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回 納妾

“三將軍,且慢!”郭嘉一看張飛如此暴躁,連忙制止。

張飛環眼一瞪,衝着郭嘉說道:“奉孝,怎麼得?現在那狗賊都欺負到我們頭上來了,你還要我慢,難道你怕了不成?”

“三弟住口!你冷靜一下。你現在可不是獨自一人了,你是個將軍,你還有你的手下。”劉明大聲地對張飛說道。

張飛聞劉明此言,激靈靈打個冷顫。對!我是將軍,我不能急。我要冷靜。我還有手下,我要從大局出發。張飛自我嘀咕着。此時,張飛受刑後,以及和華佗學的養氣的功夫,發揮了莫大的神效,張飛逐漸的平靜下來。並向郭嘉到了個歉。

郭嘉連忙回禮道:“三將軍養心的功夫,進步了。”

張飛雖然性情急躁,可爲人卻是一點都不笨。這一冷靜下來,立馬就知道郭嘉攔阻自己必有深意。當下,張飛嘿嘿嘿的笑了一下,並對大夥和郭嘉說道:“奉孝,我也明白我的脾氣爆。有時候控制不了自己。你和在座的各位,可都要多多包涵。並隨時提醒我一下。不過,奉孝你剛纔既然攔我,哪必然是有深意了,不知奉孝對此有何見解?”

郭嘉還未待答話,楊軍已是笑着說道:“三將軍過譽了,這脾氣秉性,都是一點一點改變的。只要三將軍有這個心意,那三將軍早晚會成爲一個大將的。”說到這裡,楊軍讚許的看了一下張飛,這才又接着說道:“三將軍的疑問,還是我替奉孝說吧。”

楊軍看了一下郭嘉,見郭嘉沒有什麼異議,這才得意洋洋的分析道:“其實,剛纔奉孝攔住三將軍也是無奈之舉。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事肯定是公孫瓚他們搞得鬼,可我們沒證據呀。那個烏恆使節團雖然打敗了公孫瓚派出的假扮盜匪的部隊,可他們卻沒有抓到活口,只是從那些盜匪的作戰方式上,推斷可能是公孫瓚所爲,這查無實證的,我們如何能定那公孫瓚的罪責?現在主公和那公孫瓚,同殿爲臣,都是漢室的官員,如果三將軍在不能定那個公孫瓚罪責的情況下,冒然興兵討伐,必招朝廷非議!此時又正是各地叛亂的敏感之時,如若朝廷認定我們有不臣之心,叛亂之意,把我們擒拿問罪,主公的基業,豈不是毀於一旦?就算我們到時候負毆頑抗,可是以我們初領幽州,根基不穩的一州之地,如何抵抗的了全國的兵馬?以黃巾數百萬之衆的聲勢,也只不過是落個覆滅。張純、張舉內聚十萬兵馬,外聯烏恆各族,也難逃梟首示衆。我軍兵馬雖然戰鬥力強於他們,可數量上卻遠少於他們,如何能……”

楊軍剛說到這裡,郭嘉插言道:“楊老慎言。我們如何會做反於朝廷?”

楊軍連忙收住話題,心中暗自責備自己:咳!自己怎麼就得意忘形了?雖然在座的都是主公的心腹,不會有消息外泄的可能。可是如此密事,豈可輕言!這要是傳了出去,豈不壞了主公的大事?看起來,我處事的周全上,還是差了奉孝一籌。主公得有奉孝,真是主公之幸。當下,楊軍對劉明告罪道:“老朽老糊塗了,妄言了。還請主公恕罪。”

劉明對此,到不是十分的在意,因爲劉明知道漢朝也挺不了幾年了,可劉明還是對郭嘉得嚴謹,細密感到佩服和讚賞。於是對楊軍說道:“楊老不必在意。與座的衆位,都是深知我的志向的。必不會妄言的。也不會怪罪楊老的。不過,奉孝之言,不無道理。楊老留心即可。”

劉明對楊軍說完,轉首又對郭嘉言道:“奉孝,不能對公孫瓚用兵的道理,我們都已知曉。可事以至此,我們現在應該有什麼對策?”

郭嘉聞言,向劉明回稟道:“主公,公孫瓚截殺烏恆使節團,無非是爲了破壞主公對烏恆各族的招撫,現在烏恆使節既然已經平安的來到我們這裡,那我們只要趕快和烏恆各族定下盟約,那公孫瓚的奸計,就會不攻自破。而之後,我們只要把張舉,張純的首級,以及烏恆各族歸順的盟約,呈報朝廷,那自然會是大功一件。也絕了公孫瓚的妄想。然後,我們再以戰亂已平,強令公孫瓚駐守駐地,裁減軍隊,同時不再支援他們的錢糧軍馬,那用不了多時,公孫瓚的部隊就會瓦解。就算公孫瓚以地方勢力,強自硬撐,那以公孫瓚和烏恆等族拼得元氣大傷的狀況,必然支撐不了多久,他要想發展壯大,那是不太可能了。到時候,主公不費一兵一卒,收拾公孫贊於手掌之間,主公何樂而不爲呢?”

