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

bookmark

“高參謀!”一名傳令兵走進了高務觀的帳篷。

從南京城一路向東,抵達了上海之後,蘇澤給第二旅和第三旅準備好了臨時的營房。

雖然是臨時的營房,但是兩個旅的營房都是一模一樣的標準營房,不僅僅考慮到了大軍駐紮的問題,還考慮到了糧食補給和防火的問題。

營房的外圍都用柵欄圍住,士兵和軍官要進出營房都要旅長的手令,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爲了防止駐紮士兵滋擾旁邊的上海縣城。

高務觀自從加入了第二旅之後,作爲旅長林良珺的參謀的一員,一路上從南京殺到了上海。

這一路上,他不斷的適應東南新軍的節奏,等到了上海駐紮下來,高務觀總算是對東南新軍的軍制有了瞭解。

越是瞭解,高務觀越是心驚。

明廷和東南新軍比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草臺班子一樣,東南新軍的軍制實在是太嚴密了!

第二旅如今共有兵額八千人,林良珺是旅長,也是第二旅的最高長官。

除此之外,第二旅中還有一個可以監督林良珺的人,只不過這個人不是監軍太監,而是東南大都督府派駐在第二旅中的軍法官。

而高務觀進入第二旅之後,見了旅長林良珺之後,第二個見的就是這位軍法官。

第二旅的軍法官名叫魏明遠,據說原本是朱七手下的鹽梟,後來跟着大都督讀書識字,最後竟然考過了軍中的軍法官考覈,成爲一名軍法官。

魏明遠是個精壯的中年漢子,看起來非常的嚴肅,他見到高務觀之後,立刻將軍中條例遞給高務觀。

“高參謀,這是大都督親自修訂的《軍法條例》,按照都督府軍令,將帥主官和軍中參謀等文職軍官,一定要能熟練背誦,等到了上海之後,我會親自考覈。”

高務觀立刻要行拜禮,魏明遠說道:“以後軍中只要行抱拳禮,遇到上官也不用行跪拜禮,就算是軍中見到蘇大都督,也只要行抱拳禮就行了。”

高務觀連忙改了一個抱拳禮,這一路上他都在背誦《軍法條例》。

其實這份條例也不難背,畢竟除了要求軍官背誦之外,士兵也要熟讀的,用的都是通俗的白話。

《軍法條例》的內容很簡單,總共也就八條,就是禁止軍隊滋擾地方打擾百姓。

除此之外就是禁止明廷軍隊中的陋習,比如營妓,賭博,爭鬥之類的行爲,一旦觸犯輕則軍棍伺候,重則要開革出軍隊,甚至可能會被軍法官審判。

高務觀花了幾日就背誦完畢了,今天傳令兵過來,就是軍法官魏明遠要檢查他們這些新軍官的背誦軍法情況。

高務觀立刻站起來,隨着傳令兵出了營房。

走在營房中,高務觀更是覺得營地設置的精妙。

軍營中是不能隨身攜帶武器的,冷兵器、甲冑和火藥彈丸,全部都集中在營房中的軍火庫,由軍法官所屬的憲兵看守,還有專門的士兵巡邏防火防盜。

這些軍火庫距離士兵的營房又很近,一旦營地遇到襲擊,士兵們就能很快武裝自己。

這一路上雖然沒有遇到什麼戰鬥,但是士兵們都在操練紮營,類似的演習也進行了多次。

是的,這一路上的營房,基本上都和上海城外的這些營房一樣,就算是簡陋的臨時營地,紮營也都是按照這個規格設置,頂多是帳篷簡陋一點,營房破爛一點。

高務觀也在國子監的新軍學堂中學習過,知道這麼設置自然是害怕士兵在軍中鬥毆,若是有武器在手,軍中的爭鬥往往會見血,那樣就會結下血仇。

收繳了武器,可以防止譁變,同時也能防止軍中爭鬥演化爲流血衝突。

雖然明廷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大明的將官往往懶得這麼設置,高務觀則想得更深,以大明軍隊的鬆懈軍紀和拉胯的訓練程度,如果這麼設置遭遇夜襲,混亂的軍營怕是連武器都拿不到。

