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

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

蘇澤繼續北上,又在淮安見到了聚居在河下地區的徽州府鹽商。

在許國的引薦之下,蘇澤亮明瞭自己方望海女婿的身份,向這些鹽商許諾,這一批新發售的鹽引可以得到優先兌換。

等到三月份的時候蘇澤返回南京城,在他的建議下,方望海在南京城內成立鹽引所。

鹽引所的職能是負責鹽引的確權,所有手頭上有鹽引的商戶,都可以拿着鹽引到鹽引所登記,按照鹽引發行日期從新往舊的順序登記。

鹽引所承諾,以後新產生的鹽,都按照從新往舊的順序兌換,也就是手持越新鹽引的商戶,可以優先提到鹽,而手持年代久遠鹽引的商戶,則要排隊在後提鹽。

不僅僅是這一次發行新引,往後有人用倉鈔兌換新鹽引,也自動排到這個兌換順序的前面,可以優先提到鹽。

南京戶部這條命令一出,整個南直隸自然是羣情憤然。

特別是手上鹽引多的那幾個大戶,華亭徐家和臨淮侯李家紛紛抗議。

一時之間大量的彈劾奏章飛向了京師,南京言官紛紛彈劾方望海,說他和鹽商勾結。

不過爲了能夠將這一次新發的鹽引賣出去,這一次皇帝還是力挺了方望海。

所有彈劾方望海的奏章都留中不發,據說皇帝還難得的召見了內閣次輔徐階。

等到四月份之後,鬧得最厲害的華亭徐家和臨淮侯李家紛紛收手,而方望海從山東運來的庫存鹽也到了上海。

蘇澤還通過巡視南直隸鹽場,將鹽場的殘鹽和工本鹽都搜索起來,不僅僅將這一次新發售的鹽引全部兌換出去,甚至還將積欠的一些鹽引也兌換了。

這下子也讓那些手持鹽引的大戶看到了希望,一時之間紛紛前往鹽引所登記。

等到忙完了這些,蘇澤立刻向方望海請假回去照顧方若蘭,不再過問南京戶部的事情。

方望海本來是捨不得蘇澤的,但是架不住李夫人的河東獅吼,最後還是放任蘇澤回家照顧方若蘭。

嘉靖三十七年,十月,方若蘭臨盆生下一個男嬰,靠着蘇澤Lv10的醫術,母子平安。

蘇澤抱起手上這個嬰兒,再次對這方世界有了血肉相連的感覺。

這一次,蘇澤對於自己堅定的造反信念有了些許動搖。

從穿越以來,如此執着於造反的自己,真的對嗎?

看到抱着孩子的方若蘭,看着忙碌的方翠屏,看着在前廳等着消息的方望海。

只要繼續將科舉技能肝下去,以系統的能力蘇澤完全可以考上進士,甚至以他對朝廷和皇帝的瞭解,寫下對上皇帝胃口的文章,得到一個二甲進士絕對沒有問題。

如今在南直隸和福建,蘇澤的名聲如日中天,不僅僅各大書院紛紛邀請他講學,各種文會也在邀請他參加,不過這段時間都被蘇澤用照顧妻子推掉了。

《警世報》的影響力巨大,已經覆蓋整個南直隸地區,蘇澤選中的主編歸有光一改之前的溫和文風,連續寫了好幾篇文章痛斥時弊!

犀利的抨擊和歸有光的平實文風,卻起到了一種冷酷的批判效果,每一次刊登出來都能引起江南士林的議論。

《通言說》則成了時下最流行的文藝雜誌,每一期的投稿無數,許國甚至覺得自己比以前分拆報刊之前更忙了。

整個十月份,蘇澤都在家中照顧方若蘭和兒子,而他也不斷收到從長寧衛寄來的信。

林默珺從大員島的漁民手裡買下地,租下了一座碼頭,通過組織倭人奴隸、曲蹄人和閩廣移民在島上開荒,如今在大員島上已經有了千人規模的種植園。

雖然胡公公的青蒿素提取工作還在進行中,但是通過防疫知識和清潔用水,以及大量的防蚊蟲措施,也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這些措施起了效果,倒是沒有在移民中爆發大規模的瘧疾。