大夥聽完郭嘉得計策,一直認爲郭嘉太狡猾,太毒了。所謂:計毒莫過絕糧。這郭嘉是從根上算計公孫瓚呀。不過郭嘉是自己這方面的人,真是自己們的幸運。

劉明也很得意自己能把郭嘉提前收到帳下,這郭嘉不僅遇事想的周全,而且每回想的主意,都是那麼的到位。於是劉明總結道:“既然如此,如果衆位再沒有什麼可提議完善的,那麼我們就按照郭嘉得建議行事吧。”

不過,劉明顯然是忘記了,在和烏恆簽訂合約之前,他還得娶一個烏恆大王丘力居的女兒——烏麗雅,爲妾的事。但是,劉明能忘了,郭嘉和楊軍也能忘了嗎?

當時,隨着劉明的話音落地,楊軍和郭嘉互看了一眼,同時向劉明進言道:“尊主公將令,我們明天就爲主公準備迎娶烏恆女子爲妾的婚禮。”

劉明,看他們二人話說到如此整齊,知道這兩人是通過氣了,此事可以說是勢在必行了。當下劉明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只得同意,隨便楊軍、郭嘉二人任意安排去了。

轉過天來,劉明府內又是熱鬧非凡的一天,不過畢竟劉明只是納妾而已,這舉動可就比迎娶蔡琰那時,差得遠了。既沒有驚動什麼朝廷的顯貴,也沒驚動幽州各地的官員,一切都在劉明府內熱鬧非凡,而外界卻悄無聲息的情況下,進行着。

這回的納妾,劉明還是很累,不過這回到不是婚禮上累,而是在婚禮之前,先要接見烏恆各族使節而累得。而使節之中,最讓劉明注意的就是蹋頓。

蹋頓是以烏麗雅兄長的身份出現的。

劉明剛見蹋頓,就覺得蹋頓非同凡響,只見蹋頓身高過丈,頸短脖粗,肚大腰憨,那臉盤子,有頭號的洗臉盆那麼大,掃帚眉,環眼金睛,大嘴叉,鷹鉤鼻,一口的黃板牙,還是一個大大的厚嘴脣。不過,蹋頓頭戴雙插雉雞翎的胡冠,身穿錦緞織就的胡服,外罩紅羅袍,還真是十分的威風、神武。劉明對蹋頓第一的印象就是蹋頓絕對是一個武勇過人,心性堅毅的人。

而隨後劉明和蹋頓交談之中,又發現蹋頓心思細密,雖然外表粗狂,可卻是一個有智謀的人。好在此次和烏恆各族使節會面所要談的,早就在當初訂好了,現在也沒什麼改動,雙方各自歡喜的簽訂了協議,然後,就祝賀劉明和烏麗雅的親事,蹋頓更是藉此和劉明大套關係,並對劉明大加吹捧,同時也不斷的誇耀烏麗雅的美麗。

可劉明卻對這個尚未謀面的女子烏麗雅,大爲的憐惜,好可憐的一個女子,就這麼的被自己的父母兄長出賣了,而且劉明還升起了一種拐賣婦女的負罪感。可不管如何,烏麗雅這個小妾是一定要收的了。

在訂完和約後,郭嘉派一營的強騎兵護送着張純、張舉的人頭,以及烏恆各族的降書順表,前往洛陽,交與厚德,讓厚德通過張讓的門路,向朝廷請功。當然了,那降書順表之中,對烏恆等族賠償馬匹,以及天馬城開放市場等等事情,那是提也不提的。只是表達了向漢朝臣服的意思。

而稍後爲烏麗雅辦的婚禮,雖然還是熱鬧隆重,可那也只是給烏恆各族看得,郭嘉根本就沒給劉明和烏麗雅舉行對拜之禮,那烏麗雅連進入劉明的府門,也是從側門擡入劉明府內的,而且進到府內之後,還先給蔡琰行禮之後,然後才送入的新房。以至於劉明根本就沒看過烏麗雅。對此劉明也沒什麼可說的。郭嘉講話:“納妾嘛,也就是這個樣子,妾的身份,只不過比婢女她們強上一些罷了,哪能過於張揚,即使是天子,在那《禮記》上也規定了:‘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而《周禮》上也規定了:‘王之妃百二十人:後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以主公您現在的身份,既然有了正妻,那其它的小妾,當然稱不了夫人了,也只能如此規格的待遇了。”至此,劉明還有什麼可說的,也只有認了。把烏麗雅放到一邊,認命地招呼賓客。

