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七節 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或者說養生的東西。

張越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不需要空間固化相關記憶,他閉着眼睛都能扯個三天三夜,還能說得頭頭是道。

沒辦法,作爲一個曾經的‘積極靠攏組織,服務領導’的公務員。

連養生之道和諸多養生之物都不知道,還怎麼服務領導,靠攏組織?

所以,天子一問,張越立刻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堆在後世他拿來和領導們拉近關係的東西。

什麼養生之道,貴在和陰陽,動之以陽,靜之以陰。

什麼養生貴在養五氣,和五臟,去五邪。

什麼四季養生的不同與注意點,什麼五禽戲與太極拳的訣竅。

這一出口就根本停不下來。

而且,張越所講的養生之道,是系統的、連貫的、相互呼應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切實可行的,科學的!

後世無數達官貴人,富豪名流,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框框裡打轉。

無非就是有錢就吃好點,沒錢就窮着養。

要不是曾經伺候過好幾個熱衷養生,年紀不過五六十,就開始研究養生長壽的領導,張越也弄不清這裡面的門道。

不過,既然伺候過了,那自然是門清。

甚至比本職工作還了解。

如今拿來說給這位天子聽,效果自然是奇佳。

這位陛下起初還只是自己聽,但聽了一會,便讓張越停住,叫來一個尚書郎,鄭重的命其記錄,還讓張越從頭說一遍。

張越自然欣然應允,重頭講起。

這一講便是大半天,但天子卻沒有絲毫不耐煩,反而越聽越有精神。

就連記錄的那位尚書郎,也是兩眼放光。

沒辦法,漢人重養生。

養生之法,更是千金難求。

如今,張越所講的養生之法,以陰陽五行爲本,以人爲陰陽,五臟以養五氣,領先了當世養生之道不知道多少!

特別是其中的一些食療、食補和調理之法。

乃是未來無數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

不僅僅符合中醫的理論更與後世科學相合,最是穩當穩妥。

若照着張越的法子去做,自然是可以益壽延年的。

甚至可以讓人哪怕七八十歲,也依然健步如飛。

直至聽完,天子才感慨道:“朕今日方知,養生之道,竟有如此多訣竅和法門,更有如此多的學問與道理!無怪當年彭祖能壽八百!”

想着彭祖,他就問張越道:“若依卿之法,朕可能壽八百乎?”

嗯,若能活到八百歲,雖不比長生久視來的逍遙,卻也可以了。

張越聞言,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是委婉的道:“陛下,臣之法雖有益壽延年之效,然能益壽幾何,卻無法揣測……”

他想了想,這位大漢天子歷史上好像是活到了七十一歲,若能認真調理身體,勞逸結合,活到八十應該問題不大,於是道:“不過,以臣觀之,尋常人用此法,或能壽八十而終……”

聽到這裡,天子也是蹉跎感慨,道:“壽八十啊……太上皇就是八十之壽……”

能活到八十歲,也是不錯了!

於是,他擡起手,接過那位尚書郎記錄的文牘,看了看,問道:“卿所言的養生之物中,所謂‘山參燕窩、鮑魚蟲草魚翅之屬’爲何物?”

張越等的就是這位陛下的這句話。

當下便拜道:“啓奏陛下,山參乃出自樂浪遼東深山之中,形似人形多須之物,此物最善養人心氣神,臣曾聞古之煉氣士,曾取千年山參,以煉神丹,服之益壽五百年……”

後世被炒到天價的野生老山參在此時不爲人知,甚至一文不名。

要等明清之際,山參的價值才爲人所知。

張越故意誇大所謂千年野生山參的功效,其實是想要影響漢室,增強對朝鮮半島的注意力。

張越相信,若漢家貴族皇室深信山參年份越久,功效越大,那麼,朝鮮半島就不可能脫離中國了。

你想啊,一個產出可以延長壽命的資源之地,誰肯放棄?

天子聽着卻是露出神往之色,嘆道:“竟有此神藥?卿可會煉?”

益壽五百年啊!

只是想到五百年壽命這個事情,他就難以按耐。

張越聞言,道:“啓奏陛下,此乃傳說,臣也不知真僞,且臣聞之,千年之山參,得天地之造化,吞日月之精華,其已聰慧,能遁地,能飛天,知吉凶禍福,故人所不能得,唯有大道德之聖人可得之……”

天子聽着點點頭,覺得也確實應該如此。

不然,其哪裡有這麼的神效?

