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

bookmark

雲南,昆明。

黔國公府內,執掌雲南的現任黔國公沐昌祚正在聽着手下的彙報。

由於雲南的情況複雜,明廷從洪武年開始,就採取了和其他省完全不同的治理模式。

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沐英徵雲南,元末代雲南樑王巴匝刺瓦爾密兵敗投滇池,明軍平定雲南。

洪武十六年傅友德、藍玉班師回南京,朱元璋義子西平侯沐英留鎮雲南。

洪武十九年沐英築昆明磚城,遂建西平侯府。

明朝自從佔領雲南後,雲南各地土官多次叛亂,尤其是以麓川的思氏政權,多次反叛,威脅雲南邊陲的安危。

沐英在世時,就曾兩次粉碎麓川思倫發對定邊的侵犯,第二次更是爆發規模龐大的定邊之戰。沐英之子沐春鎮守雲南期間,麓川又發生叛亂,沐春將其擊敗。

沐英次子沐晟鎮守雲南初期,麓川又再次叛亂,沐晟與徵虜將軍何福將其平定。

沐晟以徵夷左副將軍之職,率軍從雲南進攻安南,因攻佔重鎮多邦,並且生擒黎季犛,被封爲黔國公,從此沐氏世襲的爵位從西平侯,升格成爲黔國公。

沐氏真正獲得世鎮雲南的權力是在明仁宗朱高熾時期,因沐晟征伐交趾和鎮守雲南的功績,明仁宗爲沐晟鑄造徵南將軍之寶印,此後這方寶印,也成爲沐氏鎮守雲南的標誌。

如今執掌沐家的,是現任黔國公沐昌祚。

沐昌祚最近很頭疼。

自從東南佔據廣西后,雖然沒有直接對雲南用兵的跡象,但是廣西那邊一直在整軍備戰,也讓雲南非常的緊張。

當沐昌祚得知在廣西練兵的是戚繼光之後,自然是更加惶恐,也開始在雲南戰備。

可是如今的黔國公府,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外患是麓川。

“麓川”是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傣族先民爲主的地方政權,當地人稱爲“勐卯龍”,原意爲“大卯國”,因元朝曾在當地設置麓川路,故官方將“勐卯龍”稱爲“麓川”。

正統年間,麓川首領思任法向周邊擴張,侵害到明朝對當地的統治及明朝設立的其他土司,因而遭到明朝出兵鎮壓,史稱“三徵麓川”。

但是三徵麓川並沒有徹底覆滅麓川政權,只是讓麓川遷到了緬國勐養地區。

在嘉靖繼位後,遷居勐養的麓川政權再次崛起,思氏聯合與其有親緣關係的“勐蓬”、“勐密”王室,出兵佔領伊洛瓦底江中游平原的“勐阿瓦”,以思氏子孫更換“詔阿瓦”(阿瓦王)、迫“勐阿瓦”成爲麓川的屬國。

