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

蘇澤直接沒有進松江城,而是來了黃浦江邊上的公債交易中心。

這家公債中心的主事名叫龐新躍,是和湯顯祖同科的觀政進士。

龐新躍在戶部觀政,突然就被上官踢到了上海,來籌辦鐵路公債交易中心。

鐵路公債交易中心,顧名思義就是發行鐵路公債的地方。

蘇鬆鐵路的債券是不記名的債券,也就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債券,小額的公債自然可以直接私下買賣了,但是遇到大額的公債交易,那出於防僞的考慮,就需要這麼一個官方見證的公債中心了。

龐新躍很快發現,鐵路公債這東西,不僅僅是一紙債券這麼簡單。

隨着蘇鬆鐵路的大規模宣傳,以及徐州鐵路的開通,蘇鬆鐵路的試運行之後,都說明了鐵路這個項目,是絕對能夠賺錢回本的項目。

這時候有一部分精明的商人,突然從中發現了商機。

鐵路公債是一年百分之三的利息,一年兩次結算利息,只要持有鐵路公債的人,就在指定時間就可以去公債交易中心結算利息。

這些精明的商人突然發現,鐵路公債可以直接買賣。

比如買了一萬兩銀子的鐵路公債,一些需要現銀子的商人可以去公債交易中心出售公債,如果正常三年之後,按照一年百分之三的利息,這一萬兩銀子最終可以拿回來一萬零九百零銀子的公債。

這些商人將這一萬兩銀子的公債,以一萬零五百兩的價格出售,等於直接就得到了五百兩銀子的利潤。

而那些購買了公債的人,只要等到持有三年到期,也可以拿到一萬零九百兩銀子,得到四百兩銀子的利潤。

什麼事情都不做,就能得到幾百兩銀子的收益。

而只要持有公債,就能穩定得到利息。

鐵路公債交易中心很快就熱鬧了起來。

其實一年百分之三的利潤,根本就不算高。

東南官府出臺了律法,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能超過百分之十五,但是在日益旺盛的金融需求下,民間高利貸依然層出不窮。

在以前,東南的富人肯定是看不上一年百分之三的利息的。

可是,自從蘇州府袁文才的保險跑路案件發生了之後,整個東南的富人們也開始小心起來。

而隨着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放緩,民間借貸的壞賬死賬也越來越多。

這也是很正常的,其實民間借貸利息高,這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甚至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是這樣。

原因是這個時代的借款,基本上都是沒有抵押物的信用貸款,就是現代社會如果是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利息也都是高的嚇人。

更不要說在沒有任何信用體系的時代,討債是一門完全要“自力更生”的“手藝”。

在這個時代的東方還是西方,高利貸都是不道德的行爲,甚至在一些地區還是違法行爲。

比如某個教派就明確認爲高利貸是違反上帝旨意的行爲,堅決反對一切高利貸。

而基督教也同樣有這種認知,比如在羅蘭佐的老家威尼斯,一個正直的基督教徒是不應該放貸收利息的。

可是商業社會總是有金融需求的,就連在教義中明確禁止高利貸的中亞地區,貴族和商人也有借錢的需求。

猶太人就開始從事這項事業,成爲不少商人和貴族,乃至於國王的債主。

比如羅蘭佐的便宜岳父,猶太商人葛朗臺,就是這麼一個高利貸商人。

作爲從事高利貸職業的民族,猶太人的名聲從中世紀開始就臭不可聞,所以纔有了後來兩次大戰的反猶浪潮。

但是這件事也要辯證的看,比如在羅蘭佐的故鄉威尼斯,猶太人被禁止從事除了高利貸以外的一切商業活動。

猶太人不被允許擁有土地,不能擁有工廠,不能從事任何商業活動,甚至很多地方都禁止他們擁有房屋。

在這種情況下,猶太人只能選擇其他教派都普遍禁止的高利貸行業,從而讓其他種族和宗教的人更憎惡他們。

說回東方,傳統儒家道德也譴責高利貸行爲,官府發放低息貸款,都被認爲是仁政。

而此時此刻,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也沒有存款利息這種概念。

也就是說,蘇鬆鐵路的公債,可能是這個世界上第一筆由官府發行,並且約定了利息的公有債券。

大商人發現炒作公債有利可圖,只需要一轉手就能賺到很多錢。

而小商人則發現,公債是一種非常方便的交易貨幣。

是的,交易貨幣。

比起銀元,一份價值一千兩銀子的公債,也只是一張紙而已。

爲了防僞,這一次的鐵路公債用了最新的印刷技術和特殊的紙張,還專門使用了胡公公調製的特殊防僞墨水。

雖然如今東南在各港口都有驛站銀行,可以進行遠程的存儲。

但是也有很多交易是在碼頭之外進行的,而且很多交易也需要當面的貨幣交易。

而隨着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的數額也越來越大,一些小商人也需要幾百兩乃至上千兩銀子的交易。