想到這裡,他就道:“假朕能得如此神參,封國以賞,又有何吝?”

他當年求仙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就被五利那個大騙子坑的不要不要的。

“卿繼續說……”嘆息完,這位陛下便道。

“諾……”張越拜道:“燕窩者,顧名思義,乃燕鳥之巢……”

“不過,此燕鳥乃非尋常之燕鳥,乃珠崖、詹耳之懸崖之間,名爲金絲燕之奇鳥所築之巢……”張越輕聲說道:“此鳥生於懸崖之間,長於波濤之中,翱翔於碧空之上,其採四海之精華,銜八方之神物,以築其巢,以養其雛鳥,因築巢之時,常常急切,故金絲燕便以心血吐出,以合其巢土,上帝聞而嘉之,故其巢有德孝之義,人服之可潤肺止咳,益壽延年……”

燕窩是唐代之後纔開始風行中國的補品。

張越特地將之拿出來,其實是爲了保住海南半島。

因爲,自當初路博德打下珠崖、詹耳之後,漢室在海南半島地區的統治就一直不穩固。

當地的叛亂時有發生,而當地環境惡劣,資源貧乏,這些年來儒生一直在嚷嚷着要放棄珠崖、詹耳,特別是齊魯地方的儒生,更是大聲疾呼,要求放棄這一地區。

甚至還有人拿出了理論,什麼理論?

珠崖、詹耳,非冠帶之國,春秋不曾計,禹貢無其圖,這本來就不是中國的地方,是夷狄蠻夷之土,要他做什麼?

有些人甚至高傲無比的說什麼: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與禽獸無異,本不足置郡縣。

還有士大夫輕蔑的說:珠崖之民,猶如魚鱉,棄之可爲善也!

齊魯的士大夫貴族們之所以這樣反對,這樣極力勸說國家放棄海南半島。

原因張越也知道——漢家經營珠崖、詹耳的資源和官吏,全部是從齊魯調撥的。

換言之,這些渣渣其實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但問題是……

他們是士大夫啊,是儒生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教化夷狄,令其心慕王化,化夷爲夏,本就是他們的職責。

所以,漢人看不起齊儒是有原因的。

這些渣渣,遇到有利於自己的事情,就拼命的爭取,碰到可能傷害自己利益的事情,腦袋就搖得跟撥浪鼓一般。

他們就是漢室內部綏靖派的主力中堅。

張越故意將燕窩吹的如此美好,講的如此傳奇。就是想要打這些渣渣的臉!

有一個事情是明確的——漢人逐利,爲了財富,冒險是日常。

若海南的燕窩價格昂貴,而且需求量很大,那麼,就有的是人會去鋌而走險,去海南經營和發展。

說不定其中就有這些過去嚷嚷着什麼‘非冠帶之國,春秋不曾計,禹貢無其圖,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拼命想要國家放棄當地的士大夫貴族。

到時候……

張越倒要看看,他們還能嚷嚷這些話不?

當然,僅靠一個燕窩貿易,不足以讓漢家在海南的發展穩固。

但,一個燕窩貿易,也足以讓大量商賈和豪強,將力量傾注到海南了。

現在,海南地區固然開發困難。

但以後就未必了!

若張越記得不錯的話,後世海南半島,一歲三收也是常態!

而且,海南地區的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

這燕窩貿易只是一個引子,一個吸引人的噱頭,就像後世澳大利亞和米帝的淘金潮一樣。

只要能將人吸引過去,那麼當地再蠻荒也可變成文明之都。

天子卻不知道這些事情,但張越的說法,卻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德孝是漢人推崇的大義。

羔羊跪乳,螟蛉義子的傳說,一直經久不衰,爲世人所讚歎。

如今,卻聽到了一個反向的故事。

金絲燕爲了給自己的雛鳥,築一個溫暖的巢穴,搏擊於海浪之中,挑選最好的材料,一點一滴築巢而起,甚至吐血和泥!

