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

正如劉德知道司馬季主的身份一樣,司馬季主也大概猜到了劉德是誰。

他低頭看着劉德寫在布帛上的文字。

“繼往聖之絕學,開天下之太平!”他心裡反覆唸叨着。

他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個白天,他於長安市井擺卦,往來熱鬧非凡,人人皆願獻重金求他一卦。

東陵侯邵平就是其中之一。

想着這個往事,司馬季主就丟掉了手裡的棋子,而是拿起了龜甲,將其放到火爐上灼燒。

一邊灼燒,他一邊看着劉德道:“天道何親?唯德而已,自古王者先立志而上帝賜福,貴客所求卜者,順天應命,上帝必有所示!”

然後他低頭一看龜甲,將之從火上拿開,遞到劉德面前,笑道:“阪泉之兆,吉,貴客所求之事,只要用心去做,必然順遂人願,無所損益!”

劉德連看都懶得看那個龜甲,聞言拜道:“承蒙長者吉言,小子謹記於心!”

劉德若還不明白對方的意思,那他就是白活了三輩子了。

阪泉之兆,指的是黃帝戰於阪泉,歷史上卜卦之時,出現此兆的是晉文公即位之前的占卜,然後文公就稱霸諸侯,受彤弓之命。

顯然,司馬季主已經告訴劉德了,他願意爲劉德背書,前提條件是劉德要答應他,遵守劉德寫在帛書上的那兩句話。

將來要繼往聖之絕學,開天下之太平。

這是兩個文青之間的君子約定。

雖然沒有約束力,但劉德與司馬季主都會遵守。

…………

劉德一行走後,一直安靜的坐在司馬季主身後的一個童子,就忍不住問道:“老師,方纔那是誰?口氣真大!”

司馬季主呵呵一笑,搖着蒲扇,道:“貴不可言!”

他拿着那個龜甲,之見龜甲之上赫然裂開了一條橫着將整個龜甲一裂爲二的裂痕。裂痕清晰,但卻沒有將龜甲完全撕裂。

他沒有說謊,確實是阪泉之兆,一萬次卜卦之中也未必能遇到一次的阪泉之兆!

“真王者,所以能有大志!”看着布帛上劉德所書的那兩句話,司馬季主不動聲色將之收起來。眼中卻是閃爍着不明的神色。

………………

劉德牽着陳阿嬌的小手,離開卦攤。

“那是誰?”寧成有些好奇的問道。

“卿可知道東陵侯?”劉德答非所問,反問寧成。

寧成想了想,搖搖頭。

義縱卻在旁邊悄悄告訴義縱道:“東陵侯邵平是也!”

寧成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

那個勸蕭何自污保全性命的人!

劉德笑了笑,對寧成道:“東陵侯,非其封號也,邵平居於東陵,所以世人以東陵侯尊之!”

但寧成還是不解,算算歲數,邵平此刻應該早死了吧?

跟那個算卦的有什麼關係?

這時候,寧成猛然想起了他在長安聽到的一個故事,邵平當年被罷官後,心有不甘,想要東山再起,於是求卜於長安一位大卜者,於是寧成低聲問道:“司馬季主?”這是寧成唯一能想到的一個符合描述的人了。

劉德玩味的看了他一眼,並未做回答。

有些東西,知道就好,何必說出來呢?

對劉德來說,司馬季主願意合作就好!

…………

宜陽,天子行宮。

此時卻是羣賢匯聚,名士滿堂。

天子劉啓端坐於御座之下,看着殿中這些一個個平時他三請五請,派了一撥又一撥使者去延請,卻被以各種藉口推脫的當世名家,百家巨頭們。

心中一股自豪感和驕傲感油然而生。

“再怎麼清高,在上帝策命之前,還不是要來俯首朝拜於朕?!”天子劉啓的視線在左側的兩個人身上停留了一小會,眼中甚至還有些恨意,但很快就消失了。

去年,他登基之後,就曾派人請這兩人來長安當博士,做牌坊。

這兩人當時來是來了,可就幹了兩個月博士,就一個告老,一個說有病,辭官回去了。

天子劉啓怎會不知道這兩人是嫌棄他給的官職小了,權力少了呢?

將心中的不快壓了下去,天子劉啓站起身來,端着酒樽,向着殿中的一衆百家巨頭,致敬道:“朕承先帝遺命,執犧牲圭幣以奉宗廟,至今已有兩年,歷日尚短,以不敏不明撫臨天下,朕甚愧之!然上帝不以朕之不德,賜寶鼎歸朕,朕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朕之不明,不能遠德,辜負上帝之望……”

這番話說的看似謙虛,實則是向這些拒絕他徵辟,不給他面子的百家諸子巨頭示威。

意思是,你們看,你們看!

