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回 分歧

劉明和張飛一時沒想到郭嘉竟是如此的牙尖嘴利,竟然會如此的損人都損到家了。而關羽更是當時就氣地說不出話來,手指顫抖的指着郭嘉,半晌才說怒吼道:“豎子找死。敢說某家不行。等某家娶了紅昌姑娘之後。某家一定要讓你知道知道,某家到底是行,還是不行。”一邊說着,那關羽的拳頭是捏的嘎嘣嘣直響。

郭嘉毫無懼色,笑嘻嘻的說道:“大丈夫一言九鼎,二哥你可不能後悔呀!”

關羽氣哼哼地說道:“有什麼可後悔的。”

劉明明白了。笑着對關羽說道:“二弟。你又上當了。奉孝這可是在對你行那激將之法。”

郭嘉嘻嘻笑道:“雖然這個法子比較俗套。可不管是多會兒,就是有用呀。”

張飛瞪大了眼睛,驚訝得看着郭嘉說道:“奉孝。雖說你小子是好意。法子也挺管用,可你小子的這張嘴也太毒了點吧?咱們哥幾個平常可不錯。你小子這要是把俺二哥,真的氣個好歹的。到那時看你小子可怎麼辦?”

郭嘉先向關羽賠罪說道:“二哥氣度過人。向來海量。此次念在奉孝一片好意。想必不會與奉孝計較吧。奉孝在此向二哥賠罪了。”說完,郭嘉給關羽深深的施了一禮。

關羽平常最是好臉好面,見到郭嘉如此得給自己賠禮道歉,還就真也再說不出什麼來了。而且關羽想到郭嘉的一番心意,也不禁是心頭一暖。緩了顏色。不過,關羽還是氣哼哼的對郭嘉說道:“奉孝。你的好意。二哥心領了。不過,下回有什麼,你直接說就行了。只要你說得有理,二哥一定聽你的。可千萬不要再這麼的刺激二哥了。二哥可經不得你幾次折騰。這回就這麼算了。可千萬不許有下回了。”

郭嘉連忙打蛇順杆爬地說道:“二哥。瞧您說得。這回不是喜事嗎?小弟也就逗一個樂。也算是咱們戰前的調劑。下回小弟怎麼還敢呢?”

隨後,郭嘉又看見張飛還在一旁嘿嘿的傻笑。瞄了一眼張飛說道:“三將軍聽說您的度量可不小。不如讓小弟也試試。”

張飛嚇了一跳,連聲說道:“別。別。咱哥倆有話好說。你也知道按老張的脾氣爆。受不得你那個。這要是俺老張被你氣個好歹的。你三嫂可不會放過你。”

劉明一看這個郭嘉也太囂張了。也不由自主地起了童心,捉諧的替兩位弟弟拔創說道:“奉孝。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聽你嫂子說,你和咱們幽州的糜大小姐,處得挺不錯的。現在人家糜大小姐也到了出門子的歲數了。不如這回咱們回到幽州之後,就把你的親事和二弟的親事一塊辦了吧。”

郭嘉得臉色,當時就苦了下來,對劉明哀求道:“主公。不用這麼狠吧。您這樣會令咱們幽州的美女們,傷心欲絕的。”

張飛實在忍不住了,衝着郭嘉說道:“得了唄。什麼傷心欲絕的。也就是咱們幽州少了一個斯文敗類。少了一個色狼。今後美女出門也會安全了許多。”

郭嘉惡狠狠的看向了張飛,張飛嚇了一跳。連忙改口安慰郭嘉道:“奉孝。別這樣嘛。玩笑。玩笑而已。以你玉樹臨風的美男子,就是成婚了,不也是照樣去安慰那些美女們去嗎?倒是你不成婚的話,那個糜大小姐整天跟着你的,你快活的起來嗎?把她娶回家,讓她做你老婆,幫你看個家,只是讓你更省心一些。再說了,今天你拒婚的這句話要是傳到了那糜大小姐的耳朵裡,她能放過你嗎?長痛不如短痛。你就認了吧。最多以後哥哥們給你打個掩護,讓你能經常的出去風liu快活一下。”這張飛在危急之下,竟然說得頭頭是道。照實得讓劉明和關羽對張飛另眼相看。

郭嘉在張飛有理有據的勸說下,也就愁眉苦臉的認了。

其實,劉明和張飛等人也知道郭嘉對糜大小姐不錯。否則以郭嘉的腦子,要整個人,捉弄個人,那還不是手到擒來。不過,劉明等人剛惦着替郭嘉高興。那郭嘉忽然在一旁陰陰的笑道:“嘿嘿。有道是夫爲妻綱。糜糜這回嫁給了我,看我如何的調教於你。”

