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 劉備哪裡跑

這就是一盤棋。一盤混亂的棋。一盤被蒙在口袋裡下的棋。只是有的棋手能夠給口袋開幾個口子,更加明瞭一些,而有的棋手則只能沉陷其中。不過,最終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還在看各自棋手的棋力如何。

如今,劉明由於有快捷的通信手段,完善的情報網絡。無疑比其他人對整體局勢的發展更加了解了幾分。所作的判斷,也要更加的準確和靈活的多。不過,這也只是劉明能夠佔便宜的一小小的部分。

而劉備、曹操等人,雖然不如劉明哪樣瞭解的情報衆多。可他們身臨現場,所能做出的應變,卻也要比劉明快上幾分。

就像如今,雖然陳宮、劉備等人尚不知道曹操已經完全的攻破了徐州,有了後備的糧草基地以及迴旋的餘地。可是,連日來,曹操大軍的猛烈攻擊,還是讓陳宮、劉備等人發現了異常。

如此猛烈的攻擊,這哪像是一羣吃不飽飯的疲憊之軍的垂死掙扎?曹操必然已經取得了穩定的軍糧供給。

劉備和陳宮愁呀。雖然現在劉備和陳宮的軍隊加起來也三十多萬的人了。要遠遠比曹操從徐州戰場上帶回來的不到二十萬的兵馬數量要多得多。而且兗州各地剛剛秋收,軍糧的儲備上也暫時沒有問題。可是,軍隊的忠誠心,卻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如今劉備和陳宮所率領的部隊,只有劉備帶來的那十幾萬的兵馬,那是絕對忠誠可靠的。其他的部隊,那就不好說了。他們都曾經是曹操收編的部隊,而後分散到各地的。此時只是在他們的長官帶領下,反叛曹操的。這些軍隊成員對於曹操還有一定的懷念和畏懼的。而且這些部隊,那還是曹操從鎮邊以及征討用的那些精銳士兵中挑剩下的二三流士兵,以他們如此的素質,又怎麼和曹操用以征討的精銳部隊相抗衡?況且,最主要的就是劉備和陳宮的手下,缺少能打能殺的猛將。

在如今這個冷兵器時代,萬人敵的猛將,那是一支軍隊不可缺少的靈魂支柱。即使是劉備以劉明軍隊爲藍本,仿照劉明軍隊同樣的編制組成了的部隊。可劉備在手下沒有無敵猛將的配合下,他也發揮不了這支部隊的絕對威力。

斬將奪旗!在如今這個年代,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着絕對顯著的作用。有道是:人上一萬,無邊無沿。人上十萬,徹底連天。在這個沒有手提電話以及報話機等等的現代聯繫手段,而且動不動就一萬,十萬的大規模集團作戰的冷兵器年代。

旗幟!率領部隊衝鋒陷陣的那員猛將的旗幟。那就是一支軍隊緊密團結到一起的方法。每一員領兵的武將身後,那都是要時刻跟隨着一個掌旗官的。只要這面旗幟不倒。隸屬於這面旗幟之下的部隊官兵,那就知道應該往哪裡殺。應該往哪裡集結。如此,才能發揮大部隊作戰的集體力量。

如果,領兵的武將很容易就陣亡了。他當然也就保護不了他身後的那面旗幟了。當旗幟倒下了之後。身陷在人海之中的部隊,連方向感都不可能搞清楚。即使是劉備仿照劉明部隊編制,組成了部隊,並在部隊的基層單位,有各個的組長在維持,可他們照樣也會成爲淹沒在人海當中的一小粒沙塵,其區別,也就是十個人組成的沙塵比一個人組成的沙塵要大上一些。可是,他本質上照樣還是一粒沙塵。這樣的部隊,照樣還是一盤散沙。對於那種大規模的集團作戰,還是於事無補的。

這個道理,劉備在與夏侯敦的初次交鋒當中就明白了。

當時,夏侯敦只帶了五萬的先頭部隊,而劉備自持自己擁有十四萬的嫡系精銳部隊,決定親自動手吃掉夏侯敦這一塊肥肉。鼓舞一下士氣。免得讓陳宮帶來的那些原先是曹操手下的部隊在臨陣之時產生什麼變化。

