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節 決戰(5)

當孫振率着自己的騎兵,從一側奔向自己的主力時,那支匈奴騎兵沒有過來阻攔。

他們只是瞪着眼睛,看了看孫振和他的騎兵,再看着那個被孫振挑在馬頭的首級,沉默不語。

許多人都想拔刀,纏住這支漢騎。

但是,沒有人敢動。

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清楚,他們只要敢動,在這裡耽擱一下,後面衝過來的漢騎就會將他們撕成碎片。

更因爲,方纔的那次接觸,讓他們震怖不已。

他們,是胥紕軍,是白狼騎。

匈奴王庭的精銳,號稱單于爪牙,與折蘭人一起作爲匈奴帝國鎮壓世界的強軍。

從來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在西域三十六國,胥紕軍的一個骨都侯部就完全可以橫行無忌,視萬國軍隊如草芥,視其國王族長如狗彘。

在西方,像他們這樣一支精騎,也完全可以彈壓一地,鎮壓一族。

他們的騎術,舉世無雙。

每一個人,都是戰場的老手。

他們精於殺戮,是最職業的征服者。

他們在馬上的戰鬥技能,更是幾乎可以說點滿了。

作爲引弓之民,他們的身材雖然矮小,但四肢粗壯有力,在以前,很少有人能擋他們一刀之劈。

但是,在剛剛,他們以兩倍的兵力優勢與這支漢朝騎兵對衝。

原本,這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即使不能殺盡這支漢朝騎兵,至少也可以重創對方。

但,事實卻是。

他們敗了。

而且,敗的乾淨利落,敗的無可挑剔。

他們曾經引以爲傲的熟練戰鬥技能,他們曾經視爲立命之本的騎術,在漢朝人面前,卻顯得粗糙而幼稚。

許多人都膽戰心驚的回味着方纔的那個瞬間的接觸。

漢朝騎兵的騎術,一點也不亞於他們。

甚至,可能還有所超越!

儘管,他們不願意承認。

但這,卻是事實!

這讓他們震撼,驚訝甚至恐懼。

要知道,引弓之民,可是馬背上的民族。

在草原上,哪怕是一個奴隸,從出生到死亡,大半時間也是在馬背上渡過的。

多少年的寒來暑往,多少次的春去秋來。

引弓之民,從幕南遷徙到幕北,跨越沙漠和戈壁,渡過千里無人煙的瀚海。

無數人死了,無數人掉落下馬,被野狗和禿鷲啄食。

在這樣的情況下,才磨礪出了他們的騎術。

但,這些漢朝人,明明是冠帶之民,農耕民族,他們的騎術,卻已經與他們這些白狼騎兵,哪怕是在匈奴,也是善騎之士中的精銳騎兵不相上下!

這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還是他們的技戰術。

簡單,粗暴,但是非常實用。

而且劈砍有力,反應過人。

就彷彿,他們從出生到現在,日日都在磨礪自己的馬上戰鬥技能一般。

要知道,匈奴騎兵,想要獲得出戰的資格,那需要從十四歲就開始跟隨氏族的騎兵到處遊獵。

從最髒最累的活開始做起。

在荒郊野外,在密林深處,在沼澤之中,他們起篝火,撘營盤,忍受蚊蟲叮咬,啃食着發臭的肉乾。

一年年重複,一點點學起。

直到二十歲,纔有資格被授予弓箭和青銅鋌,獲得戰士的資格。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然後,他們必須不斷磨礪的技戰術。

在森林裡圍獵野獸,在湖泊邊射獵候鳥,追蹤野獸,與丁零人、扶余人在冰雪中戰鬥。

跟隨部族,沿着遷徙道路,走過炎熱的沙漠,忍受着飢渴的捶打。

又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迎着寒風和風沙的打擊,艱難前行,捕獵獵物。

這樣,經過三年鍛鍊,他們纔有資格進入各部萬騎甚至單于本部萬騎,成爲一個地位崇高的匈奴勇士。

而胥紕軍的要求就更苛刻了。

不僅僅必須掌握所有技能,還必須比其他人更優秀,更厲害,纔可以進入。

換句話說,每一個胥紕騎兵,從十四歲開始,就一直是引弓之民各部的佼佼者。

而且,他們必須接連十年都是如此優秀,纔有機會進入胥紕軍,成爲白狼的勇士,單于的爪牙。

而在現在,這些漢朝人卻表現出了遠超他們的技戰術。

尤其是方纔的劈砍和攻擊,讓這些白狼騎兵膽戰心驚。

“假如,漢朝人,人人都是如此厲害……”有人低聲嘆息着:“那我大匈奴恐怕滅亡在即……”

引弓之民,無論多麼瘋狂,又或者無論多麼的孱弱和膽怯。

但他們的思路和想法是一致的。

假如說,在中國,社稷神器,有德者居之。

那麼,在草原上,這霸主之位,共主之尊,就真的是強者居之!而且是行之於各處的真理!

