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怒火和怨恨在大帳之中瀰漫着,而大帳之內的公孫瓚心腹人等都是肅然而立,不敢出聲,即使是公孫瓚的親弟弟公孫越,堂弟公孫範也是不敢有半點的異動,生怕引發公孫瓚的無名之火,遭致無妄之災。
公孫瓚坐在帥案之後,看着眼前的一衆心腹,一個個都低着頭,一語不發的樣子,心中更是生氣,不禁暴躁的喊道:“你們皆食我之俸祿,今我們犧牲無數弟兄,花費無數心血,才即將取得的功勞,即將被劉明小兒篡奪,你們就不能想個辦法制止嗎?”
帳內衆人無語,都拿目光看向了公孫瓚的謀士關靖。關靖身爲公孫瓚的長吏,一直都是在公孫瓚軍中擔當謀士的角色,此時關靖見衆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自己,也只得硬着頭皮向公孫瓚說道:“將軍,今劉明得以聚集烏恆各族,進行安撫,實乃是將軍沉重打擊烏恆各族,使他們無力再戰的功勞。劉明實在是巧奪將軍之功也。”
公孫瓚聽關靖的話後,心裡舒服了許多,語氣緩和了一些說道:“還是士起,深明是非曲直,可現今那劉明小兒,以幽州牧的身份壓制我等,我等皆要受他的節制,今若他招撫成功,那我等的苦心經營,皆要付之東流,我等的功勞,皆要被他竊奪,事以至此,如之奈何?不知士起有何策以教我?”
關靖見剛纔由於自己順着公孫瓚的心意說話,已暫時安撫了公孫瓚的心情,於是稍微放心的說道:“將軍,既然劉明巧奪將軍的功勞,那我們可以分三步應對劉明,必保這功勞還是將軍的。”
公孫瓚一聽,甚爲得感興趣,催促關靖說道:“士起有何妙策,快快講來。”
關靖得意地看了一眼公孫瓚帳內的衆人,手捻鬍鬚,慢聲細語的說道:“既然劉明可以巧奪將軍的功勞,招撫烏恆各族,那我們也用不着對劉明他們客氣。首先,我們可以派出兵馬,分佈在烏恆部族通往薊縣治所的必經之道路上,截殺烏恆的使節隊伍,破壞劉明對烏恆各族的招撫,使他們結下冤仇。其次,我們要再次的擴充兵力,恢復將軍的實力,趁着劉明他們招撫不成的時候,再次的打擊烏恆各族,迫使他們向我們屈服。這些烏恆部族人口有限,兵就是民,民就是兵,經不起我們再三的消耗。我們原本就已經打得他們元氣大傷了,只要將軍再稍加打擊,他們必定會投降我們,到那時這功勞不就是我們的了嗎?”
公孫瓚聽至此處,已是忍不住的連聲叫好。興奮的對關靖說道:“士起果然神算。有你在,我無憂已。”
可關靖卻接着說道:“將軍別忙着誇獎,這兩步進行之時,我們還有一事不可怠慢。”
公孫瓚笑着說道:“還有什麼事值得士起這樣關注,我看士起這兩步就已經足以。”
關靖搖着頭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想那西涼刺史董卓,屢敗之師,可還是受到朝廷的重任。而將軍的同門,前日救我們脫險的玄德公,屢立戰功,也不過是受封了一個無終縣令的小小官職。如此可見朝廷之中,有人有門路的重要。而且這劉明劉大人,不僅聲明蓋世,而且據說在朝廷之中的門路也是甚爲的深廣。只看那朝廷竟會免去幽州的稅收,還讓冀州,青州全力支援幽州,錢糧兵馬,隨劉明取用,就可以知道這劉明在朝廷之中的影響力是多麼的深廣。將軍如果不也疏通好朝廷的門路,即使將軍取得功勞,恐怕也會被那劉明佔爲己有,將軍不可不防。所以,這打通朝廷的門路,也是將軍必行的一步。只要將軍把這一步做到了,那將軍就算是無功,也會變爲有功,有功更會成爲大功。反之,將軍辦不到這一步,那將軍就是有功也會變爲無功的。”
公孫瓚聽完關靖的計策,大聲喝彩道:“好!士起果然嚴謹,遇事考慮的周詳。一切就都依士起的計策,此事就由士起代爲謀劃吧。”
八月十五,月兒圓。團圓佳節,倍思親。而現在的漢朝,顯然沒有中秋佳節的說法,而此時的劉明,也不是在爲思念親人煩惱着。
