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節 決戰(4)

此時,太陽漸漸西垂。

距離日落,已經不足兩個時辰了。

義縱穿着胸甲,戴着高高挺立的胸甲軍盔,走在隊伍的前面。

飛狐軍的兩個胸甲校尉部的騎兵們,則跟在他身後。

人人驕傲無比。

畢竟,義縱至今依然兼任着羽林衛都尉之職。

在胸甲部隊裡,他是祖師爺一般的人物。

陽光照射在明亮的胸甲上,熠熠生輝,遠遠的看上去,整個胸甲隊列,就像一排排移動的微型太陽。

而像這樣陽光明媚的天氣,是胸甲騎兵們最喜歡的天氣。

因爲這樣,可以讓敵人看見他們。

更清楚的看見他們!

看到他們的英姿,看到他們的氣勢,更看到他們的威勢。

在這個方面來說,胸甲騎兵,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支善於使用心理戰來壓迫和打擊敵人的軍隊。

所以,他們的胸甲,明亮如鏡。

所以,他們的鐵盔高高聳立,盔頂上甚至還用各種顏色的羽毛裝飾,使他們看上去更加高大、顯目。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步伐如一。

哪怕是飛狐軍這樣的新成立的胸甲部隊,在緩步前進時,每一個隊列都如同一人。

一千七百名胸甲騎兵,分作五排,整齊劃一,同步前進。

這樣的氣勢,哪怕是隔得很遠,也足以讓敵人膽戰心驚。

舉着千里鏡,義縱回望右翼。

哪裡的戰鬥,已經基本到了掃尾階段。

匈奴的逼落騎兵,就像一羣被困到山谷之中的野豬,只能哼哧哼哧的掙扎。

但他們的掙扎毫無意義。

不僅僅騎兵在對他們圍攻,就連輔兵們,也拿着弓箭和弩機開始攻擊。

他們反抗的越厲害,死的也越快。

那些反抗自己命運的人,通常死的最快。

所以,這些被包圍的匈奴鬼騎,最開始或許還想掙扎,還想求生。

但現在,卻已經麻木了,絕望了。

他們就想那些落入獵人陷阱的野獸,被農民抓在手裡的家禽。

在絕望之中,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已經在閉目等死了。

但漢軍卻不想讓他們死的那麼痛快。

尤其是,那些曾經有親人,有好友,甚至是父母兄弟,死在這支獸軍手裡的軍人。

他們現在在享受。

享受復仇的快感!

春秋曰:九世猶可以復仇?百世可也!

大復仇思想,在如今已經深入的影響了從庶民到貴族的所有階級。

血親復仇,成爲天經地義之事。

就像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而逼落騎兵,所謂的鬼騎,也確實必須償還他們曾經做過的罪孽。

義縱再將千里鏡向左眺望。

遠方,十餘里外,匈奴胥紕軍與大漢細柳營的戰鬥已經全面打響。

在義縱的視角里,匈奴騎兵,鋪天蓋地的衝向了漢軍,而漢軍騎兵則義無反顧的迎了上去。

兩者就像兩顆流星一般,即將碰撞最璀璨的火花。

而義縱帶着的胸甲騎兵,卻依舊如故的緩緩走在平原上。

“通知衛馳,本將所率胸甲還要兩刻鐘方可進入戰場,請衛都尉堅持!”義縱對左右下令:“再通知秦校尉,務必不惜一切代價,堵死匈奴胥紕軍的北逃之路!只要不讓他們逃回北方,那就隨便他們去哪裡!”

現在的戰場形勢是南有要水,東有大澤和深山,西部是燕山餘脈,匈奴人假若要跑,只能選擇北逃。

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死路!

當然,他們還有最後一條生路!

Www▲ tt kan▲ ¢ 〇

那就是先擊敗衛馳所部,再擊敗義縱的胸甲部隊,然後狹此之威,逼退其他漢軍,渡過要水,前往白檀。

除此之外,大澤和深山老林,只要他們進去了,想出來?

得問問老天爺是否答應!

……………

戰場上,胥紕軍和細柳營的第一次碰撞。

以孫振率領的三百餘騎和胥紕軍的一個骨都侯本部的正面相遇開始。

胥紕軍,是匈奴諸萬騎之中最頂尖的萬騎。

不僅僅裝備最爲精良,人員最爲精銳,就是人數,也是數一數二!

其全盛時期,滿編騎兵接近了九千!

是名副其實的萬騎!