同時林默珺還向蘇澤寫信,說起了一件事。

通過審訊倭人俘虜,林默珺知道了如今在倭國的九州島上,有着大量的大明奴隸。

這些都是幾次倭亂的時候,倭寇從大明沿海地區掠奪的百姓。

按照那個被林默珺俘虜的倭人武士說,在九州很多地區,田間有三成的大明奴隸在幹活。

這些被倭寇擄走的大明百姓,男人被驅趕到田地幹活,女人則被賞賜給貴族和武士,工匠則被編入工匠營。

一些普通倭人武士賺了錢,也會購買大明奴隸幫着自己種田,按照這個倭人武士的說法,足有上萬大明百姓被囚禁在倭國受着奴役。

聽到這個消息,林默珺自然是非常的憤怒,甚至想要直接帶兵去解救這些大明同胞。

不過蘇澤還是寫信勸住了她,如今長寧衛的海上力量還行,但是登陸作戰還是士兵太少。

不過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些同胞受難,蘇澤讓林默珺和琉球商人聯繫,試着用大明的絲綢贖回這些大明奴隸。

自從上一次擊潰了島津家之後,九州的倭國大名改變了對琉球的態度,特別是一向和島津家不對付的豐後國大友家,紛紛和琉球建立了商貿關係。

島津家也不愧是倭國人,能屈能伸,他們竟然也會打上大友家的旗號和琉球人交易。

等到這些倭國大名聽說可以用大明奴隸換取絲綢,他們紛紛表示同意,林默珺第一次就從倭國換回了一千名大明奴隸,只可惜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的人,林默珺暫時將他們安置在東奧島上,等到一部分人身體養好了再送去大員島。

蘇澤麾下的產業越來越大,以他現在的情況,如果科舉未嘗不能入閣,就算是不繼續科舉,也可以做一個富家翁。

若是歷史線不發生變化,如今是嘉靖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58年,距離大明正式滅亡的1644年還有87年,蘇澤也完全可以安排子孫後代出海避難,要知道鄭成功割據大員,也足足撐到了康熙年間。

在大明朝這四年,蘇澤有了老師,有了同學,有了朋友,現在有了妻子,有了兒子。

通過這四年,他有了產業,有了名望,有了前途。

爲什麼要造反呢?

蘇澤抱着兒子,反覆的詢問這個問題,難道不能和張居正一樣,入閣拜相循序漸進的改良大明朝嗎?

現在是嘉靖三十七年,等到了嘉靖四十四年權相嚴嵩就會倒臺。

徐階、高拱、張居正開始上臺執政,如果現在開始肝技能,未嘗不能趕上張居正變法。

帶着這樣的思考,嘉靖三十七年十一月,蘇澤在家中籌辦孩子的滿月禮。

方若蘭抱着兒子,來到蘇澤的書房,兩人結婚也已經有了近一年,兒子也都生下來了,方若蘭也感受到了蘇澤的情緒有些異常。

婚後這些日子,蘇澤對於自己非常疼愛,對於孩子也非常喜愛,但是方若蘭依然感覺到了蘇澤心事重重。

方若蘭也不知道蘇澤爲了什麼發愁,今天她將兒子交給奶媽,披着狐裘的披風走到蘇澤的書房。

“相公,福建送來的賀禮已經入庫了,林百戶送的長命金鎖太貴重了,是過年就立刻回禮,還是等日後林百戶成婚可要記得回禮。”

蘇澤正在奮筆疾書,他頭也不擡的說道:“林百戶和我交好,這些記着就是,不用急着回。”

“家中長輩的回禮,相公要不要看看?”

“娘子做主就是了,有你操持家事我放心。”

“相公這幾日有心事?”方若蘭開門見山的問道。

蘇澤這才停下筆說道:“可能是太累了。”

“相公在寫什麼呢?”

蘇澤將所寫的東西遞給方若蘭說道:“寫給胡總督的鈔關稅方案,前些日子徐文長來信,今年浙江巡撫衙門把鈔關稅交割了,說是要今年多發些抗倭券,岳父大人讓我看看到底發多少合適。”

方若蘭說道:“我看《警世報》上說,今年浙江打了好幾場勝仗,已經把倭寇驅趕出浙江了?”

“還是俞戚兩位將軍的仗打得好,特別是平湖一戰,俞將軍殲滅倭寇千人,纔有浙江大捷。”

щщщ★ тт kān★ ¢O

這半年以來,蘇澤和俞大猷通訊頻繁,不得不說俞大猷能夠作爲史書上留名的名將,學習能力相當厲害。

蘇澤雖然有時候也想着造反,但是也不忍心沿海百姓被倭寇荼毒,對俞大猷請教的問題也是知無不言。

唯一的好處是和俞大猷的通信中,蘇澤的【兵法】技能已經快要突破Lv10了。

蘇澤的鴛鴦陣被俞大猷學習去,不到半年就帶出一支精銳的浙兵,和倭寇在平湖正面對決,竟然不落下風。

不過方若蘭也不是尋常女子,她知道浙江大捷不僅僅是俞大猷和戚繼光的功勞。

沒有充足的軍餉和賞錢,沒有充分的後勤供應,也不會有這樣的大捷。

“若是能夠這麼下去,明年就能平定倭亂了。”

