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

“山海大師貴姓啊?”劉明笑吟吟的向那個山海大師問道。劉明兩旁的心腹手下,好懸沒樂出來。

然而,劉明的微笑和關心的詢問,並沒有讓山海大師感到任何高興,反倒讓山海大師困惑本來山海大師在來此之前,接受郭嘉地邀請,還以爲是自己這些日子的講經說法,妙論無窮,終於打動了劉明的信念,故此才請自己面談的。可如今山海大師卻覺得有些不象,哪有知道別人法號,還詢問別人姓名的?這不是挑釁嗎?可若不是認可了自己,那按着往常辨論,那都是在光天化日,衆目睽睽之下,而今這個劉太尉卻把自己請到了府衙之中,這又有什麼阻謀嗎?如果是真有陰謀我該怎麼辦?

山海大師雖然心感驚異,困感。可他那高深的涵養,以及多年的禪定,讓山海大師沒有露出任何的不悅,以及心思的動搖。山海大師依然面帶微笑,不緊不慢的高呼佛號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人,出家無家。老納法號山海,山海就是老納的姓名了。”

“嗯,那山海大師你媽貴姓啊?”劉明也依然一本正經,繼續微笑着問道。

不過,這回劉明手下的那些文武卻沒有了笑意,反而全都愣住了。這些人全都受儒家禮儀的薰陶,他們可不覺得主公劉明詢問別人母親姓名是什麼好笑的事,這從禮儀上來講,那可是極爲失利的事情。難道說主公是想以此來激怒那個山海大師嗎?可如此的話,那山海大師發怒不發怒先不說,中原的禮儀和臉面,那可就全都丟光了。衆人全都涅代代的看着那個山海大師。看着那個山海大將如何地應對。

山海大師果然也有些微微的發怒,山海大師精研華夏文化,當然知道劉明如此詢問自己母親的姓名不是什麼禮貌的事了。可這個山海大師的涵養就是高,早就過了唾面自乾的境界,對此,那微微的怒氣只是在心中一閃,臉上依然保持着神聖的微笑,依然高呼佛號說道:“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老衲出生天竺,那裡地女子皆無姓氏。老衲之母也同樣沒有姓氏。到不勞太尉大人動問了。”

山海大師委婉地給了劉明一個軟釘子。劉明的那些手下都感到微微的羞臊。

但是,劉明好像全沒有察覺的一樣,依然如初。面帶微笑,非常溫和地繼續問道:“那山海大師你爸貴姓啊?”

這會幽州的這些文武已經徹底傻了。全都暗念:乖乖啊。我地主公,您到底是要幹什麼啊?

給咱們幽州留點臉面吧。而這之中有些激進的。已經在開始琢磨如何在劉明召見完山海大師之後,把這個山海大師殺了滅口了。

山海大師那猶如明月、磐石般地禪心,也不盡爲劉明接二連三不着邊界的廢話有些動搖。有什麼事,說就是了,說這些廢話幹什麼?我父母又礙着你什麼事了?

不過,山海大師不愧是宗師,涵養實在是太高了。就這樣,山海大師依然還知道劉明和自己之間的身份。山海大師的臉上也依然煥發着神聖的微笑,並沒有與剛纔有升麼任何的不同。照樣高呼佛號,平穩的答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之人,無家。俗家之事,老衲早已忘卻。太尉大人還是不要再動問此類事情了。若是太尉大人還有什麼佛事上的問題向老納詢問,老衲定當知無不言,若是再沒有其他的了,那老納也就此告辭了。”

山海大師依然沒有跟着劉明的問話走,以退爲進,照樣給劉明回了一個軟釘子。這正是,任你有千般妙計,我自有一定之規。我就是不接你的話頭,你又能把我怎麼的?

別說,劉明海鎮不能把他怎麼的,就是因爲這個把它殺了,那不是顯得劉明太沒氣量了嗎?

當初曹操沒殺冒犯他的禰衡,也正是這個原因。如今這個山海的言詞比禰衡還溫和呢,劉明哪能下手殺他?

不過,這個時候可就看出來劉明這些年來的政治生涯,鍛煉出來的臉皮是有多麼的厚實了。

那涵養,那也絕拜不在這個山海大師之下。那山海大師錦裡藏針的言辭,以退爲進的手腕,根本就直接被劉明給無視了。劉明就像沒有任何感覺一樣,依然帶着那與山海大師平分秋色的微笑,不緊不慢的再次問道:“山海大師,您是個佛教弟子,您爲什麼要剃個光頭呢?”

