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回 峰迴路轉

曹操對戲志才的分析,大爲認同。可不就這麼明擺着的一回事嗎?

這時,戲志才又接着說道:“荀彧、荀攸之死,肯定和劉明脫不了關係。必是那劉明害怕他那仁德得名聲受損,所以劉明纔不得不放荀彧、荀攸來咱們這裡探望荀爽,可在荀彧、荀攸走了之後,劉明又害怕荀彧、荀攸真心的歸降了咱們,成爲咱們的助力,或是害怕荀彧、荀攸來到咱們這裡之後,不小心走露了他們的軍事機密,所以劉明纔在青州安排了一場暗殺,並在事後嫁禍到咱們的頭上。”

說到這裡,戲志才搖頭嘆息道:“劉明他們的這個計策並不複雜,深奧。只是這劉明的手段卻過也的高超了。這青州名分上是歸鍾大人管轄的,而鍾大人又是咱們委派去的。也就是說這青州在名分上,那已經算是咱們的地盤了。現在荀彧、荀攸死在咱們的地盤上。若是咱們挑明瞭這是劉明的栽贓嫁禍,咱們一個是沒有有力的證據。而且就算是有什麼證據,那也會被人說成是咱們爲了擺脫困境僞造的。從此也就陷入了沒完沒了的口水戰中。此外,不管咱們辯論的如何,首先咱們就會給世人留下一個任由劉明手下在咱們領地內肆意活動,而咱們卻毫無辦法的無能印象。而若咱們對此事不加理會,那也會給世人落下一個默認的假象。百姓愚鈍,不明是非真假,必會認爲劉明仁德,而主公卻嫉賢妒能,殺害賢臣。而那些聰慧的才士,雖能從中看出一些蹊蹺,可他們也會認爲劉明的手段高超,劉明的處事能力更勝於主公。若是如此,咱們先前設計劉明的計策,那也算是徹底失敗了。因爲咱們在仁德方面的名聲,遠遠比不上劉明。即使是劉明殺害部下。那也不會改變這之間的差距。而主公所憑仗的能力高超的名聲若也因此不如劉明的話,那咱們可真是得不償失了。”

曹操聽得這個鬱悶啊。戲志才說的這些,曹操當然也早就想到了。否則曹操也不會這麼煩了。有話不能說。有苦不能吐,曹操憋得慌啊。曹操這回纔算是偷雞不成,失把米了。

不過,戲志才又轉顏一笑道:“主公。雖然咱們的計策因爲劉明的應對,而沒有盡善盡美。可是咱們也不是全無收穫。畢竟咱們什麼也沒破費的就逼着劉明殺了他的兩個手下。而那劉明行此毒辣手段,雖短時上顯得比咱們的手段高超,可他如此安排也必定會令他的手下寒心。而咱們因爲荀彧、荀攸死在咱們地盤上造成的管理不善的影響,咱們也可以通過別的方法來挽救,雖然這件事情比較難辦,可是也不是沒有破解的方法。”

曹操一聽大喜,連忙催問道:“有何良策,快快講來。”

戲志纔不慌不忙的說道:“青州雖然名義上歸咱們統轄。可那孔北海卻是劉明的人馬。咱們一直容忍孔北海在青州立足。那是因爲咱們想利用孔北海作掩護,以此作出分兵和劉明作戰的假象,如今,董卓、袁術聯軍在首陽山敗在了劉明的手下。紛紛退了回去。咱們再作此假象也無必要了,咱們正好拿下孔北海,統一青州。如此,即可展現咱們的能力要要遠遠的高過董卓、袁術,又可提醒世人,在荀彧、荀攸他們死的時候,青州並不全都是咱們的領地。那劉明的勢力在青州也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所以劉明他們在青州殺死荀彧、荀攸,並不能說明劉明的能力高超。”

曹操聞聽此言一皺眉地說道:“如今董卓、袁術的聯軍新近都敗在了劉明的手上,劉明軍隊的士氣正旺。據說劉明他們在幷州集結的兵馬也不下於五十餘萬。而劉明當初攻打咱們的兵馬也在五十萬之上,而劉明肯定還要在邊關各地屯有重兵,用以防範塞外各族。故此,劉明兵馬的數量絕對要在百萬之上。而咱們接連戰火,如今的兵力已經比較短缺。前日馬超爲亂,咱們都險些無兵可用。如今若是咱們再次輕起戰火,挑釁劉明,咱們會不會引火燒身?”

