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回 連鎖反應

就在袁紹快要滅亡的關鍵時刻,劉虞那仁厚,慈愛得本性又發作了。他竟然下令:罪魁禍首,唯袁紹一人矣!其餘兵丁、百姓,決不能妄加傷害。更不能焚燒屋舍,有損百姓的生活。違令者,斬立決!

於是乎,大逆轉呀。劉虞的兵丁在強制命令下,無心廝殺應戰。袁紹在千軍萬馬的包圍中,竟然衝殺了出去。

而袁紹一逃脫生天,從南皮安全的撤離出來不要緊。那真是打破玉籠飛綵鳳,擊開金鎖走蛟龍。袁紹立馬就撒了歡了。

袁紹首先就叫曲義領八百的死士斷後,阻擋劉虞的追兵。隨後,袁紹急命在章武屯兵的大將顏良,帶兵十萬,從側翼攔截衝殺劉虞的部隊。並同時命令屯兵在渤海的大將張郃帶領五萬的兵馬抄襲劉虞的後路,直搗劉虞的首府信都。只留下大將高覽率兵十萬,防守幽州的干預。

與此同時,袁紹還下書魏軍的韓馥,聯合他共同起兵對抗劉虞。並向洛陽和長安的兩個朝廷誣告劉虞意圖稱帝,還挾持兵力,威逼自己等一干下屬附逆。自己等人忠君愛國,誓死不從,奮起反抗。特向朝廷告發。

袁紹這幾種小手段一使。

首先,那曲義率死士的決死拼殺,和劉虞兵馬的勉強應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功的阻擊了劉虞兵馬對袁紹的追殺。

其次,顏良訓練的那些兵馬,乃是以幽州劉明的騎兵爲假想敵。那快速應變的能力,是何等的頑強?他那訓練強度和戰鬥能力,又是何等的恐怖?雖然他們的戰鬥力不見得真的能比得過幽州劉明得部隊。可是他們的戰鬥力比起劉虞的這些只訓練了一年的,又是不敢放手廝殺的烏合之衆來,那是真的勝強了百倍。這一點從顏良快速調動兵馬,輕易斬斷並擊潰了劉虞的二十萬大軍,就可以輕易的得到證明。

最後,袁紹的外交手段也獲得了成功。那韓馥自認爲自己乃是袁門故吏,且自己上任以來,和袁紹的關係一直不錯。那袁紹的志向和才學又勝自己和劉虞百倍。而且這亂世之中,自己實不能獨善其身。必須聯合強者,才能在這種巨大的環境壓迫下,生存下去。故此,韓馥決然的高舉叛旗,響應了袁紹的書信。起兵攻打劉虞的腹背。

如此一來,劉虞殘存的幾萬兵馬,和廣大的地盤,在短短的十幾天內就被袁紹受降和佔領光了。以至於洛陽和長安方面還沒有對袁紹的第一封奏摺做出反應,袁紹的第二封平叛成功,並請封前將軍和樂陵侯的文書就到了。這兩個朝廷在暫時無力對付袁紹,同時也不願意開罪此時正實力大長的袁紹情況下,也就同意了袁紹的奏請。當然,這裡面也無不包含了用袁紹的這個前將軍,抵制劉明太尉官職的用意。而且他們也同時做好了在劉明爲劉虞復仇的時候,佔點便宜的打算。

可是!不管怎麼說。袁紹經此一役,不僅整合了冀州所有的兵馬以及韓馥的兵馬,在刨去損傷後,使自己的兵馬實力直接達到了五十萬的龐大數量。最主要的就是袁紹得到了劉虞苦心經營冀州多年所攢下來的全部錢、糧、馬匹,盔甲,兵器,一下子就把自己已經迫在眉睫的軍糧和軍餉危機緩解了。

而其中最叫袁紹高興得,就是由於劉虞和劉明得交好。劉虞是唯一不受幽州馬匹管制買賣的買家。劉虞這一年多雖然沒有訓練出騎兵來。可劉虞積攢下來的馬匹卻不少,足足有三萬匹。這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

不過,也正因爲這種好東西。直接就導致了袁紹和他的那個兄弟袁術之間的密切關係,產生了不小的裂痕。

戰馬這種緊俏商品誰不愛呀!尤其是那些心比天高,卻一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就是找不到一點門路弄到手的諸侯更是如此。而袁術就恰好是這裡面的一員。現在袁術一知道袁紹的了這麼多的寶貝戰馬,能不眼紅嗎?

