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

“曹操的表現不錯麼。看起來咱們也應該加快第二作戰的實施了。”劉明看完三路軍馬的戰報,對郭嘉等人說道。

“回陛下,確實可以進行下一步作戰方案。”郭嘉認可的說道。

“陛下,這是不是早了一點。那江南的孫權沒有做出最後的反應。咱們還是再等等,等那孫權的反應出來之後,再一舉出兵,平定天下,如此也更穩妥一些。”田疇入主軍機處,還是比較謹慎的發言道。

“無妨。無妨。如今天下局勢已定,那江南孫權的反應,也無非有三,一是趁曹操全力應對咱們三路的大軍的時候,趁機襲擊曹操,奪取土地、物資,人口;二是按兵不動,等候更佳的時機,以作出最後的抉擇;三是配合曹操出兵,主動攻打咱們的漢中,牽制咱們的兵力,以減小曹操的壓力,從而形成抵制咱們大軍鼎足之勢。可這三點卻全都在咱們的算計之中,各有破招,根本無足顧慮。”郭嘉意態風發的說道。

“請參謀長明示。”田疇向來穩重。對郭嘉得整體計劃雖然相當認同,可這些細節上得差異,卻也是不放過絲毫的。

郭嘉對此也不爲忤。工作上的事情,尤其是這種軍國大事,還是仔細一點好。有個唱反調的,正好能完善周全的作戰計劃。這也是主公劉明組建智囊團時再三強調的。當初的苟彧、荀攸等人,就是他郭嘉唱對臺戲的。不是苟彧等人,就是他郭嘉,總是一反一正的。

故此,郭嘉含笑解釋道:“孫權的三種反應,無需質疑。此已概括了孫權的所有應變。而孫權若是趁曹操主力在防守我軍之時,趁機奪取曹操的土地和物資。此策,絕對是下下之策,只能更加加速曹操的滅亡時日。且不說曹操一代梟雄,惱怒孫權的背信之下,完全可能與孫權拼個魚死網破,白白的便宜了我們。就算是如了孫權地意。讓他順利接掌了曹操部分地盤和實力,可那曹操也絕對無法應對咱們的後續公略。

到時候,那孫權根本連吸收、轉化那些土地和人員的時機都沒有,就要面臨咱們的全面進攻了。而沒有曹操配合的孫權,他的孤軍作戰。根本就不足爲慮。而孫權以爲屏障的天塹,劍閣與長江,卻根本不是咱們的攻擊目標和途徑,那孫權地頑抗,豈不是一句虛話。”

此時的屋內衆人,都是劉明軍機處的要員,對於中原計劃的第二方案,那都是早已爛熟於心的。聞聽郭嘉此言,當即全都表示認可。

而郭嘉在得到衆人的首肯後,不慌不忙的說道:“此下下之策。我等知之。想那別權身邊也有不少遠見之人,如諸葛亮,周瑜,龐統等人,也必知之,就算周瑜、龐統不說,那諸葛亮也必定不會讓孫權採取如此自取滅亡之道。省下來,也就是保持現狀,以及配合曹操主動出擊了。保持現狀,對於孫權來說,是一個觀明實力,採取正確抉擇的一個好路子。可是,對咱們也是不差啊。只要咱們後續方案實施。以如今的局勢,曹操滅亡,只在月餘。曹操滅亡後,孫權獨木難支,其觀看的結果,十有八九,卻是要投降我軍。此對孫權來說乃是中策。而對咱們,卻是一個壞消息。咱們地軍機處,會因此少了許多的功勞。而那國務部。內務部等等,卻會多了許多工作。重組江南地兵員,以及妥善安排當地的豪門世家,那可是不小麻煩啊。從我個人意願上,我倒寧願孫權能夠愚蠢一些,跟咱們狠狠地打上一仗,如此,那許多內中的隱患,卻都可以在戰爭中,快刀斬亂麻般地解決掉。”

郭嘉一說完,屋內衆人也都忍不笑。確實如此。孫權坐等,以孫權的消息往來,不等孫權看出一個結果,曹操已經就滅亡了。沒有了曹操的孫權,只是江南和西川那一點點的小地方,確實也只能如郭嘉描述的一般了。