劉明兄弟三人都是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不過,劉明現在可也不是初來古代的那會兒了。劉明尤其在成婚了之後,更是早就知道如今這個時代的女性,絕不像自己剛來的時候想得那樣封建保守。反倒是除了一些上層階級的氏族大家,飽受家族教育的女性之外,如自己的蔡琰那樣的女性。其他的女子還是蠻開放的,也挺有自己的主見。劉明暗自嘀咕:奉孝,你就先得意吧。看你們成了婚之後,到底是誰調教誰。

嬉笑了一番之後,衆人各自安息。次日天明,劉明命手下聚集滿營衆將,以及衆位朝臣議事。這些朝中的文武大臣和那滿營的衆將來到之後,分作了兩處。朝中的文武大臣聚到了一處。而那些投靠自己的幷州和司隸的將領澤和自己的幽州手下站到了一處。只是這一處,又根據個人的遠近。各自一堆。劉明一看,就是一搖頭,果然不出郭嘉所料,這些將領和需要一些磨合期。

不管這些,劉明先隨意地把幽州公孫度,公孫瓚以及難樓起兵造反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然後,劉明首先對那些朝中的文武大臣說道:“諸公。本公守土有責,而且幽州有亂,我軍的糧草供應,也成問題。本公只能先回到幽州把那叛亂做反的公孫度等人拿下,然後再來爲朝廷盡力了。如今天子蒙塵,國家大事,百廢待興,也只有靠諸公先暫時鼎立支撐大局了。萬幸的是,此時的咱們的京師洛陽,本公已經從那國賊董卓的手中奪回來了。諸公可以在此商議朝政,謀劃如何得請聖上還朝。”

劉明剛說完,這底下就亂成了一片,那些朝中的文武大臣紛紛的議論起來。劉明也不去理會他們。又起身到了那些剛剛投降自己的幷州和司隸得將領跟前,對他們說道:“衆位將軍,爾等初次投奔於我。未及得享安逸,我幽州就出如此爲難。現形勢危急,本公即可就要班師回幽州平亂。此事,事關衆位將軍的安危。今日,本公在此問爾等,爾等可願與本公共赴危難?願者,本公歡迎。不願者,本公也不挽留,自會給爾等盤纏、路費。讓爾等另謀他處。”

劉明原本的那些幽州的手下,那根本就不用說了,自是劉明指那,他們打那了。全都立即地回答道:“誓死追隨太尉大人。不離不棄!”

而那些幷州和司隸得武將,有的在心中嘀咕:還會有如此得美事。要打仗了,倒要叫我們走了?不會我們纔開口,就把我們給清除了吧。也有的武將心想:自己已經投降了太尉大人。如果在這危難之時,自己跑了。以後還有誰會收留自己?有道是:貨賣識家。好鋼用刀刃上。這就是自己出人頭地,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還有的武將想到:當初自己跟着董卓這麼多的兵馬,都被太尉大人輕易的打敗了,那些幽州的跳樑小醜,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就看太尉大人昨天得到的情報,都沒有連夜動身得穩當勁。就可以看太尉大人心裡是多麼的有根了。而且,這還背不住只是太尉大人試探我等忠心的一計呢?這天高水遠的,誰又知道太尉大人的幽州是不是真的有人造反了。

而就在這時,那呂布搶先說道:“太尉大人對我等有不罪之恩。又好意的收留我等。我等豈可在太尉大人的用人之際離去。如此,我等豈不是招世人笑罵。好男兒征戰沙場,有戰亂待平,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機。也是我等報效太尉大人的時候。我呂布在此誓死爲太尉大人效力!”

劉明沒想到會是呂布帶頭表忠心,而且呂布說的條理分明,分外得讓自己聽着舒服,順心。而劉明今日的言論,乃是早就和郭嘉商量好的,爲的就是攏一下這些降將的人氣。使其不會在將來與公孫度的大軍作戰的時候,突然的變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當下劉明讚許的看了一眼呂布說道:“好。”然後將目光看向了別人。

那張遼接着說道:“願爲太尉大人效力。”

高順有些明白了劉明的意圖,也接着說道:“命已歸太尉大人。凡太尉大人所命。唯死力爾。”

剩下的侯成、魏續等等的幷州以及司隸得降將,全都表態要跟隨劉明到底。

劉明這才滿意的跟衆將說道:“各位將軍即已決定跟隨本公。那本公是決不會虧待各位的。不過,既然各位將軍全都要一心跟隨本公,那今後就要對本公的將令,令行禁止。嚴加聽用。須知本公幽州的兵法森嚴。不可褻du。”

衆將齊聲稱:“諾!”

