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轉進如風

蘇澤的【水利】技能已經刷到了Lv10,只不過之前蘇澤加水利技能是爲了利用水能,目前有兩個被動技能:

【藍色被動——縛以蒼龍爲機杼:建造水力驅動的機械設置,水利技能+2。】

【紫色被動——水力作坊:建造水力動力的設施時候,水利技能+3,相應的工程學技能+3】

對於胡宗憲興修水利的建議,蘇澤自然是支持的。

他當然知道胡宗憲未必是安的好心,但是蘇澤相信如果將浙江水利工程的任務交給胡宗憲,那胡宗憲肯定會不折不扣的完成。

這就夠了!

而且發展農業,本來也是蘇澤定下的發展任務。

當人們驚歎於十八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時候,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之前,爆發的那場農業革命。

十八世紀初期英國農業的快速發展,這纔將更多的人從土地上解放開。

而農業技術的增長,包含了農業育種、種植技術、水利灌溉、防治蟲害和施肥等一系列的科技發展,最終讓英國的農田畝產遠遠高於歐洲諸國。

只有先滿足吃飽飯的前提下,纔有可能爆發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

蘇澤也明白這個道理,在這個時代,大明的水利設施已經非常老舊了,各地水患頻發,經常因爲水旱災害而減產。

蘇澤拿着胡宗憲送上來的水文圖,認真的研究了一陣子。

其實蘇澤願意治水,因爲他還有一個絕招。

治水最大的工程量就在於挖掘,但是蘇澤擁有一項明廷沒有的超級神器——炸藥。

炸藥發明以後,人類改造自然的速度大大加快,這也是爲什麼炸藥獎能成爲科學界最高獎項的原因。

炸藥在人類工程學上的作用,不亞於它在武器製造上的貢獻。

有了這個,蘇澤可以一邊用修建水利工程來試驗炸藥的效果,又可以利用炸藥節省民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席間,蘇澤和胡宗憲賓主盡歡,兩人談論起浙江的水利工程後,胡宗憲和徐渭也都吃了一驚。

徐渭本來就是浙江人,對於浙江山川地理自然是瞭如指掌。

胡宗憲在浙江抗倭,這段時間又專門補課,對浙江水患情況也都備了課。

但是在蘇澤Lv10的【水利】技能面前,兩人都完全不夠看了。

說到專業知識,蘇澤侃侃而談,說的兩人一愣一愣的。

接着蘇澤又拿出胡宗憲所獻的水文圖,重新將他的規劃做了調整,提出了更加省時省力的修建方案,又提出了“分步走”的方案,逐步解決江南運河和錢塘江的水患問題。

胡宗憲心中驚駭,沒想到蘇澤竟然這麼懂行,他的方案果然要比自己那套方案好多了,也要省時省力的多。

只是如果真的按照蘇澤的方案來修,自己獻策修建水利拖延蘇澤計劃不就失敗了?

可如果真的按照蘇澤的方法修成了,那浙江百姓可真的是有福了。

胡宗憲內心糾結不安。

蘇澤倒是非常坦然,宴席結束之後,蘇澤立刻對胡宗憲說道:

“胡公,既然這份方案是您提出來的,那有始有終,就請您來主持浙江水利工程吧!”

胡宗憲還準備推辭,蘇澤握着他的手說道:

“浙江百姓太苦了,有胡公在,他們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胡宗憲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次日,大都督府傳出任命,胡宗憲就任東南大都督府副都督,巡撫浙江,專司浙江水利。

蘇澤又在福州公開招募懂得水利工程的人才,讓他們一起去浙江協助胡宗憲治水。

蘇澤又拉着胡宗憲見了福州的軍政要員,胡宗憲內心嘆息,自己是徹底入夥了。

徽州府。

張居正看着南京兵部加急送來的快報,血壓再次上來了:

“九江這麼快就被賊軍攻下了?九江知府曾廣泰是不是投敵了!?”

劉世延看完了報紙,也是沉默不語。

“張部堂,會不會是賊軍的假消息?九江城池高大,還有水牆外城的防禦,就算是曾廣泰再不知兵,也不會這麼快陷落啊?”

劉世延還心存僥倖,但是張居正已經絕望了。

張居正搖頭說道:“賊軍的報紙消息一向準確,上次朝廷抓捕譚綸的新聞就比朝廷錦衣衛走的都快,這等軍情很快就會傳遞開,賊軍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撒謊。”

劉世延想了想好像確實沒錯,九江陷落,長江航道很快就會壅塞,不出幾天消息就能傳到下游的安慶、南京等地,根本沒有製造假消息的必要。

劉世延感覺到了極大的挫敗感,他對着張居正說道:“部堂,既然賊軍已經攻陷了九江,那我們在徽州府的仗還打不打了?”

