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分產令

bookmark

張璉是農民軍出身,他對於這些福建和廣州的宗族是非常痛恨的。

如果不是這些宗族豪強把持地方,也不會將他逼的落草爲寇。

張璉的農民軍中,很多將領也都是被那些宗族豪強逼迫的人。

所以面對這些到南洋依然搞什麼宗族的南洋華人,張璉自然是厭惡至極的。

在來南洋之前,蘇澤也給了張璉交了底。

南洋和本土不同,至少在這一代人的時間,南洋華人的數量是不可能超過當地土人的。

甚至有可能長期以來都無法超過當地馬來土人。

所以馬尼拉最大的問題,不是歐陸這些殖民者,而是當地華人和土人問題。

這和安南或者廣西雲貴的漢蠻問題還不同。

廣西的瑤人,其實很多人都已經漢化了。

就像是丹芸這樣的土司,他們都是用漢語,也會漢人文字,他們貿易的也都是漢人。

西南的土司,基本上也都是接受明廷冊封的,如今對東南也比較安分和恭順。

藤峽的瑤亂,一方面是野心家想要割據地方,一方面也是一部分官員欺壓百姓造成的,這不是民族矛盾,而是政治矛盾。

而且廣西雲貴,乃至於安南地區,那都是和中原接壤的,移民過去也不是什麼太難接受的事情,而且地區的漢人也是穩固增長的。

南洋就不同了。

南洋氣候風貌和語言,都和中原截然不同,文化也有很大的差異。

這些南洋華人中的二代,甚至都有一部分漢語都說不利索了。

而且除了一部分沿海地區的人,內陸地區的漢人根本不可能移民南洋。

南洋土人也和西南夷完全不同,這些土人有自己的文字語言,也有自己的宗教和神話,他們和中原人也完全不同。

這也就讓華人和土人的矛盾,成爲南洋最大的問題。

所以蘇澤向張璉說明,治理南洋的思路要和西南地區完全不同。

等到了馬尼拉之後,張璉更是覺得大都督真的是太有智慧了。

果然在東南攻佔了馬尼拉之後,這些華人家族一下子就成了當地的豪強,開始欺壓起土人來。

如果讓他們繼續這麼搞下去,不到幾年整個南洋就要烽煙四起了。

而且整個南洋呂宋也和中原完全不同。

這個呂宋島嶼林立,根據東南航海家探明的海圖,整個呂宋地區的跨度,甚至要比中原從南到北都要大。

星羅棋佈的島嶼,根本無法建立中原這樣大一統的政權。

甚至島嶼上的熱帶雨林密集,一旦土人逃入到了雨林中,也很難組織軍隊清剿。

說白了,南洋這個地方,就沒辦法和中原那樣,建立嚴密的統治。

如果這些土人鑽入密林中和馬尼拉總督府打游擊,那這投入根本無法接受。

張璉在摸清楚了這些南洋家族在馬尼拉的所爲之後,自然是毫不客氣。

他也不是什麼讀書人,殺起人來自然是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張璉就任總督之後,首先讓水兵將南洋的幾大家族都“請”到了總督府。

一開始看到張璉抓人,這些南洋華人家族還認爲這是張璉新官上任,是要敲打本地豪強。

他們甚至認爲張璉就是來敲詐的,只要送上禮金,這新任南洋總督一定會放過自己。

一些消息靈通的人,知道張璉的出身,更是覺得這土包子就是來撈錢的。

他們的有恃無恐也是很正常的,他們很自然的認爲,沒有他們幫忙,張璉這個南洋總督根本沒辦法控制馬尼拉。

所以接到了張璉的宴會邀請之後,這些家族族長們欣然赴宴,他們認爲這是張璉和他們討價還價來了。

誰知道在宴會的當晚,張璉根本沒有和這些家族客氣,他直接讓水兵將所有參加宴會的大家族成員都扣了,然後親自帶人去搜查這些家族。

貪污腐敗,濫殺無辜,結黨營私,走私軍火,這些罪證都被坐實,南洋排名前十的家族,全部都被張璉捏到了死罪鐵證。 接下來,張璉在馬尼拉總督府前,公開搭起臺子,審判這些家族成員。

