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

信息的交流,永遠都是雙向的。往往在打聽某件消息的同時,那尋找這條消息的意圖也就表露了出來。

現在,擺在劉明眼前的這個令劉明哭笑不得消息,就是這一真理的具體體現。

敢情,劉明在接待和考察徐庶的時候,無意中說走了嘴的諸葛亮。引起了郭嘉,賈詡,楊軍等人的高度重視,別人也就罷了。可郭嘉、賈詡、楊軍這三個人。每個人手底下都掌握着一個龐大的情報機構。他們回去之後,出於對劉明的忠心,以及對劉明師傅預言的高度信任,全都秘密的派出了手下,命令自己手中控制的各地情報部門,全力尋訪一個叫諸葛亮的人。

雖然郭嘉、賈詡、楊軍都沒交代過爲什麼要找這個諸葛亮,也沒有交代過找到那個諸葛亮之後要怎麼辦。而且,更因爲諸葛亮關係到劉明的大業,郭嘉、賈詡、楊軍等人還要求了一定要暗中查訪。但是,茫茫人海當中,只有一個名字和稱號,既沒有地址,也沒照片。那怎麼找?

那隻能是出動大量的人手在暗中打聽。

然而,郭嘉、賈詡、楊軍這三個人控制的情報機構,控制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而且控制範圍還是還是相互重疊的。往常被動接受一些情報,三份情報同時上交,不僅沒有什麼大礙,而且還能互相做一個彌補,監督。

可如今,這三大情報機構,全都同時在全力打聽諸葛亮。這可就出了問題了。雖然這些組織的情報人員。每一個都是經驗豐富,每一個人在打聽諸葛亮的時候,都是裝着若無其事,非常隨意一般的問着。絕對沒有露出任何得破綻。

但是,再沒有破綻地詢問。如果那被詢問的人,一天之內被人問過了三回,那肯定也會產生疑問和好奇的。除非那個被詢問的人是一個十足的木頭疙瘩加傻子,對什麼都沒有反應和不感興趣的人。但是。能被郭嘉、賈詡、楊軍等人的情報組織詢問的人,不是當地的消息靈通人士,就是當地的地頭蛇,或是長者一類的人。木頭疙瘩和傻子根本就不會被詢問。故此,這些接連被人無意中詢問的人,當然也就對這個詢問的對象感到好奇了。

而好奇的事件或人物,永遠都無聊人士的最佳話題。而那些感到好奇的無聊人士在互相閒聊的時候,更往往會驚喜地發現。不僅自己一個人被人詢問了。對方也被詢問了。而郭嘉、賈詡、楊軍三人的情報結構,覆蓋的地方也實在太大了。

結果,一時間。臥龍諸葛亮的大名竟然響遍了黃河南北。這不能不令人稱奇。

而這還不算什麼,在臥龍諸葛亮的大名響遍天下之後,天下的無聊人士卻發現這個大名鼎鼎的諸葛亮,除了有一個臥龍這麼牛的稱號被衆人所知之外,其餘得任何消息,大夥竟然都是一無所知,這就讓那些無聊人士更加對這個神秘的諸葛亮感到好奇了。於是,關於諸葛亮的種種猜測,也一一的傳了出來。

其中,說什麼的都有。而最邪乎的猜測。就是這個諸葛亮有經天緯地,顛倒乾坤之能,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任何一個弱小的諸侯只要能夠得到諸葛亮地輔佐,都能成爲當今最大的勢力。

這不得不令人佩服:這八卦的消息,果然是傳播地最廣,也是最沒影的。

而這些八卦,對於曹操、董卓等人的勢力範圍內人來說。不過是那些無聊人士之間的談資。而對於幽州來說,那卻是娛樂報刊的一大賣點。這些八卦內容迅速地被蒐集了上來,並排好了版面。好在幽州所有報刊那都是劉明的產業。而報刊主編也都是劉明手下的官員。在涉及到劉明的八卦消息上,那都是比較敏感的。當時就扣住了沒發。而是上報給了總編蔡邕。而蔡邕雖然沒有出席那次劉明會見徐庶的會談。可是,作爲劉明的老岳父,對於諸葛亮這個消息,還是有點耳聞的。當即就把這個消息呈到了劉明跟前。

劉明萬萬沒有想到:諸葛亮名滿天下,竟然會使自己一手造成的。這實在是令劉明哭笑不得了。

而郭嘉、賈詡、楊軍等人也萬萬沒有料到:短短几天之內,陰錯陽差之下,竟然會造就了諸葛亮這麼大的名聲。這真令郭嘉、賈詡、楊軍等人懷疑這裡面是不是真的有天意在其中。好在,經過這麼多天的查訪,弄出了這麼大的聲勢,這個臥龍諸葛亮還是沒有查無此人。這多少令郭嘉等人安慰一些。也許根本就沒有諸葛亮這個人。

