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

元德八年春二月乙未(十六)。

長安西郊鴻固原樊川。

隨着潺潺流水,注入到一條寬闊的溝渠之中,整個樊川一片歡呼,無數人淚流滿面。

晁錯更是激動的不能自已。

因爲,這條溝渠的啓用,宣告了渭河漕運工程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從此,昆明池與渭河以及潏水、灃水之間的聯繫全面貫通。

長安城的居民用水,也將得到大大改善。

來自昆明池以及潏水、灃水的清澈天然水源,從此將進入千家萬戶。

更重要的是——他晁錯的丞相野望,終於有了一個保障。

雖然,眼下,這條漕運運河工程,其實還只是開了一個頭,甚至只是完工了不到一半。

最重要和最關鍵的引渭貫河工程尚未完工。

目前,真正完工的就是這起自昆明池,經灃水、潏水,向北走樊川,繞長安城一週,從灞橋匯入渭河的不過一百多裡的運河漕渠。

即使如此,這個工程也足夠偉大!

流經一百餘里的運河,將徹底改變自昆明池至長安的沿路百姓生活。

同時,這條將昆明池和上林苑深山之中的天然河水送入長安城的渠道,還將徹底改變長安城居民的飲水安全,使得所有人都能喝到健康乾淨的飲水。

單憑這一點,晁錯心裡也知道,他已經十拿九穩就可以拿到那張通向丞相寶座的通行證了。

道理很簡單。

整個長安城和漕河沿途的百姓都會支持他!

誰反對,誰就是在和這些百姓爲敵!

失去了民心和名望的政治家,只能黯然下臺,何況他還有天子的背書。

想到這裡,晁錯也不得不感慨了一聲,心道:“我原以爲陛下只是想要借這個工程給我找個藉口,卻不想,這個工程本身就是便足以讓我丞相……”

看看如今,就知道了。

本來,在今年大朝議上,很多貴族列侯和勳臣,都明裡暗裡的表示‘晁潁川要當丞相,還是有些不合格的’,當然,看在天子和當朝丞相周亞夫的面子上,大家捏着鼻子勉強能認吧!

但是,有許多人都在私底下放話:晁潁川的這個相位,肯定坐不久,遲早一年,早則數月,必然要去位。

在事實上,其實就已經在表明了這些人的態度。

他們迫於天子的威懾和法家的力量以及周亞夫的面子,不得不答應讓他晁錯上位。

但是,他晁錯坐上丞相之位之日,就是這些人給他晁錯下絆子和搗亂之始。

他們必然會用盡一切手段,讓他晁錯鞠躬下臺。

晁錯一度心中非常彷徨,多次跟周亞夫、竇嬰等人商議。

甚至萌生過乾脆退位讓賢的念頭。

畢竟,他晁錯只是凡夫俗子,扛不住如此大的壓力。

他也害怕因此激發朝野矛盾。

好在,他都堅持了下來,並堅持到現在。

有了這個渭河漕運工程,哪怕只是一期工程,作爲政績。

如今,他晁錯的相位,已經穩如泰山。

不僅僅列侯們紛紛點贊,就連很多一向看不慣他晁錯的人,也不得不向他道謝。

因爲,渭河漕河貫通之日,整個關中都將受益。

包括了那些曾經反對和敵視晁錯的人!

更關鍵的是,晁錯通過這個工程,徹底解決了長安城百萬居民的飲水安全和健康問題。

軍方已經表態支持。

得到了軍方背書後,其他任何組織和勢力,都只能放棄他們內心的那些想法。

至少在現在得放棄。

不然,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衆叛親離,灰飛煙滅。

“諸君辛苦了……”晁錯望着潺潺流水,滾滾向東,在樊川繞了一圈,然後直奔長安城,他對着身後的運河官吏以及工匠代表們拱手道:“這數月以來,幸賴諸君之助,始有此功,吾必當上表天子,爲爾等請功!”

“不敢!”數十名官吏和工匠們聞言,紛紛高興的拜道:“能爲明公效力,吾輩三生有幸!”

當今天子對於工程師和技術官僚,向來不憚厚賞提拔。

主持褒斜道的大匠田厚,如今已經官拜少府丞。

主持龍首渠工程的嚴熊,現在貴爲河東郡郡守。

主持昆明池工程的王彰,已是光祿大夫領上林苑左監。

而他們麾下輔佐的官吏、工匠,也各自雞犬升天,富貴等身。

有大匠因爲發明創造了一項全新技術,而得賜百金,拜爲大夫,封爲關內侯。

有能吏因操勞過度,亡於崗位,受封爲山神,享一地之血食。

真真是羨煞旁人!

