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

頭疼啊。頭疼。

與劉表打過交道之後,劉表這種強烈的不求進取的保皇主義。實在是太令首次出道的諸葛亮頭疼了。

原本在諸葛亮的印象中,劉表當初既然敢單人獨騎的來荊州,那多少也要有些豪氣。如今被架空了這麼多年,多少也要有些怨氣。如此,正好激勵劉表,好藉着劉表的名號,收復荊州的三大世家。畢竟劉表怎麼說也是荊州的名義之主,是調和三大世家的紐帶。只要有劉表出面,自己再從中周旋,拉攏,配之以孫權如今的實力,收復荊襄九郡。那應該是不費一兵一卒的。

可如今到好。失去張秀這個屏障,又等不來劉明這個盟友,甚至連內部權力都被架空了的劉表面,面對諸葛亮拋出去的曹操壓力,那是一點也不在乎。反正曹操也是擁護天子的。而劉表如今也絕對沒有吞霸天下的能力。曹操來了,大不了就是投降。反正都是天子的臣子,劉表這個皇室宗親,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太大損失的。最多也就是沒有實權罷了。跟劉表如今的被架空的狀態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而且就算今後曹操再敗給了劉明,劉明應該也不會虧待他這個同宗的。故此,劉表根本就沒有抗爭的心態。

諸葛亮唯一從劉表那裡聽到得一點積極向上的想法,也不過就是劉表希望能在曹操南下之前,同爲宗親的劉明能夠騰出手來撥亂反正,清君側,或者是取而代之。如此。劉表這個盟友也會趁機向曹操開戰,落得更大的好處。

而與之對應的,劉表對於孫權卻是深惡痛絕。在劉表看來,孫家雖是世家,可早就被孫堅這個以輕絞發家的傢伙給玷污了。根本不配與之爲友。而且,不管怎麼說,孫家也是漢室的臣子,獨行異志。那就是亂臣賊子。當年孫堅斬殺前任的荊州刺史王睿,以及後來的攻打揚州刺史劉繇,那就是鐵證。而孫策和孫權逼走了揚州牧劉備。更是盡顯其狼子野心。即使是孫家向其投降。那都不會收容的。與其聯手,更是萬萬不可能的。

諸葛亮對此哭笑不得。諸葛亮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人要是認準了某件事,哪怕是自己再能說,說話再有道理。讓他一句話都反駁不了。那也只能讓他口服心不服。說不動他的。何況這件事情本來也就是要利用劉表的豪情壯志和不甘心來牽動他的。如今劉表都不在乎。那就更沒得說了。這就是所謂的:好良言難勸該死鬼。

不過,高人就是高人。諸葛亮雖然被劉表弄得非常頭疼,可諸葛亮卻沒在劉表這一棵樹上吊死。諸葛亮一看說服劉表是沒希望了。立馬就把目標放在了荊州三大世家身上。直接跳過劉表。和荊州的這些實權者,展開了溝通。

荊州這三大世家,雖然不是當今備受尊崇的八大世家,那也是荊州本土的豪門望族。他們只是家族傳承的年代不如八大世家那讓久遠。可他們在荊州本土的實力,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哪都非八大世家可以比擬地。

諸葛亮拿定主意,首先拜訪的就是荊州三大家族之首??蔡氏家族。

蔡氏家族,如今爲首的正是劉表手下地大將蔡瑁。這蔡瑁藉着擁立劉表守護荊州,而且他的姐姐又是劉表的續妻。掌管了荊州的大部分軍權。而在蔡瑁與劉表的侄兒張允勾結在一起後。可以說,如今荊州兵權的實際操控者,已經就是蔡瑁了。劉表根本不能動其分毫。好在劉表因爲親戚的關係。對蔡瑁向來很是信任。從來也沒想過動動蔡瑁,而蔡瑁對劉表的態度也非常的好。所以這兩人的關係還算是默契。而且,蔡瑁的性格也和劉表差不多,蔡瑁也不認爲自己和劉表等人在一起能夠稱霸天下,蔡瑁也只想着安安分分的獨霸荊州。作他的土皇上罷了。

諸葛亮通過情報,深知蔡瑁這個傢伙並不比劉表好勸多少。可還是抱着一線地希望來了。

諸葛亮在與蔡瑁閒談許久,初步讓蔡瑁認可了自己的學識之後。佯作不經意地問道:“蔡侯,如今曹操持天子,砥兵礪馬。虎視荊襄之心,路人皆知。恐其秋糧收割之後,就要不日南下了。蔡侯統領荊州兵馬。不知對此有何對策?”