不管怎麼說,熱鬧而又累人的一天,總有過去的時候,劉明總算是第二次的步入新房了,可剛進了新房門,劉明就是一愣。

怎麼呢?上次劉明和蔡琰拜堂成親,洞房之內,新房之中,也就是蔡琰一人,就算是自己進去了,也不過才兩人。可現在倒好,這新房之內,竟然滿滿的一屋子人,劉明仔細的數了一下,除了坐在牀上的那個女子,應該是烏恆丘力居的女兒烏麗雅之外,剩下來站立於新房之內的還有九個烏恆美女。這九個女子刀都是美豔絕倫,身材高挑,充滿了異族的風情,可最出色的,還是坐在牀頭的烏麗雅,這烏麗雅的美豔和氣質,都不比蔡琰差上分毫,而此女的身量要比蔡琰高上半頭,比劉明自己,也不過就矮上了一兩分,眉宇之間,透着一股英氣,顯得在婀娜多姿之中透着一絲的剛健,尤其是烏麗雅的下身穿着桔紅色的繡褲,足蹬繡花的鹿皮靴,外趁鵝黃色的襯裙,這襯裙可能是爲了便於騎馬,左右開氣至腰部,顯得烏麗雅的雙腿是那麼的修長,矯健。

劉明正在這裡發愣的觀看屋內的衆女子,那九個侍立於屋內的女子,跪倒給劉明施禮,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話,向劉明說道:“恭迎大人回房,妾等給大人請安了。”

劉明立馬嚇了一跳,心想:郭嘉怎麼搞得,不是說好納一個妾的嗎?怎麼這會兒變一堆了。劉明脫口而出地說道:“你們都先起來說話。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劉明話剛說完,自己也覺得不對,這有買錯東西的,那有認錯老公的,就算有,也沒有一堆人,一塊認錯的,這裡面肯定有一些自己不瞭解的東西。

那些給劉明施禮的烏恆女子,不知道劉明說得這些是什麼,齊刷刷的拿眼睛看向了坐在牀上的那名女子。

那名女子擺了一下手,隨口說了一句烏恆的語言,那些跪在地上的女子全都站了起來,退到了一邊。這時,那名女子才操了一口熟練的中原話說道:“劉明大人,小女子就是烏恆大王丘力居的女兒——烏麗雅。她們都是我同族的姐妹,是我的陪嫁姬妾。小女子自幼受家父教誨,十分仰慕中原的文化,更是喜愛中原的英雄豪傑,如今能夠嫁給大人,也是小女子的幸事。不過,大人是如何如何的了得,如何如何的英雄蓋世。小女子也只是聽旁人說起,向來未曾親眼所見。而且我這幾個陪嫁的姐妹,到也練過幾天粗淺的武藝,學過幾天淺陋的詩文,早就想向一個英雄豪傑,請教一二,如今我們嫁與大人,以大人的武勇、才學應該能夠指點她們一下的,況且,我們姐妹已經是大人的妻妾了,大人應該也不會吝嗇於指點我們一下吧?”

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376回 兵制第132回 庭變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91回 妙計破城第294回 西征(下)第527回 老實人第232回 沒門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276回 張飛的智慧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238回 恐怖第10回 按勞分配第510回 毒蛇第356回 敗退第183回 詐降第260回 兇器第140回 顏面第260回 兇器第51回 風雲變色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82回 名繮利鎖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147回 談笑間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12回 誘殺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91回 妙計破城第428回 孫吳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262回 遷都第95回 和親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124回 十大酷刑第253回 劫駕第113回 腐敗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510回 毒蛇第161回 結交第213回 無奈呀第78回 ??vs張飛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143回 誤會第188回 又一個人口販子第412回 誘殺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42回 絕技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441回 阻擊戰第150回 分歧第271回 背叛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91回 妙計破城第399回 把柄第50回 重整旗鼓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66回 天神力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53回 亂第393回 變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439回 受賄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519回 逼供
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376回 兵制第132回 庭變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91回 妙計破城第294回 西征(下)第527回 老實人第232回 沒門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276回 張飛的智慧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238回 恐怖第10回 按勞分配第510回 毒蛇第356回 敗退第183回 詐降第260回 兇器第140回 顏面第260回 兇器第51回 風雲變色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82回 名繮利鎖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147回 談笑間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12回 誘殺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91回 妙計破城第428回 孫吳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262回 遷都第95回 和親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124回 十大酷刑第253回 劫駕第113回 腐敗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510回 毒蛇第161回 結交第213回 無奈呀第78回 ??vs張飛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143回 誤會第188回 又一個人口販子第412回 誘殺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42回 絕技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441回 阻擊戰第150回 分歧第271回 背叛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91回 妙計破城第399回 把柄第50回 重整旗鼓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66回 天神力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53回 亂第393回 變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439回 受賄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519回 逼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