可是,兩軍方一交鋒,劉備手下的郭安,就一招死於夏侯敦的槍下。郭安身後的那面旗幟,也被夏侯敦奪去了。當時郭安帶領的那支部隊就找不到北了。

而夏侯敦更是認準了劉備的旗幟,狠命的追殺。在夏侯敦的帶領下,夏侯敦的那五萬兵馬,就好像惡虎撲入了羊羣一般,把劉備的大軍劈成了兩半。

劉備雖然也有些武藝,可劉備卻不是一個能狠下心來拚命的主。畢竟以劉備如今的地位,現在還不是非得到了劉備親自拚命的地步。

於是,劉備掉頭就跑。夏侯敦認準了劉備的旗幟就追。

一追一逃之間,劉備的大軍就亂了。引起了劉備大軍的全線潰敗。多虧了劉闢在緊要關頭還知道要保護好了劉備,同樣認準了劉備的旗幟,衝了過來,並指使手下的數員偏將,暫時攔截住了夏侯敦,這才讓劉備得以平安的退守回關內。

如今,劉備和陳宮是緊閉關門不出。萬萬不敢和曹操的兵馬在野外交手了。

可是,夏侯敦卻緊追不捨得來到關外,紮下大營。並派人砍伐樹木,製作攻城用的發石車,撞車,以及攀登城牆的梯車。等候曹操的本隊來到,好一舉攻克關隘,收復兗州的失地。

劉備和陳宮愁呀。除了愁曹操率大軍的強勢反撲之外。還愁如今自己兩地作戰,除了要阻斷曹操的反撲,還要圍攻許都。這三十多萬的兵馬,兩下子一分,就顯得短缺了不少。而且更主要的是,那個許都怎麼就這麼難以攻破呢?

許都圍困至今,那可是非止一日了。可許都就是難以攻破。

許都儲備的滾木雷石用完了。那程昱竟然不顧百姓唾罵的拆卸民宅,取其磚瓦木料,用以防備陳宮的兵馬攻城。

許都儲備的滾油用完了。那程昱竟然不知道怎麼想的,把糞湯摻上砒霜熬熟了,往下澆。凡是被這種歹毒湯汁淋到官兵,無不皮開肉綻。即使是留得性命從戰場上撤下來了。一二日之間,那也肯定是毒發身死。弄得陳宮的這些部隊,皆是畏懼不前。

可最爲可氣的,卻是劉備以玉帶血詔爲名目圍困許都產生的不良後果。

本來劉備、陳宮以次名目圍困許都。目的是爲了增添許都的壓力,好使許都之中心繫朝廷的忠良在暗中配合劉備、陳宮他們把許都拿下來。

可誰成想。程昱根據這一點,推斷出了許都城內必有人暗通劉備,這才能把天子的血詔交給劉備。於是,程昱詳細盤問監視天子的各個侍衛,最後斷定,只有最近一段時間接觸過天子,又接觸過劉備的國舅董承最爲可疑。

按理說,董承身爲國舅,乃是皇親國戚,一般人都要在意些。可這程昱卻也是真狠,那真是寧可錯抓,不可錯放。皇親國戚,一視同仁。當時就把國舅董承的府邸給抄了。董承府內的所有家人全被拿下,嚴刑逼供。酷刑之下,董承府內的家人又不是什麼**員,有着什麼崇高的遠大理想。以董乘府內那些家人的素質,那哪還沒有招對的?當時就有家人受刑不過,把董承最近頻繁接觸王子服等人的事情說了。

程昱一分析,這眉眼就更對了。當下,程昱就把這些人也全都抓了起來。更下令嚴格搜查這些人的府邸。結果,在拆遷似的搜查下,董承的密室被發現了。董承他們這些人的誓言書也被翻了出來。

這回可好,上面有名字的,除了劉備現在許都城外,其他的,那是一個也沒跑了。而且這些人被抓之後,這程昱更是乾淨利落,當即以這些人僞造詔書,溝通劉備,意圖謀逆爲名。請皇上下詔,把這些人全部處死。

此時也看出皇上的無情來了。這些人可以說,都是爲了皇上才被抓來的。都可以說是皇上手底下少有的忠臣。可是,皇上在面臨程昱的逼迫。爲了自己的性命安全。幾乎是沒做任何猶豫的就屈服了。一道國舅董承勾結皇叔劉備,意圖篡奪江山。改朝換代。幸得程昱發現及時。現盡皆處死,已安天下的詔書。就這麼的發了下來。

當然了,皇上回宮之後,再沒人的地方摟着皇后哭上幾聲。那還是有的,不過,這是皇上在哭董承等人,還是皇上在哭自己如此的不得志。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皇上下了這道詔書之後,那程昱是大開殺戒。十餘家,上千條的性命,盡皆腰斬。這些人的血跡,殷紅了菜市口的街道。而他們的首級,則遍掛許都的城頭。

如此一來,別說是因爲皇上那先後兩道詔書,分辨不出真假的臣子不敢妄動了。就是那些心中有數的大臣,駭於程昱的殺戮,又苦於自己手上沒有一兵一卒,那也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了。

於是,這種令劉備、陳宮進退不得,悽苦無奈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

無奈之下,陳宮與劉備商議道:“許都,急不可下。而我等軍力不足,戰力不強,此時已顯露無遺。今操賊大軍尚未全回,我等以只能困守關內。待關隘攻破之日,我等死無葬身之地。”

劉備此時還能有什麼好主意?不過,劉備顯然對他那高祖劉邦的手段,掌握的很是到位。此時,劉備苦這一張臉道:“事以至此。如之奈何?”

