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回 笑閻羅

隆隆的戰鼓聲,響徹天地。飛蝗一般的石雨,越過了潼關城頭,向城內砸去。一輛輛的填河車,緩慢而堅定的向前推移着。一袋袋的沙土,有條不紊的送進了潼關的護城河裡。

此時,一直以來沒怎麼把關羽攻城放在心上的潼關守將楊譚,終於也坐不住了。親自披掛整齊,來到城頭督陣了。

等他小心地避過飛石,進入城牆上的掩體,望城下這麼一看,楊譚也是大吃一驚。只見幽州大軍的本陣,先是兩排盾甲兵,形成了堅固的防禦體系,而隨後,就是無數輛的發石車形成的遠距離壓制。而左右兩翼,更有數萬的精騎,在隨時準備着突擊。整個陣勢顯得無懈可擊。

這樣楊譚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原本楊譚在聽了對方正在用一種奇怪的器械來填埋潼關的護城河,楊譚就惦着偷偷的開開城門,偷襲一次,雖然那些東西不怕箭射,可真刀實槍的破壞,它終是架不住吧。以那種東西的精良程度,他們總不能隨時隨地的製作吧。

故此,上城頭之前,楊譚就有一定的主張了,上城頭只是爲了更好的觀測敵情,把握時機。可如今,看了對方的陣型佈置,楊譚卻打消了先前的念頭,就衝着對方兩翼佈置得騎兵,以及中路堅兵的嚴陣以待,對方分明也防着自己突然開城偷襲了。如果貿然開城,以對方騎兵的速度沒等自己這邊成功,那肯定就會被他們的騎兵給纏上了。到時候,出城的士兵喪生不說。恐怕城門也會有所閃失。

楊譚打定了主意,就是不出城。既然他們有那種奇怪地東西,護城河就讓給了他們,那又如何?沒了護城河,潼關的城牆還在。以潼關的城高牆厚,他們也不是那麼好打得。

然而,楊譚心裡不慌,還能沉得住氣。可他手下的那些大將。那卻沉不住氣了。

當日,關羽罵陣的時候,這些傢伙就已經受不了了,只是被楊譚強行壓制,以及關羽在事後攻城之時,又有所損失,這才剋制了下來。可如今,幽州攻城的方法一變。如今卻是幽州那面佔了上風。眼看着潼關的護城河,正在被幽州地軍兵,一尺尺的填埋。這些傢伙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當即。忽赫爾就咆哮着喊道:“將軍,幽州的那些小車太煩人了。您讓我帶人出去,把他們全都砸爛了吧。”

楊譚什麼話都沒說,只是衝着忽赫爾微微一笑。

忽赫爾當時就冒出了一身的冷汗。楊譚的微笑,那在潼關可是太有名了。想當初,楊譚初到潼關的時候,這些潼關的武將看楊譚長得像一個文弱的書生,對楊譚並不怎麼服氣。可是,每一個對楊譚表露出不滿地人,楊譚都會對他微微一笑。而隨後。那個對楊譚不滿的人,就會被楊譚在微笑中殺了。即使是董卓手下的一些老臣,那都沒有任何地例外。二十七個武將被楊譚這麼殺了之後。潼關上下,早就沒人敢再不服楊譚了。而且,也沒人敢希望楊譚衝着自己笑了。楊譚殺人,那可從來都是笑着殺的。

忽赫爾這個懊悔啊,楊譚早就說過了要堅守不出。自己怎麼就這麼多嘴呢。如己這個煞星衝着自己笑了,看起來,自己也將命不久已。

只不過,忽赫爾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什麼事都會有例外的。楊譚這回衝着他笑,還真的沒想殺他。以前楊譚殺人,除了立威之外,主要是楊譚覺得,殺那些傢伙,根本沒什麼可惜的。一個個除了有幾把子力氣,能拼殺一陣之外,在無可取之處,訓練個狗熊,差不多也能取得同樣的效果,故此,楊譚懶得跟他們解釋什麼,直接殺了清靜。反正那種庸才,南匈奴那裡有的是,隨便在找個一兩百的。那也容易的很。可這一次,忽赫爾的提議,卻和他上城頭之前的想法差不離,雖然現在楊譚的想法改變了,可是一幫蠢才能想到這裡就很不錯了。蠢材當然不能和自己相提並論了。

故此,楊譚微笑之後,拍了拍忽赫爾地肩膀說道:“不錯,想的不錯。不過,還很不夠。除非咱們出城就能戰敗幽州的軍馬,否則的話,他們的騎兵糾纏過來。爲了確保潼關的萬無一失,我是一定會關上城門,不給他們可乘之機的。如果這樣,你還願意出城犧牲,前去破壞那些古怪的器械,那本將軍就給你一哨人馬。讓你立上一功。”

兩邊的其他武將,那都是心中一哆嗦,這個煞星果然是夠狠的,別人出城,他就關城門,那不就是明擺着讓人出去送死的嘛。這樣的功勞,有誰會去?

