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籌辦婚禮

第253章 籌辦婚禮

把蘇澤放在南平,方望海和李贄就匆匆返回泉州,給女兒籌辦婚禮。

指導大明朝婚禮的兩份文件,一份是《大明會典》,一份是《朱子家禮》。

不過婚禮中六禮的部分都是少不了的,這六禮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其中前面五個部分算是商議婚禮期間就定下來的,因爲方望海是請假回來主持婚禮的,所以日子在路上已經定下來了,蘇澤只需要按照步驟一步步的做就可以了。

蘇澤返回南平城後,因爲覺得心虛,所以並沒有返回長寧衛辦婚禮。

蘇澤將家老阿公和九姑婆從長寧衛接到了縣城。又在城內購買了一座新宅,作爲結婚的地方。

明代婚禮的過程已經是相當複雜了,蘇澤家中沒有長輩,所以只能由他那些同學幫着操持。

所幸的還有韓歷這個陰陽生幫忙,又有諸多同學幫襯着,倒是進展的很順利。

婚期已經定下,在長寧衛的碼頭上,已經長高的林良珺,看着登上艦船的林默珺說道:

“姐,你真的不去阿澤哥的婚禮?”

林默珺正在擦拭紅纓槍,她表情淡然的說道:“軍情緊急,倭人的船隊出現在琉球,我要去一趟,你幫我將賀禮送過去,和蘇澤說一聲就是了。”

林良珺沉默了一番,他如今已經比林默珺高了,對於兒女之事也有了一些瞭解。

他也察覺到自家姐姐和蘇澤的情愫。

林良珺說道:“姐!我帶人將阿澤哥搶過來?”

林默珺大聲呵斥道:“胡鬧!你又皮癢了是不是?”

血脈壓制的力量讓林良珺抱住腦袋,林默珺卻沒有繼續發作。

看着弟弟已經比自己還要高的身材,林默珺暗暗嘆了一口氣。

若是弟弟能早點長大多好啊。

只可惜林默珺距離能承襲軍職還有兩年的時間。

自家姐姐竟然沒有揍自己?林良珺從指縫中看了看林默珺,看到她臉上的表情,林良珺連忙說道:

“姐,我也不去了,我陪你去琉球。”

林默珺看着弟弟說道:“別鬧了,我們姐弟都不去,你讓蘇澤的新娘子怎麼看?”

“隨她怎麼看,明明是你先認識阿澤哥的。”

林良珺不滿的說道。

林默珺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你知道你阿澤哥的志向嗎?”

林良珺搖頭,蘇澤在長寧衛做了這麼多事情,林良珺只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讀書人,卻不知道他到底爲了什麼這麼拼。

甚至林良珺覺得蘇澤實在是太拼了,他明明已經考上了舉人,卻依然在忙碌着,就連回來結婚都這麼匆忙。

林默珺低着頭說道:“我也不完全知道,但是我有些猜測。”

她擡起頭看着林良珺說道:“但是那位方娘子,肯定沒有我瞭解他。”

林良珺結結巴巴的說道:“姐!你要偷人?”

這下子他的耳朵沒有逃過,被林默珺揪起來,林默珺說道:

“又耳朵癢了?”

放下求饒的弟弟,林默珺這才說道:“那方娘子能出海嗎?能陪着蘇澤打仗嗎?往後的日子還長。”

林默珺說完這些,提着紅纓槍登上了新世界號。

“把我的禮物帶過去,你也幫我看着點,那位方娘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林良珺連忙答應下來,看着揚帆離開港口的新世界號,林良珺也有些自責,要是自己能早日繼承百戶之位,姐姐也不會這麼辛苦了。

與此同時,泉州。

方若蘭已經接到了父親的書信,婚期已經定下來,方望海就要歸家,再過上十幾日就是婚期了。

從上一次方望海來信的時候,方家就已經開始準備婚禮了。

方若蘭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心情,包含了對婚後生活的期待,對未來生活的躊躇,以及對離開孃家的悵然若失。

李夫人這些日子馬吊也不打了,整日的在外面忙碌着,就是爲了給方若蘭籌備婚禮的東西。

而方若蘭這些日子卻反倒是無聊了起來。

李夫人也已經對方若蘭的女紅放棄了,她在泉州府蒐羅了兩個女工出衆的婆子,將她們塞進陪嫁的隊伍。

在外面忙碌了一天,李夫人終於返回家中,她來到女兒的閨房。

看着眼角含着喜色的女兒,李夫人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女大不中留”。

她將侍女屏退,對着方若蘭說道:

“明日你爹就要返回泉州了,再過上幾日我們就動身去南平了。”

方若蘭突然愣了一下,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在孃家的日子不多了。

方若蘭的神情有些低落,李夫人摸着她的髮梢說道:

“傻孩子,總有嫁人這一天的。”

李夫人從袖子裡掏出一份單子:

“這是蘇澤送來的聘禮單子,你看看吧。”

方若蘭接過來一看,平日裡她就是掌家的,自然知道這份聘禮的價格,她倒吸了一口氣:

“這麼重?”

李夫人嘆息一聲說道:“在南平的時候,就說蘇澤是財神爺轉世,果然不假啊,他這些年白手起家,竟然積攢下這麼一份家業。”

“也好在你爹升了官,他上次來信讓多加些嫁妝,斷不能比聘禮少了,讓人家說我們方家賣女兒。”

李夫人拿出一個匣子:“這裡是泉州、福州的幾間鋪子的房契,還有掌櫃夥計的身契,這些鋪子你都清楚,不需要娘再交代了。”

方若蘭一看立刻說道:“娘,這可都是家裡賺錢的鋪子啊。”

李夫人將匣子遞給方若蘭說道:“你爹的仕途正好,等你弟弟娶妻的時候還怕沒銀子嗎?蘇家雖然沒有公婆,但是你多帶一些嫁妝過去,那蘇澤也不會輕待你。”

方若蘭這才點頭,李夫人還是將匣子拿起來說道:“這些都要隨着嫁妝一起送過去。”

說完了聘禮和嫁妝的事情,李夫人又說道:

“以前府裡都是你在掌家,以你的能力管理蘇家也不難,爲孃的就再叮囑你幾句。”

這還是方若蘭這幾年來,李夫人正兒八經的和她談話,方若蘭挺直了腰。

李夫人說道:“夫妻一體,日後你的富貴榮華,都要記着是你丈夫在外掙的,特別是家中的的這些產業,你要記住,若是蘇澤飛黃騰達,那自然是家業興盛,產業自豐,就像是你爹這兩年,你覺得是爲娘打理的功勞嗎?”

方若蘭搖頭,方家的產業其實也就每年查查賬,但是每家鋪子都是掙錢的,而且不是一般的掙錢。

家中幾個鋪子的掌櫃的夥計,也都矜矜業業的工作,很少有偷懶和貪污的情況。

原因自然也是很簡單,這些掌櫃夥計,不是方家的親戚,就是方家的僕役,隨着方望海的官位越來越高,他們需要方望海照拂的地方就越來越多。

比如某個遠親家的兒子要謀求個職位,就需要方望海幫忙,一旦方望海幫了忙,這掌櫃的肯定要加倍的用心做事。

李夫人說道:“你比娘聰明,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日後家業興旺,而不要覺得都是自己的功勞,這是你們夫妻共同經營的結果。”

“這也不是讓你不要管理家業,家裡的事情你也要管,男人的事情多,家裡這些細碎的事情你要擔起來,他才時間在外面闖蕩。”

方若蘭連忙點頭。

李夫人又說道:“你過去就能掌家,這是你的福分。娘不擔心你做不好,但是蘇家如今人丁不旺,別忘了重要的事情。”

方若蘭臉頰一紅,李夫人又掏出一本精緻的書。

“這幅圖你且收着,另外還有幾個調養身子的方子,這些日子也可以吃起來了。”

次日,方望海果然返回泉州城,緊接着又過了三日,浩浩蕩蕩的聘禮隊伍,在林顯揚的帶領下吹吹打打的進了泉州城。

泉州城內也被蘇澤的聘禮給嚇到了,福建人重視厚娶厚嫁,但是這麼長的聘禮隊伍還是很少見的。

這其中不僅僅有常見的聘禮,還有海外的珍貴香料,高檔的蘇州刺繡,林林總總讓泉州老百姓大開眼界。

聽說女方是南京戶部侍郎方望海家,而男方是本省解蘇澤,老百姓又覺得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林顯揚代表男方送上聘禮,方望海又請他們吃棗糕,交換婚書就算是定下了日子。

好事將近,蘇澤和方家都開始向親朋好友發請帖。

和蘇澤相熟的,要麼準備動身前往南平參加婚禮,要麼準備賀禮派人送過去。

蘇澤這下子才明白,結婚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情。

來訪的親友需要安頓,蘇澤在福建的人脈廣大,不僅僅是讀書時候的同學,作爲一省解元,同年的舉人也都送上了禮物。

那些不太熟的還要儘快回了,相熟的就不能直接回禮了,那會被認爲不尊重,還必須要記錄下來,等到對方家中有喜事的時候回過去。

蘇澤的賬房技能竟然足足漲了700點!估價技能也成功漲到了Lv4!