此番南侵,胥紕軍也是傾巢而來,除了數百騎留守在大宛外,其他人全數到場。

但數千裡跋涉,使得數十人病死,還有三百餘人得病,在草原上修養。

而當軍臣開始準備撤退後,一部分先頭部隊也撤回了草原。

即使如此,此刻,整個胥紕軍,依然擁有將近七千騎,分爲十二位骨都侯統帥,每位骨都侯下轄的兵力,從五百到八百不等。

毒野力的這個骨都侯的兵力有差不多六百。

幾乎是孫振所率的騎兵的兩倍。

他們從一百步開始,不斷加速,瞬間就將速度提升到了極限。

他們在孫振所部面前,呈扇形展開,意圖全殲孫振的騎兵。

“準備迎敵!”孫振大吼一聲,就從大腿上抽出一柄手弩,帶着部隊,策馬前衝,他清楚,此刻,跑是沒有用的。匈奴人與他的距離,不過數十步,根本無法擺脫敵人,唯有與之拼命,方有生機。

況且,孫振相信,很快,這些匈奴人就顧不得自己了。

所以,他只需要糾纏住敵人就可以了!

聽到校尉的命令,孫振的部將們紛紛抽出手弩,緊緊的簇擁着他。

能跟隨孫振一起出來,博此富貴的,自然,全部都是他的子弟兵、同袍手足,至不濟也是至交好友。

屬於有着過命交情,彼此都可以交託性命,託付孤兒寡母的刎頸之交。

譬如黃匡,他幾乎是立刻策馬,來到孫振的身側,兩人並肩驅策,迎向匈奴騎兵。

匈奴人越來越近,甚至可以看到對方的滿嘴黃牙,聞到他們身上散發出的濃濃腥羶之味。

“豈曰無衣!”黃匡大吼起來,將手裡的手弩扣響:“與子同袍!”

他很清楚,孫振此刻必然沒有什麼戰力了,他方纔在馬上扣響神臂弓,肯定傷到了筋骨。

“豈曰無衣!與子諧行!”又有兩位隊率衝過來,在孫振左側出現,舉着手弩,射向來襲的匈奴騎兵。

在這個瞬間,孫振的三百餘騎,幾乎同時扣動手弩,射出一道箭雨。

“啊……”匈奴隊列之中,立刻就倒下了數人。

這個結果,讓孫振和漢軍上下都驚訝無比。

要知道,在過去,即使是在與羽林衛和虎賁衛的操練裡,這樣的近距離手弩攢射,哪怕對方有所防備,也至少可以射落十餘人甚至數十人。

而如今,三百餘箭,只射落了數人。

這說明,自己面對的敵人,不僅僅反應速度遠超想象,恐怕就是忍受能力也遠超常人。

要知道,這種手弩,雖然威力較小,除非直接命中要害,不然根本不能致命。

它的最大作用,在於傷害敵人和打亂陣型。

尤其是前者,最爲關鍵。

因爲在高速移動的戰馬身上,只要騎術稍微重心不穩就很容易掉落下馬。

但現在,孫振敢肯定,方纔的手弩攻擊至少命中了上百人。

但這些匈奴人,卻彷彿沒有痛覺,他們生吃了這一波漢軍從前屢試不爽的手弩攻擊,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一般,依舊保持着完整的隊形。

這樣的敵人,前所未見!

但孫振那裡知道,對於白狼騎兵們來說,死,不是終結,只是一個開始。

他們中的人,甚至就是經常行走在生死之間。

莫說是漢家的手弩了。

即使是擺上一排大黃弩,他們也敢硬頂着來。

戰死,就是這些人最推崇的方法。

這樣,他們就可以迴歸他們信奉的神的懷抱,活在一個永恆的神國,永遠勃起,永遠有美人美酒。

…………

“點子扎手!”黃匡驚呼道,他直接扔掉手弩,抽出馬刀。

其他騎士也紛紛丟棄手弩。

這一戰,只能硬碰硬了!

“來吧!該死的匈奴蠻子,讓吾等看看,究竟是你們日夜騎射鍛煉出來的技戰術厲害,還是我等日夜操練,訓練出來的劈砍之術有用!”

黃匡將馬刀高高舉起,在額頭前平行,然後向前一揮,大吼一聲,就像他曾經在故事裡聽說過的那些百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的的三秦子弟兵一般,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迎向了匈奴騎兵。

赳赳武夫,國之幹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自古以來,關中子弟,就沒有在夷狄面前退卻的!

