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曹操並沒有如歷史一般的因爲老父的被害而向陶謙興師問罪,畢竟歷史早已經因爲劉明得道來,而在不經意間的改變了。可是,徐州的富足,以及徐州的兵備荒廢。還是讓曹操再次的舉起了屠刀。即使是曹操的老爸此時正在曹操的丞相府中享福。
不過,此次攻打徐州的曹操也不是和歷史上完全一樣的。不過,這不是指曹操攻打徐州的藉口不一樣。畢竟雖然藉口不一樣,可他們的本質卻是一樣,同樣的都是貪圖徐州的財富而動的手。此次不一樣的地方是曹操受了劉明的影響,認識到了老百姓的重要性,明白了光有地盤兒沒有人是不行的道理。因此,曹操此次攻打徐州,並沒有像歷史那樣的,爲了讓久居太平之中徐州百姓知道戰亂的恐慌和不幸而大開殺戮,以便於自己今後的統治。
這回曹操讓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各帶三萬的兵馬分兵四路,進攻徐州,務必做到對百姓秋毫無犯,只要徐州投降了就可以。只追首犯陶謙一人。餘者只要投降,該不追究。
而且曹操爲了對徐州造成壓力,好達到兵不血刃就得到徐州的戰略意圖,自己還親帶大軍五萬於中路策應,並派于禁領兵三萬爲四路接應使。如此一來,曹操爲了攻打徐州動用了二十萬的兵力。不說曹操的兵馬素質都遠在了徐州的陶謙之上。就是兵馬的數量上,那也比徐州的陶謙高了一大節。
爲此,曹操放在官渡守備劉明的兵馬只有張合的五萬之衆。而防備董卓的兵馬也同樣只有高覽的五萬只衆。甚至連如今的重地許都,曹操也不過給了程昱五萬的兵馬進行留守。而曹操其他的人馬則分散在各地維持着治安以及防範着淮南袁術,宛城張繡。
可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像。雖然曹操沒有濫殺無辜,並擺出了大軍壓境的強大軍容,甚至曹操興兵的名義都是動用了朝廷大義的名分。但是,在共同利益面前,那九江的太守邊讓,還是跳了出來。領兵兩萬,從側面襲擊曹操,爲陶謙助拳。
門閥家族的勢力真是龐大呀。陶謙久居徐州,其家族勢力在徐州根深蒂固。即使曹操動用瞭如此強大的實力,照樣也沒讓這些家族至上的頑固分子產生畏懼。面對自己家族勢力的動搖,這些人甚至往往選擇玉碎。
對於九江太守邊讓的不自量力,曹操是一點也沒心軟的。隨着曹操的一聲令下,前軍的夏侯敦漂亮的截擊了邊讓。隨着夏侯敦那三萬的虎狼之師一個衝殺,邊讓的兩萬之衆頓時瓦解了。邊讓本人也讓夏侯敦幹掉了。
但是,陶謙的援軍,九江太守邊讓的覆滅,並沒有曹操高興多少。因爲曹操此時得到了一個消息。在自己出兵之後,許都傳出了一個謠言。
謠言說:曹操有不臣之心,上欺天子,下壓羣臣,把持朝政。整個就是董卓第二。如今皇上已經是身不由主。而且曹操還拘禁前來朝見天子的各個大臣,並準備逐一的消滅那些不服曹操控制的大漢忠臣。現在曹操攻打徐州,就是曹操的具體行動,這是曹操竊取天下的第一步。
這些謠言說的那都是有鼻子,有眼的。真是言之有物。而且密度大,來勢猛,那真是有點片刻之間席捲天下的趨勢。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這些謠言全都切中了曹操的要害。這些都是曹操最近幹得好事。曹操是愈辯無詞。
這裡面尤其讓曹操氣惱的就是厚德據說是跳江死了。而且原先厚德府中的家人還放出話來,前些日子太尉劉明的謠言滿天飛,就是曹操乾的,爲的就是破壞劉明太尉大人的名聲,好在誘騙劉明來到朝中之後,堂而皇之的加害了。砍斷劉明這根大漢王朝的擎天鉑玉柱。而厚德得知真相之後,不堪舊主的名聲受辱,找曹操理論不成,這才跳江答謝舊主的。