蘇雙已經回到了劉明這裡,並帶回來了烏恆等族同意接受招撫的意向,此次蘇雙的出使任務,可以說是圓滿地完成了。可是,蘇雙也同時帶回來了丘力居要求和親意向,這就讓劉明十分的煩惱了。而更讓劉明心煩的就是楊軍、郭嘉等人對此都是大力的贊成,認爲此時此刻,在招撫烏恆部族的關鍵時刻,不應該節外生枝,應該把丘力居的女兒收了,如此也好擴大劉明的實力,把丘力居一族結爲臂膀。可楊軍、郭嘉以及管寧、華歆等人,同時又認爲劉明的正妻。不應該是一個異族女人,以免亂了劉明的漢人血統,決定劉明應該在收烏麗雅之前,先娶一個漢族的女子爲正妻,然後再把烏麗雅收爲妾室,這樣就萬全了。而且爲了劉明的正妻人選,就是一通的忙乎。
雖然大夥都知道劉明在臥病期間,已是和張秀兒互生情誼。可是象郭嘉、楊軍這樣知道張秀兒底細的,哪能讓劉明和一個反賊的女兒撤上關係,別說是正妻了,就算是妾室,也不能讓張秀兒參合進來。而那些象管寧、華歆等不知道張秀兒底細的,也認爲張秀兒的出身不正,身世不明,配不上劉明,更別說是今後要母儀天下了。
而且張秀兒日常的言行舉止,在此時也顯露出不利的一面來了。雖然大夥都比較喜愛張秀兒平常的那種溫柔,活潑時的性情,也對張秀兒的才華、武藝大爲敬佩。可是,大夥又全都對張秀兒,經常冒出來的那些離經叛道的超常言論感到反感,而且也對張秀兒處理事情時的狠辣、果決一面感到心驚。以至於,竟沒有一個人認爲張秀兒是可以和劉明在一起的。
最後衆人再三挑選後,一致認定,唯有蔡邕的女兒,聰慧過人,端莊穩重,知書達理,秀外慧中,而且書法,琴藝的才華無雙,並且蔡邕的家世也是不錯,又在劉明手下爲官,如此纔可配得上劉明,今後也可當得了母儀天下。
郭嘉、楊軍等人現在已經互通了聲氣,早就把給劉明選妻這件事,當作了選拔未來國母來辦,只是沒把自己對此事看法對劉明以及管寧等少數人等說出來罷了。
這蔡邕到了劉明這裡,也是接連受到重用,那先來的華佗,以及後來的管寧、華歆等人,又都與蔡邕的脾氣甚爲得相合,因此蔡邕早就對劉明當初脅迫他來當官的這件事,不以爲意了。而且蔡邕也看出來了,劉明今後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這劉明能夠白手起家,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當瞭如此大的官職,打下了如此大的基業,這今後可還了得。而且劉明還是皇親,這家世只比自己高貴,不比自己低。自己的女兒能有這樣的一個依靠,那也是幾世的福分。當下,蔡邕在郭嘉、楊軍、管寧等人的勸說下,立馬就答應。
事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一羣的劉明心腹,包圍着劉明,向劉明施加壓力,曉已大義,不斷的勸說着劉明,而劉明就在這些人的疲勞轟炸中,硬挺到今天。那些原本對劉明言聽計從,中心不二的人,此時在劉明婚姻的問題上,顯得那麼的齊心合力,而對劉明的拒絕,置若罔聞,甚至連婚禮都替劉明安置好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着。而且婚禮的舉行就在明天,今天晚上,就是劉明最後通牒的時刻。
其實,劉明倒不是反對包辦婚姻,反對相親,最少在現代那會兒,劉明父母給劉明安排的相親,劉明每一次也都興高采烈的去了,服從了家裡的安排,只是因爲多方面的原因,纔沒有成功。