然而,本來認定自己必死無疑的忽赫爾,萬萬沒想到殺人不眨眼的楊譚會拍自己的肩膀,還會對自己這麼說。有道是:大丈夫寧死陣前,不死陣後。忽赫爾當時血氣上涌,衝動地說道:“將軍,只要能爲守住潼關出力,末將願意赴死。”

楊譚聞聽此言也是一愣,楊譚真沒想到,這世上還真有不怕死的寧種。不過,楊譚也沒打算反口。以潼關如今二十萬的兵力,死上幾萬,那時沒什麼大不了的。若是能因此把幽州的那個器械毀了,這也不無小補。

楊譚當即擊掌讚道:“好!好漢子。是個英雄。本將軍這就給你一萬的人馬。讓你出城殺敵。此次,若是你能生還,本將軍給你記首功一件,定當稟報董大人,爲你重重的封賞。即使你因此喪生,你的家小,也自有本將軍照料,本將軍在此立誓,定讓他們衣食無憂,並有一個好的前程。”

忽赫爾衝動過後,本有幾分悔意,楊譚。並不是一個他值得賣命的主。可楊譚隨後的激勵,卻讓忽赫爾有了幾分感動。忽赫爾當即單腿跪地給楊譚行了一個禮說道:“一切拜託將軍了。”隨即忽赫爾點兵出城。

而此時,看見潼關城門大開,衝出一哨人馬地關羽,心中暗暗高興:哼!終於忍不住了吧。護城河都快被填平了。這守城的傢伙,也算是真有耐性。關羽一邊想着,一邊揮了一下手。當即,旌旗晃動。左右兩翼待命的騎兵,立即衝了出去。

這兩股騎兵,左面爲首的大將正是顏良,右面爲首的大將正是文丑。這倆人,各領兩萬的騎兵,猶如兩條蛟龍出海一般的,就直接衝到了中央戰場。從左右夾擊忽赫爾的軍馬。

而剛出城來的忽赫爾,此時卻還沒有破壞了任何地一輛填河車。那填河車。輕鋼的龍骨,這外面又蒙着牛皮、鐵皮,那是那麼好破壞的?而且。那些操控填河車的軍兵,訓練有素,早就經過了類似的訓練,此時停車不動。拿着刀盾堅守。有那填河車護住了三面,人多的優勢,對他們根本不起作用。而這些操控填河車的兵丁只需守住一方,一時半刻,當然沒有什麼問題。

當然了,時間長了,這些操控填河車的士兵。肯定也完。可顏良、文丑的部隊是幹什麼的?那能給破壞這那麼長的時間?

此時,戰場上亂作了一團。劉明填河車的部隊,依託這填河車堅守。潼關忽赫爾率領的軍隊想要儘快的破壞這些填河車,而顏良、文丑帶領的騎兵,有穿插了過來,消滅這些潼關的部隊。這一來,那可就看出來訓練精良的部隊和烏合之衆有什麼不同了。

劉明填河車的部隊。就好像一塊石頭,巋然不動,根本不在乎潼關部隊的侵蝕,廝殺。而劉明手下顏良、文丑的部隊,就好像一把鋒利的剪刀,有條不紊地在張合,把潼關衝出來的部隊,剪成了幾塊,一塊塊的消滅。

相比起來,董卓潼關的部隊,那就散亂的很,此時已經不知道誰在指揮誰了。各自爲戰,向一隻只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的亂撞。

忽赫爾指揮失靈,惱怒的哇哇爆叫,掄着一支狼牙大棒,到處地亂掄亂砸。仗着力大,一時間到如同進入無人之境。

然而,忽赫爾這一蠻橫的舉動,卻讓文丑看在了眼裡,雖然文丑他們的主要目的不是爲了消滅眼前的這支部隊,乃是爲了趁機衝入城中,可面前的武將如此囂張,兵丁損傷過多,那卻不是文丑所樂見的。

故此,文丑一撥馬,奔着忽赫爾就殺了過來,隨着文丑的移動,文丑身後的掌旗官,那也寸步不離。連帶着文丑的整支部隊都隨着文丑旗幟的移動,發生了微微地偏離。

這一變動,當然讓關羽看了有所不滿,不過,好在顏良的那支部隊還在按着預定的路線向潼關城門穿插。

而此時的文丑,已經跑到了忽赫爾的跟前,大喝一聲:“敵將休得張狂,河北文丑,前來取你的姓名。”