曹操對於前面的那些謠言都不太生氣,畢竟那些事就是自己乾的。可曹操對厚德會爲了答謝劉明而跳江致死的說法。曹操那可是氣炸了。
曹操的直覺就是不可能!就厚德那個無恥的小人會跳江?會有羞恥心?曹操那真是打死都不信的。曹操萬分的肯定,這絕對是一個針對自己的陰謀。目的就是讓自己急於澄清,而放棄攻打徐州的機會。免得自己勢力擴大。自己絕對不能中了這種膚淺的伎倆。
而且曹操通過自己給劉明製造謠言並沒有起到預想中的效果的實例,曹操同樣也認爲這種針對自己的謠言同樣也不可能持久的,而且就算是謠言滿天飛,全天下的人都認爲自己不好,可是隻要自己的實力在。就像幽州的劉明那樣,這種謠言還是不能從實質上傷害自己分毫的。
故此,曹操沒有撤兵,反而是加緊了進攻徐州,意圖在快速平定徐州之後,再返回許都,平息這股謠言。
可是。事情是巧妙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微妙的。各種陰錯陽差聚合到一起,往往令事情的策劃者都是無法完全把握的。
就像劉明和郭嘉製造曹操謠言的原本意圖,只是爲了擺脫皇權的束縛。好擁有名正言順的大義名分。同時也讓天下的其他諸侯不再支持曹操,好逐一的各個擊破。
但是,在這個謠言四起的時候,一個個的突發事件令事情的本質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變化。
首先,曹操擅自主張要攻打徐州,替朝廷討回顏面。令當今的天子十分的不滿。其實打不打陶謙對皇上並沒有多大的影響,畢竟皇上也不知道陶謙是何許人物。而且皇上本人和陶謙也更沒有什麼親密關係。可是,曹操的那種想打誰就打誰態度,以及曹操不容皇上質疑的神情。卻是深深的觸怒了皇上。皇上明確的意識到曹操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自己現在其實和在董卓那裡的情況是一點的區別也沒有。
皇上在曹操走了之後,越想此事就越覺得窩囊。尤其是即使是曹操走了之後,曹操留下來的那幫臣子照樣不拿皇上當回事。什麼事也不用皇上做主。各自就那麼自作主張的處理了。就連皇上看一個小侍衛不順眼,想把他趕走。可都被那些臣子拒絕了。其理由就是那個侍衛乃是丞相指派的,爲的是保護皇上的安全。他讓皇上看不順眼,那是因爲他的忠於職守。爲了皇上的安全,想皇上這樣的亂命。他們是不能遵守的。
皇上一下子就傻了。同時也明白了自己還是被人監視的。皇上也不敢再說別的了,可皇上回宮之後,立馬就傷心的哭了。並對皇后說道:“朕自即位以來,奸雄並起。先受董卓之殃,飽受欺淋之苦。常人未受之苦,吾與汝當之。後得曹操,以爲社稷之臣;不意專國弄權,擅作威福。朕每見之,背若芒刺。如今擅自討伐大臣,早晚必有異謀,吾夫婦不知死所也!”
這伏皇后也是一個有脾氣的主。聽皇上說得可憐,怒問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乎?”
言未畢,忽一人自外而入說道:“皇上,皇后休憂。吾舉一人,可除國害。”
皇上先是嚇了一跳,可等皇上仔細一看,卻是伏皇后之父伏完是也。皇上一看是自己的親人,皇上當時就毫不掩飾的哭了。
皇上幾乎是擦着眼淚的問道:“皇丈亦知操賊之專橫乎?”
伏國丈氣憤地說道:“如今許都上下皆傳操賊謀逆,誰不見之?但滿朝之中,非操宗族,則其門下。若非國戚,誰肯盡忠討賊?老臣無權,難行此事。車騎將軍國舅董承可託也。”
皇上聽了,心中一喜,連忙說道:“董國舅多赴國難,朕躬素知;可宜入內,共議大事。”
伏國丈環視了一下左右,小心地說道:“陛下左右皆操賊心腹,倘若事泄,爲禍不淺。”
皇上知道伏完說的是實情,也害怕地問道:“如之奈何?”
