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節 匈奴公主(3)

太陽的餘暉漸漸消散在天際,晚霞染紅了大半個天空。

劉徹面北而坐,端坐在章德殿的御榻之上,象徵着漢室天子法統威權的高皇帝斬白蛇劍,系在他的腰間,那枚在後世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傳國玉璽,此刻與那柄劉邦的佩劍一同掛在他的腰間,天子十二旒珠從額前垂下來,黑色的天子袞服莊重而肅穆。

御階之下,太常南皮候竇彭祖捧着一紙帛書,念着:“伏維陛下履乾則坤,動合陰陽,羣臣大小以長秋宮未定,遵舊依典,章表仍聞,歷時乃聽。易雲:受茲介祉,詩曰:千祿百福,子孫千億。方今幸甚,陛下即位,四海昇平,海清河晏,獨長秋宮未定,羣臣妾無得上壽,蠶室之獻,無人主持……”

劉徹端坐在龍座上聽着,心裡頭卻是翻江倒海的翻滾了起來。

這竇彭祖,這是在逼宮啊!

今日的議程,本來只該是冊立匈奴嫁過來的夏胭脂爲妃嬪,可沒包括立後!

想來,能把事情辦得如此急躁,而且吃相如此難看的,除了那位館陶太長公主外,沒有別人了!

當然,竇氏自己內部那些沉不住氣的二代三代們,可能在其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來,劉徹已經與太皇太后談妥了立後的協議,明年夏秋之交,正式冊立陳阿嬌爲後。

但是,現在看來,竇氏等不了一年這麼久了。

他們想現在就定下基調,所以,就趁着今天這個機會來了個忽然襲擊。

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時機選的很好!

以漢室的政治傳統來說,長秋宮淑房殿的主人。一般都會在皇帝即位後兩到三個月決定,然後冊立。

這是因爲。漢室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這祭祀祖宗神靈,是漢室政治中極爲重要的一步。

在漢室的祭祀活動中,天子率領文武百官列侯勳臣向祖宗宗廟奉上酌金,皇后率領羣臣的夫人,向祖宗宗廟奉獻蠶帛,這都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政治活動。

在理論上,假如沒有皇后,那就沒有人能帶領羣臣百官的妻子,向宗廟奉獻。

而在漢室。這種每年歲首必然要舉行的祭祀活動,可以說是與後世天朝每年召開的兩會同等重要的政治活動。

通過這個活動,皇帝能再次重申自己君權天授的神聖性。

更重要的是,這還是漢室用來打擊和削弱列侯勢力的一個手段。

後世歷史上,小豬朝大名鼎鼎的酌金罷候事件的藉口就是列侯們奉獻的酌金成色不足,因此被小豬抓住藉口,一口子擼掉了一百多個列侯的爵位和封國。

但,以酌金爲藉口罷爵廢國,卻不是小豬原創。

漢室歷史上。因此倒黴的倒黴鬼也不是一兩個了。

曾經甚至有列侯,僅僅因爲奉獻給宗廟祭祀的酌金只比規定的數量少了四兩,就被太宗孝文皇帝揪住,廢除了封國。貶爲庶民。

在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漢室。

給祖宗奉獻的酌金,數量不足,成色不足。都意味着不孝!

而不孝是死罪!

反過來說,列侯們都因爲奉獻的酌金成色不足。數量不足,而被施以酷法。

這向宗廟祖宗奉獻蠶帛的儀式。要是因爲沒有皇后,無法舉行,這皇帝又該當何罪?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立後對於劉徹,確實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現在是七月,三個月後,就是歲首。

而立後的程序,沒有一兩個月是走不完的。

也就是說,劉徹現在不馬上決定立後的話,那麼,很可能皇后就沒辦法在新年到來前入主長秋宮淑房殿,母儀天下了。

只是……

劉徹的餘光掃着竇彭祖的身子。

劉徹當然知道,這是竇氏外戚集團的一次試探。

長樂宮和未央宮的武裝力量被劉徹這個皇帝牢牢掌握住了。

而關中地方上的各種衙門,在這次考舉後,也會被劉徹牢牢掌握。

照這麼發展下去,劉徹的權柄將會一天比一天強,一天比一天穩固。

很可能半年以後,劉徹就可以撕毀先前與館陶達成的協議,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皇后。

雖然說,只要太皇太后還在,作爲天子,劉徹不可能忤逆太皇太后的意見。

但是,凡事就怕萬一。

萬一太皇太后跟薄太后一樣呢?