此時的那些劉明手下心腹,早已經有些麻木了,不再對劉明的這些異言感到發愣了。甚至於有部分無恥之徒還對劉明佩服不已。例如郭嘉就暗暗的感嘆:主公就是主公,這境界就是高。連這種話都能以關心的態度問出。,實在太高了。這不就跟問禿子爲升麼不長頭髮一樣嘛。

而此時的山海卻大不一樣,別說是發怒了,連一點生氣地心念都沒有。就剩下發懵了。

這山海大師原本就是天竺的一代宗師,又爲了來中土傳教,苦修華夏文化。那絕對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非常了不得的人物。然而,華夏文明,博大精深,即使是天生的聖人,那終其一生,也不見得能夠全盤吸收,何況是哪個山海大師只學了那麼幾年的外來之人。這山海大師也就是撿了一些儒家高深的理論來完善自己的學說。學的全都是一些他認爲精華的部分。而其他的東西,那可就差的遠了。故此,禰衡他們那些非常有學問的問話,對早就精研透了山海大師來說,那根本不算什麼。可劉明這些非常直白的問題,卻讓山海大師很是難以回答。山海大師以前根本就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更沒有想過有人會來問這問題。要知道一個正常人,在學術辯論,或是向其請教的時候,哪能問這些無禮的東西。可如今堂堂的幽州之主。

長漢的太尉大人劉明偏偏就是這麼問了,而且還問地這麼自然,這麼的面不改色,這麼的和善,山海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有什麼中華的禮節沒學到,以至於誤解這個太尉大人?

不過,山海的禪心動搖,也就是那麼一瞬間。以山海大師多年的苦修。隨即也就恢復了正常。山海大師暗楊一個不動明王印,高呼佛號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之人落髮,乃是意喻六根清淨。”

“嚦。既然要六根清淨,那大師又爲升麼還要到紅塵話世之中來傳播宗教呢?”劉明依然面帶微笑。不緊不慢的問道。

可這一回,劉明的那些手下卻全都眼睛一亮,歡喜異常。問得好啊。你這個大和尚既然要六根清淨,那你還出來傳教幹升麼?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麼?還是主公高啊。前面那幾句麻痹了那老和尚,抓了他一個話把,就給他來了一個一針見典。劉明地這些手下全都精神振奮地齊刷刷的看向了那個山海大師。

可劉明的這些手下,誰也沒想到,那山海大師對於劉明這樣的有針對性地正經問話,同樣也是極爲歡喜。這樣地針對牲問題,那山海大師可是在很早之前就過準備了。

山海大師,不慌不忙的高呼佛號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我佛慈悲。普渡衆生。地域悉鬼,尚願度淨。老衲雖不才,可也憐借世人之苦,誓願度之。”

說完,隨即作歌道:“萬劫往來六道間,地獄天堂受苦甘。生男作女手上士,披毛帶甲骨如山。但能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伴身邊。無心就是不執著,出污不茶大道成。”

這山海大師平常講經說法,那都是在寬闊地平野上舉行,而且別管是多麼閡亮的地方,那都是能夠聲傳四方,讓每一個人都能聽得一個真真地。如今就劉明這麼一個大廳,四周還都攏音。

這山海大師這麼一亮嗓子,那其是猶如暮鼓晨鐘一般發人深省,餘音更是繞樑不止,久久迴盪不劉明暗暗佩服:這個山海大師不做歌唱家其是屈才。就這嗓音,帕瓦羅蒂也是遜色三分。真難爲他這麼瘦小的身材,那來得那麼大的聲音。

劉明雖如此暗暗的想着,可依然面帶微笑,根本就不接着山海大師的言辭發展,直接跳過這個問題,又接着問道:“山海大師,那您有妻子麼?能領來給本公見見嗎?”

