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

太子妃的父親李煒,在上次冬衣貿易中賺了不少的銀子。

在京師糧價上漲中,李煒又被推舉爲糧商的龍頭,靠着和女婿裕王打招呼而在糧商中聲望大漲。

就在李煒緊急去外地買糧食,想要再大賺一筆的時候。

東南新軍登陸大沽,李煒只能捨棄了滿倉的糧食,隨着裕王倉皇北逃。

這麼一來,李煒之前賺的家業全部砸進去了,一分錢銀子都沒能帶出京師。

雖然李煒作爲外戚宗親,這一路上裕王也撥給他祿米,但是曾經過上奢侈日子的李煒,又怎麼甘心領着這點錢過日子。

而隨着宣府的局勢逐漸穩定,宣府大同的總兵都宣誓效忠之後,李煒手下的商人侯平找到了李煒。

“國丈,這上好的買賣擺在您的面前,你守着金山哭窮呢!”

侯平是李煒的門客,在上一次的冬衣買賣中承包了三千冬衣的份額,很是賺了一筆。

後來又隨着李煒炒糧食,本來也是賺錢的,但是因爲東南新軍進京,所有的錢全部都折了進去。

侯平的日子就要比李煒難過多了,他不是朝廷的人,自然沒有祿米來領,李煒也不可能分吃的給他,所以到了宣府之後,侯平就一直在城裡找發財的機會。

李煒連忙問道:“金山在哪裡?”

侯平知道李煒是個粗人,也不和他繞彎彎,直接說道:“大同貢市邊貿!”

侯平說道:“蒙古俺答,國丈爺知道嗎?”

李煒連忙點頭:“知道知道,幾年前不是差點打到京師城下,那個薊遼總督王什麼的,不就是因爲這個被殺的嘛?斬首的那日我還去看了的呢。”

侯平說道:“爲了和東南賊軍開戰,陛下和蒙古停戰,按照蒙古的請求在大同開了貢市,允許蒙古在大同附近朝貢貿易。”

“國丈爺,這可是金山啊!”

侯平將打聽到的消息說道:“茶葉、絲綢,這些東西送到在大同邊市上可以賣出高價!”

“如今朝廷急需要的戰馬、毛皮,都可以在邊市上買到,再賣給朝廷可以大賺一筆啊!”

聽到侯平這麼說,李煒自然是心動了。

他連忙問道:“既然這麼賺錢,九邊的商人不是都去大同了嗎?那怎麼輪得到我發財?”

李煒好歹也做了一陣子的國丈,也算是長了一點腦子,他當然知道商人逐利,這麼好的事情怎麼可能隨便就能做。

果不其然,侯平說道:

“大同邊貿可不是誰都能做的,朝廷榷賣了邊貿資格,只有十三家商號才能在大同邊市裡做買賣。”

聽到這裡,李煒自然明白了。

榷賣類似於官方資格的拍賣,只有大商人才有財力去買邊貿資格。

不過李煒是誰?是太子妃的父親,是皇孫的外公!

一想到這裡,李煒立刻就去求見女婿裕王。

見到裕王之後,李煒先是說了幾句家常,然後說道:

“殿下,臣來了宣府之後,整日無所事事,臣也想要給朝廷出點力氣。”

聽到老丈人這麼說,裕王微微點頭,心中感慨果然還是自家人靠得住啊!

李煒主動要求出來做事,裕王很高興的問道:“丈人是準備做什麼事?”

李煒立刻說道:“臣聽說大同邊貿火熱,還能幫着朝廷採買戰馬,所以臣想要去大同做買賣,幫着殿下開闢財源!”

聽到李煒這麼說,裕王愣住了。

在高拱南下之前,高拱就提過大同邊貿,請裕王不要輕易插手,只要認真收稅就可以了,不要影響大同邊貿的穩定。

可高拱這纔出發,自己老丈人就找上門來,要參加大同的買賣。

李煒是小商人出身,也是懂得察言觀色的,他看到裕王的表情後立刻說道:

“殿下,臣也是想爲您,爲皇孫做點事情啊!”

說完這些,裕王的心又軟了。

不就是自家老丈人做點生意嗎?

不是有十三家都在做邊貿嗎?增加李煒一家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吧?