從前,東胡人很強。

所以,萬族俯首,千王臣服,哪怕冒頓也曾經在東胡王面前搖尾乞憐。

其後,匈奴崛起,擊敗東胡。

於是各族紛紛投誠。

只不過數年,整個幕南,就幾乎全爲匈奴所有。

就連過去的東胡本部的部族,也紛紛跪到了匈奴人的馬蹄面前,請求成爲匈奴人。

這就是草原人的現實!

千百萬年來,遊戲規則一直如此。

贏家通吃一切,輸者輸掉所有!

只是……

漢朝因爲是冠帶之室的緣故,才讓各部族和各方勢力觀望、疑懼甚至不安。

不然的話,現在,早就有着成千上萬的牧民,跑到長城腳下恭請大漢聖天子,偉大的神皇,漢朝人和引弓之民的主宰,幕南和幕北的保護者,祁連山的主人,陰山的神明,至高無上的天單于陛下臨幸草原,將恩澤雨露,播散於萬族之內。

不過,即使如此,也依舊有大批大批的人,已經在等着‘簞食漿壺以迎王師’了。

帶路黨們更是摩拳擦掌,準備給新主子留個好印象。

胥紕軍,所謂的白狼勇士們,只不過反射弧稍微長了一點,也不服氣,不認輸。

但在現在,至少在這批人內,種子已經發芽了。

他們雖然依然對漢軍保持着敵意,但是,卻默默的對孫振讓開了道路。

沒有人上前,更無人阻攔。

這些人已經清楚。

這一戰,將決定什麼事情。

有人輕嘆一聲,問道:“大匈奴,真的沒救了嗎?”

沒有人回答,有的只是長長的嘆息。

“漢騎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一個渠帥說道:“我原以爲這只是幕南人在造謠,想不到……”

此刻,漢軍細柳營的主力,急速衝來。

匈奴胥紕軍的主力,則排成一個整齊的衝鋒隊形,迎向漢軍。

隨後,兩者碰撞在一起。

就如同彗星撞擊在土星的表面。

立刻就是煙塵萬丈,其色如血。(。)

第640節 廟算(2)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351節 決戰(3)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274節 新思維(3)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50節 五銖第156節 宰肥羊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855節 封賞(2)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404節 忐忑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283節 山寨(1)第624節 隔閡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283節 山寨(1)第217節 兄弟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594節 戰起(1)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694節 制度(3)第948節 整頓(3)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548節 猶豫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384節 反轉第383節 詔諭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877節 安排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1228節 權力的走狗第1597節 太初曆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302節 亂起!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498節 閱兵第552節 誘餌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209節 調查(3)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8節 家宴(下)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477節 酒的問題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641節 廟算(3)第944節 萌芽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638節 轉折第1514節 戰略(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507節 遊說(2)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991節 諾!陛下!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915節 哭廟第505節 種子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403節 拉皮條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755節 鯨川海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397節 津關第296節 迷霧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1095節 天單于(3)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131節 洗腦第103節 政治第425節 冬小麥(2)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792節 廟算(1)第921節 齊魯
第640節 廟算(2)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351節 決戰(3)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274節 新思維(3)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50節 五銖第156節 宰肥羊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855節 封賞(2)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404節 忐忑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283節 山寨(1)第624節 隔閡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283節 山寨(1)第217節 兄弟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594節 戰起(1)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694節 制度(3)第948節 整頓(3)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548節 猶豫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384節 反轉第383節 詔諭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877節 安排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1228節 權力的走狗第1597節 太初曆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302節 亂起!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498節 閱兵第552節 誘餌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209節 調查(3)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8節 家宴(下)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477節 酒的問題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641節 廟算(3)第944節 萌芽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638節 轉折第1514節 戰略(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507節 遊說(2)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991節 諾!陛下!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915節 哭廟第505節 種子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403節 拉皮條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755節 鯨川海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397節 津關第296節 迷霧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1095節 天單于(3)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131節 洗腦第103節 政治第425節 冬小麥(2)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792節 廟算(1)第921節 齊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