文丑乃是有名的上將,當然不願做那背後傷人的勾當。可文丑的馬快,話聲喊完,文丑已到切近,現在的局勢這麼亂,文丑當然也不會等着忽赫爾了。文丑隨手一刀,當頭砍了過去。

忽赫爾得文丑出聲警告,本也要通名回話,可忽赫爾沒想到文丑的馬會這麼快,刀會這麼急。忽赫爾只能急忙忙得掄狼牙棒封擋,根本來不及通報自己的姓名。

可就這樣,也沒擋住,文丑一見忽赫爾用狼牙棒封擋,隨即扳刀頭,獻刀撰,一下子就紮了過去。

忽赫爾的那一下封擋,立馬就落空了,眼看文丑刀撰來勢兇猛,忽赫爾急忙立起狼牙棒,向外崩架。

而文丑卻藉着這一力道,刀身打了一個旋,爲着文丑轉了一圈,隨即向忽赫爾攔腰斬去。而此時,正是雙馬錯鐙之時,忽赫爾狼牙棒爲了封擋文丑的上一招,根本來不及收回招架,隨即被文丑斬於了馬下。

而此時的顏良,卻早已殺透了重圍,來到了潼關城前。可這一來,卻把顏良氣得夠嗆,潼關的城門,早巴巴地就關上了,就跟從來沒開過一樣。而且,城頭之上,此時箭如雨發,全都向着顏良射來。

這也就是顏良的功夫高,一口大刀舞得風雨不透,這才平安的撤了回來。要不然,顏良城沒進去,還得把自己交代在那裡。

隨着顏良的退回包圍,以及主將忽赫爾的身死,那些殘餘的潼關兵丁,紛紛放下了武器投降。顏良、文丑,得勝歸還。

等關羽、劉明審問了降卒,得知了潼關剛剛更換了守將笑閻羅楊譚這麼一號人物,也不盡暗暗的稱奇。尤其是對其竟能放兵將出來,立馬就關城門的狠決,感到驚異。這個傢伙,又是從哪裡蹦出來的?怎麼事先在西涼的情報組織也沒上報呢?

不過,也難怪西涼那邊的情報組織不力。想當初王允把皇上從董卓手裡弄走,那李儒大開殺戒,西涼的情報小組,那可是差點遭受滅頂之災。雖然這兩年有所恢復。可是董卓的上層消息,還是不好弄得。

劉明小小的詫異了一番,也沒放在心裡。不管對方的守將如何,潼關的護城河,馬上就要被填平了。到時候,廣剩下潼關的城牆和城門,以自己的衝城車,以及樓車,佔領潼關,那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而就在劉明加緊填埋潼關護城河的時候,楊譚也在緊張的佈置,等待幽州軍馬的攻城戰。與此同時,一封加急的搬兵戰報,再次的發了出去。正所謂:孤城不可守。沒有攻不破的城池。楊譚可不想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硬挨。既然李儒把自己給弄到這裡了。那李儒就應該在幽州攻打這裡的時候,給出必要的援助,並實行既定的方略。如若不然,按着以前說好的,劉明打潼關的時候,完好無損的守住潼關兩個月,那就是極限了。

兩日後,劉明得到戰報,潼關的護城河,已經徹底的填平了。

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312回 意外第23回 馬鐙,蘇雙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78回 ??vs張飛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6回 土包子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117回 野望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311回 瘋狂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584回 郭嘉小計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257回 盤道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183回 詐降第148回 拜月第176回 隆中對第399回 把柄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17回 張飛買酒第66回 雨夜豔遇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161回 結交第311回 瘋狂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110回 歸屬第58回 名揚天下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132回 庭變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47回 危局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457回 殲滅第25回 回扣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544回 偷襲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78回 ??vs張飛第384回 連環策第282回 縱橫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79回 猛漢典韋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91回 妙計破城
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312回 意外第23回 馬鐙,蘇雙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78回 ??vs張飛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6回 土包子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117回 野望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311回 瘋狂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584回 郭嘉小計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257回 盤道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183回 詐降第148回 拜月第176回 隆中對第399回 把柄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17回 張飛買酒第66回 雨夜豔遇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161回 結交第311回 瘋狂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110回 歸屬第58回 名揚天下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132回 庭變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47回 危局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457回 殲滅第25回 回扣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544回 偷襲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78回 ??vs張飛第384回 連環策第282回 縱橫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79回 猛漢典韋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91回 妙計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