這期間,張璉打開城門,還僱傭了馬來人翻譯,用馬來語將這些人的罪行通告全城,還讓人清退被這些華人家族侵佔的土人土地。

緊接着,總共九十七人被宣判有罪,這其中包含了排名前十的家族族長和家族核心成員,還有這些家族的打手和私兵,以及一些爲虎作倀的官吏。

這些人的腦袋被懸掛在馬尼拉城牆上,這下子那些因爲當地華人欺壓而逃入山林的馬來人歡呼着返回馬尼拉城。

張璉緊接着頒佈法令,首先所有家族必須分產別居,大家族必須分割族產,按照家族內小家庭分配。

土地、種植園等這一類的不動產,不允許家族持有或者共同持有,必須進行分割。

家族的工坊、船這類的產業,被砍頭的那些人持有的股份被拿出來拍賣,各大家族和馬來土人都可以入股,外來的商人也可以購買。

這犯事的十大家族的子弟,禁止進入馬尼拉總督各部門五年,五年後根據情況再看是否開放禁令。

以後馬尼拉總督府所有文書公文,都必須要用漢語和馬來語共同書寫,在很多職位上都要設立漢人官吏和馬來人官吏。

張璉的這一系列舉動,迅速得到了當地土人的擁戴。

緊接着,張璉又給馬來人也開出了限制。

馬來人在南洋,最多隻能做到三級吏員。

如果要繼續成爲更高級的吏員,或者要成爲官員,則必須要前往東南本土的官方書院讀書,拿到畢業資格纔可以晉升。

而張璉又大方的宣佈,馬尼拉總督府衙門,這一次就給出一百個公派去東南本土進修的名額,但是必須是能夠書寫一千個漢字的南洋人才能報名參加。

而這一次的公派名額,自然是不分人種的,馬來人和華人都可以報名參加,三個月後結果是會公示出來張貼在總督府。

張璉又在馬尼拉開設漢語學校,還設立南洋警衛隊,招募能說漢語的本地土人。

張璉的幾板斧下來,這些華人豪強完全被打的丟盔棄甲,而隨着張璉來到馬尼拉的官吏們,完全能勝任馬尼拉所有的工作,張璉根本不需要當地豪強就能控制馬尼拉。

而本地最大的十個家族都被張璉給砍頭了,剩餘的家族也清楚,分產是張璉最大的殺招。

這些闖蕩南洋的華人,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團結的力量,他們當年就是依靠宗族,纔在南洋生存下來的。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宗族的好處,自然是可以集中力量面對外部威脅,還能夠集中財力物力做事,比一盤散沙的土人要厲害多了。

但是宗族的壞處,就是在官府下,又多了一個盤剝的宗族。

宗族內同樣也分大房和小房,也分嫡出和庶出。

南洋的宗族,就是依靠嚴酷的宗法制度,強行扭曲成的一個團體。

這個團體內部的矛盾同樣不小,大房嫡系的子弟吃肉,旁系庶出的子弟餓死的事情,在南洋也是數見不鮮。

這些大房的嫡系子弟,掌控家族的大部分產業,重要的位置都是他們的人。

那些邊緣族人,地位也不比馬來土人好到哪裡去。

對於那些大房嫡系的南洋家族子弟,自然是不願意分產的,因爲族產就掌控在他們的手裡。

但是那些旁系的子弟就不一樣了,如果地產房產,大家都能按照小家庭平分。

家族那些產業也能分到股份,拿不到股份也能拿到買斷的補償。

Www ⊙ttκā n ⊙¢ ○

而分到的都是自己的產業,自己再也不用仰那些嫡系子弟的臉色了。

以往家族長老們恫嚇他們的理由也不存在了,現在馬尼拉是東南的馬尼拉,有東南的艦隊在海上,東南的總督府衛隊在,馬來土人和西洋人也不可能再欺壓南洋華人了。

那維持這種宗族還有什麼意義?

分產令頒佈以來,張璉就在總督府設立了財產法庭,專門負責家族財產分割的官司。

一時之間,大量當地華人來到法庭,狀告自家的宗族,要求按照《分產令》來分產。

張璉自然從善如流,對於那些藏匿財產,或者拒絕不分產的家族上層,都重拳出擊,又將不少人抓進了監獄。

到了這一步,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前農民軍首領,現任南洋總督的手段可怕。

不過此時張璉,也已經不願意理財這些服軟的南洋家族豪強了。

他此時正在一片種植園中,看着土地裡的樹種。

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139章 良配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95章 陽謀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659章 碾碎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36章 售鹽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665章 海參崴第281章 講武堂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72章 榜一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38章 籌碼第258章 藥,種子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35章 軍功章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160章 掀桌子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163章 吃絕戶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628章 大赦第351章 《治安疏》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56章 脫毒難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595章 重注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569章 算瘋子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78章 銃炮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60章 吃飽飯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40章 緝私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025章 急救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77章 三江感言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623章 教亂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
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139章 良配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95章 陽謀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659章 碾碎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36章 售鹽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665章 海參崴第281章 講武堂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72章 榜一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38章 籌碼第258章 藥,種子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35章 軍功章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160章 掀桌子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163章 吃絕戶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628章 大赦第351章 《治安疏》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56章 脫毒難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595章 重注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569章 算瘋子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78章 銃炮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60章 吃飽飯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40章 緝私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025章 急救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77章 三江感言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623章 教亂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