劉明處理完了自己手下的這些將領,轉回身來看那些朝中的文武大臣商量得如何了。劉明過來一看,沒想到自己原本以爲這些朝中的文武大臣,會非常高興得接受自己的提議。在這個洛陽成立朝廷,與那董卓對着幹。可如今這些朝中的大臣卻分作了兩派。在那裡討論不休。

劉明這一過來,兩邊人都更來勁了,紛紛拉住劉明,讓其贊同自己的觀點。

就在劉明聽得迷迷糊糊,頭痛不已的時候,那王司徒則分開了衆人,勸劉明說道:“太尉大人。如今天子蒙塵。我等自應是要先已大事爲重。太尉大人幽州兵馬的軍餉我等可以籌措。太尉大人的守土之責,我等也可於今後在聖上面前爲太尉大人承擔。至於那幽州的叛亂,我等也可等以後由太尉大人恭請聖上回來之後,在請聖上讓太尉大人回去平定。不知太尉大人意下如何?”

其他的官員一聽王司徒這麼說,也都紛紛得附和。這可把劉明嚇了一條,這要是真的把自己纏在了這裡,那自己幽州的根基可就要真的丟失了。那可怎麼能行呢?於是,劉明連忙苦笑的跟衆位大臣解釋道:“非是本公不願爲朝廷盡力。而是,就算是本公的軍馬留了下來,而且衆將士的糧餉由諸公來解決。可諸公又是怎麼來解決呢?要知道那董卓退向了長安,那長安乃是他的根本所在,城高牆厚,兵精糧足,又有崤函之險,斷非一日可以攻下。我這五萬的大軍,再加上這些新降的十幾萬的人馬,向在洛陽附近,千里無糧。諸公又能支持個幾日糧草?而且那幽州公孫度反賊的實力龐大,如不盡早平定,他得到本公幽州糧草的資助,與那董卓遙相呼應,則漢室危矣!天下危矣!況且本公之精銳,皆是幽州的虎狼之師。如今幽州危在旦夕,衆將士心繫家園,無心戀戰,就算是勉強留此應戰,那也無十足之戰力。再說了,如今那董卓已經被打怕了,逃走了,而那本初響應諸公的號召,結盟數十萬,前來討伐董卓,這裡也不少本公得這點軍馬了。這朝中的大事。又有諸公在此謀劃效力,本公焉有不放心的,就請諸公多費心力了。”

王司徒等人一聽劉明說得在理,也就不再強留劉明,遂把剛纔的分歧跟劉明敘說出來。

原來,剛纔這些朝中的大臣在討論同組朝廷的時候,那王司徒提出這天子既然是何皇后下‘罪己詔’禪讓的,而且又有太尉劉明得先皇遺詔,那他就是漢室的正統,只要那董卓還在一天的擁立天子,董卓就只能算是一個權臣,而那天子的身邊就應該有朝中的大臣追隨,保護天子的安危。

而以馬日碑爲首的一羣大臣則認爲應該聽從劉明得建議,在洛陽把朝廷的框架搭起來。共同謀劃如何得營救天子,剷除董卓。

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271回 背叛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34回 劉明說理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469回 玄妙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298 貿易隱患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279回 交警第70回 禮節(下)第310回 坑死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17回 機會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198回 一年後第563回 邀約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69回 高人第149回 叫屈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553回 賭約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401回 我錯了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310回 坑死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142回 絕技第516回 賣票第283回 暈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292回 西征(上)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225 青樓聯盟第5回 初見流民第544回 偷襲第165回 兵權第293回 西征(中)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45回 屠殺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529回 神罵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270回 突破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209回 自大狂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56回 義之所在第142回 絕技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560回 誰去第408回 花海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250回 機會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293回 西征(中)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618回 趙雲樂啊!
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271回 背叛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34回 劉明說理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469回 玄妙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298 貿易隱患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279回 交警第70回 禮節(下)第310回 坑死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17回 機會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198回 一年後第563回 邀約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69回 高人第149回 叫屈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553回 賭約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401回 我錯了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310回 坑死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142回 絕技第516回 賣票第283回 暈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292回 西征(上)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225 青樓聯盟第5回 初見流民第544回 偷襲第165回 兵權第293回 西征(中)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45回 屠殺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529回 神罵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270回 突破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209回 自大狂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56回 義之所在第142回 絕技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560回 誰去第408回 花海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250回 機會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293回 西征(中)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618回 趙雲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