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

直到回到縣衙,劉進都感覺自己的頭皮發麻,整個人亢奮無比。

沒辦法,張越描述的盛況,是任何想要有所作爲的統治者都無法抗拒的致命吸引!

以至於,他都快忘記了,此番去工坊園是爲了給新豐接下來的渠道建設找資金。

臨到縣衙之前,他才終於想起來。

“張卿……”他拉了一下坐在前方的張越袖子,問道:“渠道建設的資金,怎麼解決?”

“殿下勿憂……”張越轉過身來,拜道:“此事已經解決了!”

“啊?”劉進不是很明白的看着張越,感覺難以理解。

就去工坊園看了一下,事情就解決了?

這也……太誇張了吧?

張越看着劉進的樣子,笑了笑,他自是清楚,西元前的人,是不可能知道後世的金融資本能玩出怎樣的花活。

想了想,張越頓首拜道道:“殿下,工坊園如今,各項產業,蓬勃發展,銷路廣闊,臣爲殿下賀!”

“這都是卿和桑卿、丁卿的功勞!”劉進聽着,謙虛道:“孤根本就沒做什麼……”

這是事實,工坊園從建立到現在,劉進除了點頭同意外,就一直是在做甩手掌櫃,也就偶爾去看看,巡查一番。

就是張越,也沒有做多少事情。

除了最開始招商引資和規劃佈局外,其他大小事務,行政是桑鈞,技術有丁緩。

他除了出出主意,偶爾提供一些靈感外,沒有做太多事情。

但……

這其實正是工坊園能發展起來的關鍵因素!

工商業,最怕的就是監管和限制。

只要統治階級不去限制,對於工商業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利好!

漢太宗在位之時,漢室工商經濟能蓬勃發展,主要原因就是當政的黃老政治家們,鬆開了自商君以來套在商賈脖子上的種種限制和枷鎖,讓他們能自由自在的發展。

短短二三十年間,漢室的工商業就興盛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情況。

爆發的商賈,攜帶着巨量的資金,衣錦還鄉,買房置地。

民間甚至有了素封之說。

而那些超級商賈,更是富可敵國,敢和諸侯王比富!

現在的新豐工坊園的作坊主們,雖然遠遠沒有太宗和先帝時期的逍遙。

但,比起其他同僚,他們受到的限制和監管,無疑少的多。

只要他們按照官府的部署,按照計劃進行生產、銷售,就能躺着賺錢。

官府甚至爲他們生產,提供了種種便利和政策扶持。

若這樣,他們都不能迅速成長起來。

那就只能證明,他們不適合經營產業。

“殿下……”張越看着劉進,拜道:“如今,工坊園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了……”

“特別是,工坊所出的各類商品,遠銷關中,甚至銷往關東!”

“臣聽說,許多百姓,聽說是新豐所產之物便無有疑慮,立刻買下,皆以爲漢有賢長孫,必不會害黎庶!”

劉進聽着,臉色也是潮紅起來,看上去非常興奮,當然,嘴上還是很謙虛的:“孤何德何能,竟能蒙父老幸愛啊!”

張越笑着道:“殿下仁孝,父老如何不愛?”

“只是……”他話鋒一轉,頗爲擔憂的道:“若有不肖之人,買通上下,將不合之物當成合格之物,賣往關中,令百姓受損,豈非傷殿下仁厚之名?臣竊爲殿下憂也!”

劉進聞言,立刻就嚴肅了起來。

劉家的人,旁的都可以不管。

但,在底層平民面前,卻肯定會拼命的維護自己的形象。

就如當今天子,別看他在士大夫貴族眼中,是一個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的君王。

史書上,這位世宗孝武皇帝更是成爲一個反面典型。

但在現在,在如今,在底層百姓眼中,這位天子的形象卻好的不得了!

隨便去關中鄉村,你都可以聽到那些流傳在農民之間的故事。

故事通常是天子年輕時,遊覽關中留下的傳說。

因着這些故事傳說,這位天子在關中人民心裡的形象,素來很鮮活,加之他雖然在位時間很長,也搞了很多糊塗事,辦了許多荒唐事。

但他從未讓自己和百姓直接對立起來。

恰恰相反,歷次出巡,這位陛下都是一路散財。

一個喜歡發福利的皇帝,誰還會有意見呢?

人民的怒火和不滿,被其聰明的轉移到了地主士紳官僚身上。

在多數人心裡,天子是好的,是愛民的,壞的都是貪官污吏、奸詐小人。

劉進雖然年輕,但他已經被視作太孫來培養。

豈能不懂老劉家的祖傳絕技?

所以,他立刻就問道:“那依卿之見,孤當以何行而令百姓不受折損?”

“扣押貨款!”張越擡頭,看着劉進,輕聲道。

“扣押貨款?”劉進眼睛亮了起來。

“殿下,臣早在興建工坊園之時,便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了……”

“如今,工坊園諸事已定,爲長久計,臣請殿下許臣命新豐工商署,扣留部分貨款,延期交割作坊!”張越輕聲說着。

在後世的資本浪潮裡,渠道爲王。

什麼沃爾瑪,什麼家樂福,都是大爺!

