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節 達成協議

“請陛下稍待,外臣回國之後,一定全力促成此事!”且渠且雕難馬上就拜道,他生怕劉徹回頭跟大臣們商議後反悔,所以道:“只是外臣空口無憑,單于恐怕不會相信,請陛下親筆手書國書一封……”

劉徹點點頭道:“這個自然……”

幾個字,一張紙而已,費不了幾個錢!

日後要是出了什麼變故,或者發生了新的變化,劉徹直接可以翻臉不認賬。

匈奴人有本事就來打官司啊!

至於用詐騙人,會不會讓皇帝信譽出現問題?

這個不用擔心!

漢家有制度:凡是沒有歸檔的天子詔書,哪怕天子自己承認了,那也是廢紙!

歷史上,竇嬰就拿着劉徹老爹親筆所書,加蓋了天子印璽的詔書,結果依然是被判定爲‘僞詔’。

劉徹欺負的就是匈奴人不懂中國規矩。

且渠且雕難得到這個保證後,卻是完全放心了。

實在是過去漢室的信譽太好了。

兩國君王達成協議後,必然履約。

“那陛下需要什麼條件,才能釋放折蘭王與白羊王,以及我國被俘之貴族?”且渠且雕難接着問道。

這也是他此行最重要的使命。

雖然說,且渠且雕難根本就不在乎折蘭王跟白羊王的死活。

但單于庭卻在乎的很。

無論是爲了面子,還是爲了重振折蘭和白羊,這兩個昔日的匈奴打手,單于庭都會不惜一切代價,贖回被俘的貴族。

至於那些卒子和下層貴族?

無論是匈奴,還是漢室。都會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將他們選擇性遺忘。

“單于什麼時候將被擄走的最後一個漢家子民歸還給朕時,朕就會釋放最後一個被俘的匈奴貴族……”劉徹眨巴着眼睛,厚顏無恥的說道:“這取決於單于……”

且渠且雕難當然知道這是在胡說八道了。

漢室被俘被擄的軍民。散落在廣袤的草原上,時間最久的那一批。已經是五十六年前的了。

想要找出他們,無異於做夢!

哪怕是近二三十年的被俘被擄百姓,現在能在短時間內找到的,恐怕也已經不多了。

草原縱橫幾萬裡,就算是一個部族一個部族找下來,恐怕找完一遍,起碼都是二三十年了。

二三十年之後,再釋放被俘的貴族?

估計這些傢伙早已經死翹翹了。匈奴單于和漢朝現在的這個皇帝還在不在都是兩說。

但這與且渠且雕難無關。

他此刻壓根就沒站在匈奴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他也沒有站在漢室這邊考慮問題。

他站的地方是自己這邊。

只要對他有好處,他就會拼命去做。

而他現在迫切的需要政績,向單于和漢朝皇帝兩邊都證明自己確實很有用!

那怎麼證明?

當然是要即讓單于舒服,也讓漢朝舒服了。

講道理的話,這種事情本來是難達成平衡和一致的。

好在,他並不需要匈奴這個國家也舒服,只要讓單于舒服就好了。

單于舒服了,就會給升官發財,漢朝皇帝舒服了,就會重視他的意見和建議。有利於他繼續依靠漢朝,對匈奴內部施壓,以達到自己升官發財的目的。

因爲。在且渠且雕難看來,他能有現在,完全靠的是漢朝吊打了匈奴,所以單于庭纔會重視他的‘外交才能’。

倘若,有朝一日,漢朝不能吊打匈奴了。

那他就也失去了價值了。

失去價值就會打回原形。

這就好比跪舔辦,要是跪舔的對象沒有了,這個衙門就會裁撤,這個衙門要是裁撤了。就不會有編制和領導,沒有編制和領導了。也就沒有跪舔辦了。

所以跪舔辦一定會千方百計的保住自己的跪舔對象,將他當爹看。出了問題,也只會表示:一定是我們跪舔的不夠用力,或者跪舔方法有錯,換個姿勢再跪舔一次吧!

然後恬不知恥的跟上面要經費要政策要編制要級別。

且渠且雕難也是如此。

所以,且渠且雕難稍稍想了一會,然後對劉徹道:“陛下,外臣有個建議,不知道陛下是否願意聽?”

“貴使請說……”劉徹笑着道。

“白羊王與折蘭王以及許多我國貴族,被尹稚斜這個賊子脅迫和欺騙,違背漢與匈奴兩國君王約定的條約,進入漢朝邊境,依照兩國君主約定的條約,陛下哪怕是殺死他們,也是可以的……”且渠且雕難拍着馬屁說道。

在理論上也確實如此。

依照當年漢太宗孝文皇帝與匈奴老上單于的和親條約——漢人出塞,匈奴可殺之,匈奴入塞,漢朝可殺之,兩國君主對此予以肯定和確認。

尹稚斜和折蘭、白羊、樓煩,越過武州塞的那一刻起,漢室就擁有了在法理可以將他們全部處死的權力。

劉徹聽着也是笑眯眯的點點頭。

果然事情都是兩面的。

敵人的奸臣和佞臣就是我方的最大臂膀啊。

劉徹於是讚賞的道:“若貴國上下,都是使者這樣通情達理的人物,那漢匈兩國,一定能永久友好,消弭兵革!”

