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

“絲公,您怎麼來了河東了……”劉德立刻走上前迎接,滿臉熱情洋溢。

袁盎來的太是時候了!

劉德甚至都覺得,老天爺這是在幫自己了。

“老臣來河東走親訪友,聽說殿下也在,因此特地過來拜見殿下……”袁盎笑着躬身一禮。

這倒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說法。

當年,袁盎的父親和兄長都先後在汾陰侯周昌和平陽侯曹參手下做過事情,有着香火情在。

只是劉德覺得應該沒有這麼湊巧,偏偏他來了河東,袁盎也跟着來走親訪友了……

不管袁盎到底是爲什麼出現在河東,劉德只知道,穩住周陽由的計劃,已經有了最佳人選了。

於是劉德也還禮道:“絲公來得正是時候,有一事,欲請絲公幫忙……”

“殿下所說可是河東郡守周陽由之事?”袁盎擡頭看着劉德,道:“臣也是爲此事而來的,不知殿下心中可已有了計較?”

劉德自然知道,袁盎這是在問他周陽由怎麼處置?怎麼定性?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政治上,一個案子或者某個人怎麼處置,怎麼定性,一個字的偏差就可能導致截然相反的結果。

劉德看着袁盎,知道袁盎這是在考究他。

劉德想了想,道:“大逆不道之賊子,還有什麼計較不計較的?錯非我憂心河東糜爛,安邑百姓流離失所。此刻,我已發虎符,調動滎陽大軍。進剿安邑了!”

袁盎點點頭,這確實是老劉家的人的脾氣。

劉氏向來吃軟不吃硬!

而且特別愛記仇!

當年高皇帝劉邦坐了天下,衣錦還鄉,來到沛縣與父老鄉親燕飲三日之久,許下種種政策福利,更將沛縣劃爲他自己的封地,永久免糧免賦。但卻對他生養他的豐縣視而不睹,完全無視。

爲什麼?

因爲當初高皇帝起兵之初,被豐縣人雍齒帶着豐縣的百姓在背後捅了一刀。豐縣的背叛,讓其耿耿於懷,遷怒十數年。

後來還是許多父老鄉親幫着求情,劉邦才勉勉強強的答應對豐縣也一視同仁。

“殿下仁德。臣代安邑百姓謝過殿下……”袁盎躬身一拜。他很清楚,劉家的人就愛吃這一套。然後,袁盎擡頭問道:“殿下接下來有何打算?”

“這正是我欲拜託絲公之事!”劉德躬身對拜,道:“請絲公爲我走一趟安邑,一面寬周陽等賊子之心,一面暗中聯絡安邑忠臣義士,待我回轉安邑,便擒拿周陽及其黨羽。明正法典!”

看着劉德鎮定自如,成竹在胸的樣子。袁盎心中欣慰不已,在劉德的身上,袁盎見到了當年先帝的一些影子:“殿下今年不過十六,已有如此表現和城府,十年之後,那又該如何呢?”袁盎心裡想着,只是想想那個場景,他就覺得興奮,漢室出了一個太宗孝文皇帝,就讓國勢鼎盛,至今受益,倘若十年之後,再來一個太宗孝文皇帝,那麼,這天下恐怕就要四海昇平,鳳凰來儀了!

而這正是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於是袁盎拜道:“殿下,臣在來之前,已經與平陽侯、猗氏候等在河東的徹侯商議過來,諸位徹侯皆表示,願爲殿下效勞,剷除奸臣,安定河東,俱以傳書各家在河東之軍政子弟、扈從及親族子弟……”

說着袁盎就從懷中拿出一張帛書,呈遞給劉德道:“這份名單是河東諸徹侯在軍政任職的子弟、外族及扈從子侄,計有軍司馬三,屯長十七,隊率二十一,盜賊都尉二,車尉三,縣令兩人,縣尉七人,及遊繳亭長之屬百人,皆願從殿下,平定逆賊,捕拿叛黨,安定河東,效忠陛下,以寧宗廟!”

劉德接過帛書一看,心中一直懸着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下。

直到此刻,劉德已經確信,周陽由已經失去了造反的能力了。

這帛書之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告訴劉德,基本上河東郡郡兵中一半以上的中層軍官,三分之一以上的基層官員,都已經站在了他這一邊。

周陽由恐怕前腳扯旗,後腳就要被他的衛兵繳械、軟禁了。

當然,從另一個側面,劉德也知道河東郡現在的一些狀況了。

看看名單上面這麼多的官員、軍官,從基層的隊率到中堅的屯長、司馬,負責治安的盜賊都尉,居然都跟河東的徹侯們有着種種關係,順藤摸瓜下去,竟然都是親戚或者家族先人曾跟隨過這些徹侯。

不止如此,地方民政系統更是被這些徹侯滲透成了篩子,十個基層的亭長、遊繳有九個能跟他們扯上關係。

這就像一張大網,將整個河東的軍政體系都籠罩於其中。

讓人看了不寒而慄,甚至心驚膽戰!