叫你們不服哥,哥今天有上帝的庇佑和賜福了,你們這些渣渣,趕快跪下來高呼萬歲,舔哥的腳趾頭吧!

反正,在有寶鼎的證明下,沒有人敢說什麼。

反而,必須誠惶誠恐,畢恭畢敬的匍匐於他腳下,高呼萬歲。

誰叫九鼎已經遺失了一百多年,如今出世,就是必然留名青史甚至流傳萬世的典故。

但凡文人,誰不想千百年後還有人能知道自己?

而想要參與到這個盛會之中,共同見證寶鼎歸漢,奉祀宗廟的歷史時刻,他們就必須得讓天子答應帶他們一起去。

要是天子不帶他們玩,他們就沒辦法見證這一時刻了。

至於偷偷的跑去河東,做成既成事實?

基本上沒有那個笨蛋願意幹這種事情。

因爲,一旦那麼做了,就必然惡了天子,劉氏的天子,可是記仇的!

不說別的,當初鄭公爲項羽說話,結果三代沒人能出仕做官,過了五十年,纔出了一個鄭當時,走的還是皇子劉德的路線,靠着汲黯,勉強混了個官當。

誰願意自己的子孫也跟鄭當時一樣?

於是,數十位聲名顯赫,天下知名的諸子百家巨頭,一個個都出列三拜而揖,拱手恭賀道:“陛下德盛天下,上帝降之以寶鼎,以璋陛下之德,以述陛下之功,臣等鄙野嘉人,唯頓首頓首,以爲陛下賀之!”

“哈哈哈……”天子劉啓看着這些百家鉅子匍匐在他腳下,心裡狂笑了起來。

“劉德這次找出寶鼎,真是幫了朕大忙了!”天子劉啓想道:“等見了面,朕就要好好嘉賞他!”

劉德找到寶鼎,不止是讓這些百家鉅子,全部跪在他腳下,更讓關東諸侯們一下子就安分了,除了吳王劉濞外,其他諸侯王都已經上表稱賀了,就連楚王劉戊這個劉濞的跟班都上了奏疏恭賀,還聲稱冬天要來長安朝覲天子……

這就是大功!

必須要獎賞!

“我該考慮準備冊封太子了……”天子想着,趁着這個機會,確實可以冊立劉德爲太子,而劉武也不會有意見,就算有,竇太后也能說服劉武安安分分的接受現實。

畢竟,劉德有功啊!

第428節 戰爭!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1442節 魔爪第1124節 赦與罰(2)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585節 戰前(2)第1312節 賞賜(1)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906節 洗牌第1394節 談判(1)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334節 戰場第1537節 居延(2)第792節 廟算(1)第424節 冬小麥(1)第1341節 接觸戰第364節 劇變(2)第561節 左勾拳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622節 恐嚇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844節 善後(1)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488節 移民(1)第106節 黑箱操作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6節 推恩(中)第871節 覲見(2)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28節 竇嬰第1413節 相親(1)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579節 夢兆(2)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586節 新世界(2)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1079節 小算盤第651節 誘導(1)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152節 安排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1338節 龍!第1377節 任務第92節 密謀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48節 忠臣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516節 緣由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1263節 上谷第550節 無題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29節 彌補疏漏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0節 微服(2)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58節 卑鄙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388節 聯盟(2)第120節 過繼(1)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608節 定策(2)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247節 佈置第1537節 居延(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五百五十一節第455節 坑第1497節 委派第283節 五銖錢!(1)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
第428節 戰爭!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1442節 魔爪第1124節 赦與罰(2)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585節 戰前(2)第1312節 賞賜(1)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906節 洗牌第1394節 談判(1)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334節 戰場第1537節 居延(2)第792節 廟算(1)第424節 冬小麥(1)第1341節 接觸戰第364節 劇變(2)第561節 左勾拳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622節 恐嚇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844節 善後(1)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488節 移民(1)第106節 黑箱操作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6節 推恩(中)第871節 覲見(2)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28節 竇嬰第1413節 相親(1)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579節 夢兆(2)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586節 新世界(2)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1079節 小算盤第651節 誘導(1)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152節 安排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1338節 龍!第1377節 任務第92節 密謀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48節 忠臣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516節 緣由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1263節 上谷第550節 無題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29節 彌補疏漏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0節 微服(2)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58節 卑鄙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388節 聯盟(2)第120節 過繼(1)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608節 定策(2)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247節 佈置第1537節 居延(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五百五十一節第455節 坑第1497節 委派第283節 五銖錢!(1)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