尤其袁紹對於袁術來說,只不過是庶出之子,算不得袁家正統,只不過是袁紹機緣巧合,被過繼給了自己的大伯,這才成了袁家對外的代表。可實際上,自己纔是袁家真正的正統血緣。自己找袁紹要馬,那是自己瞧得起他。而且自己也沒找他多要。他的那些戰馬來的這麼容易,自己只是分上一半,當然一點也不過分了。

可是!袁術會這麼想,袁紹那是一點也不這麼認爲。

袁紹對這些戰馬也寶貝得很。自己好不容易纔得到的寶貝戰馬,那個不學無術的弟弟就想扒拉去一半,真是獅子大開口。

而且袁紹本來就因爲自己乃是庶出之子的身份,平常就一直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身份,當初嘉平二年的時候,袁紹遇母喪,袁紹爲了自己的名聲,避官守喪六年,而且就是平日的每一個時節,袁紹也都擺出一幅禮賢下士,克己待人的風度。所以,袁紹在自己付出了這麼多的辛勤才博得了一個不錯的名聲後,自然也瞧不起他那以正統自居,什麼也不付出的弟弟了。

故此,袁紹斷然的回絕了袁術。

而袁術遭到袁紹的拒絕後,惱羞成怒。認爲袁紹這是實力大了,又得到了前將軍這樣的高官,看不起自己這個只是淮南太守的袁家正統傳人了。袁術當即就決定進一步的擴軍,擴大地盤,好向朝廷索要更大的官職。可是!如今袁術的二十五萬的大軍,那就已經是袁術兵馬錢糧的極限了。還要擴軍的話,那他的糧食就絕對支持不下去了。

袁術自持自己四世三公的正統傳人,面子大,人脈廣,立即就修書給荊州的劉表,向其借糧二十萬石。

可袁術也不想想,現在舉國上下,都被劉明和董卓的軍備競賽搞得大擴軍,現在誰的糧食都不多,那劉表又哪有餘糧借給他!劉表當然也實話實說的拒絕了。

劉表雖然拒絕的光明正大,可袁術卻是不這麼想。袁術心想:荊州乃是魚米之鄉,錢糧廣多。怎麼會沒有餘糧借給自己呢?隨即,袁術又聯想到當初袁紹叫劉表攔截孫堅,劉表立馬就乖乖的照辦了。這劉表肯定是袁紹一夥的。

袁術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立即就給自討伐董卓以來,一直就託庇在自己名下的下屬孫堅去了一封信,讓孫堅出兵討伐劉表。

不過,袁術也知道孫堅雖然名義上曾向自己稱臣,可孫堅實質上卻是自成一派的。故此,袁術給孫堅的書信還是比較婉轉的,主要是以挑撥爲主。

孫堅接信這麼一看,只見信裡面主要就是告訴自己,這劉表是與袁紹一夥的。當初自己被劉表攔截、阻擊,就是袁紹下的命令。現在袁紹在進一步的兵強馬壯,實力大進之後,又意圖謀奪自己的寶物,準備再次的聯合劉表攻打自己。袁術不能眼瞅着自己的下屬吃虧,故此給自己送一個信,並準備幫自己去對付袁紹,而讓自己安心得去討伐劉表。到時候,袁術得冀州,自己的荊州,兩面全都是皆大歡喜。

孫堅看完了之後,那是哈哈的大笑。當下聚集衆將商議此事。

程普看了信後,搖頭地說道:“袁術爲人狡詐,此事不見得可信。”

孫堅哈哈笑道:“袁術爲人,我如何不知。可是我自報仇,又關袁術何事?難道咱們還能指望袁術幫着咱們嗎?”

周圍衆將都以爲孫堅主意已定的時候,一位少年的將軍搖頭嘆息道:“雖然袁紹不可能越過兗州等地,跨地前來討伐咱們,可袁術既然給了咱們這樣的一封信,那咱們暫時是無後顧之憂了,正是主公報那劉表昔日斷我等歸路的大好良機。可奈何現在那賊寇嚴白虎尚未平定,那揚州的刺史劉正禮,南陽的張繡,也全都在一旁的虎視眈眈,若是咱們冒然的無故討伐宗室劉表,而那劉表又憑藉長江天險,堅守不出,咱們一時半刻,攻之不下的情況下。恐怕這些諸侯、賊寇,都不會錯過這個大好的機會,而對咱們產生不利的呀。”

這員小將的一席話,給所有的人都潑了一盆涼水。這分析的太精確了。而且這話出自這員小將之口,也沒有一個人不相信事情就會向這個方面發展。因爲這員小將既是一個少年神童,也是孫堅大公子孫策的好友,周瑜,周公謹。

周瑜,字公瑾,廬舒(今安徽舒城)人。是江東的士族地主出身,自幼與孫策交好,向不輕言,言出必中。這是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回事。

孫堅聽到周瑜的一席話,收回了自己火熱的頭腦,憤憤不平的自語道:“難道咱們就錯過了這個機會,回絕了袁術不成?”

