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微服(1)

闢陽侯倒了!

這天這個消息就像一個重磅炸彈落在了長安城,迅速擴散開來。

要知道闢陽候食邑五千戶,是徹侯勳貴中的頂層存在!

當年,呂后在位時,闢陽侯是長安甚至漢家天下最有權勢的貴族,呂后對審食其甚至比同姓的呂氏親族還要好,幾乎言聽計從,各種賞賜不絕。

如今雖然已經沒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不說別的,單單是闢陽侯名下的產業,就足夠引得無數食腐禿鷲一夜難眠,在家裡翻來覆去的等待天明。

可惜,第二日,另一個消息再次傳開:皇子劉德奉詔清算抄沒闢陽產業。

這消息一出,不知道多少捶胸頓足。

但更多消息靈通之人,心思卻是立刻轉動起來。

“聽說這皇子劉德想要通過一個考舉來招募十五名文士,還不拘身份?”一些先前聽到風聲的貴族或者官員心裡打起了小算盤:“殿下吃肉,那麼總得留些湯給屬下喝吧?”

於是之前並未怎麼放在心上的那個考舉事情又被這些人想起來了。

之前這些人沒怎麼放在心裡,倒不是他們不重視,而是,他們不是笨蛋!

但凡一個新興的政治勢力崛起之初,總是會做些實事的。

而通常這些實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很麻煩的!

從龍之臣,潛邸大臣,固然前途遠大。

可要是萬一,這苦也吃了,力氣也賣了,最後卻沒混出頭,那找誰哭去?

當今天子當初在潛邸之時,太子、宮裡有家令一人,舍人數人,謁者數十,其餘打雜幫閒着無數,可最後卻只有晁錯冒出頭了,其他最好的也不過是趙綰,混了個可有可無的大夫官職。

那可是太子!開府建牙,擁有權柄的太子。

如今這劉德不過是個皇子,是不是太子都還不知道。

還是等他成了太子再說吧!

抱着這樣的心思,於是動心的人很多,但真正行動的人少。

但闢陽侯一倒,此事就被他們想起來了,而且立刻付諸實際行動。

無數人立刻命家奴去把他們那些在長安鬥雞走狗也好,專心向學也罷的子弟都叫到跟前,叮囑了起來。

有門路的自然是神通廣大,施展諸般手段。

劉德被這些牛皮糖一樣黏上來的貴族大臣的親眷和說客煩的實在沒辦法了,索性就乘上馬車,跑到長安城外去視察他的造紙與鑄幣作坊去了。

“難怪當年蘇秦有‘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之嘆……”當年蘇秦沒發跡前,不止家人見了他就躲,就連家裡的狗都嫌棄他,可他一發達,不止往日厭惡他的人紛紛巴結,就連原先那條狗都拼命衝他搖尾巴,那還是戰國時期!

“不過也確實到了舉行考舉的時候了……”劉德坐在馬車上心裡盤算着。

這確實是最佳的舉行考舉的時機。

劉德決定,就在這一兩日發佈文告,然後選址進行考試。

一方面拉攏一批貴族,爲他所用,另一方面,則是尋找真正的人才,培養起來,等將來真正成了太子,就能立刻以這些人爲基礎,組織成他的勢力。

先到南陵,視察了一下造紙術的進度。

張湯乾的很不賴,工匠們在他的指揮下督促下,已經初步能出一些紙漿了,只是技術還不成熟,最終曬出來的紙張還是很粗糙,不能用來作爲書籍用紙,甚至連擦屁股都有點硬——不過比起廁籌來說,進步就很大了!

於是,劉德毫不客氣的拿走了目前已經制造出來的幾張不怎麼規則,並且很粗糙的紙……

視察完造紙作坊,劉德又去看了下鑄幣作坊。

看過之後,劉德也頗爲滿意。

派在作坊的兩個宦官相當的盡責,到任這三五天的時間,就整理和更正了作坊中的許多陋規,甚至連火耗他們兩個都是專門站在鑄錢的爐子前死死的盯着融化的銅,任何想從他們兩個的眼皮子底下貪墨的行爲都不可能不被發現。

只是因爲五銖錢所需要的錢範還在製造之中,所以,暫時作坊裡所出的銅錢,大半還是四銖錢。

這幾日,作坊裡雖然已經放慢了鑄錢的速度,但還是鑄出了二十萬枚四銖錢。

這效率比之之前這作坊滿負荷運轉還要高!