麓川再次崛起,侵擾雲南邊境,黔國公府爲此焦頭爛額。

而內憂則是現任黔國公沐昌祚的親爹沐朝弼。

其實原本黔國公的爵位,並不在沐昌祚這一脈身上。

沐昌祚的黔國公爵位,是他的親爹,上一任黔國公沐朝弼從侄子們手裡搶過來的。

這就要說起沐家在嘉靖朝的一樁公案了。

嘉靖二十六年,黔國公沐朝輔卒,沐朝輔四歲的兒子沐融嗣黔國公。

但是因爲沐融年幼,沐朝弼被明世宗任命爲都督僉事,代替侄子鎮守雲南。

嘉靖二十八年六月沐融卒,年僅六歲,其弟沐鞏繼承黔國公爵位。沐朝弼不願交權,與寡嫂幼侄關係緊張。

沐家的老太君,沐朝弼的母親李氏請求皇帝送孫子沐鞏和其母陳氏到北京居住,沐鞏沒有動身,就暴病夭折。

這時候,上一任黔國公沐朝輔的兩個兒子全部暴斃身亡,沐朝輔這一脈徹底絕嗣。

其實孩童夭折在大明朝也是正常的事情,更何況沐家居住在雲南,醫療水平也不如中原。

但是沐朝弼這個叔叔輔政下,兩個承襲爵位的侄子連續暴斃,自然引起了明廷的風言風語,很多大臣就懷疑是沐朝弼爲了霸佔黔國公爵位,毒殺了自己的親侄子。

但是沐家久鎮雲南,明廷也沒辦法,只能承認沐朝弼承襲黔國公爵位。

沐朝弼於嘉靖三十三年得以襲爵。

沐朝弼雖然人品不行,但是打仗還是可以的,他承襲了黔國公爵位之後,立刻平定了雲南的幾場叛亂,軍功卓著。

在立下軍功之後,沐朝弼自然也就膨脹了。

沐朝弼驕縱,事母李氏不如禮,姦污嫂嫂陳氏,奪兄田宅。

沐朝弼又害怕事情敗露,還遣人到京師刺探朝廷情況。

這件事最終敗露,在嘉靖西狩前奪了沐朝弼的黔國公爵位,命令其子沐昌祚承襲了黔國公爵位,並將沐朝弼押送到京師接受審理。

可沐朝弼還沒走到京師,就接到了嘉靖西狩的消息,明廷也無暇處理沐家這檔子爛事。

等到隆慶登基,高拱執政的時候,纔想起這件事。

隆慶下旨將沐朝弼囚禁在京師。

可等到高拱被趕下來後,也不知道沐朝弼走了什麼路子,竟然說通了張居正,準備將他放歸雲南。

坑人的親爹要回來了,現任黔國公沐昌祚自然不願意了。

權力只如毒藥,只要品嚐了權力的滋味就難以忘記。

就算是嘉靖父子,爲了權力也斗的你死我活。

沐昌祚不願意親爹回來,又派人去京師活動,想要請張居正收回成命。

總結一下,現任黔國公沐昌祚面對的就是一個爛攤子。

在緬國的麓川覬覦雲南,不斷的掀起邊境土司叛亂。

廣西的東南新軍厲兵秣馬,已經快要平定廣西的瑤亂,騰出手來了。

自己的親爹沐朝弼就要回來,必然會引起了雲南的動盪。沐昌祚看着公府裡的將領,今天商議的是廣西的事情。

親爹沐朝弼在雲南執掌軍政多年,也算是比較能打的了,公府內的這些將領,基本上都追隨過沐朝弼。

而沐昌祚今年纔剛成年,在軍中不及父親有威望。

從京師傳來的消息,也正是因爲親爹沐朝弼戰功赫赫,所以中書丞相張居正纔想將沐朝弼放回雲南,在雲南牽制東南的軍隊。

手下的謀士陳勘建議沐昌祚,必須要在西南搞出點成績來,只要中書丞相張居正看到沐昌祚的能力,就不會將他親爹放回來爭權。

關係到了自己手上的權力,沐昌祚終於積極起來,開始商討廣西的問題。

沐昌祚看着堂下躍躍欲試,紛紛請求出兵廣西的將領們,也是頗爲頭疼。

就和明廷不放心沐家,一直想要削藩一樣。

沐家也不放心自己手下這些軍頭,不願意讓他們領兵出征。

其中主張干涉廣西最強硬的,就是自己父親麾下的將領蔣旭。

要說這個蔣旭也是個狠人,這傢伙本來只是一個土匪,在雲南爲禍一方。

後來被沐朝弼擊敗後,沐朝弼沒有殺了他,反而對他非常器重,竟然將他納入軍中,擔任細柳營的軍官。

沐朝弼被知罪的罪名中,就有一條是“包庇惡黨蔣旭”。

可在沐朝弼倒臺之後,蔣旭依然在細柳營中做軍官,沐昌祚對這個軍頭非常忌憚,可也是無可奈何。

蔣旭這些軍官請戰的原因也不是爲了大明社稷,而是雲南這地方的軍頭只有打仗纔有錢賺。

雲南這地方本來就不富庶,沐家在雲南幾代,積累了海量的財富,兼併了大量的土地。

和沐家這個世襲黔國公一樣,雲南的這些軍頭大部分也是世襲,形成了一種類似於戎克軍事貴族的集團。

這些軍頭就和當年延平衛於家一樣,和沐家一起侵佔土地,奴役百姓。

蔣旭這樣的軍頭,想要爭奪土地和人口,就必須要發動對外作戰立下軍功才行。

所以自從東南佔領了廣西之後,蔣旭就一直鼓吹要出兵干預。

沐昌祚的手下謀士陳勘是從中原逃到雲南的,他是見過東南新軍的戰鬥力,這絕對不是雲南這種只能打打土司的地方軍能夠應對的。

所以陳勘一直都在勸說沐昌祚不要輕易對廣西用兵。

可是現在父親要返回雲南了,沐昌祚再也壓不住手下的軍頭,只能召開了這次軍議。

蔣旭依然在鼓吹出兵廣西,沐昌祚手下謀士陳勘則對着衆人說道:

“廣西新軍精銳,統兵者又是在平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戚繼光,就連朝廷幾十年都沒能平定的藤峽之亂,廣西新軍用了一個月就踏平了藤峽!”

