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

碧海波濤與無盡的藍天在遙遠的天際化爲一體。而這水天一色之間,無數的金龍戰旗連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由遠及近。威武高大的鐵甲戰艦,排成綿長的艦隊,如海中的巨龍一般,乘風破浪駛來。

不錯,這支龐大的艦隊,正是幽州的水軍戰艦。只不過,如此強大的海上力量,如今卻實在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感覺。曹操領地的海岸線,極其的漫長,可曹操卻根本沒有海防意識。

當然了,這也不怪曹操,畢竟在劉明之前,中原作戰根本沒有海路進攻一說,不僅是曹操,曹操之前的歷代兵法家,也是沒有重視這一點的。畢竟中原地大物博,所有的戰爭都是圍繞着土地,城池攻防戰展開的。沿海一帶的荒涼地帶,原本就是不怎麼重視的。有限的水軍,也僅僅是在長江、黃河等大的水系之中進行江河作戰。

故此,幽州如此威猛的海上力量,卻是根本沒有用武之地,那曹操根本就是沒有海防的。

而此時,即將登岸的幽州各將領,那各自的心情也是不同的。

“子龍,馬上就要靠岸了。你我兩路齊發,倒要比上一比,看看咱們誰先拿下許褚。輸得人,可要擺酒請客啊。”張飛性質高昂的哈哈笑道。

“三哥神勇,小弟萬萬不及,自然是小弟請客了,不過,三哥你可也不能貪功心切,忙中出錯。到時候要讓小弟佔了先。小弟可也是當仁不讓的。”趙雲也是很豪邁的說道。

張飛聽後哈哈大笑。而一旁的甘寧卻是極爲鬱悶地說道:“二位將軍都有重任,可我卻留在這海上,寂寞了。說實在的,我麾下的海軍,登陸作戰,也是不弱,不能上陸殺敵立功,實爲可惜。”

徐庶在一旁笑道:“甘將軍,莫要心急。你這海軍立下水寨。乃是我軍跨海作戰的根基所在,乃是重中之重。豈說無功,此後,你這海軍要源源不斷地運送後續部隊來此,還要保證軍糧供給的安全,到時候,恐怕你忙都忙不過來了,哪裡還有時間寂寞。”

甘寧當時更苦着臉了。這兩種忙碌根本就不是一碼事,那上陣殺敵,那是多麼的痛快,這往返運輸,咳,不想也罷!

而此時,同樣被任命作隨軍參謀地魯肅,看着這一切,聽着這一切,心中真是感慨萬千。

魯肅自打隨着徐庶迴轉幽州,受到了劉明和荀彧等人的熱切招待。

魯肅也是十分感動。不過。魯肅並沒有因此就徹底拋棄了孫權和諸葛亮而投靠劉明。但是。當劉明登基之後,啓用魯肅時的一次長談,卻深深的打動了魯肅。

爲政者。不管當權者說的如何,只有平民百姓臉上的笑容,那纔是真正評價一個政權的好壞。而爲了百姓臉上的笑容,只有去做,去完善他,這才能真正地利國利民。坐而空談,不如起而行。

此話,深深的打動了魯肅,魯肅來幽州的根本目的就是開闊眼界,而開闊眼界的目的。就是強國強民,故此,魯肅接受了劉明的啓用。

如今,魯肅看着幽州如此強大的海軍,想起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言論,自認爲可以堅持成規,坐守江南,那是多麼的可笑。確實有些坐井觀天了。

且不說劉明地百萬大軍,就是幽州地海洋觀念。那也不是曹操和孫權可以匹敵的。

那曹操就不說了,其水軍力量根本不值一提,可就是孫權,水軍作戰的照眼點,也還只是江河湖泊,根本就沒有上升到海洋地地步。

而那幽州,卻恰恰對海軍極爲重視。幽州的鐵甲鉅艦,可以跨海遠征,攜帶滿船的軍兵,可以在海上漂行一月。如今,從遼東到徐州,順風七日可到。以前曹操、孫權等人在陸上的那些視爲天險一般的要塞,面對着漫長的海岸線,跟本就如同不設防一般。那曹操和孫權再是神武,憑藉如今的這個底子,那也是不能如同秦皇一般的再修一個萬里長城來保護它的海岸線了。

而在這種局面下,幽州軍依靠海路,往返運送大量兵力,直接奪取曹操的徐州,隨後快速攻擊曹操不設防地兗州。立馬就能掐掉了曹操的後援供給。曹操駐守在前線的兵馬,除了坐守待斃,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擊辦法,那些堅固的要塞,對於曹操的反攻,實在是幫不上任何的作用。