匈奴騎兵的速度很快,快的讓人難以想象。

特別是在這種短距離的爆發上,他們的戰馬速度起碼是漢軍戰馬速度的兩倍。

他們揮舞着馬刀,雖然他們的武器不如漢軍。

但是,速度可以彌補一切。

漢匈兩國最精銳的騎兵,在這平原上交錯而過,彼此的馬刀相互闢出。

一陣陣金鐵交鳴之聲,彼此響起。

匈奴人在一百步外停下了戰馬,而漢軍騎兵則只衝出了五十步,就再調轉馬頭。

此刻,方纔的戰場上,已經是倒伏了無數屍體。

有漢軍的,也有匈奴人的。

不過……

黃匡伸出舌頭,舔了舔自己的馬刀上的血跡,他興奮的撤掉了自己戰袍,然後將臂膀包紮起來。

方纔,那個匈奴騎兵的馬刀,在他的左手臂膀上留下了一道深可見肉的紀念。

不過,他卻割下了他的腦袋。

事實證明,細柳營中的艱苦訓練,沒有白費。

過去數百個日日夜夜,在教官鞭子下,在上司督促下的枯燥練習也沒有白費。

因爲,現在,漢軍騎兵還有兩百七十餘。

但匈奴人卻至少遺屍八十具!

他們,佔據了絕對的人數優勢和速度優勢。

但是……

卻一敗塗地!

而此刻,在這些匈奴騎兵身後,漢軍的主力已經全速衝過來了。

黃匡扭頭,看了一眼孫振,問道:“校尉,可還撐得住?”

“好兄弟!”孫振一甩自己臉頰上的鮮血,咧着嘴笑道:“我還死不了!”

他回收瞄了一眼,在他身後正在全速衝來的匈奴主力,一揮手道:“走,我們繞過敵人!”

說着他就用馬刀挑起了一個在地上已經被踐踏的稀巴爛的人頭。

這是他的戰利品。

也是他恢復家族榮光的證明。

“祖父大人,孫兒沒有辱沒您的威名!”

北地都尉孫卬,他的祖父,也是天下知名的忠臣義士與英雄。

更是他自小就仰慕的偶像。

現在,他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回到家鄉,將他的神主牌,重新拜訪到宗祀的正中,在其上再次刻上‘故大漢瓶候孫公諱卬老大人’的字樣,甚至於送入凌煙閣,受天子冊封,爲一山之主,一河之伯。

爲此,被匈奴人在臉上留個記號,順便送一隻耳朵給他們,值!很值!(。)

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356節 緣由第455節 坑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334節 滅亡(2)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444節 劉徹的問題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45節 鑄幣第1424節 使團(1)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203節 命運第621 節 錯誤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215節 漢鼎!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753節 遠航(2)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234節 選擇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1491節 深海(1)第423節 狗腿子(3)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010節 內閣(2)第521節 條件(2)第445節 博弈(1)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468節 細柳獸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123節 赦與罰(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756節 命名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57節 南巡(2)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1424節 使團(1)第1341節 接觸戰請假條第879節 構想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1580節 情報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329節 安排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403節 拉皮條第856節 撫卹(1)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317節 運動戰(1)第77節 上林苑第69節 早朝(2)第209節 調查(3)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491節 深海(1)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499節 問題第320節 敲打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405節 賄賂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326節 選秀(1)第152節 滅蝗策第569節 人心(1)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116節 培育第1457節 掀桌子(3)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408節 考舉(1)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495節 歸心第207節 調查(1)第966節 省親(2)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92節 密謀第344節 背鍋俠(4)
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356節 緣由第455節 坑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334節 滅亡(2)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444節 劉徹的問題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45節 鑄幣第1424節 使團(1)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203節 命運第621 節 錯誤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215節 漢鼎!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753節 遠航(2)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234節 選擇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1491節 深海(1)第423節 狗腿子(3)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010節 內閣(2)第521節 條件(2)第445節 博弈(1)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468節 細柳獸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123節 赦與罰(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756節 命名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57節 南巡(2)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1424節 使團(1)第1341節 接觸戰請假條第879節 構想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1580節 情報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329節 安排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403節 拉皮條第856節 撫卹(1)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317節 運動戰(1)第77節 上林苑第69節 早朝(2)第209節 調查(3)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491節 深海(1)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499節 問題第320節 敲打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405節 賄賂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326節 選秀(1)第152節 滅蝗策第569節 人心(1)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116節 培育第1457節 掀桌子(3)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408節 考舉(1)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495節 歸心第207節 調查(1)第966節 省親(2)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92節 密謀第344節 背鍋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