張居正和劉世延出徽州府,本來是想要支援江西,卻被林德陽的浙江新軍攔在了景德鎮。

爲了突破林德陽的封鎖,劉世延多次出擊,可都被林德陽給挫敗了。

而打了這麼久,劉世延也終於明白了,林德陽根本就是拿着他練兵!

每次劉世延佯攻,或者小股突破的時候,林德陽送上來的就是訓練不足的新兵,所以這些戰鬥有時候還能有意外的戰果。

可一旦劉世延用主力突破的時候,林德陽就一定會帶上精銳阻擋,每一次都能將劉世延部牢牢的卡死在徽州府邊上。

劉世延感受到了侮辱,可是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如今九江都已經陷落了,張居正西線突破支援江西的戰略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了,劉世延看向張居正,詢問他接下來的戰略方向。

張居正看着地圖說道:“去安慶!”

安慶?

張居正說道:

“誠意伯,以你和蘇賊作戰的經驗總結,蘇賊作戰的特點是什麼?”

劉世延腦海中冒出幾個詞,“裝備先進”,“軍紀嚴明”,可是這些都和張居正的戰略有什麼關係?

張居正自問自答的說道:“要我總結,蘇澤用兵的策略就是‘風林火山’四個字。”

劉世延兵法了得,他立刻知道張居正說的是《孫子兵法》中的典故,他說道:“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張居正點頭說道:“蘇賊狼子野心,很早就開始練兵準備造反了。”

“但那個時候蘇賊是以抗倭團練的名義訓練軍隊,不可能招募太多人,因此蘇澤最擅長的是用精兵。”

“閩浙兩省之地,福建山多田少,浙江也飽受戰亂,就算是加上蘇鬆,蘇澤也養不出大軍,所以賊軍雖精,但是人數不多。”

劉世延連連點頭,張居正分析的沒錯,蘇澤麾下的軍隊就是這樣,人數少裝備好,往往能夠打幾倍於己方的官軍。

張居正又說道:“精,是蘇澤軍隊的優勢,可同樣也是劣勢。”

“當時蘇賊發動的時候,靠着精兵能夠迅速奪下福建和浙江,可是被我在鎮江阻擋之後,就沒有繼續攻打南京和揚州,這就是因爲蘇澤手下的精兵太少了,因爲沒有足夠的兵力控制南京。”

劉世延也點頭,張居正分析的沒問題。

張居正說道:“我們現在也是,對面的景德鎮軍隊雖然強悍,擋住我們前往江西,但是因爲他們人數不夠,所以也無法攻入徽州府。”

劉世延再次點頭,他問道:“部堂,這和風林火山有什麼關係?”

張居正說道:“有關係,因爲只有精銳,所以蘇澤作戰非常依賴交通線。”

“能夠一舉下福建和浙江,是因爲福建和浙江的海岸線,蘇賊本來就是海邊軍衛出來的,又在福州訓練水師,所以能將精兵迅速投放到福建浙江沿海的重要城市中,從而迅速控制兩省。”

“蘇州府和松江府也是如此,這兩府都靠海,又有蘇澤留下來的抗倭總團作爲釘子。”

張居正又說道:“江西之戰也是如此,沿着鄱陽湖攻略沿湖的諸城,蘇賊靠的也是船舶的機動性。”

“所以蘇賊的風格是風林火山,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其疾如風’這四個字!”

“九江被攻破,湖廣的綱糧運輸被切斷還是其次,我更擔心蘇澤利用長江的機動性,襲擾上下游的重要城市,甚至威脅南京。”

劉世延冒出一身冷汗,果然還是張居正想的遠啊。

蘇澤擅長造船,如今控制了長江重鎮九江,如果明軍不盡快做出應對,蘇澤完全可以沿着長江水道襲擾周圍的城市。

中上游的武昌,下游的南京,這些都在長江航線上的!

劉世延還是有些猶豫的說道:“張部堂,我們如果去安慶,那徽州府?”

張居正說道:“安慶也是長江重鎮,就在南直隸境內,若是賊軍真的攻打徽州府,我們隨時可以南下支援。”

“剛剛我也說了,蘇澤用兵極其注重機動,徽州府多山多水,道路又不好走,他不會選擇從這裡進攻的。”

“誠意伯如果還不放心,就派人搗毀徽州府去往江西的道路,然後留下部分軍隊防守就行,剩餘的人都隨我去安慶!”