走過軍火庫,高務觀又看到了一座校場。

校場是平日裡進行操練的地方,在操練空餘的時間,還會組織蹴鞠之類的軍戲。

這會兒已經臨近傍晚,今日的訓練已經結束,此時兩支隊伍正在校場上進行蹴鞠比賽,也吸引了很多士兵圍觀。

高務觀認出這是第一團和第二團的蹴鞠隊正在比賽,現在第二旅下設六個團,每個團大概一千多人,六個團從蹴鞠比賽到戰功都爭的頭破血流,甚至連軍中衛生流動紅旗都能卷的飛起,可偏偏在戰場上六個團配合默契,高務觀是真心佩服林良珺的帶兵之術。

後來聽別的參謀說,這一套軍制都是大都督蘇澤親創的,旅長只不過是執行了大都督的政策,高務觀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大都督更加好奇了,父親口中的這位天才到底長什麼樣子,也難怪他能一天就奪下南京。

走過校場,就是傷兵營了,這裡是傷兵休養的地方,第一旅下設的軍醫官就在這裡給士兵治病。

據說這裡的軍醫官都是神醫李時珍在蘇州府開辦的醫學院學生,首席軍醫官更是李時珍的親傳弟子。

只看到從校場上突然衝出來一堆人,擡着一個人火速衝向傷兵營。

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軍醫官立刻出門,指揮士兵們將這個蹴鞠場上手上的士兵擡入傷兵營。

高務觀不由露出笑容,傷兵不僅僅包含在戰場上受傷,平日裡訓練受傷,或者身體不舒服的士兵都可以申請去傷兵營就醫,光是這點又遠超明廷的軍隊了。

在大明軍中雖然也配備軍醫,但是這些軍醫頂多給軍官看病,普通士兵除了自備傷藥之外,受傷了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高務觀還聽別的參謀說,在傷兵營是在這軍營中唯二能見到女人的機會。

傷兵營中聽說有幾位女醫官,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專門的女護士。

高務觀也不懂醫官和護士的區別,但是聽說有的傷兵的傷勢好了都要賴在傷兵營,最後被首席醫務官給通知各自的上級給領了回去。

走過傷兵營,就是一座簡易的舞臺,這裡就是唯二能見到女人的第二個地方。

聽說今天晚上就有文藝兵來這裡表演戲劇,高務觀只能祈禱自己今天軍法考試能合格,這樣晚上就能來這裡看戲了。

很快高務觀就看到了一個熟人,這是被分配到了後勤官麾下的前臨淮侯世子李言恭。

“高兄!”

李言恭參軍之後,也選擇了第二旅。

只不過在他在軍略科目考覈中沒有通過,還好後來通過後勤科目的考覈,這才獲得了一個後勤參謀的職位。

後勤官直屬於旅長,也配備一個小型參謀部門負責相關的後勤工作,另外還有一個工兵營專門聽命於後勤官,沿途的營房都是後勤官帶着參謀們和工兵營建造的。李言恭忙的腳不沾地,一直到了上海大營之後纔算是輕鬆了一些。

李言恭看到高務觀,就苦着臉說道:“行軍這些日子我一天就只能睡兩個時辰,根本沒時間背《軍法條例》,這下子完蛋了!”

高務觀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他已經將《軍法條例》背的滾瓜爛熟了,只要不失誤應該沒問題。

不一會兒,兩人又看到了一個熟人。

熊況原本就是前福州水師學堂的學員,所以可以直接擔任主官。

熊況加入第二旅之後,就擔任了新編第五團的團長。

新編第五團是一部分南京新軍士兵,加上南京明廷的軍隊組成的部隊,這些日子熊況也忙的不得了,帶着這些新兵熟悉軍務,學習軍紀,熟悉操典。

好在第五團的基層軍官,都是從老部隊中抽調的,到了上海總算是帶出來點樣子。

“熊團長!”

熊況看到兩人也是一笑,連忙說道:“你們就別挖苦我了,這破團長狗都不幹!”

高務觀立刻說道:“那我回去就帶話給旅長,熊團長說狗才幹團長!”

“哈哈哈!”

三人盡皆笑出聲來。

雖然熊況沒有說自己臥底的身份,但是高務觀已經猜出了端倪,按照東南新軍的條例,擔任連長以上的軍事主官必須要軍校進修的學歷,熊況一入新軍就做了團長,其中肯定有問題。

高務觀是看破了不說破,李言恭是乾脆不懂這些彎彎繞繞,他認爲是熊況起義立功所以才被任命爲團長。

三人寒暄了一番,終於來到了讓士兵們聞風喪膽的軍法官營地。

魏明遠執法大公無私,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兵都不會偏袒,凡是軍中有爭端,魏明遠也會調查清楚再做判決,從軍官到士兵,都對魏明遠又敬又怕。

包括熊況在內,所有新加入的軍官和參謀都走進軍法官的帳篷,看到放着紙筆考卷的簡易桌椅,都讓三人想起來學校的歲月。

嚴肅的魏明遠等到衆人入座之後,開口說道:“第二旅新任軍官,《軍法條例》考試現在開始!”