“金絲燕爲子孫後代,真可謂費盡心血啊……”天子嘆道。

不過感慨歸感慨,但心裡面卻已經打定了主意,馬上就要下詔給珠崖和詹耳,讓他們進貢金絲燕的燕窩。

當然,作爲天子,他也不能白要當地的東西。

自太宗皇帝拒絕地方和諸侯國的無償奉獻後,漢家就不再接受任何無償形勢的對天子的貢獻。

而是會給與一定補償。

雖然這補償通常是聊勝於無的所謂免除田稅、徭役。

但珠崖地方,卻又不同。

所以呢,天子打算讓少府卿組織平賈,給燕窩定一個價格,給與實際補償。

“那鮑魚又爲何物?”聽完了山參燕窩的故事後,天子對剩下的三個東西,格外好奇起來。

“回稟陛下……”張越輕輕笑着道:“鮑魚,乃深海之中的一種貽貝,其有君子之性,必生長於最潔淨清澈乾淨之礁石之間,如有半點污漬,則其死也……其更以海中精華爲生,故其肉質鮮嫩,食之可養陰補血,調和五氣……”

“臣聞之,朝鮮四郡海濱之中,多有鮑魚,陛下可命人採之……”

假如漢室開始捕撈鮑魚,那麼就一定會調集樓船北上。

若能抓鮑魚了,就不會放過其他魚獲。

而朝鮮四郡和遼東半島海濱的魚羣有多少?

便是後世,這些地區的近海漁業資源也未枯竭,如今的話……

大約樓船們再給力,也是抓不完的。

更重要的是——若樓船北上,而且嚐到了捕魚的甜頭。

那麼以漢人的尿性,這捕魚船隊會越造越多。

若漁業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就會促使漢人走向四海,甚至走向遠洋。

本來張越已經讓袁常去做這個事情了。

但私人的力量,如何能與國家相比?

旁的不說,他袁家再有錢,也買不到樓船。

而要大規模的捕魚,在這個時代,只有大司農的海稅司有這個技術能力和技術儲備——他們能把齊魯海濱的魚羣給抓沒,足以證明他們的捕撈技術,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了!

“至於蟲草……”張越眼中流露一絲笑意,這蟲草在後世可忽悠了無數人,使其價格不斷高企,被追捧爲神藥幾乎能治百病。

至於在當世……

只能說,只要被人發現證明,那麼它立刻就風靡天下。

“此乃世間奇草也……”張越笑着道:“臣聞之,蟲草冬爲蟲,夏爲草,故其又名冬蟲夏草,據說在河套、河西、天水之中,猶有多也,陛下可命人尋之,採爲藥引……”

“此物,能治百病,能消百疾,服之可壯陽理氣……”

“而那魚翅之屬,則爲海中鯊魚之鰭,切絲曬乾而得,可調和陰陽,理氣和胃,補血養精,年六十以上長者食之,更能益壽延年……”

鯊魚這玩意,現在在近海還是有的。

但是,近海的鯊魚一般很少,一旦漢家貴族士大夫們愛上了魚翅,張越敢保證,不出三年,四海近海的鯊魚就要絕跡!

然後……

爲了吃上魚翅,他們就不得不離海岸線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緊接着,他們就會發現一個新世界。

對於大吃貨帝國的人們來說,爲了食物,是不懼萬里艱辛的。

更別提還是養生的美味珍饈。

聽着張越的介紹,天子也是手指大動,非常感興趣,對左右吩咐道:“傳朕的命令給少府卿,命少府依張侍中之言,自朝鮮四郡,敬獻山參、鮑魚。命珠崖朝貢燕窩,命番禹進貢魚翅,命居延、張掖敬獻蟲草……”

“諾!”立刻就有宦官領命。

天子又道:“張卿獻養生之法,朕自不吝厚賞之……”

“其賜張卿黃金百金,布帛一百匹,御劍一柄……”

張越聽了,連忙拜道:“臣謝陛下隆恩……”

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二章 變色龍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四百一十八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2)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四百二十六節 風暴(1)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一百六十九章 團結【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六百六十七節 超級工程(2)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五百九十七節 砍瓜切菜(2)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一百六十章 衆生百態第七十二章 風雲(1)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八十一章 面聖(2)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
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二章 變色龍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四百一十八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2)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四百二十六節 風暴(1)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一百六十九章 團結【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六百六十七節 超級工程(2)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五百九十七節 砍瓜切菜(2)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一百六十章 衆生百態第七十二章 風雲(1)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八十一章 面聖(2)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