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

昨天晚上那節被我刪了,因爲寫的太渣了啊啊啊啊,當時我是頭昏腦漲,精神極度匱乏下勉強寫的,今天看看,好渣啊好渣,果斷刪了重寫~

SO~~~~~~~今天還是3更,嗯但因爲昨天的2B行爲,所以明天也是3更,求收藏求推薦!!!!!!

………………

劉德的馬車轟隆隆的碾過長安的大街小巷,五十名北軍衛士緊緊護衛左右,漢家的黑龍旗迎風招展,一路上無數人側目。

隨着離皇家宮廷越來越遠,繁華開始消退,路上開始出現衣衫襤褸,拉着牛車甚至推着獨輪車的各色勞工。

看到這些貧民,劉德就知道,目的地不遠了。

大約又前行了兩裡多地,馬車在一個街口停了下來。

“殿下,平信市到了!”車伕提醒劉德道。

劉德起身,走下馬車,擡頭看向前方的建築。

漢承秦制,不止律法大都都是在秦法的基礎上修訂的,就連城市佈局與管理,也跟秦代沒有太大差異。

漢書記載:長安閭里一百六十,居室節比,門巷修直。

這說明,長安城的城市建設是有規劃的,不是盲目的亂修亂造

出現在劉德眼前的,是一個有些冷清的貿易市場,許多店鋪甚至都沒開門,偶爾才能看到有幾個平民打扮的路人從一些店鋪中扛着大大小小的各種編織物出來。

“殿下,這平信市,又稱柳市,在這裡的大都都是販賣些柳條編織物以及掃帚一類物事的商家……”車伕倒是知道的挺多的,低着頭給劉德介紹道。

“哦!”劉德點點頭,看了看手中的另外三塊令符,問道:“那你知道直市、槐市、長陵市是做什麼的嗎?裡面的商家大都是經營些什麼門當的?”

“直市是菜場,凡渭水漁民、屠夫,大都都在直市,槐市以典當聞名,長陵市在城外奴婢並不怎麼熟悉,聽說並不常開,每月初一十五纔開……”車伕恭敬的答道,然後他想了想提醒道:“殿下所問的這四市有兩市在西,只有直市在東,另一市長陵在城外,也並不怎麼有名!”

“知道了!”劉德點點頭。

儘管早知道晁錯沒安什麼好心,但此時聽了,劉德心裡還是不免有些火氣的。

即使劉德只是一個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子。

但多少也是知道一些常識的。

長安九市西六東三,西市看上去數量多,但其實影響力一點都不高,平時人流量也有限。

就連朝廷處決犯人,也是在東市進行,從不去西市,因爲西市的人流量太少了。

只是聽完車伕的介紹,劉德就知道,這晁錯是故意噁心他的。

平信市是手工編織業的聚集之地,一看就知道沒什麼油水。

長陵市在城外,還是個趕集的地方,初一十五纔開張,那要能撈到油水纔怪!

槐市就不用說了,自古以來典當業都是讀作典當寫作高利貸,而漢代的高利貸商人一個比一個生猛,劉德就記得前世吳楚之亂開始後,周亞夫率軍平叛,因爲軍費不夠,只能找長安的高利貸商人借了高利貸三千金……

連朝廷都敢放貸!

最後還成功的收回了本息!

只此一事,就可以想見那幫高利貸商人的後臺有多硬了!

十之八九站在後面的都是各地諸侯王與徹侯勳貴。

劉德甚至都不懷疑,只要他敢動一下槐市的那幫高利貸商人,第二天潮水般的攻忤就能淹死他。

至於唯一一個丟過來的主要市場直市。

晁錯也沒安什麼好心。

那直市可是菜場,渭河上的漁民跟長安的屠夫的飯碗所在。

操持這兩個行當的人,賺的也差不多是血汗錢,搞不好,在哪裡做買賣的都是些苦哈哈。

可以想見,劉德若是把主意打到了直市上,那麼,血汗錢被動了的漁民跟屠夫,那是肯定跟劉德沒玩沒了了,而且,從苦哈哈身上就算敲髓吸骨,那也弄不出多少錢來。

不要以爲皇子就不需要錢。

也不要以爲太子不需要錢!

更加不要以爲皇帝不需要錢!