就在李言恭爲了卷子上的題目頭疼的時候,列兵李旺此時的感覺是幸福。

這幸福甚至沖淡了他腳腕上的疼痛,因爲此時給他敷藥的是一名女醫官。

李旺就是剛剛在校場上踢蹴鞠受傷,被戰友們擡到傷兵營的那個倒黴蛋。

但是看着專心給他敷藥的女醫官,雖然這位醫官穿着白色漢服大褂,嘴巴上還蒙着棉布口罩,但是一雙靈動的眼睛都讓李旺着迷。

李旺是林良珺在九江整編加入第二旅的士兵,在第二旅的資歷算是半舊不新。

和那些在福建建軍就參軍的老兵比自然不夠資深,但是比南京入伍的又要資深不少。

上一次李旺在安慶和南京作戰中表現優異,被連裡推舉參加下一次的軍校進修。

聽連長說,只有參加過軍校進修的才能“提幹”,李旺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家在九江就是世襲軍戶,不過是最普通的兵丁,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沒有出過軍官。

沒想到參加新軍才幾個月,李旺就得到了“提幹”的機會,這讓李旺更是充滿了給大都督賣命的動力。

在參軍的時候,李旺的家人就在九江授了田,雖然田畝不算多,但是如今大都督收的稅賦也低啊!

而且李旺參軍,家裡就能免役,這免役錢又是一大筆銀子。

如今春耕已經種下了,若是秋天能打完仗,李旺說不定還能看到家裡的莊稼。

李旺已經三十歲了,不過他原本是破落軍戶,根本沒人願意嫁給他,在明廷軍隊中,軍戶的光棍問題非常嚴重。

因爲子子孫孫都要世代做軍戶,誰家也不願意將女兒嫁給普通軍戶。

李旺聽連長說,大都督說了,等到戰事結束,或者傷殘退役的軍官都可以轉業到地方做官吏,連長這樣的還能去縣裡做個吏員,聽說團長如果轉業可以直接做縣令。

聽到這個,李旺自然是更有奔頭。

不求做到團長,就算是做個連長,成了縣裡的吏員,肯定也能討上媳婦。

原本做好準備打一輩子光棍的李旺也開始動春心了,今天這位帶着香皂味道的女醫官,更是讓李旺的心癢了起來。

“好了,已經敷上藥了,今天用木板固定一下,你腳腕不要再用力了,過兩天應該就能好了。”

可是李旺一句話都沒聽進去,他只是愣愣的看着孫醫官的眼睛。

被李旺這麼直勾勾的盯着,孫醫官扭過頭去說道:“第一營列兵李旺。”

“在!”

李旺本能的要站起來行軍禮,卻發現自己根本站不起來。

孫醫官噗嗤一笑,接着板着臉說道:“李旺是吧?你還是快點養好腳傷吧,要是趕不上下一場戰事,你可就要留在上海了。”

李旺聽到這裡臉都白了,他連忙問道:“孫醫官,我們什麼時候開拔?”

“這等大事我怎麼可能知道,不過你好好養傷,腳才能快點好起來。”

李旺無比後悔,爲什麼自己要搶斷那個球,要是不能參加下一場大戰可就虧大了!

孫醫官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士兵這個樣子了,她笑着說道:“你只是扭傷,沒有傷到骨頭,好好敷藥很快就能復原的。”

聞着孫醫官身上的香皂香味,李旺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在戰場上再立功!

老子也要當團長!明媒正娶這位孫醫官!

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40章 緝私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69章 算瘋子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679章 雨將軍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63章 神聖感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61章 淨海王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533章 活該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035章 謹慎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60章 掀桌子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053章 虎狐犬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529章 電磁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69章 算瘋子
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40章 緝私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69章 算瘋子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679章 雨將軍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63章 神聖感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61章 淨海王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533章 活該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035章 謹慎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60章 掀桌子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053章 虎狐犬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529章 電磁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69章 算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