而且,劉明也不是食古不化,片面地認爲婚姻是神聖的,一心要遵守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最少劉明在來到古代,剛當上地主的時候,就動過三妻四妾的想法。說實在的,從古至今,全世界,那個男人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再對愛情忠貞的男人,也有思想溜號的時候,只是從來沒有付出行動罷了。甚至女人也是一樣的,偶像、明星的崇拜,莫不是如此。雖然這話有些絕對,可此時煩躁不安的劉明正是這樣想的。
劉明現在唯一顧忌的就是:以前在當地主的時候,見過的那些女性,婢女,一個個在自己的面前,要不就是不言不語的,要不就是扭扭捏捏的,絲毫沒有自己的個性,而自己養病期間,張秀兒對自己的溫柔體貼,以及才藝言談都是令自己十分讚賞的,即使是以一些現代的女性來衡量,也有些是遠比不上張秀兒的,如果自己的這些心腹,要是勸自己娶張秀兒爲妻,再納丘力居的女兒烏麗雅爲妾,並且張秀兒也同意的話,自己就絕對不會煩惱了。可是,事實上完全相反。而且自己也明白,以次時自己的身份,想娶張秀兒是不可能。可是張秀兒如果願意,自己倒是完全相信自己可以壓下所有的反對聲音的,並把張秀兒的身世,嚴格的保密起來。畢竟那些心腹是不敢真的反對自己的,只是因爲連自己也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纔會在自己猶豫中,任由他們操辦下去了。
劉明有些自嘲的想到:自己這樣,算不算是婚前恐懼症呢?要不就是婚前憂慮症?當然這場婚事的最後新娘,劉明還是有把握決定的。而此時,劉明就在等候張秀兒對他的答覆。
所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可此時,圓圓的月亮,早就高高的懸掛在空中,可劉明一心等候的人,還是不見人影。
劉明自嘲道:“可能我們是有緣無份吧。”劉明無可奈何的向自己的臥室走去,準備接受明天和蔡琰成婚。
而劉明到了臥室,卻發現自己的牀上坐着一人,此人以一幅絹帕,蓋着頭臉。劉明機警的問道:“誰?”右手已經按到自己腰挎的寶劍之上。
沒想到,那人低聲說了一句:“傻子,還不快把門關上。”
劉明當時如聞天樂,這不正是張秀兒的聲音嗎?劉明隨手關上了門。
這一夜,不過就是張秀兒吃了一些苦頭,劉明得了一些樂趣罷了。而劉明卻自覺這一夜,妙不可言。同時堅定了要娶張秀兒爲妻的信念。
可次日劉明醒來,卻發現枕旁空無一人,劉明低聲喚道:“秀兒,秀兒?你在哪裡?”
半晌不見答言,劉明以爲秀兒是給自己收拾早點以及洗漱用具去了。於是穿衣起牀,準備尋找秀兒。可劉明起身形後,卻發現書案之上有一封信,劉明信手拿起一看,不覺大是一愣,只見信封上面寫道:夫君親啓。而落款卻是秀兒。
劉明不明所以,連忙打開信,細瞧。
這一看之下,劉明大爲吃驚,原來張秀兒在信上詳細分析了劉明娶自己和娶蔡琰的優略,並對劉明表明了,雖然自己的父親不是直接的死於劉明得手上,可也是和劉明脫不了關係的,所以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嫁給劉明的,並勸劉明以事業爲重,最好能實現自己父親的理想。而自己和劉明的一夜情,也是因爲自己確實喜愛劉明,以此全情罷了。並終生在心裡以劉明的妻室自許。同時張秀兒又表露出,雖然自己身爲女性,可女性不是天生出來便是供男人淫辱欺壓,動輒施虐的。而且女性也不是離開男人就不行的,自己也決不會做一個男人的附屬品的,即使是此世道對女人的看法不利,是女人的社會地位很低下,可自己還是要儘自己的努力爭取自立的。讓劉明不要再掛懷於她,也不要再尋找於她,自己已經遠赴他鄉了。但是,張秀兒又鄭重提醒劉明要好好的疼惜蔡琰,不要欺負了她的姐妹,否則萬一她將來回來,是絕不會放過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