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秘傳真傳

bookmark

第236章 秘傳真傳

嘉靖三十六年,嚴黨中堅分子趙文華上書,彈劾吏部尚書李默。

彈劾的理由是李默在吏部選人的策試題目爲:“漢武徵四夷,而海內虛耗;唐宗攻淮蔡,而晚業不終”。

看到這道題目之後,嘉靖皇帝大怒,認爲李默是在攻擊他的軍事政策,罷免李默的吏部尚書職位,將其下獄治罪,幾天後李默死於獄中。

兩黨的鬥爭更加的激烈化,兩黨就這個空出來的吏部尚書職位進行了激烈的爭奪。

結果是嘉靖皇帝再次發揮他的“帝王術”,命令傾向於清流的內閣大學士李本兼任吏部尚書,這場朝野爭鬥纔算是暫時平息。

可是兩黨爭鬥的餘波擴散開來,激烈的爭鬥只是暫時壓了下去。

此時在靖江島上,蘇澤正在和王錫爵下棋。

王錫爵的棋藝不如李贄,在蘇澤Lv5的棋藝技能下,被蘇澤神經刀一樣的棋路下的丟盔棄甲。

王錫爵眼看着自己的棋眼被堵死,整個右上角全部被吃掉,他投子認輸道:“汝霖,能不能別拉着我下棋了,這些日子我就沒贏過。”

蘇澤哈哈一笑,也扔掉棋子說道:“那這句就算是平局!”

王錫爵苦澀一笑,將棋子收起來說道:“蘇兄,你可想好了,你真的不要絲綢,就要我王家那十艘運送絲綢的沙船?”

蘇澤點頭說道:“當然,既然說定了,豈有反悔的道理!”

原來蘇澤在約定了護送王家的絲綢船返回上海縣後,在看到了王家的艦隊後很快改變了主意。

王家用來運送絲綢的,是江南地區內河航行的“沙船”。

這種船的船艙很寬大,甲板也結實,比甬船在長江中航行的性能更好。

最重要的這是一種風帆和漿動力兩用的船,在逆風或者是沒有風的情況下,用兩側的船漿也可以划行,這在江上作戰的時候非常實用。

蘇澤一眼就看中王家的這十艘沙船,向王錫爵提出不要王家船上十分之一的絲綢,只要王家這十艘船。

王錫爵自然答應下來。

蘇澤派遣了五十名士兵護送王家的船隊返回了上海,王錫爵並沒有跟隨船隊回去,而是留在了蘇澤身邊,幫助他籌謀後勤。

蘇澤不得不承認,能夠在後世擔任內閣首輔的王錫爵,天生就是幹後勤的料子。

王錫爵接手了後勤工作時候,很快就和歷縣令打成一片,和靖江方面的合作非常順暢。

他分配軍用物資的時候非常公平,又總能很快的處理軍營內的糾紛,很快整個軍中都對他的能力非常信服,也都支持他的分配方案。

在王錫爵的籌備下,蘇澤沒有繼續駐紮在靖江縣城,而是在孤山鎮的漁村中建造兵營。

蘇澤在島上招募了對倭寇有切骨仇恨的青壯五十人,補充進了軍營中一起訓練,又制定了日常巡島的訓練項目,這段時間累計又消滅了從上游飄下來的倭寇三十多人。

就在兩人對弈完畢的時候,林德陽匆忙走進了大帳,向蘇澤通報了倭寇攻破江都縣,揚州城外常平倉大火的消息。

“什麼!?常平倉大火?兩萬漕糧付之一炬?”

王錫爵手中的棋子落在地上,他憤憤不平的說道:“這幫漕運官是怎麼當的!庸人誤國啊!”

兩萬旦糧食是什麼概念,如今的米價是一旦米二兩銀子,這兩萬旦糧食付之一炬,也就是整整四萬兩銀子都燒沒了。

這對於雪上加霜的大明王朝,又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王錫爵說道:“今年江南的糧價又要大漲了,恐怕又要鬧饑荒了。”

蘇澤問道:“江南也會鬧饑荒?”

王錫爵嘆息說到:“汝霖有所不知,江南雖然號稱是魚米之鄉,可實際上江南現在已經不怎麼產糧食了。”

“這是爲何?”