裕王這麼想着,又覺得李煒確實是自家人,自己在京師的時候小心翼翼,如今都已經到九邊了,給自家老丈人去做點生意,又不是討要官職,根本不是什麼大事。

裕王立刻將李煒扶起來說道:

“丈人想要給孤做事,孤心裡也高興,那孤就寫張條子,讓李家參加大同邊貿。”

李煒大喜過望,連忙向裕王表示感激。

等到李煒返回府中,侯平等門客立刻圍上來。

李煒得意洋洋的說道:“殿下準了!”

衆人紛紛喜笑顏開,去宣府市場上準備貨物。

等到了日落的時候,李煒的兒子李長風返回了府上。

李長風也和父親一樣,在宣府領了一個閒散的差事,每日就是點卯上衙,俸祿也很低微。

想到在京師紙醉金迷的生活,李長風的失落感也很強。

等返回府上,聽說了父親從太子妹夫那邊求到了邊貿的資格,李長風立刻衝進父親的書房。

“爹!太子真的準了?”

李煒驕傲的點頭,他對李長風說道:“過日子我就去大同,給李家再掙一份富貴回來!”

接着李煒又皺眉說道:“只可惜咱們本錢不多,這一趟下來賺的不多。”

李長風立刻說道:“爹,您糊塗啊!”

“您真的要運貨物去大同做買賣嗎?這路上兵荒馬亂的,咱們對大同的邊市也不熟悉,萬一折了本怎麼辦?”

李煒立刻看向兒子,只聽到李長風說道:

“爲什麼要親自去大同呢?爹只要將邊貿資格賣出去,商人們自然要給咱們李家送錢。”

李長風說道:“這大同邊貿兒子也聽說了,只有十三家有資格去和蒙古人做買賣,山西這邊有實力的商人可是不少的,不少家只是當時沒爭得過那十三家。”

“此外還有不少中小商人,他們冒着險越過國境和蒙古人做買賣,他們也想要進入貢市做生意。”

“爹,咱們只要在宣府出售參加邊貿的資格,就能坐收一大筆銀子了!”李長風這句話又讓李煒意動了,去大同做買賣的週期太長了,還有做買賣的風險。

按照兒子的說法,出售邊貿資格,這纔是坐收漁利的生意!

李煒又說道:“可是太子殿下只是讓李家去做生意,這資格怎麼賣?”

李長風立刻說道:“這還不簡單,只要是買了資格的商人,就是李家的掌櫃的了,李家的人自然就可以進邊市了,那十三家商人難道每次做生意都是家主親自去的?”

李煒眼睛一亮說道:“那就這麼辦!”

七月一日,就在明廷還在騷操作不斷的時候。

京師。

蘇澤正帶着護衛,市場京師城外的農田。

“大都督,這裡曾經是定國公家的莊子,如今這些田都已經分了,都種上了大都督帶來的土豆和豆子。”

因爲京師作戰的時候差不多是春耕的時候,耽誤了今年的農時,沒辦法種小麥水稻。

所以在分田之後,蘇澤推廣京師百姓種植他帶來的土豆種苗。

分到田的百姓,不肯種植土豆的,也就種上了豆子。

這也是災年常用的辦法,豆子的收穫週期短,一年四季中的很多時候都可以種植,在兵荒馬亂的時候,百姓就會種植豆子充飢。

土豆也是同樣的道理,後世在戰時和饑荒時期,土豆也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不過豆子和土豆這種應急食物,畝產量還是不如水稻和小麥,如果長期戰亂種植這種糧食,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糧食短缺。

看着地裡長勢茂盛的土豆苗,蘇澤詢問身邊的王錫爵道:“今年的秋稅的事情怎麼樣了?”

王錫爵立刻說道:

“再過大半個月,這些土豆和豆子就能收穫了。”

“已經對官吏進行培訓了,按照大都督《告民三則》的承諾,以明初的田賦稅率徵收,只收實物。”

蘇澤點點頭說道:“這批糧食入庫後立刻運到天津裝船。”

蘇澤又對王錫爵說道:“你手下那批官員一定要帶走,東南急缺政務人才,這些人在京師鍛鍊了幾個月,可不能留給明廷!”

王錫爵笑着說道:“大都督放心,要是大都督不帶他們走,他們纔會鬧呢,以明廷的黨爭烈度,他們又幫着大都督分了權貴的田,留在京師纔是一個死呢。”

蘇澤又說道:“許國那邊也是,凡是得力的匠人分批轉移,天津那邊的新船已經造好,有多少人帶多少人走!”