戲志才嗤之以鼻的說道:“主公,劉明若是真有如此多的兵力,他又怎麼會在咱們都快抵擋不住的時候,撤兵而去呢?若是他的兵力真的可以在攻擊咱們的時候,還可以留出足夠的數量來抵禦董卓、袁術他們,他又何必放過吞併咱們的大好機會呢?必是那劉明的軍馬,騎兵衆多,他們在退回了冀州之後,只留水軍防守黃河,然後他們快馬趕赴幷州救援。從官渡到首陽山的距離並不遠,若是輕騎快馬,輕裝前進,兩日的工夫,足以到達。那董卓和袁術的聯軍,懼怕劉明軍馬得威名,耽誤多日,延誤戰機,當然會讓劉明從容不迫的把他那五十萬的兵馬從官渡調往首陽山,一戰而成功。而且這也就說明了劉明留在官渡的人馬爲什麼都是水軍,而且也不讓咱們在官渡立下水寨了。”

曹操覺得戲志才說的有理。

而程昱卻在一旁提醒道:“不妥。劉明軍馬百萬之上,這未必就是假的。劉明不殺降俘之名,天下皆知。想當初,劉明與董卓對持,各自招兵買馬,那時董卓號稱兵馬百萬,而那劉明的兵馬也據說達到了五十餘萬。此後,劉明剿滅公孫度,收遼東。剿滅袁紹,收冀州。那公孫度的兵馬數量有多少,雖然咱們不太清楚,可那袁紹在殺了劉虞,佔據冀州之後,那確實是有了五十多萬的兵馬,這一點,投降咱們的袁紹舊部,那可是知道得很清楚。可劉明在剿滅袁紹之後,袁紹舊部帶到咱們這裡來的兵馬並不多,而據他們說,袁紹也沒來得及和劉明展開決戰就敗了。袁紹的那些兵馬,那可是實打實的都歸了劉明瞭。單此,劉明有個百十來萬的兵馬就不新鮮。何況,劉明先後戰敗董卓數次,從董卓那裡獲得的降兵也不知道有多少。還有佔據北海的管亥歸降劉明,那也不知道帶去了多少的降兵。要知道,單是咱們收服了司隸的黃巾軍就是咱們擴編了三十萬的軍馬。那管亥在七大寇的排名還在他們之上,天知道劉明會因此擴軍多少?故此,劉明藏兵之策,不可不防。”

程昱如此一說,連戲志才帶曹操,全都含糊了。

不爲別的,程昱說的全都是實情,劉明不殺降俘的名聲,那太響亮了。天下有誰不知道劉明是全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奴隸販子。掃蕩黃巾亂匪那會兒,哪個大家族沒因爲劉明提議而沒買過奴隸?而曹操更曾經親手爲劉明操辦過此事。而在劉明佔據幽州之後。劉明買賣奴隸也就更瘋狂了。只不過,從始至終,劉明始終是買得多,賣得少,賣,也只賣給幽州當地的人罷了。不過,如此一來,向曹操和戲志才這樣精通軍略的人,當然明白這就是劉明藏兵的一種手段。

要知道,奴隸那可也是人,也是兵。劉明有多少的奴隸,也就是說劉明隨時能組建多少的奴隸軍團。而且從過軍,並且始終有着組織訓練的奴隸,那可要比一般剛成軍的百姓在紀律上以及戰鬥力上要強得多了。

這時,程昱建議道:“不過,劉明既然在攻入司隸之後退兵,那就說明劉明肯定也有不能再繼續進攻的原因。而且咱們使計逼迫劉明的手下歸降,劉明寧願把自己的部下殺了,也沒有因此來興兵攻打咱們,威脅咱們放掉荀爽。這就更說明了劉明現在肯定有不能動手的原因。所以,咱們也無需太在意劉明的反擊。只要咱們別太觸怒劉明,逼得劉明非要和咱們魚死網破就行。所以,我建議咱們可以派人持天子的一道詔書,說降孔北海。那孔融乃是孔聖人的後代,三歲讓梨,知書達理,素以忠貞聞名,若是天子見詔,孔融必定歸降,如此一來,戲參贊得謀略都可實現。而且咱們也沒有主動出擊劉明,給劉明留以口實,那劉明也不好和咱們開兵見仗。同時,咱們也能試探一下劉明的底線在哪裡,並能藉此從孔融那裡獲得劉明不主動出擊的真正因由。況且,等孔融來到咱們這裡之後,咱們還可假借孔融之名,揭露劉明殺害荀彧、荀攸得事實。那孔融乃是劉明的部下,又是當代的大儒,士林的魁首,他的言論,那就是不可推翻的鐵證,這樣,劉明必然會因此威信掃地。名聲大損。而主公的能力也會因此顯得要高過劉明許多。”

曹操一聽大喜,連聲說道:“好好好。明日早朝,我就請旨讓人前往北海,招安那孔融來此。”

敲定了對付劉明的策略,曹操又把思路轉移到劉備那裡。

戲志才笑嘻嘻的向曹操道喜道:“主公,劉備投靠劉繇並由此壯大。那可是主公之大喜啊。”

曹操聞言一愣,最近光剩下愁了,哪來的喜事?也就剛纔解決的那兩個事情讓自己高興一些,可這劉備壯大乃是自己的潛在威脅,怎麼會是喜事呢?