這些商人們發現,鐵路債券是一種比銀子更方便的貨幣。 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更受歡迎的貨幣。

因爲鐵路債券是有利息的,如果不急着變現還能得一筆利息。

這些,都讓整個公債交易中心的龐新躍發現,他也意識到了公債是一種相當好用的東西。

龐新躍多次因爲公債的事情,向戶部乃至於內閣上書,請求東南官府發行更多的公債。

但是發行公債的事情,包括東南內閣在內都非常的謹慎,龐新躍的這些建議都送到了蘇澤的面前。

蘇澤驚歎於果然人才多,這麼快就有人意識到了債券交易和紙幣的好處了。

其實所謂的鐵路公債,也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紙幣。

以國家公信力而發行的信用貨幣,其實都可以稱之爲紙幣。

而上海黃浦江邊上的公債中心,也許就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全世界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十七世紀初在荷蘭阿姆達斯特丹成立的證券交易所,這家交易所交易的是股票和公債。

如今這個世界第一,已經歸屬於東南的交易所了,只不過現在這家交易所中,只有鐵路公債這麼一個可交易的商品。

蘇澤思考再三,雖然沒有批准新的公債項目,但是也下令將“鐵路公債交易中心”的“鐵路”二字去掉,改成了“公債交易中心”。

龐新躍好歹也是考上了進士的卷王,自然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今天蘇澤蒞臨了公債交易中心,龐新躍拿出十二萬分的重視,帶領隨員在公債中心迎接。

看到早已經做好了準備的龐新躍,蘇澤故意笑着說道:

“我來公債中心是心血來潮,龐進士怎麼早有準備了?”

龐新躍立刻說道:“大都督來這裡可不是心血來潮,屬下是知道大都督一定會來的。”

蘇澤哈哈一笑,這第一屆的進士真的是讓自己撿到寶了,竟然抽出這麼多的人才。

參觀完畢,蘇澤對龐新躍的工作十分的滿意。

這時候龐新躍終於忍不住了。

從成立以來,公債中心就只有鐵路公債這麼一種債券,整個蘇鬆二府,甚至杭州福州都有不少大商人,等着東南發行新的公債。

龐新躍也是多次建議發行新債,但是大都督府和內閣都是不置可否。

如今蘇澤當面,龐新躍直接問道:

“大都督,如今東南各界都希望能發行新的公債,您看?”

蘇澤笑了笑說道:

“我知道你很急,不過這公債中心還要改個名字。”

“改名字?”

龐新躍疑惑的看着蘇澤。

蘇澤說道:“改爲證券中心,而且下一支發行的不是公債了。”

不是公債?

從龐新躍在內,所有公債中心的官吏都愣住了。

蘇澤說道:“內閣決定,在證券中心發行一支股票。”

股票?

股份的票據?

股份這個東西,在東南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了。

如今成立一家工坊的成本巨大,有時候需要很多人一起投資。

將一家工坊的所有權拆分,分成比例不同的股份,這種商業模式並不難理解,簽訂契約合作做生意這種事情,從商業產生之初就出現了。

而在印花稅出現之後,以官府認可的契約股份,也可以在繳納了印花稅之後進行股份轉讓。

這種商業行爲在松江府已經很常見了,龐新躍並不覺得難以理解。

將股票放在證券交易所裡交易?

這有人會買嗎?

蘇澤說道:“內閣決定成立一家東海貿易公司,專門負責朝鮮貿易。”

“海軍部以五艘退役戰艦入股,陸軍部以一批淘汰軍火入股。”

“東海貿易公司的六成股份在內閣,剩餘的四成在證券中心發行,可以自由買賣。”

“購買股票的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但是可以根據公司年底剩餘利潤,按照所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紅。”

蘇澤看向龐新躍說道:“能不能將股票推銷出去,就看你了。”

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021章 開蒙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31章 當家難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01章 穿越第004章 龍王第198章 解元!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32章 精鹽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030章 鬼市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265章 歸有光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053章 虎狐犬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97章 再破題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211章 沖繩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673章 定草原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032章 精鹽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010章 趕海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18章 船塢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09章 廣築城?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63章 神聖感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51章 《治安疏》
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021章 開蒙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31章 當家難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01章 穿越第004章 龍王第198章 解元!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32章 精鹽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030章 鬼市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265章 歸有光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053章 虎狐犬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97章 再破題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211章 沖繩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673章 定草原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032章 精鹽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010章 趕海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18章 船塢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09章 廣築城?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63章 神聖感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51章 《治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