不過劉德想想也覺得正常。

徹侯食邑一縣之地,位高權重,民間有的是想攀附和巴結的人。

而這些徹侯也不傻,自然懂得利用他們的地位來爲他們籠絡人才,方便自己做事,於是,就這樣盤根錯節的聯繫到了一起。再加上他們自己昔日的部下們的後代,於是就形成了劉德現在看到的名單。

劉德很清楚,這些人現在大部分都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平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真要擰成一根繩子,他們還需要十幾二十年以上的經營和培養,纔有那麼一點點可能形成一個門閥政治的雛形。

即使只是這樣,劉德的心中也開始警惕也戒備了。

門閥政治有多可怕,不用講,是個人都明白。

“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不能給門閥半點生存的空間!”劉德在心裡想着。

但此刻,這個關係網對劉德還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劉德對袁盎一拜道:“多謝絲公!”

當然要感謝袁盎了,沒有袁盎從中聯絡、協調,劉德自己是沒辦法在這一下子就能將所有的徹侯都拉過來的。

而如今的天下,估計也就只有袁盎和石奮有這個人脈能將這麼多的徹侯家族在短時間內就全部聯絡溝通好。

“請絲公爲我儘快聯絡這名單上的所有臣子,請他們右袒以安定河東,效忠天子!”劉德再一拜道。

當年,周勃奪呂產兵權,進入北軍營地,鼓譟士卒,道:今爲劉氏右袒,呂氏左袒,北軍全部右袒,於是殺呂祿呂產,廢少帝。

劉德就是用這個典故來告訴所有的將校,站隊的時候到了,你是忠臣還是逆賊,必須選擇。

很顯然,只要不是傻瓜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周陽由死定了!

ps:今天本來下午就該更了,結果碼字的時候脖子一低頭就又酸又疼,我去~目測是壓迫脊椎神經了~晚上的時候,才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我現在是半躺着仰頭碼字……

咳咳~這傷病什麼時候能好呢?

春哥何在啊~~~~

嗯,明天我去嘗試一下鍼灸看看~貌似很多說這個有效。

等下應該還有~嗯,怎麼着也得2更吧

第1253節 戰略(1)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448節 決策第729節 圈錢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1536節 居延(1)第593節 貪婪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79節 姊弟第1307節 嬰兒潮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457節 契機第795節 動員(2)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1170節 訛詐第403節 拉皮條快去搶紅包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1377節 任務第594節 忠臣第489節 移民(2)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207節 撕逼!(3)第757節 抵達(1)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478節 引導第175節 神器!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361節 微服(4)第1063節 屠殺(1)第84節 籌劃第1502節 擔憂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67節 安排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273節 新思維(2)第565節 風暴(1)第302節 亂起!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748節 國葬(2)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8節 家宴(上)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590節 新世界(6)第1027節 狂歡(1)第419 長安諜影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401節 法統(1)第1226節 安排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226節 掃把星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643節 木偶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21節 過繼(2)第1098節 分蛋糕第549節 比爛第640節 廟算(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841節 殲滅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42節 長漂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692節 制度(1)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143節 團結(2)第1145節 經濟(2)第548節 猶豫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
第1253節 戰略(1)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448節 決策第729節 圈錢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1536節 居延(1)第593節 貪婪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79節 姊弟第1307節 嬰兒潮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457節 契機第795節 動員(2)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1170節 訛詐第403節 拉皮條快去搶紅包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1377節 任務第594節 忠臣第489節 移民(2)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207節 撕逼!(3)第757節 抵達(1)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478節 引導第175節 神器!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361節 微服(4)第1063節 屠殺(1)第84節 籌劃第1502節 擔憂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67節 安排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273節 新思維(2)第565節 風暴(1)第302節 亂起!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748節 國葬(2)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8節 家宴(上)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590節 新世界(6)第1027節 狂歡(1)第419 長安諜影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401節 法統(1)第1226節 安排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226節 掃把星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643節 木偶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21節 過繼(2)第1098節 分蛋糕第549節 比爛第640節 廟算(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841節 殲滅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42節 長漂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692節 制度(1)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143節 團結(2)第1145節 經濟(2)第548節 猶豫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