其中主掌福州市舶司的陶公公,送上了一匣子銀燦燦的銀幣,這些銀幣各種樣式都有,應該是市舶司從客商那邊收來的孝敬。

光是這些精緻的各國銀幣就讓蘇澤很喜歡,不要提這匣子銀幣的價值了。

於二公子則送來了一匹好馬,這匹馬比上次送給蘇澤的馬還要神駿,蘇澤只能收下,等到下一次於二公子再納妾的時候回禮了。

長寧衛的諸人也都送上了禮物,林良珺一邊幫着蘇澤操持,一邊也帶來了林默珺的禮物。

不得不說,在所有的禮物中,蘇澤最喜歡的還是林默珺送來的禮物。

林默珺的禮物是一把精緻的短銃,據說這是林默珺在幫助琉球和倭寇作戰中的戰利品,是某個倭國高級武士的配槍,是高價從佛郎機定製的。

銀質槍托和純手工製造的槍管,槍托上還有手工雕刻的浮雕,蘇澤對這把短銃愛不釋手。

除了短銃之外,林默珺還送了一艘精緻的船模給蘇澤,據說這船模是和澳門建造的那艘葡萄牙鉅艦一模一樣,是建造那艘鉅艦的首席船匠親手製作的。

也不知道林默珺是從哪裡搞來的這艘船模,蘇澤將船模小心的放在書房最顯眼的地方,每天都要拿起來把玩端詳。

轉眼到了吉日前一天,方望海帶領家人已經抵達了南平,送嫁妝的車隊再次震撼了南平百姓。

方家的陪嫁不亞於蘇澤送的彩禮,甚至還要更多上一分。

珠寶首飾自然不必說了,李夫人給方若蘭準備了三十多人的陪嫁,這其中包含丫鬟到廚娘再到裁縫,方愛竹的身契也在其中,他已經被蘇澤要了過來,以後就是蘇澤的書童了。

方望海還是暫住在城隍廟後廂,新任的延平知府和南平孫知縣都在城外迎接,整個南平縣都知道了明日就是解元公的好日子。

方望海看着南平城,想到曾經在延平府做知府的日子,女兒要出嫁了,心情也有些複雜。

謝絕了城內門生故吏的拜訪,一家人坐在城隍廟後的院子裡,方望海又想起第一天到任南平的日子。

“等你婚後,我就帶着你娘和弟弟去南京了。”

方望海對着女兒說道。

方若蘭點點頭,方望海這種大員基本上都會帶妻子上任,上一次是因爲沒有安頓下來,這次一起去南京也是正常的。

方望海又說道:“你們婚後在南平待到年後吧,等年後也讓蘇澤帶你一起去南京,那邊的事情還需要蘇澤幫襯着。”

李夫人不滿的說道:“女兒女婿剛成婚,你就要讓女婿給你幫忙,這路上舟車勞頓的,備孕的事情怎麼辦!”

方望海嘆息一聲說道:“南京那邊還有很多事情要蘇澤幫着籌辦。”

李夫人頗爲不滿,但是想到如果都去了南京,和女兒也能多見面,也沒有再出言阻止。

方望海有些話想說,可是看着女兒,又半點都說不出來。

第二天清早,整個城隍廟後宅就熱鬧起來。

(本章完)

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59章 碾碎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04章 龍王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27章 鴛鴦陣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131章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529章 電磁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409章 廣築城?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57章 大員島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29章 凱旋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94章 爹的事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72章 榜一第106章 紅陽教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
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59章 碾碎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04章 龍王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27章 鴛鴦陣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131章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529章 電磁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409章 廣築城?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57章 大員島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29章 凱旋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94章 爹的事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72章 榜一第106章 紅陽教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