看完鑄錢作坊,劉德不禁有些感慨:“果然這世界上凡事就怕認真兩個字啊……”

可惜,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會太認真……

想到這裡,再看看天色還早,劉德就決定花點時間,做一件認真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能給他刷滿聲望的事情!

於是他命人去南陵把張湯叫來。

等張湯到了,劉德就對他道:“我欲微服私訪民間,卿可隨我左右,做個記錄!”

身爲一個統治者,不接地氣是不行的!

漢家歷代天子深諳這一點。

高祖劉邦本身就是出於市井階層,這就不用說了,先帝太宗孝文皇帝在代地市因爲代國太窮,以至於王宮裡照明所用的蠟燭都只能點一根,常年都沒有新衣可換,所以登基之後極重民生,所推行的政策,也大都是傾向於普通平民和中產家庭的。

而劉德的便宜老爹,當初做太子時,常常流連市井,先帝卻是不聞不問,直到後來鬧的太過分,被張蒼逮住小辮子,才稍微有所收斂。

到了劉德這一代,後來劉徹做太子甚至當了天子後,也常常以‘平陽侯’的身份,出現在長安城外,甚至有時候還跑到了三輔之外。

因而,張湯對此並不抗拒,周圍衛士也沒有異議。

只是微服歸微服,這安全工作是必須做好的。

劉德換上普通貴族的衣服時,已經有數名士兵也換上了常服,扮作一般紈絝子弟身邊的狗腿子模樣,跟在他身邊。

“臣該如何稱呼殿下?”張湯見了換好便服的劉德問道。

“嗯……”劉德想了想,這也涉及到一個政治表態問題,宣稱是某某家的子侄,就意味着劉德是比較親近某某家的,於是他道:“對外人便說,我乃是枳候家的子侄!”

“諾!”張湯換了個笑臉,道:“公子即欲體察民情,不如去臣家附近的村落……”

這卻也是爲了劉德的安全着想了。

劉德也不無不可。

其實,早在前世,他就已經深入過民間了,胸中早有文章。

此次微服不過是爲了他那篇即將震驚天下,同時也給他自己刷滿聲望的奏疏或者說政策找個註腳的背景,走走過場就好了!

……………

第二更,繼續去碼第三更,看看12點前能交出6000字不~~~~~

媽蛋,以後別投催更了,讀者老爺們!

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461節 大朝儀(1)第506節 陷阱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388節 聯盟(2)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878節 世仇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070節 血戰(1)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1030節 日蝕第1164節 雄心(2)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683節 壓力第396節 尚武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794節 動員(1)第51節 競爭對手第282節 終結第568節 災難!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175節 羞恥第690節 文治(1)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770節 返航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95節 人選第1063節 屠殺(2)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1072節 血戰(3)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607節 定策(1)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60節 微服(2)第1094節 天單于(2)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274節 新思維(3)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448節 孤兒軍第1582節 籌備(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32節 入宮第1470節 在安東(2)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552節 誘餌第948節 整頓(3)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25節 難題第881節 設計(2)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925節 授田第1072節 血戰(3)第734節 競爭第237節 賄賂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1250節 調整(2)第686節 平律(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990節 交易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28節 頭名之爭
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461節 大朝儀(1)第506節 陷阱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388節 聯盟(2)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878節 世仇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070節 血戰(1)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1030節 日蝕第1164節 雄心(2)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683節 壓力第396節 尚武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794節 動員(1)第51節 競爭對手第282節 終結第568節 災難!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175節 羞恥第690節 文治(1)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770節 返航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95節 人選第1063節 屠殺(2)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1072節 血戰(3)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607節 定策(1)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60節 微服(2)第1094節 天單于(2)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274節 新思維(3)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448節 孤兒軍第1582節 籌備(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32節 入宮第1470節 在安東(2)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552節 誘餌第948節 整頓(3)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25節 難題第881節 設計(2)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925節 授田第1072節 血戰(3)第734節 競爭第237節 賄賂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1250節 調整(2)第686節 平律(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990節 交易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28節 頭名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