蔡瑁聞言笑道:“孔先生。您多慮了。曹公即使南下,也不過是爲了對付那個叛臣賊子的孫家而已。絕對不會染指我們荊州的。我家姐夫,那可是漢室的宗親。曹公若是貿然進犯我們荊州。那就是向漢室的皇權挑戰。曹公乃是大智者,斷不會如此以落人口實也。況且,我家姐夫早與幽州的劉太尉訂有盟約。若是曹公真的感冒天下之大不敬進犯我們荊州。只要我家姐夫一封書信。那劉太尉也必會發兵來援。如此,曹公腹背受敵。又焉有進犯荊州的實力?我蔡某再是不才,頂住曹公大軍一兩個月的實力,總是有的。曹公知我甚深。斷不會犯此等錯誤的。先生之慮,不過是世人無知之憂耳。我等荊州之衆,只需坐等劉太尉一統天下即可。”

蔡瑁之言,讓諸葛亮一震。諸葛亮沒想到這個蔡瑁還是很有頭腦的嘛。不過,蔡瑁越是如此說,諸葛亮也越是感到說服蔡瑁的重要性。

諸葛亮雖然比較重視曹操的這次南下,可諸葛亮卻根本就沒有把曹操的這次南下放在心上。諸葛亮早在草廬之中與孫權夜談的時候,那就斷定了曹操在北邊還有劉明大軍坐鎮之時是絕對不敢跟孫權或是劉表,決一死戰的。曹操南下的最大作用,那就是威脅。以其強大的兵力展示其決心,妄圖不戰而勝。或是以微小的代價取得巨大的戰果。兩敗俱傷,或是損失過重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的,那都不是如今的曹操可以承受的。故此,聯合不聯合劉表根本就無所謂。即使是孫家獨自作戰,那種損失也不是曹操可以承受的。只要打上一仗,表露出孫權有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決心。曹操也就只能退卻了。剩下的就是如何聯合曹操,謀取更多地實惠而已。

始終以來。諸葛亮的假想敵就是劉明,此次諸葛亮獨自來到荊州,也是抱着借曹操的壓迫,爭取和平奪取荊州的目的來的。可如今蔡瑁竟然也有如此的眼光。這就不得不讓諸葛亮震驚了。按着蔡瑁那樣的想法,保持格局不變地可能性是最大的。然而,格局不改變。力量不統一。那最終只能是誰也發展不了,最後只能讓劉明一統天下。這種局面,那可比讓曹操得取荊州。然後再孫曹聯手,更難以讓諸葛亮接受。

諸葛亮不動聲色的笑道:“蔡侯之言,可謂高見。然。無論是幽州地劉太尉,或是京都的曹丞相,他們誰最終一統天下之後,恐怕蔡侯得家族在咱們荊州,也不會如同今日一般風光了。”

“孔先生此話怎講?”涉及到家族的利益,也由不得蔡瑁不關心得問上一問了。

“蔡侯恕罪。山人本是淺見。偶觀其事所感。與之以蔡侯聞。徒增其笑耳。山人還是藏拙了吧。”眼看着蔡瑁詢問。諸葛亮倒是不慌不忙的拿起來了。

“孔先生乃水鏡大家之高足。所見之事,必爲遠見。愚安敢不信。況且,就算是先生說的有什麼偏差,咱們此時也不過是閒聊。說來聽聽,也是無妨。”諸葛亮越是如此不說。蔡瑁也是越發的心裡癢癢,越發的想要知道有什麼不好。

諸葛亮這才假意推託不過地說道:“蔡侯。非是山人有什麼高見,實是山人在遊學之中。曾聽得一些幽州的民法。那幽州的民法如今流傳頗多,其中有一項,那就是其土地國有,任何人不可買賣,轉讓土地。所有的人只能租賃和使用那些土地。而蔡侯您得蔡家。乃是咱們荊州名副其實的望族。荊州四成以上的田地,盡爲蔡侯家族所有。若是劉太尉取得了天下,恐怕這荊州的田地,也就要重新劃分了。”

蔡瑁聞聽此言,心頭巨震。幽州民法,刑法,流傳天下,蔡瑁也是早有所聞地。只是蔡瑁一直以爲劉明乃是漢室宗親,不會過多改變大漢的傳統法典。而大漢的法典又是刑不上大夫。自己乃是荊州的豪門望族,那些刑法根本就與自己沒關係。蔡瑁也是從來沒有留意過的。可如今,這個孔明既然這樣說了。那就萬萬沒有撒謊的道理。流傳那麼多的東西,稍微對證一下,就能清楚。根本就沒有撒謊的必要。而若是真的話,那就說明了劉明是想讓皇家完全擁有所有的土地。獨自一個家族壯大。這絕對會極大損害自己家族實力的。蔡瑁此時也不得不重新考慮坐等劉明一統天下是否正確了。