說起了戚繼光,蔣旭等叫囂着出兵的將領也慫了。

他們是什麼斤兩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怎麼敢和戚繼光這樣的當時名將相提並論。

眼看着其他同僚都慫了,蔣旭又站出來說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們黔國公府世代蒙受皇恩,難道要坐視東南逆賊不理嗎?”

這下子沐昌祚都有些繃不住了,你蔣旭是個什麼東西,本來就是個江洋大盜,擱着這裡裝什麼忠臣呢?

陳勘這時候說道:

“國公,我們也不是要對廣西逆賊坐視不理,如今東南的報紙上都在鼓吹安南法統,以屬下對逆賊蘇澤的瞭解,他每次用兵都會在報紙上做好宣傳,廣西那邊是要對安南動兵了。”

“屬下還打探到,安南的黎朝的使者已經去了廣州,準備向逆賊蘇澤稱臣納貢。”

陳勘繼續說道:“所以比起我們雲南,安南北方的莫朝要比我們更着急。”

“國公,屬下聽說安南北莫一直都想要被我大明承認藩屬國的地位,如今國公可以用承認莫朝爲安南正統爲餌,利用安南北莫朝牽制廣西。”

雲南不僅僅和緬國接壤,也和安南接壤,在場的將領自然對安南內部的南北朝非常瞭解。

陳勘說的確實沒錯,比起多山又貧瘠的雲南,和廣西接壤的安南北莫朝應該比他們還急。

這下子很多將領都被說動了,比起自己出兵打仗,讓安南人先衝一波,試探一下廣西新軍的戰鬥力,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雲南的明軍之所以作戰勇敢,甚至到了明末都還能一戰,原因就是士兵都是上一級將領的私人部曲。

這種制度就和唐代藩鎮差不多,或者說雲南沐家本來就是明廷內部的一個藩鎮。

甚至明廷控制沐家的方式,也和唐代控制藩鎮的方式差不多。

通過朝廷的威信,對沐家內部的爵位繼承施加干預,讓沐家的家主都在名義上服從明廷。

如果遇到跋扈的,則通過扶持另外一個繼承人上位,來罷免現任家主。

嘉靖對於上一任黔國公沐朝弼就是如此。

沐朝弼殺兩個侄子,霸佔寡嫂的時候皇帝不管,甚至還承認了沐朝弼的爵位。

但是在沐朝弼桀驁不遜的時候,則扶持他的兒子當黔國公,削了沐朝弼的爵位。

整個雲南是大明的藩鎮,而蔣旭這樣的軍頭又是雲南的藩鎮。

藩鎮的壞處是容易割據,好處就是部曲都是私人的,那就不能隨意的欺壓剋扣軍餉,戰鬥力比較強。

如果不是有利可圖,誰也不想帶着自家部曲和東南新軍拼命。

最後黔國公府內終於達成公議,由陳勘前往北莫,讓安南先去試探廣西。

而與此同時,沈一貫等人乘船也抵達了安南。

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40章 緝私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022章 畝產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595章 重注第055章 算卦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651章 新火槍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334章 鑽膛炮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653章 滾雪球第495章 陽謀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73章 定草原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77章 三江感言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075章 治本經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651章 新火槍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57章 邀請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72章 榜一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628章 大赦第185章 去月港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566章 睢陽第550章 授權第259章 船,倭奴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83章 練銃兵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172章 榜一第010章 趕海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45章 李時珍第416章 政
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40章 緝私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022章 畝產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595章 重注第055章 算卦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651章 新火槍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334章 鑽膛炮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653章 滾雪球第495章 陽謀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73章 定草原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77章 三江感言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075章 治本經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651章 新火槍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57章 邀請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72章 榜一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628章 大赦第185章 去月港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566章 睢陽第550章 授權第259章 船,倭奴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83章 練銃兵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172章 榜一第010章 趕海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45章 李時珍第416章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