看着田裡的莊稼,蘇澤也有些捨不得,只可惜現在的京師,想要守住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且不說民心這種比較虛的東西,蘇澤的鳥銃和火炮軍隊,都是極端依賴後勤補給的。

藥火,炮彈,替換零件,都需要從福建浙江運過來。

京師周圍的明廷軍隊很多,這些士兵都是東南好不容易積攢的家底,蘇澤同樣不敢冒險。

如今打擊明廷威信,分裂明廷的目標已經達成了,蘇澤已經準備退路了。

不過雖然已經準備退出京師,但是蘇澤並不準備完全放棄北方。

返回到了京師的軍營中,蘇澤招來了麾下將領。

“大沽的工程怎麼樣了?”

林良珺立刻說道:“已經快要完工了!”

蘇澤留在北方的釘子,就是他在大沽城修建的棱堡。

棱堡的城牆和普通城牆不一樣,是交錯曲折的,使得無論進攻城堡的任何一點,都會使攻擊方暴露給超過一個的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進行多重打擊。

大沽口的棱堡是在大沽炮臺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除了陸地上的防禦之外,還包含了港口的炮臺。

這座棱堡依山靠海而建造,棱堡上安裝的都是東南新軍最新式的火炮,將整個大沽口的港口也囊括進了棱堡防禦中。

蘇澤已經在棱堡中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同時還在棱堡中囤積了清水,此外還有一條山泉引入棱堡中。

棱堡可以駐守一千人,根據參謀部的計算,明廷就算是完全圍困住這座棱堡,這些食物和淡水也足夠守軍吃上半年。

實際上,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大沽棱堡連着港口,以明廷的水師力量,根本無法封鎖港口。

有了這座棱堡,蘇澤就可以保證自己退出京師之後,依然保持對北方的影響力。

可別小看這麼一座小小的城堡,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鄭成功收復寶島的時候,最艱難的一戰就是攻打熱蘭遮城。

熱蘭遮城,就是後來的平安城,荷蘭人在這裡修建了棱堡,棱堡內的士兵也就只有一千人。

而鄭成功足足動用了兩萬人的軍隊,這還是明末已經引入紅衣大炮等西洋火器的軍隊,足足打了二十多日,還付出了相當大傷亡的情況下,才最後奪回了熱蘭遮城。

以現在的明廷的火器水平,再加上東南在火器技術上的優勢地位,蘇澤相信明廷無論如何都拿不下大沽棱堡。

而且大沽棱堡還有海上補給線,通過飛剪船可以迅速傳送消息,蘇澤還可以通過海上增援,這就讓攻下這座棱堡的難度更大了。

“人員定下來了嗎?”

林默珺點頭說道:“都是從各軍中挑選的骨幹,這次也宣傳過了,留在大沽棱堡的官兵都計旌表一次,在日後晉升的時候作功勳參考。”

“一次駐守時長是六個月,半年後換防返回東南。”

“此外在士兵在東南的家人可以獲得減稅免役等軍屬優免,讓他們安心在這裡駐守。”

蘇澤點頭說道:“另外保持和後方的聯絡,每月讓士兵和家裡通信一次。”

“大沽棱堡中還要留守軍醫官和軍法官,水師也要留下艦船和炮艇駐守。”

林默珺點頭,蘇澤又轉頭道:

“陸添壽,京師的情報站,是日後撤出京師之後戰鬥的前線,你還有什麼要求?”

陸添壽是個看起來憨厚的漢子,當年隨着陸二在戶部街門口賣過豬肉,看起來就像是個店小二。

不過陸二離任後,陸添壽接過了擔子,京師情報工作一直都做的不錯。

陸添壽摸着後腦勺說道:“大都督,能不能再給我幾個筆桿子?等大軍撤出京師後,我想要在京師發行一份地下報紙,可我們兄弟都是粗人,寫不了文章。”

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51章 發鈔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98章 解元!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63章 神聖感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056章 脫毒難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00章 三三制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09章 寒菜粥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91章 橡膠樹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73章 案首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50章 授權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007章 軍籍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028章 初陣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060章 吃飽飯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170章 縣試前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25章 急救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351章 《治安疏》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035章 謹慎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005章 破浪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69章 算瘋子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
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51章 發鈔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98章 解元!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63章 神聖感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056章 脫毒難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00章 三三制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09章 寒菜粥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91章 橡膠樹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73章 案首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50章 授權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007章 軍籍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028章 初陣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060章 吃飽飯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170章 縣試前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25章 急救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351章 《治安疏》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035章 謹慎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005章 破浪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69章 算瘋子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