而郭嘉等大夥吸收了一下他的講話,悠然的說道:“此中策雖然對孫權來說,可能是一個最好的方案。可孫權身邊還有一個諸葛亮,那諸葛亮據魯肅以及徐參謀所言,乃是一個自視極高,並且還很有些才華的人。雖然在具體的軍事操作上有些不太得手,可是很有全局觀,以及個人地遠見。故此,我認爲這諸葛亮也肯定不甘心在曹操滅亡後,獨自面對我軍。故此,諸葛亮很有可能採取他們認爲的上策,也就是配合曹操,主動出兵,以達到牽制我軍兵力,減緩曹操壓力,形成鼎足之勢的局面。此策略,確實可以算得上是一個上策。但是,這隻適合一年前,也就是孫權和曹操的軍力聯合起來,能夠完全的與我軍抗衡。可現在。這種策略,對我軍卻根本不適合的。我軍如今已經完全取得草原上的控制權,南匈奴以及鮮卑等草原部族,如今不僅不再是制肘我軍軍力的障礙。而且還爲我軍提供了大量的兵員。而主公多年來藏兵於野,在這一年來地新兵徵集中,也取得了極大的效果。在這種局面下,孫權配合曹操出兵,也是於事無補的。何況,關將軍和黃參謀都在漢中等候一年了,那孫權出兵漢中,也正是給關將軍和黃參謀一個施展的機會。而且,有關將軍和黃參謀駐守漢中,孫權的進攻,也根本影響不到我們第二步驟地展開。曹操的滅亡,也是照樣註定了得。如此,反倒更給我軍一個打擊孫權的口實。”

郭嘉說完,衆人都很滿意。別人不說,劉明可是知道的,那諸葛亮曾經六出岐山,那可是一個認死理的人,絕對會在此出兵劍閣,襲擊漢中的。這回,可就看關羽和黃月英的了。

而其他的那些大臣,卻是對劉明一年來擴充的兵力有信心。

那劉明原本的治國政策就是藏富於民,藏兵於民。兵員徵集也是全民義務兵和募兵制相結合的。當初制約劉明兵力擴張的,一個是募兵制比例過高,服役三年以上的軍人,直接轉爲職業軍人,各項薪金都是各行業中的高級標準,對劉明地財政壓力很大。另一個就是陣亡撫卹金的付出,乃是劉明這裡首創,雖然劉明軍隊因此形成了極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每一場戰役的人員傷亡,都是一筆極大數目資金的付出,故此,每一次開戰前,糜竺都要事先準備一大批的現金來準備應付戰後的撫卹金支付。雖說每一次作戰。劉明軍都會獲得一大筆的戰利品來和此對衝。

可那些戰利品基本上都是物資,而撫卹金地支付都是現金。這對幽州財政的現金流,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故此,這兩點因素,極大的限制了幽州軍的軍力發展。

可隨着戰線的延長,地盤的擴大,幽州軍的軍力明顯不足。這就讓劉明不得不和糜竺研討了。

在劉明和糜竺互相啓發下,軍隊主體的義務兵比例相應提高。戰時緊急動員,治下的三年義務兵,全部抽調出來。足統一作戰地應用了。

而等太平之時,這些義務兵也就各返家園了。而那些成爲職業軍人地,在統一了全國之後。憑着復員轉業,以及全國統籌,也是足可以供養的了。

而且,這對劉明軍力的整體素質也不影響,畢竟一個步兵地標準訓練,不過才三個月就可完工,而如今劉明最缺的,也就是這種最普通的步兵。一年的時間,足夠劉明從他那四千萬的人口中,徵集百萬大軍的了。

而至於那撫卹金的發放。也更改的更加人性化和地方化。以前的一次性付出,雖然乾淨利索,可卻也顯得有些冷漠了。好像人命的價值,就只是那麼點錢似地。而且,一次性的資金調集,也是對幽州財政現金流的打擊。

此外,各地的生活水平不同,統一的撫卹金補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顯得很高。進而刺激那些生活水準還比較低下的百姓,如:萁州等地的百姓。可是,對於另外的一些地方,如幽州本土,卻又有些不足。

以至於造成不好的影響。

針對這幾點,撫卹金地發放改一次性爲長期贍養性。由當地民情所得老者們負責按月提供軍烈屬符合當地標準的口糧、薪金。並由當地的農墾兵負責爲這些軍烈屬家庭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提供耕田以及一些其他的家政服務。

如此一來,一些集中性的大規模資金調動,被分散到各個地方和長期的供養當中,對幽州財政的打擊,幾乎不存在了。而且,民情所得那些老者,都是地方上的德高之人,對於那些軍烈屬家庭的幫助,那絕對是太大了。各個地方物價不同的差距,也因此而彌補了。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充滿人情味的家政服務和農活幫助,更是溫暖了人心。其中,一位軍烈大娘的一句話:我失去了一個兒子,卻得到了無數個兒子。在各個報刊登載後,更是引起了一片共鳴。

故此,在如今徹底解決了幽州兵員不足的現在,孫權的分兵牽制,其意義根本不大。畢竟孫權要分散劉明的兵力,那也得要劉明不得不把兵力調過去才成。可如今,各個地方補充完備的兵力,全都到位了。

那關羽和黃月英更是等了孫權一年多了。對孫權出兵早就打出餘量來的作戰計劃,又怎麼會在乎孫權出兵呢?