就在魯肅感慨間,幽州軍已經登岸了。無數的舷板放下,幽州軍快速的登上岸邊,開始了水寨建設。而上岸之後地張飛、趙雲,卻也沒有等待,而是立即兵分兩路,各帶十萬兵馬,對徐州展開了佔領。

而甘寧則繼續往返運送兵力,以便於對張飛、趙雲他們打下來的地方派駐軍隊單說那趙雲一路兵馬離岸之後不久,即來到東武城。

那東武城本是一個邊海小城。位於曹操的大後方,雖然此時曹操與劉明交戰,打得熱火朝天,可這裡依然沒有半點戰爭的氣氛。四個城門大開。往來的人流,雖然因爲地處偏遠,有些稀稀拉拉,可卻也沒有斷絕。

守門的兵丁,除了收繳城門稅之外,更是沒有半點的緊張之處。甚至就是聽到遠方傳來奔馬之聲,也只是十分的好奇,準備開開眼界。也沒有做出應戰的準備。直接就把那些馬蹄聲當作曹操調集來得部隊了。

畢竟曹操的虎豹騎,在徐州也是傳下了赫赫威名。

直到趙雲的騎兵衝入了城門,這些兵丁才意會了過來。可那時已經晚了。東武城的守軍不過才一千人,對於趙雲的大軍壓境,而且連城都進了,那是根本沒法抵抗的。

趙雲兵不血刃的就奪取了東武城,打下了第一個立足之地。

但是!趙雲卻根本沒有在東武城進行任何停留,除了留下一千步兵防守,並保證後續的軍糧供給,餘下的大部隊,隨即繼續前進。

半日後,就來到東安。

不得不說,這中原地帶,一望無際的沃土。實在是太適合騎兵的馳騁了。就連那些由馬匹拖掛的霹靂神雷車,也是移動的快速無比。只有那些步軍,卻因爲趙雲在知曉曹操內地各城兵力不足地情況下,留在了後面跟進。畢竟,突擊要的就是速度。打得就是對方措手不及。

這東安城遠比東武城要大上許多。人口也多上許多。不過,守城的兵丁依然不多,只有兩千兵力,可守城的主將。卻是夏侯家族的青年表率夏侯尚。

這夏侯尚乃是夏侯淵的侄兒,文韜武略,都是非常出衆的。來東安擔任守將,也只是暫時的週轉。只不過,這夏侯尚卻沒有任此而混日子。這夏侯尚年輕氣盛,來到東安之後,就把那兩千守兵按着精銳標準訓練。

雖說這精銳士兵那都是從衆多普通士兵挑選出來地,絕對不是什麼士兵隨便練練就可以達到的。可經過那麼多時間的訓練,那警覺性,卻也比一般的士兵強得多。最少比東武城的守軍。要敏感得多。

征塵四起,馬蹄如雷。這些東安的守兵立即就按着夏侯尚的訓練要求,快速關好了城門。並急速敲響警鐘,通傳夏侯尚。

等趙雲兵馬到了的時候,夏侯尚已經登上了城樓觀看。

不過,這種快速的反應,對於全局也沒有什麼更多的影響。趙雲大軍到了之後,趙雲連討敵叫陣都沒有進行,直接命令霹靂神雷車對城頭進行警告性發射。

四十架霹靂神雷車同時發射,四十枚霹靂神雷齊刷刷拋上了城頭,一聲驚天動地地轟鳴。原本在城頭觀看地兵丁,立馬就全部滅亡了。

這其中。就包括那倒黴的夏侯尚。

夏侯尚的武功雖說不錯,可畢竟還是血肉之軀,當不得這些飛濺地彈片。而這夏侯尚先前也沒見過這東西,不知曉這霹靂神雷得威力。

故此也不知道躲。也算是死得糊里糊塗了。

一次齊射過後,趙雲隨即命令軍兵喝令東安開城投降。

結果,半晌無人答話。這倒不是東安軍兵誓死不降。實在是那先前的一次齊射,就把那些軍兵打怕了。全都跑城裡頭去了,城牆上根本沒人,自然也就無人答話了。

不過。此時,夏侯尚已死,那些在城頭倖免遇難的兵丁,跑回城裡之後,就把剛纔的遭遇報告了東安郡守楊拯。楊拯驚恐過後,隨即拿好印信、戶籍,立刻開城納降。

這楊拯本是徐州的老人,經歷過曹操當初的血屠,那曹操立有軍令,圍城之後不降者,全城屠盡。這楊拯可不想東安被屠城。雖說楊拯沒有聽說過幽州軍有過屠城的事例。可楊拯對於這一點上,可是不想有半分的錯誤。