有着前世經歷的劉德自然不會天真的以爲他振臂一呼,就有無數人自帶乾糧,給他做牛做馬還毫無怨言——那只是天真的想法而已。

既然生活在這個真實的世界。

柴米油鹽醬醋茶,那樣不要錢?

前世劉德做河間王時,每年王宮開支常常是千萬錢以上。

如今在這寸土寸金的長安,想向太子大位發起衝擊,那就更離不開錢了。

不說別的,出來做事,就要招人,招人就要支付俸祿,逢年過節還得給個紅包,下面的人把事情辦好了,更是要打賞。

沒有錢,就算吹的再怎麼天花亂墜,也不可能有人跟。

這就是現實!

而錢從哪裡來?

劉德的便宜老爹做太子時,太**裡的開銷,三成是朝廷報銷,七成是自籌。

當年,這長安城裡的商鋪、手工作坊、高利貸商人,但凡有點規模的,都會按時上交一定數額的‘禮物’。

晁錯能爬到現在的位置,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爲他跟便宜老爹感情深,而是因爲他懂經濟,會理財,當年做太子家令的時候,把全太**裡裡外外的財務整理的乾乾淨淨,讓便宜老爹不用爲了弄錢發愁,又時不時的跳出來上個奏章,刷刷存在感。

但關鍵是,現在劉德還不是太子。

不是太子,就沒那個名分也沒那個底氣跟長安的豪強商人伸手要錢,就算有人送錢上門,那也不敢要的。

因此,劉德想要做事,那他的財源就只能是轄下管理的地盤。

可能便宜老爹那裡會給一筆啓動資金,但最多不過百金……

這年月,稍微招個識字的書生,做文書一類的雜務,每年少說也得支付人家兩千錢的俸祿和五六十石粟米,還要給布料,逢年過節發塊肉,這就一年起碼要給他列一萬錢左右的預算。

劉德手底下現在是四個市,就算按照最低配置,每個市招十個文士來負責整理各種文檔,規劃各種計劃,那一年就是四十萬錢的開支。

單單就是這些最基本的文案工作人員的薪水就足夠把劉德可憐的錢袋給掏空。

更別說那些高級知識分子、大牛了。

像劇孟年金沒有百金以上,人家肯定拍拍屁股回家繼續去做收保護費那個有前途的工作去了。

所以,晁錯將這四個市丟給劉德,擺明了就是讓劉德吃癟的。

劉德百分百確定,假如不做些改變的話,這四個市根本不可能給他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晁錯當年做過太子家令,現在又是內史,他肯定對長安城的商業區非常瞭解。

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419 長安諜影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502節 擔憂第326節 選秀(1)第342節 背鍋俠(2)第927節 封王第1358節 自作孽第354節 緣由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345節 兄弟們(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192節 戾王第179節 姊弟第1442節 魔爪第541節 酷吏(1)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687節 平律(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180節 講道理(1)第381節 殖民(1)第30節 謊言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1347節 毀滅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853節 影響(3)第657節 南巡(2)第622節 恐嚇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272節 新思維(1)第709節 思慮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402節 法統(2)第448節 孤兒軍第1492節 深海(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55節 燕飲(上)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520節 條件(1)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1597節 太初曆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117節 腦洞(1)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1010節 內閣(2)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1280節 戰上谷(1)第1570節 攪局者(2)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655節 無奈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494節 油脂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565節 風暴(1)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4節 表演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95節 人選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103節 抉擇(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590節 博弈(2)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
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419 長安諜影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502節 擔憂第326節 選秀(1)第342節 背鍋俠(2)第927節 封王第1358節 自作孽第354節 緣由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345節 兄弟們(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192節 戾王第179節 姊弟第1442節 魔爪第541節 酷吏(1)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687節 平律(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180節 講道理(1)第381節 殖民(1)第30節 謊言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1347節 毀滅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853節 影響(3)第657節 南巡(2)第622節 恐嚇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272節 新思維(1)第709節 思慮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402節 法統(2)第448節 孤兒軍第1492節 深海(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55節 燕飲(上)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520節 條件(1)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1597節 太初曆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117節 腦洞(1)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1010節 內閣(2)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1280節 戰上谷(1)第1570節 攪局者(2)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655節 無奈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494節 油脂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565節 風暴(1)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4節 表演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95節 人選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103節 抉擇(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590節 博弈(2)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