如今,渭河漕河,初現功效,自然大傢伙都能得賞。

等到此工程完工,衆人說不定,已然身配綬帶,口稱本府了。

晁錯對於這些人,自是非常看重。

他一一慰勉,與之交談,如家人一般親密。

因爲他知道,這些都是人才,且是他未來必須倚重,甚至用爲肱骨的能吏。

甚至可以說,在未來,丞相倘若不能借重這些人,很可能步步難行。

因爲,未來的帝國,將會不斷大興土木,廣修渠道。

僅以晁錯所知的在規劃中的超級工程就有:南北運河工程、北方軌道交通網絡以及直道拓寬計劃和延伸計劃。

帝國還將在河間、河西,廣建城池,大修要塞,以固疆土。

沒有這些精於工程和組織的事務官以及技術官僚幫助,是不可能辦到這些的。

而當今天子,是一個只看成績,不問過程的君王。

與這些人寒暄過後,晁錯就提步向前,走到跪在渠道一側的奴工隊伍前。

這些奴工約有五百餘人,皆是這幾個月,奴工隊伍裡表現出色,工作勤勉,有一技之長的人物。

他們的表現,已經征服了晁錯。

所以,晁錯決定獎勵他們。

“爾等三月以來,勤勉王事,樂於勞作,精於巧公,本官決意,爲爾等上書天子,請除奴身,復爲庶民!”

“謝晁公,願晁公公侯萬代!”奴工們聞言,難掩喜色,甚至有人激動的嚎啕大哭。

過去數月,他們暴霜露,斬荊棘,伐山破山,用血肉之軀,日夜辛勤勞作。

數不清的人倒下了就再也沒有起來。

三個月內,就有超過兩萬奴工死於各種事故或者疾病。

渭河漕河工程的每一里渠道之下,都是用奴工的屍骨鋪就而成。

但是,功成之日,晁錯兌現承諾,給與他們自由身,並且恩賜他們漢家身份。

這對於這些舊日的大宛人、康居人甚至是大夏人、匈奴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慈悲了。

再不敢奢望更多。

尤其是匈奴戰俘們,更是感激不盡。

除了感激,他們還能有什麼言語呢?

一切刺頭和桀驁者,都已經在過去數月的繁重勞作之中死掉了。

活下來的,都是最忠厚、最能忍耐、生命力最頑強,且最恭順之人。

晁錯看着這些人在心中點了點頭,這些奴工的表現和反應都不錯。

可以考慮將他們吸收到少府體系之中。

左右,他們也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對於漢家而言,他們的數量少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可能造成什麼問題。

更何況,這些人中,有半數,已經被閹割掉了。

有了這些人當榜樣,剩餘的數萬奴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想必會高昂一些,對於接下來的工程,也能有所助益。

………

未央宮。

劉徹站在北闕城樓,望着灞橋方向,哪怕是在未央宮之中,劉徹也能聽到遠方的歡呼聲和雀躍聲。

長安城,在過去六十年,一直仰賴於流經城中的渭河水。

但是,一個人口百萬的城市,你可以想象一下,每日會有多少生活垃圾和污水,被排入河水之中。

每日不知道有多少婦女在河中漿洗衣物。

哪怕西元前的世界,幾乎沒有工業污染,但生活垃圾的影響,也極大的影響了水質。

尤其是春夏之交時,細菌感染橫行,不知多少人死於非命。

哪怕未央宮,每年都有宮女和宦官,死於腹瀉引發的併發症。

如今,漕河工程,繞城一週,注入渭河。

來自昆明池以及上林苑的乾淨水源,將徹底改善長安的民衆生活。

除此以外,這條漕河沿途地域的農村和莊園,也將得到灌溉。

僅僅是一期工程,受益人羣已是兩百萬人口!

整個漕河工程竣工後,全程將輻射五百餘里,灌溉數十萬頃土地,讓數百萬民衆受益。

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更重要的是,這個工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先河。

第一次,中央政府在進行超級工程時,基本沒有徵調徭役。

除了技術官僚和工匠外,勞作主力就是廉價的戰俘和從匈奴採購的奴工。

全程沒有百姓受到影響。

這種全是好處,半點壞處也沒有的模式。

不僅僅讓朝臣和肉食者,滿意無比。

農民和底層的市民更是紛紛點贊。

奴工建設模式,於是得到了廣泛認同。

哪怕再聖母的人,從此也不敢再濫發同情心了。

想到這裡,劉徹就微笑了起來。

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帝國,想要強盛,都是靠吸別人的血來強大自身。

獨獨中國例外。

歷史上的中國,無論漢唐,皆是心胸寬大,海納百川。

對於異域的客人和自己的敵人,都是寬宏大量,不計前嫌。

中國人用善意來對待世界,迎來的卻是一次次背叛和褻瀆。

兩漢對西域客人和草原敵人的寬大,埋下了五胡亂華的因子,那些被中國人帶到國內,並且給與照顧的胡人,趁西晉內訌,反戈一擊,幾乎差點讓神州陸沉。

唐代也是如此,唐代君王,給與了胡人信任和重任。

結果就是,坦羅斯之戰,葛邏祿背叛,導致高仙芝兵敗。

之後,安史之亂,唐帝國無暇西顧,由此丟失了中亞,更失去了西域都護府。

反倒是西方人,用鮮血和屍骨爲路,大殺四方,反倒是成就了一個個偉業,保有世界霸權兩百年!