而此時,諸葛亮看着蔡瑁變顏變色。卻也不去管他。只是徑自說道:“不過,雖劉太尉得勢,可佔七成。但終究後話。曹丞相得勢,也未嘗不可。然,曹丞相乃宦官之後,其心態可知一二。兗州望族,於曹丞相勢弱之時,鼎力相助。恭迎曹丞相入兗州。可曹丞相羽翼初成,就對兗州的望族,大加抄沒。隕落者,不知凡幾。而曹丞相攻克徐州,更是大肆屠城。世家望族之家業入其手中者無數。就連曹丞相的軍規之中都有着圍城之後投降者,盡屠之。若是曹丞相萬一提兵來此,蔡侯領兵與其相抗之。那曹丞相雖不能一時間奈何得了蔡侯,可終究要遭到曹操的嫉恨。若曹操得之荊州,蔡侯得家族也可想而知。”

諸葛亮此言乃是斷蔡瑁的後路。蔡瑁在如何的無能,那也總不可能曹操一來就投降得吧。那對劉表,以及其他的家族,那是根本交代不過去的。然而,只要蔡瑁出頭了。就有可能被曹操惦記上。

然而,蔡瑁聽聞之後,卻明顯鬆了一口氣。只是點頭說道:“先生之言。真乃金玉之言。某受教了。只是不知先生對此,卻有何可教吾?”

諸葛亮對蔡瑁的神情轉變大爲不解。諸葛亮此時剛剛出山,情報部門根本就不完善,就連家門也是剛剛邁出不久,他那裡知道蔡瑁早年和曹操關係密切,交情匪淺。蔡瑁根本就不認爲曹操會不念舊情地對自己下黑手。

說來也是可憐,這個諸葛亮被劉明那樣一渲染,被逼得足足比原先歷史上早出現了七年之久,雖然才華不減,可見聞和閱歷卻少得太多了。

諸葛亮見蔡瑁如此神情。不敢把自己的身份挑明,只是裝作隨意地說道:“蔡侯,山人一村夫,哪裡有什麼說教。只是山人覺得蔡侯乃是咱們荊州人的英雄,若是咱們荊州的英豪都能精誠團結,守望相助,憑長江之天險,咱們不懼天下任何的諸侯。只可惜如今長江半壁,已經盡爲東吳所有。若是能與之聯合。當可無憂。”

“哼!孫家小兒。無德無能之輩。其父就是一個痞子。他又能好得到哪去?與之聯合,萬萬不能。”蔡瑁氣狠狠地說道。

諸葛亮沒想到蔡瑁竟然也對孫家有那麼大的意見。他可不知道當初蔡瑁險些就死在孫堅的手上,而這蔡瑁又有些小肚雞腸。

諸葛亮又與蔡瑁閒聊了幾句。看套不出什麼了。隨即告辭而去。隨後,諸葛亮又拜訪荊州的第二大家族蒯家。

蒯越也盛情的接待了諸葛亮。諸葛亮在與蒯越交談後。覺得蒯越乃是一個頗有謀略的人。而且削越也顯然如蔡瑁一般的不相信曹操會拼盡全力的攻打荊州。於是,諸葛亮也通過暗示的方法,向蒯越點出了劉明和曹操危害性。

第52回 劉明當官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283回 暈第121回 槍手第118回 遊說第271回 背叛第220回 中伏第304回 竊笑第155回 立誓第521回 化工第284回 笑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537回 二喬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282回 縱橫第148回 拜月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24回 對外貿易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400回 敏感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520回 根第27回 華佗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269回 非人類地二百五十八回 雙雄聚首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159回 神算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69回 高人第210回 對決第516回 賣票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70回 禮節(上)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96回 出走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66回 雨夜豔遇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527回 老實人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293回 西征(中)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464回 麻雀戰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66回 雨夜豔遇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63回 邀約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604回 天下亂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138回 破關第275回 陣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310回 坑死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263回 忙與閒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80回 高人華佗第313回 驚喜第447回 碰壁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133回 進京第519回 逼供第209回 自大狂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183回 詐降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408回 花海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567回 馬超反救魏文長第560回 誰去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249回 皇上跑了
第52回 劉明當官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283回 暈第121回 槍手第118回 遊說第271回 背叛第220回 中伏第304回 竊笑第155回 立誓第521回 化工第284回 笑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537回 二喬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282回 縱橫第148回 拜月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24回 對外貿易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400回 敏感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520回 根第27回 華佗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269回 非人類地二百五十八回 雙雄聚首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159回 神算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69回 高人第210回 對決第516回 賣票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70回 禮節(上)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96回 出走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66回 雨夜豔遇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527回 老實人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293回 西征(中)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464回 麻雀戰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66回 雨夜豔遇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63回 邀約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604回 天下亂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138回 破關第275回 陣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310回 坑死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263回 忙與閒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80回 高人華佗第313回 驚喜第447回 碰壁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133回 進京第519回 逼供第209回 自大狂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183回 詐降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408回 花海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567回 馬超反救魏文長第560回 誰去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249回 皇上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