不過,郭嘉還是上前請罪道:“主公。此事都是嘉的疏忽。請主公降罪。”

楊軍、賈詡也連忙上前請罪。

劉明擺了擺手說道:“免了。這事不怨你們。找人嘛。難免會如此的。而且,這諸葛亮的名聲大了也好,也便於咱們查找。況且,即使這諸葛亮名聲大了之後,被他人所用,本公有諸位相助,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郭嘉、賈詡、楊軍三人激動地退下。還是主公信任自己。有自己等人在,這諸葛亮當然不會有什麼大礙了。

而劉明又轉過頭來對蔡邕說道:“岳父大人。既然這個諸葛亮的傳聞已經傳開了。咱們的報社,密而不發。那也不好。只會令人對這個諸葛亮,更加地感到好奇和關注。同時還會猜測咱們的報社爲什麼不發表關於諸葛亮的消息。與其這樣。乾脆就讓咱們的娛樂報刊,痛痛快快的發表關於諸葛亮的傳聞。而且,還要把那些傳聞穿得更邪乎些。內容也要更多樣化一些。把關於諸葛亮本領高的和本領低得傳聞都弄一些。同時,在咱們的正刊上,也刊登一下咱們有意尋訪任職的消息。是那個諸葛亮在得到消息的時候。也知道咱們的誠意。”

“主公,這恐怕不妥吧。若是咱們在報紙正刊上登出尋找諸葛亮任官的消息,不僅有違咱們幽州官吏的考察升遷制度。而且也會引起其他諸侯對諸葛亮的注意。若是那諸葛亮被其他的諸侯先一步找到。那諸葛亮不應他們所請,被其殺害,那倒對咱們沒有什麼大礙。可是,若是那諸葛亮接受那些諸侯地邀請,出山幫忙。那豈不是成了咱們心腹之患?”荀彧連忙提出自己的疑慮。

荀彧說完。劉明反到笑了。幽州的官吏制度雖然不應該破壞,可是隻要真有才能。破格提拔,那也是允許的。哪能有一成不變得制度?而對於諸葛亮會保別人,劉明還真沒放在心上。劉明以前擔心諸葛亮,那是擔心諸葛亮會保劉備。除了劉備之外,劉明還真不擔心諸葛亮會保別人。三顧茅廬。那可是名段啊。除了劉備那個會哭得主,誰還能把淡泊名利的諸葛亮請出來?曹操、董卓,那根本就不用考慮。而除了曹操和董卓之外,天下還有誰能威脅到自己。等自己計劃成功。消滅了董卓和曹操。幾年之內,天下都將一統。這還有什麼可擔心的。現在在報紙向諸葛亮封官許願,不過就是爲了提高一下諸葛亮對自己的好感度。便於今後地徵召而已。至於諸葛亮會不會因此被殺。那就更不被劉明所關心了。諸葛亮即使被殺,對如今的自己也不會有什麼不利的影響。只是少了一個可用之人而已。而且,如果諸葛亮連這麼點小問題都搞不定,那也只能說明其是一個無能之人。死了也沒有什麼可惜地。

故此,劉明對荀彧說道:“我幽州設立招賢館,本來就是爲了徵召賢能之士。如今使用報紙徵召,跟咱們的招賢館的職能,也沒有什麼不同。算不得違背咱們幽州的官吏制度。而那諸葛亮,若是因此被其他諸侯收用,那也只能說明是天意。即使咱們不這樣做。那諸葛亮也會出來輔佐他人的。還不如咱們先一步表明對他的好感。如此一來,那諸葛亮若是一個賢明人士,自會有所取捨。反之。咱們棄之也不可惜。只要咱們齊心合力,天下又有何人能擋住咱們前進的腳步?”

荀彧、郭嘉等人,頓時覺得熱血沸揚。

然而,就在炒作諸葛亮得這件事情還沒有平息的時候,劉明的情報部門。再次傳來一個消息,曹操派出來的使者,已經到了幽州地界,不日就到。

劉明等人大喜。這可是一個好消息。曹操的這個使者,打出許都那會兒,劉明這邊就得到消息了。現在終於要到了。只要這個使者一到,劉明兵吞天下的計劃也就能展開了。

因爲,按着劉明情報部門的消息,這個使者,絕對是曹操要動身南下,準備擴大地盤,而要與幽州結盟來了。而曹操的這一舉動,也是符合當初劉明等人制定的方略計劃。而且,劉明等人也對此制定好了幾個應對方案。既要答應與曹操的結盟,安撫住曹操,讓曹操無所顧忌的出兵。同時也不能令曹操的使者感覺到劉明對此的熱心。