作爲穿越者,劉徹自不會濫發同情心。

且他是皇帝,皇帝無情,連自己的子民也未必能有什麼同情心,何況異族之人?

“聖母的事情,那起碼也得等到信息化時代纔能有那個資本……”劉徹在心裡說道:“至於現在,當與屍骨爲伍,用鮮血作酒,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更何況,惡人和壞事,不是中國人做的。

最起碼,不是國家所爲。

抓這些奴工的是匈奴人,閹割他們的也是匈奴人,將他們賣到漢室來的更是匈奴人。

最起碼是披着匈奴人馬甲的夏義。

在道德層面上,漢家完全無辜,且充滿了正義。

倒是這渭河漕河工程的影響,讓劉徹頗爲驚訝。

晁錯藉着這個工程的成果,大大的收穫了一把名望,幾乎萬家生佛,名聲直追當年領兵平叛後的周亞夫。

這卻是有些讓劉徹始料未及。

晁錯已經不需要再去與人交易和談判,也不需要擔心上任後成爲蹩腳丞相。

他將擁有不亞於周亞夫的開局。

同時,這也將開啓一個全新時代。

在過去,非列侯不得爲相,非有功不得候。

而從今天開始,恐怕,這個格局將變成——非主持大工程者,不可以爲相。

要當丞相,上任之前,先搞一個大工程。

想到這裡,劉徹就感覺有意思了。

“工程師治國的時代嗎?”

“倒是頗合朕意!”

比起武將治國和文官治國,劉徹更中意和欣賞工程師治國。

最起碼,工程師懂組織,懂技術,基本都是實用主義者,不會糾結於理念紛爭。

好用就用,不合則罷。

比起武將容易走極端,和文官喜歡內訌和愛玩黨爭,工程師是最好的選擇。

可惜,過去的中國社會和環境,使得工程師治國,幾乎不可能。

如今,有了渭河工程作爲引子,也算是跨出了關鍵的一步吧。

之後,只要保持這個傳統,注意做好引導,或許數十年後,爲相之前,先搞一個大工程,就將成爲傳統和鐵律,就像之前數十年,爲相必須先爲列侯一般。

而有此制度爲依憑,劉徹也不用再去擔心子孫後代不孝,搞砸了祖宗的大好基業。

工程師治理的國家,或許會出現波折和起伏。

但,大亂子和大問題,不會出現,即使有,糾正起來也快。

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1260節 動員(2)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1473節 在安東(4)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326節 選秀(1)第21節 招攬人才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966節 省親(2)第760節 交易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282節 終結第440節 設計第409節 考舉(2)第1463節 裁決第391節 馬政第436節 收買(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991節 君權與臣權第657節 南巡(2)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421節 狗腿子(1)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427節 在大夏(1)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890節 任命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491節 深海(1)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1513節 戰略(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065節 屠殺(4)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429節 在大夏(3)第361節 微服(4)第234節 選擇第75節 爲政第1186節 轉折點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1072節 血戰(3)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267節 明悟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579節 視察(1)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86節 麻煩第921節 齊魯第156節 宰肥羊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342節 背鍋俠(1)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94節 麻煩第1529節 刷經驗(1)第98節 暗流第1591節 統治(1)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121節 影響(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674節 暖冬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8節 家宴(下)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193節 陽陵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1286節 匈奴‘神騎’(2)
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1260節 動員(2)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1473節 在安東(4)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326節 選秀(1)第21節 招攬人才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966節 省親(2)第760節 交易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282節 終結第440節 設計第409節 考舉(2)第1463節 裁決第391節 馬政第436節 收買(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991節 君權與臣權第657節 南巡(2)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421節 狗腿子(1)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427節 在大夏(1)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890節 任命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491節 深海(1)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1513節 戰略(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065節 屠殺(4)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429節 在大夏(3)第361節 微服(4)第234節 選擇第75節 爲政第1186節 轉折點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1072節 血戰(3)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267節 明悟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579節 視察(1)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86節 麻煩第921節 齊魯第156節 宰肥羊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342節 背鍋俠(1)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94節 麻煩第1529節 刷經驗(1)第98節 暗流第1591節 統治(1)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121節 影響(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674節 暖冬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8節 家宴(下)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193節 陽陵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1286節 匈奴‘神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