不過,曹操這人的城府甚深,聞言也不着惱,反而問道:“這喜從何來?”

戲志才笑道:“劉備、劉繇裡咱們這裡甚遠,他們成長壯大,最先威脅到的可不是咱們。那袁術可就在他們的旁邊。咱們原本的計策就是讓袁術和劉明他們拼得實力大傷,然後咱們再借機消滅袁術,吞併袁術的地盤,以此來發展壯大。可是那袁術的軍隊在首陽山一戰,雖損兵十萬,可袁術的兵力還是不下二十多萬,以咱們目前兵力短缺的情況,咱們得實力並不足以吞併袁術,可劉備、劉繇他們的壯大,那可絕對是咱們的機會。只要咱們把先前在與袁術聯盟之時許給袁術的大將軍位子給了那袁術,並藉此挑說袁術,說那劉備、劉繇的壯大會威脅到他大將軍的統治地位。並暗示袁術只有擁有更大地盤,這樣才能不負大將軍的身份,那袁術必然會興兵攻打劉繇,等袁術分兵之後,他的防守必然薄弱。這時候,咱們就可以藉以名目,攻打袁術,擴大咱們的實力了。等袁術滅掉之後,餘者碌碌之輩,豈不是任由主公取捨。”

曹操聽後,更爲歡喜,劉備的發展,確實是自己一個機會了。

程昱對此也極爲認同,畢竟這種空手套的手段,使多少,那都是玩的智謀,並不會損耗到曹操的實力,成了,就可極大的發展曹操的實力,敗了,那也不會對曹操有任何實質上的損傷。

此時,程昱對曹操建議道:“主公,新年將至。咱們應該值此新年之際,上書朝廷改年號興元,以此來確立主公輔助皇上,振興朝廷的威望。同時咱們也應該在此新年之時,大宴文武,安撫衆文武之心。”

曹操點頭應允。

次日早朝,曹操出班請奏道:“吾皇萬歲。北海太守孔融,世之大儒,治理北海,風調雨順,百姓安康,理應升遷至都城,隨侍聖上左右,處理國之大事。”

皇上現在說白了就是一個傀儡,自然是曹操說什麼都行了。皇上當即准奏。

可這時,太傅王允卻突然間心中一動。

要知道王允自從保着皇上來到曹操這裡之後,那一切的發展變化,那可和王允期望的大爲不一樣,原先留在洛陽的那些老臣,全都被曹操架空了。就連王允現在也只不過是落了一個虛名而已。這曹操整個就是董卓第二。照樣還是把皇上當傀儡。這引起了王允心中的極爲不滿,可是王允無權無勢,王允也只能忍着。照樣和曹操虛以委蛇。

現在曹操準備招安孔融,這讓王允覺得機會來了,可以爲自己引進新人黨羽。

故此,王允連忙開口說道:“啊。丞相且慢。孔北海乃先聖後代,名高望重,孔融爲人又是清流一派,若是丞相差人前去。那孔北海避詔不出,豈爲不美。下官保舉一人,定可輕易說服孔融來朝。”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269回 非人類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20回 夜談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612回 悲壯第533回 肯薩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230回 勤快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286回 鬥第90回 鞭刑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415回 恩威第172回 擁立第2回 賣酒遇惡霸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132回 庭變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430回 釜山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137回 激戰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133回 進京第65回 劉明遇刺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547回 勸降第51回 風雲變色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605回 五虎八彪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109回 麻煩第428回 孫吳第188回 又一個人口販子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412回 誘殺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461回 奪權第9回 虎嘯山莊第343回 神秘第61回 玄德弟第519回 逼供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393回 變第376回 兵制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161回 結交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70回 禮節(上)第624回 張昭和呂蒙第557回 亂戰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27回 老實人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21回 化工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504回 劉明土地論第291回 西行第137回 激戰第177回 誅文丑
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269回 非人類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20回 夜談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612回 悲壯第533回 肯薩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230回 勤快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286回 鬥第90回 鞭刑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415回 恩威第172回 擁立第2回 賣酒遇惡霸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132回 庭變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430回 釜山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137回 激戰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133回 進京第65回 劉明遇刺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547回 勸降第51回 風雲變色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605回 五虎八彪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109回 麻煩第428回 孫吳第188回 又一個人口販子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412回 誘殺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461回 奪權第9回 虎嘯山莊第343回 神秘第61回 玄德弟第519回 逼供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393回 變第376回 兵制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161回 結交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70回 禮節(上)第624回 張昭和呂蒙第557回 亂戰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27回 老實人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21回 化工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504回 劉明土地論第291回 西行第137回 激戰第177回 誅文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