“因爲種糧食不賺錢啊,在江南種糧食才賺幾個錢啊,米價都多少年不漲了。別說是租種別人土地的佃戶,就是我們王家自己的田,如果用來種糧食也是虧本的。”

“我們江南地區的土地,要麼種植棉花要麼種上桑樹,近些年早就不種糧了。”

蘇澤明白了王錫爵的意思,江南的經濟更加發達,和福建不同的是江南地區已經形成了以銀子爲主要貨幣的市場。

後來張居正變法的時候,最早也是在南直隸推行稅收折銀的,實際上在嘉靖年間江南很多的雜稅就已經摺銀上交了。

但是我們是一個貧銀國,長期以來都缺乏銀兩,在這種貨幣緊缺的情況下,種田的收益太低,江南發達的絲綢棉花紡織業又太賺錢,所以曾經是魚米之鄉,天下糧倉的江南地區,已經不再種植糧食。

而被倭寇肆虐的通州府、泰州府、揚州府地區,則已經成爲整個南直隸最重要的糧食產區。

現在這個樣子,別說是今年的夏糧和秋糧肯定是顆粒無收了,本來要運送到京師的兩萬旦糧食沒了,朝廷就算是恩免一部分,也肯定還要江南再收些糧食入京。

這下子肯定南直隸的糧食更少,結果就是糧食價格肯定要漲。

王錫爵話音剛落,靖江歷知縣就走進了軍營。

“蘇團練使,揚州糧倉大火,我準備在靖江招募流民開田,您看如何?”

果然大明朝還是有聰明人的,歷縣令一聽到消息,就抓住了糧食這個關鍵的問題,他對蘇澤說道:“只要打出團練使的旗號,周圍很多流民都會來靖江的。”

蘇澤也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我也會在鼓山鎮附近開墾軍屯的。”

送走了歷縣令,蘇澤又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卓吾先生,您怎麼來靖江了?”

看到風塵僕僕的李贄,蘇澤連忙迎接上去,不是讓他在上海縣抗倭緝私團練的大營中主持後勤嗎?他怎麼來靖江了?

李贄身後還跟着徐時行,他笑着說道:“我是來給汝霖送好東西來的!”

“什麼好東西?”

李贄拉着蘇澤來到碼頭上說道:“我是隨着王家的沙船來的,前幾天王家已經結清了鈔關稅,將沙船留給了我們。”

“正好姐夫送來了這玩意兒,我就親自坐船押送過來了。”

蘇澤隨着李贄來到碼頭,當他看到沙船船頭的炮頭,驚呼道:“佛郎機炮?這是哪裡來的?”

李贄說道:“上次你不是讓姐夫蒐集西洋火器嗎?姐夫託了關係,這是浙江那邊繳獲的倭寇火器,但是在浙江沒人會用,就被鈔關廳要了過來。”

“我曾經聽你說過佛郎機炮的威力,拿到這兩門炮之後就立刻親自押送過來了。”

蘇澤登上沙船,查看這兩門佛郎機炮,看到炮身上葡萄牙文的銘文,就知道這是倭寇從葡萄牙人手上買的。

炮身的磨損並不嚴重,炮管也沒有開裂,從銘文上看這門炮出場時間也不久,估計是沒用幾次就被明軍繳獲了。

“當年陽明先生平定宸濠之亂的時候,就鑄造過佛郎機炮,怎麼浙江明軍都不會用了?”

李贄嘆息說道:“宸濠之亂都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國朝這些年衛所都糜爛成什麼樣子了?要是還和陽明先生在的時候那樣,倭亂早就平定了。”

蘇澤想了想,好像確實如此,如今大明官軍的戰鬥力已經到了什麼地步呢,就連最普通的軍陣操練,安營紮寨的知識都成了軍將世家的“不傳之秘”,這些軍事衛所將軍事技術敝帚自珍,拒絕交流和學習,很多東西在家族“傳承”的時候都失了傳。

就像是原來的長寧衛,這七代以來靠的就是一本國初時候的練兵手冊,這還是長寧衛歷代百戶都認真操練士兵的,才能將這套手冊完整的傳承下來。

前一任林百戶曾經四處去其他衛所切磋,可都被對方用“家學不能外傳”而擋了下來。

除此之外大明軍隊還興起了訓練浮誇的“戰陣搏殺花招”風氣。

所謂的花招,類似於近現代傳武中的招數。這在宋代的軍事書籍中就已經在軍中嚴格禁止操練,更是嚴禁在戰場上使用。

原因自然是很簡單,戰場是搏命的地方,你臨陣對戰用一套刀法,還沒把刀舞好,就已經被對方弓箭手射成刺蝟了。

鴛鴦陣的操練就很簡單,刀斧手只需要練習砍人這麼一個動作,盾牌手也只需要練習格擋就可以了。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就反覆強調,不允許士兵在戰場上使用各種“花招”,更是禁止所謂的“奇門兵器”上戰場。