但是,出乎劉明等人意料之外的是,曹操的使者在來到劉明這裡之後,二話沒說,上來就是宣讀聖旨。

本來劉明等人對曹操有可能會借用朝廷的名義來達到結盟的目的,還是有所準備的。恭迎聖旨,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這道聖旨的內容,那卻太出乎劉明等人的意料之外了。實在是打了劉明一個措手不及。

那道聖旨拋開一切廢話之後,就是一個意思:曹操有一個妹妹,現在到了該嫁人的年齡了。而曹操乃是當今的丞相,國之重臣,身份顯赫。而劉明乃是當今的太尉,同樣也是國之棟樑,身份尊貴。故此,皇上降旨賜婚。讓劉明進京迎娶。好讓曹操和劉明結爲姻親,共同輔佐朝廷。與此同時,皇上也想看一看劉明這個久聞其名,卻一直沒有見過的叔父了。故此皇上讓劉明無論如何也要來京見上一面。

等曹操的使者宣讀完這道聖旨,隨即就把這道聖旨捲了起來。笑着向劉明說道:“恭喜太尉大人,賀喜太尉大人。您可真是福星高照,鴻運當頭。您既得龍恩,又得與丞相大人聯姻。那您今後的前途絕對是無可限量啊。您快接旨吧。”

此時劉明的心中正煩,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曹操的這個神來之筆。聞聽此言,更是不悅。故意問道:“卻不知這位大人乃是何人?”

劉明的情報部門遍及各地。這個使者一出許都。劉明這裡就得到消息了。能不知道這個使者是誰嗎?

而曹操這個使者心裡也覺得有些不是味。自己度過黃河,來到劉明的地界,早就表明身份了,怎麼這個太尉大人還這樣問呢?

不過,曹操的這個使者爲了完成曹操的任務,還是滿臉帶笑,恭恭敬敬地說道:“下官司馬朗。有勞太尉大人垂詢了。”

“哼!好大膽的司馬朗。你竟敢意圖挑唆本公叛上謀逆。你就不怕本公夷你的三族嗎?”劉明惡狠狠地說道。

司馬朗雖然膽識頗大,才智過人,而且也一心保了曹操,不太怎麼在意叛上謀逆的。可是,畢竟這裡是幽州,是劉明的地盤,若是劉明想找一個藉口不去曹操那裡,因此誣陷他一下,把他殺了。那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自己平白死了不說,還背了一個叛上謀逆罵名,甚至有可能因此連累到自己的族人,這是令司馬朗萬萬不能允許的。

司馬朗當時就變色地說道:“太尉大人,本官奉旨而來。初次見到太尉大人,剛剛宣讀聖旨完畢。何來挑唆太尉大人謀逆之說?太尉大人若是想抗旨不遵,別有他圖。斬殺於某。那易得很。可這叛逆的污名,卻不要潑在某的身上。我司馬一族,乃是天下八大家族之一。可殺不可辱!”

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610回 飛狼呂布第372回 一波又起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479回 可憐人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5回 初見流民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122回 盜版的鼻祖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263回 忙與閒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79回 猛漢典韋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384回 連環策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328回 禰衡到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563回 邀約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78回 ??vs張飛第252回 接駕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287回 請戰書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441回 阻擊戰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326回 峰迴路轉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51回 風雲變色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463回 天馬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262回 遷都第503回 變,變,變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286回 鬥第257回 盤道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177回 誅文丑第101回 金釵盟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142回 絕技第319回 尋人啓事第142回 絕技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404回 蓋世英雄的產生第427回 病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516回 賣票第620回 張飛怒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0回 草原之鷹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479回 可憐人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225 青樓聯盟第298 貿易隱患第472回 小麻煩第183回 詐降第519回 逼供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199回 七大寇第293回 西征(中)第93回 出使烏桓第503回 變,變,變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314回 官本位
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610回 飛狼呂布第372回 一波又起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479回 可憐人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5回 初見流民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122回 盜版的鼻祖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263回 忙與閒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79回 猛漢典韋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384回 連環策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328回 禰衡到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563回 邀約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78回 ??vs張飛第252回 接駕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287回 請戰書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441回 阻擊戰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326回 峰迴路轉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51回 風雲變色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463回 天馬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262回 遷都第503回 變,變,變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286回 鬥第257回 盤道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177回 誅文丑第101回 金釵盟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142回 絕技第319回 尋人啓事第142回 絕技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404回 蓋世英雄的產生第427回 病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516回 賣票第620回 張飛怒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0回 草原之鷹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479回 可憐人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225 青樓聯盟第298 貿易隱患第472回 小麻煩第183回 詐降第519回 逼供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199回 七大寇第293回 西征(中)第93回 出使烏桓第503回 變,變,變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314回 官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