洋洋得意的山海大師,以及被山海大師佛音所迷醉的一干劉明心腹手下,全都被劉明的這種接二連三的跳躍性思維險些震的摔倒。就連郭嘉也不禁暗暗叫絕:我考,叫和尚領媳婦出來相見,真是太高了。別說是沒有了,就是有也不能帶出來啊。

此時那山海大師一顆清明的禪心,也不禁染上了一片憤怒的火焰。這也太不像話了。這是一個當朝太尉大人應該說的話嗎?山海大師剛要斥責劉明的無禮,可隨即想到這會不會就是劉明要激怒自己的手段。畢竟是自己說的要六根清淨的啊。這嗔怒,可也是六根不淨之一,若是自己都不能做到六根清淨,那自己又如何有資格做到傳道育人?

山海大師隨即也就恢復了清明的禪心。根本不以爲意的微微笑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老衲出家之人。爲的是六根清淨,舉慧劍,斷情絲。那來的什麼媳婦?何況,今生之婦人,焉知不是前世的父母,姐妹,子女。今生妻之,於心和安。故此,世人才應禮佛誦經,以求超脫輪迴。脫此輪迴苦海。”

山海大師的連消帶打,孜孜勸導,那真是令人深思。

可劉明卻向沒聽見一樣,隨即又問道:“那山海大師沒有妻子,那把兒女領來給本公看看也成?”

劉明的一干手下算是徹底服氣了,主公之高才,那絕對是前無古人,恐怕就算是以後,也不會有什麼人能趕得上。而郭嘉更是暗暗的叫絕:好。罵得好。實在是太高明瞭,沒有妻子卻聽人把兒女帶來,這不就是罵人暗地裡男盜女娼,那又是什麼?

而禰衡在一旁更是慚愧,看起來自己罵人的功夫,比主公差得實在是太遙遠了。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那個山海大師的涵養實在是太高了,實在是讓在場的衆人大大開了一把眼界。那山海大師在先前已經認定劉明是要找碴激怒自己,好以此來指責自己的六根不淨。故此,此次這個山海大師如今乃是靈臺清明,對劉明的這種挑釁,根本是毫不在意,連先前的禪心動搖,這回都沒有顯現。就在劉明說完。山海大師不過組織了一下語言,隨即就答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惡也是業。緣也是業。身爲苦之本,我是罪惡根。小我變大我,逐漸見真心。色身是毒害,因它而造業。冤親是繩索,捆住不得脫。唸佛常回向,消業積功德,繩索解開後,同生極樂園。太尉大人,老衲守身執戒。以求消業,既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天下世人,那就是老納的兒女。”

劉明的這些手下,無不爲山海大師的這種舍小我而全大我,是天下人爲其兒女的慈悲胸懷所感動。都不知道這回自己主公面對這樣一個沒有小我的高人,又該如何笑着提問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山海大師和郭嘉,誰也沒想到劉明這回卻猛地收起了滿臉的微笑,而是猛地拿虎膽一拍桌案喝道:“嘟!大膽的妖僧。如今你既然自承其罪。還不跪下受罰,等待何時?左方,把他剛纔的罪供與他簽字畫押。”

劉明的一聲斷喝,山海大師,以及劉明的那些手下全都懵了,這山海大師什麼時候認罪了?

他又犯了什麼罪了?

第508回 信仰第145回 豐收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218回 應對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126回 天下勢第166回 天神力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202回 遭遇戰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19回 逼供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117回 野望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10回 按勞分配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205回 海戰第146回 噩耗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544回 偷襲第401回 我錯了第269回 非人類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第401回 我錯了第472回 小麻煩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527回 老實人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159回 神算第257回 盤道第47回 危局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285回 議第132回 庭變第75回 皇甫嵩哭窮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93回 出使烏桓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506回 巨響第202回 遭遇戰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117回 野望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21回 象棋?兵法?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33回 肯薩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288回 傭兵(上)第263回 忙與閒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96回 出走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121回 槍手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
第508回 信仰第145回 豐收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218回 應對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126回 天下勢第166回 天神力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202回 遭遇戰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19回 逼供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117回 野望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10回 按勞分配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205回 海戰第146回 噩耗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544回 偷襲第401回 我錯了第269回 非人類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第401回 我錯了第472回 小麻煩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527回 老實人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159回 神算第257回 盤道第47回 危局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285回 議第132回 庭變第75回 皇甫嵩哭窮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93回 出使烏桓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506回 巨響第202回 遭遇戰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117回 野望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21回 象棋?兵法?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33回 肯薩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288回 傭兵(上)第263回 忙與閒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96回 出走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121回 槍手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