到那個時候,天子還會不會遵守承諾,那就是兩碼事了。

對於竇氏的想法,劉徹心裡跟鏡子一樣敞亮。

他更加知道,雖然竇家人玩的這個把戲,吃相太過難看。

但他不能表現出任何不滿,相反,竇氏的要求,他應該全盤答應下來。

因爲,在目前來說,劉徹深知自己羽翼還沒有豐滿,許多問題,他也需要藉助東宮和竇氏外戚的力量,來對朝堂中的其他派系施加影響。

更重要的是,隨着考舉的進行,以後每年都有幾千的官員通過考舉的渠道進入政壇。

這些人的力量,會越來越強,最終,將取代現有的一切政治力量,他們必然會獨霸政壇。

而這是劉徹所不希望看到的。

一個純文官的政府,會幹出些什麼操蛋事情,這用屁股都能猜到!

看看兩宋,就能知道,文官們可是軍隊的死敵!

假如讓文官政治主導了未來漢室的政治,那麼,劉徹毫不懷疑,這些傢伙對軍隊造成的傷害會超過所有敵人對漢室軍隊的傷害!

後世不是有個笑話嗎?

米帝的元老院所擊墜的戰機與戰艦的數量是米帝在所有戰爭中損失的全部戰機戰艦的平方。

所以,劉徹必須扶持起一個能與文官官僚系統抗衡的政治力量。

漢室傳統,一直都是以外戚來牽制列侯勳臣,然後用列侯勳臣牽制文官,以文官對付外戚。

但這個脆弱的平衡,在考舉大行其道,開始佔據主要官員來源的渠道後,將會徹底破裂。

作爲皇帝,劉徹必須未雨綢繆,爲文官官僚體系,找到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

而這個對手,必須也只能是代表了擴張、侵略、殺戮、征服的暴力機器——軍隊。

但是,軍隊這玩意,自古以來就是一頭桀驁不馴的怪獸。

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它反噬。

譬如唐朝,就是在它最輝煌的時刻,被軍隊藩鎮給咬成半身不遂。

因此,在扶持軍方之前,劉徹得先改造一下目前得軍隊系統和指揮系統。

而這個事情,需要竇氏的全力配合!

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485節 假象第1006節 繳文第437節 猜疑第1029節 狂歡(3)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218節 認可第93節 尷尬第1280節 戰上谷(1)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499節 問題第428節 戰爭!第1140節 家宴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31節 思慮第381節 殖民(1)第440節 設計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636節 新學派?(5)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530節 刷經驗(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295節 人蔘!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437節 猜疑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489節 移民(2)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59節 微服(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599節 無題第61節 微服(2)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478節 引導第824節 影響第6節 推恩(中)第1188節 明主(1)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449節 土化肥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207節 調查(1)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395節 談判(2)第986節 動員(1)第1470節 在安東(2)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193節 公示第336節 兄弟們(2)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966節 省親(2)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233節 威權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75節 神器!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405節 賄賂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537節 居延(2)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1028節 狂歡(2)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27節 定策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446節 博弈(2)第615節 洗錢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500節 法統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463節 大朝儀(3)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1407節 裁決(1)
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485節 假象第1006節 繳文第437節 猜疑第1029節 狂歡(3)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218節 認可第93節 尷尬第1280節 戰上谷(1)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499節 問題第428節 戰爭!第1140節 家宴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31節 思慮第381節 殖民(1)第440節 設計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636節 新學派?(5)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530節 刷經驗(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295節 人蔘!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437節 猜疑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489節 移民(2)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59節 微服(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599節 無題第61節 微服(2)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478節 引導第824節 影響第6節 推恩(中)第1188節 明主(1)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449節 土化肥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207節 調查(1)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395節 談判(2)第986節 動員(1)第1470節 在安東(2)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193節 公示第336節 兄弟們(2)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966節 省親(2)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233節 威權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75節 神器!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405節 賄賂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537節 居延(2)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1028節 狂歡(2)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27節 定策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446節 博弈(2)第615節 洗錢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500節 法統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463節 大朝儀(3)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1407節 裁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