這種已經在唐宋軍事書籍中辨析明白了的道理,到了大明朝的軍營中還死灰復燃,究其原因還是軍事技術斷層,外行領導內行,讓這些看起來威風凜凜的“花架勢”成了各種“絕招密招”。

早在正德年間,明代已經能夠自己鑄造佛郎機炮了,還被王陽明用來平定了南昌之亂。

但是過去了幾十年,浙江竟然繳獲了佛郎機炮不會用。

這兩門佛郎機炮蘇澤還是笑納了,方望海對於這兩門炮非常重視,還從南京購買了火藥和彈丸,一併送給了蘇澤。

蘇澤又看了看沙船的甲板,王家這批船用的木料很結實,蘇澤立刻指揮軍中的工匠上船,試圖將佛郎機炮固定在沙船上。

李贄送完了沙船和火炮之後,隨着甬船返回了上海,徐時行則留在了靖江看蘇澤練兵。

徐時行也大大方方的對蘇澤說道:

“汝霖兄,我是想要觀摩你練兵,返回蘇州也練一支團練保衛家鄉。”

蘇澤對於徐時行的偷師學藝並沒有任何不滿,而是大方的說道:“汝默兄儘管看盡管學,蘇某練兵也沒有什麼訣竅,用的不過是死力氣。”

可是等到徐時行真的看了蘇澤練兵,才知道所謂的“死力氣”是多麼的難學。

能和士兵同甘共苦這一點,大明大部分的軍官就很難做到,而賞罰分明這麼看起來簡單的事情,也不是看起來那麼容易做到的。

接下來的日常操練,後勤補給,蘇澤還要經常給士兵和附近百姓看病,制定各種值夜和巡邏的方案,徐時行很快就明白了,爲什麼蘇澤這支部隊戰鬥這麼強。

軍餉尚且不談,蘇澤花在每一個士卒後勤和操練上的費用都是巨大的,大明朝根本養不起這樣的兵!

就算養得起,那些軍官也會將這些錢全部貪墨掉,抗倭緝私總團之所以能迅速形成戰鬥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蘇澤帶來的二十名護衛。

以林德陽爲首的這批護衛都是林默珺挑選的精銳,他們本來就是長寧衛按照基層軍官來培養的。

也是因爲他們過硬的素質,才能迅速在戰場上形成戰鬥力,要不然光靠蘇澤一個人,不可能短期之內就訓練出如此的精銳。

徐時行很快放棄了學習練兵的想法,他安心的跟隨蘇澤學習參贊軍務,從制定作戰計劃開始,跟隨蘇澤學習最基礎的軍事技術。

在放棄了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後,徐時行的學習進度飛誇,他在做參謀上也非常有天賦,而且在做情報工作上也非常有天分,徐時行總能從逃難百姓口中複雜的描述中,抽絲剝繭整合出前線真實的情報。

蘇澤嘖嘖稱奇,這個時代江南人才的質量果然恐怖,不愧是未來的內閣首輔,果然不是尸位素餐之輩。

從徐時行整理的情報中,徐海手下攻打鎮江的行動遇到了阻力,南京兵部尚書楊博以七十歲的年紀親自督戰鎮江,死死的守住了鎮江。

鎮江雖然守住了,但是長江水師貿然出戰,被倭寇小船襲擊全軍覆沒,楊博當機立斷燒掉了京口水師大營,擋住了倭寇奪取京口渡口的計劃。

京口北固亭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倭寇攻打鎮江受阻,化整爲零向長江中下游散開來。

蘇澤看着地圖,輪到自己要動一動了。

(本章完)

第243章 水淹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79章 亡於洪武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265章 歸有光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97章 再破題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021章 開蒙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679章 雨將軍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635章 軍功章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43章 水淹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056章 脫毒難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72章 榜一第494章 爹的事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186章 大買賣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31章 當家難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017章 衛學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617章 打老虎第258章 藥,種子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007章 軍籍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
第243章 水淹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79章 亡於洪武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265章 歸有光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97章 再破題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021章 開蒙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679章 雨將軍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635章 軍功章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43章 水淹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056章 脫毒難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72章 榜一第494章 爹的事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186章 大買賣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31章 當家難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017章 衛學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617章 打老虎第258章 藥,種子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007章 軍籍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