伏國丈沉思了一下說道:“臣有一計:陛下可製衣一領,取玉帶一條,密賜董承;卻於帶襯內縫一密詔以賜之,令到家見詔,可以晝夜畫策,神鬼不覺矣。”
別說,伏完的這一招挺靈。皇上咬牙寫了血詔。找機會一番做作、暗示之後,董承也安全的得到了衣袋詔。
可是,等董承發現了,看完了,哭完了之後,也就只剩下苦笑了。當今的皇上也太看得起自己了。自己如今雖然是車騎將軍,可那也不過是隻有一個名號罷了。實際上自己是一兵一卒的兵馬也沒有呀。這叫自己拿什麼來營救皇上呢?
董承這個愁呀。思前想後,並無良策。策夜未眠。直到天矇矇亮,董承才迷糊着了。
可是董承剛睡着。忽有侍郎王子服到訪。
董承那門吏知道王子服與董承交厚,不敢攔阻,竟讓王子服直接走入了書院。
結果可想而知,一個睡着了,一個進來了。那還有不露餡地。
王子服默取看畢,藏於袖中,把董承叫醒說道:“國舅好自在!虧你如何睡得着!”
董承驚覺,不見詔書,魂不附體,手腳慌亂。
王子服開口說道:“汝欲殺曹公!吾當出首。”
董承哭着說道:“若兄如此,漢室休矣!”
王子服這才改口道:“吾戲耳。吾祖宗世食漢祿,豈無忠心?願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
董承大喜:“兄有此心,國之大幸!”
王子服給董承出主意道:“當於密室同立義狀,各舍三族,以報漢君。”
董承聽了更是歡喜,連忙取白絹一幅,先書名畫字。王子服亦即書名畫字。
書畢,王子服再次說道:“將軍吳子蘭,與吾至厚,可與同謀。”
董承也說道:“滿朝大臣,惟有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是吾心腹,必能與我同事。”
正商議間,家僮入報種輯、吳碩來探。
董承樂道:“此天助我也!”隨即教王子服暫避於屏風之後。
董承接此二人入書房坐定,茶畢,種輯問道:“今許都皆傳曹公謀逆,公知其詳否?”
董承開口說道:“確有其事,無可奈何。”
吳碩憤然道:“吾誓殺此賊,恨無助我者!”
種輯也贊同道:“爲國除害,雖死無怨!”
此時,王子服突然從屏後出來說道:“汝二人慾殺曹丞相!我當出首,董國舅便是見證。”
種輯怒道:“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漢鬼,強似你阿附國賊!”
董承笑道:“吾等正爲此事,欲見二公。王侍郎之言乃戲耳。”說完,董承便於袖中取出血詔來與二人看。
二人讀詔,揮淚不止。承遂請書名。
王子服說道:“二公在此少待,吾去請吳子蘭來。”
子服去不多時,即同子蘭至,與衆相見,亦書名畢。
如此,董承也算是聯絡了幾個反對曹操的幫手。可是,雖然有了這幾個人,但是兵馬卻是太少了。即使是曹操此事不在這裡。就這幾個人控制下的那點人馬,再加上他們滿門的家丁,那也是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來。
衆人正在爲兵力犯愁。突然間,有家人來報,劉備到訪。董承眼前一亮,這回算是有了。
董承又讓這幾個人先躲起來。起身迎接劉備。
劉備這些日子可是活躍的緊。尤其是劉備通過和曹操交往,知道自己已經初步取得了曹操的信任。爲了今後自己能夠平安獨立與曹操之外。劉備那是抓緊一切的時間利用自己的皇叔身份,結交各個朝中的大臣。由於劉備本身有十幾萬的兵馬,再加上劉備的接人待物的圓滑,而且又是皇叔的身份,劉備在最近還是很吃得開的。
而董承高興劉備的到來。就是想到了劉備乃是皇叔,手裡面又有十幾萬的兵馬,這要是攻打此時空虛的許都,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聽從聖意,剿滅曹操,就在劉備的一念之間。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