蘇澤有些五味雜陳,倭亂能夠平定他自然高興,可東南恢復安寧,他渾水摸魚的機會就少了。

整個一年,蘇澤都是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情,方若蘭笑着說道:

“這其中也有相公和爹爹的功勞,若不是你們籌辦鈔關,胡總督也沒有錢出來平倭。”

“我聽爹爹說,海門也打了一場仗,林總旗作戰勇敢,爹準備向南京兵部請功呢。”

林總旗就是林德陽,蘇澤是團練正使,林德陽就是團練副使。

上個月在通州府海門縣附近出現倭寇,林德陽帶領一千抗倭緝私總團士兵出海抗倭,取得大捷,沒有讓倭寇再進入江北。

方望海立刻向南京兵部請功,想要讓朝廷在上海設衛所,讓林德陽擔任千戶。

蘇澤搖頭說道:“這事情可不是南京兵部能做主的,南京兵部只能勘核戰功,上報京師兵部,能不能得批准,還要看朝廷的意思。”

方若蘭笑着說道:“聽爹說如果京師兵部不許,就將抗倭緝私總團編入鈔關廳名下,將這支精兵種子保留下來。”

蘇澤反倒是願意抗倭緝私總團就這樣保持團練性質,如今每一次士兵發軍餉都是蘇澤親自去,他也經常在兵營和士兵巡視談心,牢牢抓着這支部隊。

如果真的變成衛所,那就要納入朝廷的掌控中了。

蘇澤也不知道自己如今執着於團練,是不是穿越者的不安全感在作怪,但有時候蘇澤也在想,就算是自己現在造反,上海緝私總團這些人會追隨自己嗎?

也許只有林德陽這些從長寧衛出來的軍官纔會支持自己吧?

就在蘇澤還在試圖撫平這些雜亂的思緒,突然方愛竹走了進來。

“姑爺,府外有長寧衛來人在等您。”

方若蘭說道:“長寧衛的人不請進府裡?”

方愛竹摸了摸頭說道:“小姐,我也想請那位進府,但是他怎麼也不肯進來,說是要在府外見姑爺。”

方若蘭皺眉說道:“府外見相公?你確定是長寧衛的人?”

長寧衛和南京蘇府之間有專門傳遞消息的線路,現在從長寧衛坐船北上到上海,由上海碼頭中長寧衛出來的士兵送到南京。

方愛竹說道:“是個生面孔,但是信物能對上。”

“我去見見就是,難不成還有人冒充長寧衛的人嗎?”

蘇澤站起來,將寫給胡宗憲的信灌入信封,又蓋上自己的印鑑,交給方愛竹說道:

“你遣人送到浙江胡總督府上。”

“是,姑爺。”

蘇澤推開書房的門,只看到雪花從天上飄落。

“下雪了?”一直在南方的方若蘭有些驚喜,她搬來南京不到一年,還是第一次見到下雪。

頂着雪花,蘇澤一個人走到蘇府的大門口,推開大門,蘇澤就看到了一個披着斗篷的熟悉身影。

“百戶?”蘇澤捂住嘴,將林默珺拉到門房。

“你怎麼來了?”

林默珺是衛所百戶,是不能擅離自己的衛所的,而且她還是女扮男裝。

這些日子,林默珺和蘇澤頻繁通信,但是林默珺從沒有來過南京。

林默珺擡起頭看向蘇澤說道:“俞世伯被錦衣衛下獄了!我一接到消息,就乘飛剪船來找你了!”

還是寫出來了,就更新了。

整理好思路了,明天還是兩更,老時間。

以後保證每一章控制在4000字,方便用券的讀者。

肥鳥真心感謝大家,以後按照這個思路寫了,不動搖了。

(本章完)

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555章 關稅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74章 夜航船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22章 震驚!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57章 拼命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74章 夜航船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495章 陽謀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043章 筆架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71章 破題第494章 爹的事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657章 拼命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35章 軍功章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82章 缺官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21章 開蒙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60章 掀桌子第83章 練銃兵第444章 陽謀第251章 發鈔第90章 貪上史書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09章 寒菜粥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03章 占卜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106章 紅陽教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444章 陽謀第003章 占卜
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555章 關稅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74章 夜航船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22章 震驚!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57章 拼命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74章 夜航船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495章 陽謀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043章 筆架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71章 破題第494章 爹的事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657章 拼命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35章 軍功章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82章 缺官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21章 開蒙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60章 掀桌子第83章 練銃兵第444章 陽謀第251章 發鈔第90章 貪上史書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09章 寒菜粥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03章 占卜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106章 紅陽教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444章 陽謀第003章 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