“別……”且渠且雕難在心裡說道:“漢朝要是不挑事了,不進攻和吊打了匈奴了,那我還有什麼用?”

但在嘴上,且渠且雕難卻是滿臉笑容,說道:“陛下繆讚了……”

“使者請繼續說下去……”劉徹擺手道。

“外臣的意思是……”且渠且雕難擡頭看着劉徹道:“陛下不妨開出一個實際一些的價碼和條件來,只要不是太誇張,單于都會答應的……”

這一句話,頓時就將匈奴人的底線和立場賣的乾乾淨淨。

劉徹馬上就知道了,匈奴人想要解決馬邑之戰的後續和下臺的心思,已經是迫不及待。

軍臣現在迫切需要一個下臺的臺階!

“使者不妨給朕提個醒……”劉徹笑眯眯的說道:“單于能接受什麼樣的條件呢?”

劉徹拍拍手掌。王道馬上會意,立刻讓人擡着一個箱子來到且渠且雕難面前,然後將它打開。露出了裡面碼的整整齊齊的金餅。

足足一百個金餅,擺在且渠且雕難面前。馬上就讓他失去了一切抵抗能力。

黃金,確是行之世間各地,最爲有效的硬通貨!

“陛下,單于願意爲了贖回白羊王與折蘭王以及骨都侯以上的貴族,向陛下支付一萬匹馬或者十萬頭牲畜……”且渠且雕難舔着嘴脣,吞着吐沫說道:“除此之外,單于還允諾,盡一切能力。將被俘的貴國百姓與士兵歸還貴國……”

這話一出,劉徹自己都震驚了。

本來,劉徹以爲,匈奴人大抵能遵守承諾,歸還那些被俘被擄的漢人,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沒想到,軍臣居然還願意給戰馬和牲畜?

我勒個擦!

劉徹差點忍不住喊了出來。

而這更加證明了,匈奴人西進的急迫性。

倘若軍臣不是沒有下定西進的決心和意志,他不可能這麼做。

這可是一萬匹戰馬或者十萬頭牲畜啊!

以市價計算,如今駑馬一匹。就算是最差的也是值錢一萬!

而戰馬的話,即使是匈奴馬,那也是值錢三萬到五萬。若是品相好的,起碼十萬起。

換句話說,匈奴人願意爲此支付最少三萬萬錢的戰爭賠款。

這個數字的金錢,已經超過了劉徹下令鑄造的那一百萬枚金五銖的價值了。

“麻蛋,匈奴人真有錢!”劉徹在心裡想着:“不,是真有牲畜!”

但想想,似乎這點牲畜對匈奴來說,無足輕重。

匈奴人霸佔着廣袤的大草原。

東西長達數萬裡,南北寬也有數萬裡。

從長城一直到遙遠的西域。自遼東一直抵達貝爾加湖的整個世界,都是匈奴人的地盤。

除了匈奴本部外。這個帝國還奴役着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遊牧民族。

南池之戰。細柳營不就繳獲上百萬的牲畜和十幾萬匹戰馬?

歷史上,霍去病也多次有着繳獲百萬規模牲畜的記錄。

與這些相比,區區一萬匹戰馬或者十萬頭牲畜,毛毛雨啦!

“若能以此爲條件,達成協議,朕願將單于所贈牲畜的一成,送與使者作爲謝禮……”劉徹笑着道:“使者覺得如何?”

劉徹深知,想要敵人的內奸給自己辦事,就要將他養肥了。

且渠且雕難聞言,卻是不斷的吞嚥着口水。

一成的牲畜?

也就是一千匹戰馬或者一萬頭牲畜嘍?