周瑜同樣搖首說道:“非也!主公要是斷然拒絕袁術,以袁術的小肚雞腸,他勢必會興兵前來討伐咱們。雖然咱們不見得懼怕於他。可是咱們鶴蚌相爭,恐爲他人漁夫得利。那豈不是讓主公的宿敵劉表得嘗所願。”

孫堅聞言,更是惱怒的說道:“那是萬萬不能得。本將軍寧可和劉表拚一個魚死網破,也不能白白的便宜了劉表。”

周瑜勸道:“主公息怒。事情尚有可爲之處。咱們只要假意應允袁術的提議,在江邊虛張聲勢的做出蒐集船隻,討伐劉表的樣子,同時與劉正禮和張繡虛以委蛇,而咱們暗地裡卻集中兵勢,加緊剿滅嚴白虎,隨後蕩平劉正禮,再聯合袁術滅了張繡,最後緩圖荊州,則主公根基之地可成。有望爭霸天下。”

孫堅得到玉璽之後,自認爲自己有天命的預兆,故此對於爭霸天下最爲熱心。剛纔孫堅有意聽從袁術的意見,報仇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劉表上次就是爲了玉璽攔截自己的,而袁紹以前也向自己追討過玉璽。故而,這回袁術一說,孫堅也就信了。其次,瘋狂的擴軍,孫堅現在也有點受不了了。打下荊州,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對孫堅來說,那也是個不小的誘惑。可現在周瑜把他的顧慮全打消了,又給他畫了這麼好的一條道。孫堅能不高高興興的答應嗎?

而孫堅這麼一假打真攻,周圍的反應可就全都出來了。

劉表不知道真假,只能積極的準備應戰。畢竟孫堅那江東猛虎的名號在那擺着呢。

不過,劉表手下的蒯良也不是白給的,他向劉表建言道:“主公不必憂慮。我有長江天險爲憑,那孫堅跨江涉湖而來,安可用武?單需令大將黃祖領江夏之兵爲前驅。主公率荊襄之兵爲後援,足可無憂矣。”

於是乎,劉表屬下的黃祖,以及蒯氏兄弟的蒯越,就被劉表派到江夏前來防範了。

而南陽的張繡自持有董卓作爲靠山,也擺開了車馬,準備撿便宜。倒是那揚州的劉正禮雖然新近得到了同鄉的太史慈和孫邵前來輔佐,可劉繇卻因爲世人對太史慈的評價,嘆息的說道:“我若用子義,許子將必會笑我不識用人!”於是,只是給了太史慈一個監查軍情的官職。他自己也貪圖能夠在揚州偏安自保就足夠了。

而嚴白虎則在這種情況下,再也支持不住了。逃到了許貢那裡。

與此同時,孫堅這裡大動兵馬,袁術那裡當然也不會閒着。當然了,袁術是不可能千里迢迢的去冀州討伐袁紹的。可袁術也藉着這個機會,全力的收拾自己境內的白饒。

袁術這一發狠,白饒也吃不住勁了。被袁術手下的大將紀靈逼得走投無路。最後,白饒只得跑到了司隸,和郭太兵和一處,將打一家。和了夥了。

可他們這一合夥。司隸得地方官就受不了了。立即就向那兩個所謂的朝廷求援,可沒想到,這一舉動,卻給了曹操一個莫大的機會。

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463回 天馬第177回 誅文丑第611回 鐵甲連環牛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166回 天神力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210回 對決第160回 紅眼第256回 謠言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285回 議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220回 中伏第78回 ??vs張飛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46回 埋伏?第263回 忙與閒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460回 妙想第177回 誅文丑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282回 縱橫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25回 回扣第314回 官本位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282回 縱橫第166回 天神力第238回 恐怖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145回 豐收第270回 突破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567回 馬超反救魏文長第196 擎天柱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279回 交警第253回 劫駕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516回 賣票第199回 七大寇第469回 玄妙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355回 開眼界第386回 奇襲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52回 接駕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406回 大事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53回 正名第409回 智慧第31回 空兵第257回 盤道第45回 馳援幽州第508回 信仰第190回 想上調,進軍校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91回 妙計破城第149回 叫屈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97回 完婚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553回 賭約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506回 巨響
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463回 天馬第177回 誅文丑第611回 鐵甲連環牛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166回 天神力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210回 對決第160回 紅眼第256回 謠言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285回 議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220回 中伏第78回 ??vs張飛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46回 埋伏?第263回 忙與閒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460回 妙想第177回 誅文丑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282回 縱橫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25回 回扣第314回 官本位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282回 縱橫第166回 天神力第238回 恐怖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145回 豐收第270回 突破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567回 馬超反救魏文長第196 擎天柱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279回 交警第253回 劫駕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516回 賣票第199回 七大寇第469回 玄妙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355回 開眼界第386回 奇襲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52回 接駕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406回 大事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53回 正名第409回 智慧第31回 空兵第257回 盤道第45回 馳援幽州第508回 信仰第190回 想上調,進軍校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91回 妙計破城第149回 叫屈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97回 完婚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553回 賭約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506回 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