想要供貨,就要接受他們的霸王條款,貨款按季度或者月度結算。

而之後興起的電商浪潮,更是將這個模式發展到極致。

狗東和天喵,都是需要用戶確認收貨,且沒有質量問題,纔會給賣家結算貨款。

而現在,新豐的工商署,同樣擁有這樣的霸王地位。

幾乎絕大部分的工坊園產品,都是由工商署對外銷售。

所以工商署的地位,其實就是一個壟斷性的央企。

只要有一個合適的藉口,工商署完全可以將部分貨款,作爲質量保證金予以扣留。

以目前的銷售額來說,哪怕只扣留三成,恐怕一個月也能有上千萬的資金!

加上工商署的利潤,完全可以支付渠道建設和新豐的其他事務的資金。

當然了,作坊主們也可以不同意,不接受。

但他們敢嗎?

他們能嗎?

除了新豐,他們還能找到更好的投資地方嗎?

劉進聽着,卻是忽然咳嗽了一聲,他當然清楚,張越的潛臺詞是什麼?

拿着扣留的貨款來墊新豐的建設資金!

這一手借雞生蛋,簡直漂亮!

更不會有任何問題。

因爲,每一批的貨物,都會截留一部分貨款,當老貨款交割時,新貨款已經扣留下來了。

在理論上來說,只要新豐工坊園的銷售額在增加,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這些問題,劉進只是稍微想想,就能捋清楚。

因爲,這些日子,他一直在看《管子》《商君書》甚至是《淮南子》這等有些犯忌諱的書,也有閱讀。

而且,與張越相處這麼久,也聽過一些張越偶爾透露的所謂‘融資手段’。

只是……

他終究臉皮薄,所以心裡面有些彆扭。

總覺得這樣做,好像沒節草。

但……

想着新豐那些百姓的眼神,他就硬起了心腸。

“卿的意思,孤知道了……”劉進略微有些羞愧的說道:“賈人也確實需要負擔一些……嗯,社會責任!”

“卿便去將此事告知桑鈞罷……”

“從下個月開始,工商署截留各作坊應得貨款三成爲保障,以一月爲期,一月後倘無問題,再交割與作坊……”

這也就是他臉皮薄了,若換了當今天子,恐怕這些截留貨款不在賬面上呆個半年,那些作坊主休想拿到。

張越聽着,立刻頓首拜道:“諾!臣謹奉命!”

新豐是這位長孫殿下的食邑縣,縣內事務,他可一言而決,不需要稟報京兆伊或者丞相府。

這也是新豐的靈活之處。

“殿下……”張越擡起頭來,看着劉進,笑道:“臣要先行恭賀殿下了……”

“陛下已經制詔,欲在年後,廣殿下食邑之地爲四縣!”

此事,其實在大朝議之後,就已經人盡皆知了。

劉進上殿旁聽政務,並接受了羣臣恭拜,這意味着,雖然沒有正式建儲詔書,但在事實上來說,羣臣都已經認可了劉進爲國家元儲的地位。

既然是元儲,一個縣的食邑怎麼夠?

所以,增加食邑縣,給長孫練手,在散朝後立刻就成爲了朝野共識。

等劉屈氂拜相,上官桀上任太僕。

新丞相新氣象,澎候劉屈氂執掌丞相大印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聯手九卿和文武大臣,上奏天子說:長孫仁孝,中外皆知,爲宗廟計,臣等昧死以言:陛下宜當廣其臣屬。

天子自然從善而流,接受了這個奏疏的建議,命‘尚書令等祥言其事’。

這些天來,大體的安排,也已經確定了。

除臨潼外,新豐對岸的萬年縣,還有在驪山後面的鴻門縣,都要劃歸到劉進麾下。

如今這個事情,還只限於高層知道,但再過三個月,就會明詔天下。

劉進呵呵笑道:“皇祖父大人愛幸,孤戰戰兢兢,往後還要拜託愛卿盡心輔佐了!”

“殿下,臣以爲,殿下當召回各亭官吏,商議參詳此事!”張越適時的提出建議。

“可!”劉進從善而流。

他和張越此番回新豐,除了處置政務,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將這個事情暗示給上上下下的人知道。

順便,再發一波紅包。

所以,這次回來,劉進可是帶來了價值數百萬的黃金珠寶。

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十九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三百二十五節 學閥之路從今起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七百一十一節 全民大練兵(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兩百九十七節 養生之道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三百二十節 影響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三百節 天樑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2)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八百五十七節 我有科學(哭求訂閱)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一百八十四章 匯合(1)第三百一十二節 公無渡河(1)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八十五章 策文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七百九十六節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
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十九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三百二十五節 學閥之路從今起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七百一十一節 全民大練兵(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兩百九十七節 養生之道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三百二十節 影響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三百節 天樑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2)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八百五十七節 我有科學(哭求訂閱)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一百八十四章 匯合(1)第三百一十二節 公無渡河(1)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八十五章 策文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七百九十六節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