這在草原上,已經是一箇中等部族的所有了。

而他根本無法抵抗這個誘惑。

因爲,牲畜在草原上,就跟土地在漢朝,對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遊牧民族,靠着放牧維生,一個個部族,都是靠着牲畜的肉和奶生存繁衍。

尤其是奶製品,是所有遊牧部族的主食。

所以在草原上,所有的部族都是圍繞着牲畜而存在。

就像諸夏,靠着土地的產出而維繫。

任何一個匈奴貴族,都無法拒絕牲畜的誘、惑。

而對且渠且雕難而言,有了這批牲畜,他就可以拉起一個屬於他的部族了。

對遊牧民族來說——人手或者部衆,從來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牲畜。

只要有足夠的牲畜,就不怕沒有牧民和奴隸來投奔。

那些羌人、扶余人、丁零人以及小月氏人還有各個部族的逃奴,只要聽到有人招收牧民,立刻就會跑去依附。

所以,在草原的歷史上,常常能看到,某個部族在一年前,還不過幾千人衆,但短短十幾年,就膨脹成一個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大部族,開啓統一草原的偉業。

不是因爲這個部族開掛了。

而是他們通過搶掠和征服,得到了足夠的牲畜和牧場,然後,那些散落在草原上的流浪者和山溝溝裡的蠻子,紛紛歸附。

匈奴是這樣崛起的,後來的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也都是這樣崛起的。

從無例外。

且渠且雕難在背叛了單于庭那一刻起,在實際上,他就已經不甘心做匈奴的奴才了。

而他現在發現,他有了一個更好的機會。

比起更漢朝人或者匈奴人做奴才,自己做個奴隸主,豈不是更好?

而且,單于也允諾,給他在幕南留一個部族之王的位置。

現在,漢朝皇帝又願意給他回扣。

wWW✿ тt kán✿ ¢O

這讓且渠且雕難的心臟有些不甘心的跳了起來。

“若是繼續幫着漢朝人,不斷削弱攣鞮氏,甚至將攣鞮氏滅亡……”且渠且雕難在心裡想道:“那豈非未來我也可以嚐嚐單于的滋味?哪怕是一個被漢朝控制的單于,也好過現在給人驅使和奴役,當別人的奴才強啊!”

這樣想着,且渠且雕難的心臟就不爭氣的跳動起來。

草原上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今天的奴隸,明天的奴隸主,世界的變化,總是讓猝不及防。

譬如當年,匈奴被蒙恬的秦軍打的連幕南都不敢待了,祖宗之地都丟了。

誰能想到,一場中國內戰,反而讓匈奴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會——正是秦軍撤退,給與了匈奴崛起的機會和空間,匈奴人就是抓住了秦的長城兵團回援國內的機會,搶佔了秦人放棄的地盤,才得以崛起。

不然,就匈奴那麼點力量,怎麼可能打得過當年強大的東胡?

在秦軍撤退前,匈奴人不過是東胡王奴役的一個部族而已。

與現在的鮮卑烏恆,沒有太大區別。

連冒頓都在東胡當過質子。

“外臣一定盡力而爲,不讓陛下失望……”且渠且雕難馬上就急切的說道,他甚至連掩飾都懶得掩飾了,赤裸裸的說道:“陛下不妨再給單于庭施加一些壓力,譬如,讓雲中郡進行演練……或者讓上郡的漢軍在長城附近進行調動……”

劉徹聞言,不可思議的看了看且渠且雕難,然後點點頭,道:“使者的建議很好,朕會考慮的……”

果然,一個人只要開始賣國的第一步,那他就會不斷的賣國,最終將自己的一切良知全部丟棄。

歷史上,所有的帶路黨、賣國賊,或許一開始,並非想賣得那麼徹底。

但,這條路,是無法回頭的。

開始了,就會不斷急速墜落,就像從高空墜落的石頭。(。)

ps:等下12點後還有--明天那個戰力榜,看情況吧,最近幾天頸椎病發作很厲害,未必能有多少戰鬥力

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第1175節 羞恥第1198節 老將第1350節 決戰(2)第874節 未來第581節 爲難第412節 考舉(5)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592節 統治(2)第1533節 敲打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497節 委派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792節 廟算(1)第233節 寧成的覺悟第948節 整頓(3)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968節 安排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151節 教育第1208節 新法家(1)第877節 安排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323節 疑慮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227節 明道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114節 你也配姓攣鞮?(2)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048節 死亡之舞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305節 問題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537節 居延(2)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1210節 新法家(3)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124節 赦與罰(2)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654節 梟雄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549節 比爛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440節 設計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1580節 情報第792節 廟算(1)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1497節 委派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477節 酒的問題第570節 人心(2)第467節 家宴(1)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99節 水軍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849節 武夫當國(2)
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第1175節 羞恥第1198節 老將第1350節 決戰(2)第874節 未來第581節 爲難第412節 考舉(5)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592節 統治(2)第1533節 敲打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497節 委派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792節 廟算(1)第233節 寧成的覺悟第948節 整頓(3)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968節 安排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151節 教育第1208節 新法家(1)第877節 安排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323節 疑慮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227節 明道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114節 你也配姓攣鞮?(2)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048節 死亡之舞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305節 問題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537節 居延(2)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1210節 新法家(3)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124節 赦與罰(2)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654節 梟雄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549節 比爛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440節 設計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1580節 情報第792節 廟算(1)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1497節 委派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477節 酒的問題第570節 人心(2)第467節 家宴(1)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99節 水軍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849節 武夫當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