就在趙雲看着城上的兵丁全跑光了,一個人也沒有,一個回話的沒有,準備派人過去開開城門進城安民地時候,楊拯適時的趕到,開開了城門。

趙雲隨即收下楊拯,仍舊讓楊拯安民,並把那些投降的兵丁收到一處看管,隨後,等後續的步軍跟上,仍舊留下了一千步軍駐守,隨即再次出兵趕往東莞。

那東莞也有兩千守軍。城池不小,守城的卻不是什麼可以一提的人物,那趙雲兵馬進行的迅猛,比那往常流傳的消息,都不知道快了多少。何況是如今趙雲控制消息外傳的情況下。那東莞地守軍還不知道什麼狀況的情況下,趙雲的兵馬已經快速的衝進了城裡。

東莞守軍連軍營都沒來得及出,就被趙雲大軍堵在了兵營裡。面對趙雲的大軍,也只能乖乖的投降。

一日間,趙雲連奪三城,鎖定了徐州東部消息外泄的路徑。隨即稍作休整,起兵直奔琅玡。

琅玡乃是徐州和青州貫通的另一要到。那裡也建築着一座堅固的要塞,以及曹操的白虎大營。與曹操的青龍大營和濮陽相呼應,圍着泰山,把守着青州通往徐州的要路。

雖然因爲劉明三路大軍的吸引,那裡的兵力相對而言少了一些,可是琅玡和白虎大營的兵馬加起來,那也有着七萬餘人,乃是徐州當地的主要兵力集結地。只有拿下了那裡,徐州纔算是徹底的佔領。

好在,那琅玡要塞,就如同許許多多的要塞一樣,都是對外不對內的。所有的堅固城牆以及防禦措施,都是面對青州那一方的。趙雲從背後襲擊,那是好打了許多。尤其是趙雲部隊來的突然,趙雲部隊就更佔優勢了。

可是,就是這樣,趙雲依舊沒有掉以輕心,養精蓄銳,做好完全準備,準備出其不意,一次拿下琅玡要塞。

轉過天來,天色有些陰沉。趙雲領着部隊,快速前進。

不過,這一回,雖然還是快速前進,可卻沒有一開始登陸那樣的迅猛。趙雲的騎兵部隊還要配合着趙雲的步軍。

兩日後,趙雲領兵來到琅玡要塞,一路上的那些村莊縣鎮,無一例外,全被趙雲兵馬接管。沿途沒有半點風色走漏。可那琅玡要塞,不愧是曹操重點看守的要地。

雖然這琅玡要塞的防守方向主要是青州那面,而且前面還有一個白虎大營爲前哨。可卻沒有絲毫的放鬆。

那琅玡要塞的守將,乃是曹操臨出發前派過去的親族大將曹真,那可是曹操的本家親信。絕對對曹操的命令,執行得一絲不芶,即使在曹操與劉明三路大軍交戰的今天,也沒有放鬆對青州與徐州之間的這一要路的防守。

而如今,那些警戒的哨兵,那就遠遠的看見了趙雲的兵馬,快速的報告給了曹真。以至於趙雲大軍沒能直接突進琅玡要塞之內,打曹真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依然改變不了整體的局勢。

第464回 麻雀戰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40回 顏面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5回 初見流民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79回 猛漢典韋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49回 叫屈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155回 立誓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27回 華佗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1回 象棋?兵法?第553回 賭約第271回 背叛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91回 妙計破城第527回 老實人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168回 吃主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54回 拼命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17回 野望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155回 立誓第31回 空兵第539回 張飛巧言壓龐統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311回 瘋狂第516回 賣票第209回 自大狂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298 貿易隱患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90回 鞭刑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355回 開眼界第148回 拜月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406回 大事第286回 鬥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275回 陣第206回 五十六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47回 危局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第78回 ??vs張飛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51回 風雲變色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202回 遭遇戰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406回 大事第519回 逼供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17回 張飛買酒
第464回 麻雀戰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40回 顏面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5回 初見流民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79回 猛漢典韋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49回 叫屈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155回 立誓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27回 華佗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1回 象棋?兵法?第553回 賭約第271回 背叛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91回 妙計破城第527回 老實人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168回 吃主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54回 拼命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17回 野望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155回 立誓第31回 空兵第539回 張飛巧言壓龐統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311回 瘋狂第516回 賣票第209回 自大狂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298 貿易隱患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90回 鞭刑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355回 開眼界第148回 拜月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406回 大事第286回 鬥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275回 陣第206回 五十六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47回 危局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第78回 ??vs張飛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51回 風雲變色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202回 遭遇戰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406回 大事第519回 逼供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17回 張飛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