陳宮皺眉說道:“玄德公無需憂慮。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咱們不敵曹操。可咱們可以搬兵來此協助咱們共同抵抗操賊。那宛城的張繡。號稱:北地神槍。乃萬人敵也。其麾下,尚有精騎三萬。所向披靡。如若咱們對其許以高官厚祿,更多於他一些糧草,當可說得動他前來發兵協助我等。只要咱們能頂的曹操的進攻。那許都,孤城一座,不可持久。早晚必入我等之手。到那時,天子脫困。天下羣雄,皆來聲援。那操賊也就裡滅亡不遠了。”

劉備欣然認同。於是,陳宮獨自離去。搬請宛城張繡前來助陣。

可是陳宮前腳剛走沒幾天,同樣不看好此時局面,又不知道劉備和陳宮打算的郝萌。暗地裡就聯合了幾個將領,把關口獻給了剛剛趕到的曹操。

這郝萌本是當初呂布的手下,呂布在洛陽歸順了劉明。這郝萌也就跟着過來了。只是當初郝萌治下的軍紀不好。呂布又一時之間沒有想到他。結果這郝萌及其軍隊就被黃忠、高順他們當作是淘汰的渣滓,送給了皇甫嵩。雖然郝萌部下的軍紀不好。可作爲呂布還看得過眼的武將,郝萌的本事還是不錯的。只是郝萌的運氣實在不好。在曹操來到洛陽的時候,郝萌還沒有顯露自己的才華。郝萌的軍隊就被曹操從皇甫嵩的手裡接管了。其後,郝萌作爲皇甫嵩部隊的一員無名將領,當然不可能得到曹操的重視和信任。這郝萌就被曹操發回了兗州的張邈那裡。等張邈響應陳宮,舉起了反叛曹操的旗號。這郝萌自然又成了劉備手下的一員。

不過,郝萌真是萬分不滿自己的待遇。此時,郝萌作爲一員出色的將領,他也看出劉備如今所處的困境了。而且,郝萌也看出了,即使是劉備身處如此困境。可曹操要想快速的擊垮劉備,從而不損傷兗州的根本元氣,那也是萬萬不可能的。反正現在劉備要想戰勝曹操那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還不如投靠曹操,加速劉備的滅亡。自己也好撈點實惠。

故此,郝萌毅然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在曹操的跟前立一大功,改變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

事實的發展,就是如郝萌設想的那樣。在郝萌聯繫了曹操之後,在夜深人靜之時打開了關門之後。曹操的兵馬,輕易的殺了進來。劉備根本組織不起反攻。只得落荒而跑。

而且由於有內線的指引。劉備也就剛跑出了關外,跑到了一處河畔之時,一聲斷喝:“劉備那裡跑!拿命來!”猶如落雷一般的在劉備耳畔炸響。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557回 亂戰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205回 海戰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160回 紅眼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116回 呂布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448回 戰潼關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172回 擁立第52回 劉明當官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第256回 謠言第149回 叫屈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51回 風雲變色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611回 鐵甲連環牛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43回 紅十字會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449回 笑閻羅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78回 高第206回 五十六第414回 趁勢第350回 大手筆第520回 根第326回 峰迴路轉第604回 天下亂第48回 險勝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477回 驚變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427回 病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第35回 張飛怒喝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第5回 初見流民第155回 立誓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16回 賣票第42回 誰是誰非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267回 天行健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90回 鞭刑第312回 意外第416回 火種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356回 敗退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102回 蹭藥第58回 名揚天下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232回 沒門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27回 華佗第110回 歸屬
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557回 亂戰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205回 海戰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160回 紅眼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116回 呂布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448回 戰潼關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172回 擁立第52回 劉明當官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第256回 謠言第149回 叫屈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51回 風雲變色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611回 鐵甲連環牛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43回 紅十字會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449回 笑閻羅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78回 高第206回 五十六第414回 趁勢第350回 大手筆第520回 根第326回 峰迴路轉第604回 天下亂第48回 險勝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477回 驚變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427回 病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第35回 張飛怒喝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第5回 初見流民第155回 立誓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16回 賣票第42回 誰是誰非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267回 天行健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90回 鞭刑第312回 意外第416回 火種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356回 敗退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102回 蹭藥第58回 名揚天下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232回 沒門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27回 華佗第110回 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