張居正都這麼分析了,劉世延也只能點頭。

他按照張居正的吩咐,破壞道路燒燬橋樑,然後留下少部分兵力,帶領大軍前往安慶。

就在張居正帶部“轉進”安慶的時候。

松江府。

徐氏大宅。

徐家二公子,當朝閣老徐階的二兒子徐琨,正在接待新上任的松江知府申時行。

“什麼?蘇賊,哦不大都督要向我們徐家訂製冬衣?”

徐琨覺得自己是不是昨天酒喝多了,是不是做夢還沒醒。

申時行放下茶盞說道:“當然,誰不知道松江府徐家是松江府棉紡的龍頭,這次我軍要定製兩萬件冬衣,除了徐家之外,還有誰能接下來?”

徐琨得到申時行的誇讚,臉上露出洋洋得意的笑容。

這位徐公子雖然考試不行,做人也不怎麼樣,但是做生意卻很有天賦。

《天工開物》出版後,徐琨壯士斷腕,砸了家中作坊的老式紡紗機,立刻斥巨資聘請人才和製造了新織布機,雖然小虧了一陣子,最後卻成功利用徐家家大業大的優勢,搶佔了技術先機,再次成爲松江紡織業的龍頭。

靠着技術發展的成本降低,通過大明邊軍的冬衣生意,徐琨又大賺了一筆。

而這位徐公子也沒有故步自封,他在紡紗織布上投入了本錢後,又開辦了冬衣工坊,專門招募工人制作成衣。

這也是徐琨在承接了明軍冬衣的生意之後,徐琨想到的生財之道。

軍服自然不可能是量身定做的,所以邊軍冬衣只需要製造均碼就可以了。

徐琨很快發現,製作均碼衣服的好處。

不需要量身定製,裁剪布料可以同時進行,各部分的縫合也可以交給專門的人,採用《天工開物》上說的“流水化生產”。

徐家的成衣店也很快在蘇州府和松江府打出品牌。

徐琨甚至都懶得種田了,他將自家很多土地都改成了工坊。

就在這一切都欣欣向榮的時候,蘇澤的軍隊佔領了松江府,徐琨當天就要捲鋪蓋跑路了。

可偏偏他又放不下偌大的家業,徐琨躲在松江城內,又發現城內沒有什麼變化。

蘇澤並沒有清算松江府任何人,也沒有專門來找徐家的麻煩。

接下來,蘇澤頒佈的兩條命令,減租減息和均衡徭役,徐琨也一點都沒反抗,反正他徐琨也不靠着這點田租過日子,減租減息就是了。

至於徭役,花點錢免役不就好了。

再之後,蘇澤禁止蓄養家奴的政令更是得到了徐琨的雙手支持!

因爲江南這邊蓄養家奴成分,導致徐家的工坊經常招不到工人。

徐琨直接帶頭,將徐家所有家奴的身契都燒了,果然徐家的工坊立刻招募到了工人。

松江知府還給徐琨送來了匾額“積善之家”,表彰他響應大都督府政令。

這期間,徐琨他爹徐階多次寫信過來,要求徐琨將松江的家業處理了立刻北上京師。

可是徐琨卻不想要走了。

自己是次子,哥哥徐璠靠着父蔭都當上了工部侍郎了,徐家再恩寵,徐琨去了京師也是做個遊手好閒的二少而已。

而留在松江府,每天視察工坊,處理產業,都給徐琨極大的滿足感。

偌大的產業,徐琨又怎麼捨得送人?

而且蘇澤要是清算徐家,早就已經清算了。

可是徐琨依然沒想到,申時行竟然會上門向徐家訂購軍隊冬服。

徐琨腦海中冒出一個瘋狂的問題:

等邊軍南下的時候,兩邊都穿着徐家的冬服戰場相見的時候,到底誰的冬服更暖和?

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646章 蘭州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623章 教亂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95章 重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72章 榜一第023章 蘆田第673章 定草原第027章 鴛鴦陣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466章 爭湖廣第033章 曬鹽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008章 屬性點第131章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24章 徐渭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31章 當家難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63章 吃絕戶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075章 治本經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79章 雨將軍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58章 少爺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58章 藥,種子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173章 案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
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646章 蘭州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623章 教亂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95章 重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72章 榜一第023章 蘆田第673章 定草原第027章 鴛鴦陣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466章 爭湖廣第033章 曬鹽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008章 屬性點第131章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24章 徐渭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31章 當家難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63章 吃絕戶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075章 治本經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79章 雨將軍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58章 少爺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58章 藥,種子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173章 案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