怒你?”

“自然不怕的!因爲父皇乃是聖德之君!”劉德擡起頭,看着那個臉上無喜無悲的父親,道:“而且兒臣想當太子,並非是爲了兒臣自己!”

劉德自信的昂着頭,堅定的道:“兒臣想當太子,也並非是爲了享受!”

“因爲兒臣知道,太子,不僅僅是光鮮亮麗,榮華富貴,更多的是責任,是期望,是寄託!”

“父皇!兒臣想當太子,不是因爲兒臣貪慕虛榮,貪戀權柄,而是因爲兒臣想要承擔責任,想要看看這社稷之重壓在肩膀之上時是個什麼感覺!”

“父皇,兒臣知道,社稷之重壓在身上,是會很艱難,也會辛勞的事情,但兒臣不怕,因爲兒臣是您的兒子!”劉德看着劉啓道:“身爲人子,理所應當的應該爲父分憂,兒臣覺得,做太子,做一個好太子,就是對父皇的孝道所在,也是父皇命兒臣抄寫《孝經》的意義所在……”

“自然,身爲人臣,兒臣不敢私下非議父皇的決定!”劉德自然也要給自己留條後路,或者說是說點漂亮話,因此他低下頭道:“兒臣想當太子,這是兒臣自己的想法,不管父皇做什麼決定,兒臣都毫無異議,兒臣只是將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告知父皇,還請父皇明察!”

聽了劉德的話,最開始,劉啓是有些生氣,可漸漸的,心中某個東西跳動了一下,竟然沒有半絲反感,反是有些欣慰了。

人人皆知太子風光,可當過二十多年太子的劉啓,卻深深的知道這太子的艱難。

做了太子,不止是要承受來自上面的壓力,還要忍受着朝臣的苛責與刁難,諸侯的挑剔與異議。

不僅如此,想要坐穩太子位,還要有成績有成就有表現。

即算這些都做到了,也要隨時小心來自四面八方的明槍暗箭。

每一個都需要小心應對,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前功盡棄。

只是,劉啓也並不是一個輕易能被言辭打動的人,劉德的話雖然觸動了他,但卻還足以讓他下定決心。

在太子位上磨礪了二十多年後,劉啓無論心智還是手腕,都已經臻於成熟。

“既然如此,劉德,那朕給你一個機會……”天子站起來,面朝東方道:“明日起,你去內史府,朕會給晁錯命令,讓他配合你……想當太子,那你就給朕把長安打理好!”

“諾!”劉德叩首道:“兒臣必不負父皇所望!”

“先別急着說大話……等你把長安打理好了,再說……”劉啓半閉着眼睛道:“這長安可不是好處理的地方……”

……………

3更完成,睡覺去了,大家晚安~~~~~~~~~~~~~麼麼噠~~~~~~~

第77節 上林苑第991節 諾!陛下!第1403節 繼任者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84節 蠢貨第659節 南巡(3)第13節 橄欖枝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064節 屠殺(3)第1128節 波瀾(2)第413節 考舉(6)第636節 新學派?(5)第721節 原委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404節 無題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49節 廷議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647節 殺放囚(1)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973節 陌刀威武(1)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385節 殺使第1415節 變遷第60節 微服(2)第1604節 說服(1)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507節 遊說(2)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501節 驚喜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1317節 運動戰(1)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1151節 教育第1020節 秦直道!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323節 疑慮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178節 腦殘粉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445節 博弈(1)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597節 太初曆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273節 新思維(2)第495節 歸心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197節 入場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4節 表演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5節 推恩(上)第1468節 在安東(1)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167節 藝術(1)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164節 雄心(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1072節 血戰(3)第214節 拍馬屁第1352節 決戰(4)第873節 腦洞第793節 廟算(2)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353節 決戰(5)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521節 條件(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273節 新思維(2)
第77節 上林苑第991節 諾!陛下!第1403節 繼任者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84節 蠢貨第659節 南巡(3)第13節 橄欖枝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064節 屠殺(3)第1128節 波瀾(2)第413節 考舉(6)第636節 新學派?(5)第721節 原委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404節 無題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49節 廷議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647節 殺放囚(1)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973節 陌刀威武(1)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385節 殺使第1415節 變遷第60節 微服(2)第1604節 說服(1)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507節 遊說(2)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501節 驚喜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1317節 運動戰(1)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1151節 教育第1020節 秦直道!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323節 疑慮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178節 腦殘粉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445節 博弈(1)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597節 太初曆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273節 新思維(2)第495節 歸心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197節 入場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4節 表演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5節 推恩(上)第1468節 在安東(1)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167節 藝術(1)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164節 雄心(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1072節 血戰(3)第214節 拍馬屁第1352節 決戰(4)第873節 腦洞第793節 廟算(2)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353節 決戰(5)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521節 條件(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273節 新思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