而就在劉明決定展開中原作戰的第二步驟時,濮陽那裡,也正打得有板有眼。

張遼的濮陽戰線,不同於高順得官渡那裡,受困於黃河,其灘塗都在張合烈焰彈的威脅下,沒有餘地進攻,陷入僵持,也不同於呂布大軍損失慘重,無力進攻。

張遼這裡,在攻破了張秀駐守的青龍大營,清除了那些駐礙道路的山石後,來到了濮陽,隨即就對濮陽展開了攻勢。

憑藉着霹靂神雷得遠程優勢,一上手,數發的霹靂神雷,就極大的殺傷了濮陽城頭的軍兵,當時就有一種清場的效果。

不過,于禁早得張秀的彙報,對此也是有一定的準備,早就準備了大量的督戰隊,等在城裡,對那些敢從城頭逃跑的軍兵,那是毫不留情的斬殺。再加上于禁平日治軍有方,愣是把初次見到如此恐怖武器所造成的恐慌,鎮壓了下去。

而且,早就佈置好的烈焰彈,也隨之發射出去,以火海,斷絕了張遼部隊的趁勢進攻。

張遼面對烈焰彈的威脅,也是沒有更好的策略。水火無情。血肉之軀那是不能和烈火對抗的。張遼只能以烈焰神雷遠程轟殺于禁的城頭士兵,並派遣少量的部隊,引誘于禁烈焰彈的發射,與于禁拼消耗。

如此,長時間下去,于禁的軍兵,對霹靂神雷倒有些適應了。那霹靂神雷,畢竟是剛剛研製出來的,其功效也就如同抗日戰爭中土地雷相仿。而且還是拋射的,不是火藥發射的炮彈,飛散的碎片,雖然對士兵殺傷力極大,爆炸中心對一定的建築物也有傷害,可畢竟不能如炮彈一樣摧毀城牆。對於濮陽這種以堅石厚土築就的堅城,卻如曹操所料的那樣,傷害力並不大。

而於禁在以人員消耗爲代價的觀察幾日後,也發現了這一點,更在城頭一厚木、鐵甲搭建了碉堡,掩體,對幽州的霹靂神雷,有效的抵制住了。只要不出城頭掩體,霹靂神雷也傷害不了城上的士兵,而若是張遼攻城,那些軍兵還可以出來作戰。

於是,張遼和于禁在濮陽,也是各展其謀,打得有板有眼。

只不過,于禁防守的再出色,曹操三路大軍防守的再徹底,那也改不了曹操註定的命運。因爲曹操與劉明的最佳作戰時機早就在曹操提心吊膽中過去了。而今,劉明的三路大軍,不過就是劉明吸引曹軍主力的誘餌罷了。其目的,那就是便於劉明主力大軍的真正攻擊。

在現如今,曹操地勢的最大弱點,那就是曹操沒有海防。而沒有海防,就意味着要捱打。

第146回 噩耗第454回 拼命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79回 猛漢典韋第503回 變,變,變第547回 勸降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256回 謠言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358回 咽喉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20回 夜談第386回 奇襲第310回 坑死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376回 兵制第612回 悲壯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09回 麻煩第291回 西行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533回 肯薩第66回 雨夜豔遇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344回 看戲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506回 巨響第45回 馳援幽州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290回 傭兵(下)第285回 議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298 貿易隱患第154回 燒荒第393回 變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444回 進攻第463回 天馬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149回 叫屈第415回 恩威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91回 妙計破城第222回 瘋狂戰車第465回 釣魚戰第90回 鞭刑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506回 巨響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75回 陣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250回 機會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283回 暈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275回 陣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301回 倒黴第402回 鬼老精第531回 攻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313回 驚喜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282回 縱橫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479回 可憐人第304回 竊笑
第146回 噩耗第454回 拼命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79回 猛漢典韋第503回 變,變,變第547回 勸降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256回 謠言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358回 咽喉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20回 夜談第386回 奇襲第310回 坑死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376回 兵制第612回 悲壯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09回 麻煩第291回 西行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533回 肯薩第66回 雨夜豔遇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344回 看戲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506回 巨響第45回 馳援幽州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290回 傭兵(下)第285回 議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298 貿易隱患第154回 燒荒第393回 變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444回 進攻第463回 天馬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149回 叫屈第415回 恩威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91回 妙計破城第222回 瘋狂戰車第465回 釣魚戰第90回 鞭刑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506回 巨響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75回 陣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250回 機會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283回 暈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275回 陣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301回 倒黴第402回 鬼老精第531回 攻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313回 驚喜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282回 縱橫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479回 可憐人第304回 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