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

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

劉明向王越敲定了徐庶,心懷大暢。遂又於王越長談多時,商量了一下九品武士考覈的細節。隨後,劉明讓蔣方爲王越安排住所。

次日。劉明召集衆部下,把王越介紹給大夥。隨即就把九品武士的計劃向大夥介紹了一番。

九品武士計劃,作爲吸納基層武官,鼓勵好武精神,那是極爲有利的。劉明手下的那些武將對此都極爲欣賞,興奮。但是,劉明手下的那些文官,想得就比較長遠了。

蔡邕首先反對道:“太尉大人。百姓好武,雖有強國之用。可是治理天下,不應過於偏重。正像如今太尉大人所訂立之九品武士制度。今後將有可能成爲普通百姓求官的一條捷徑。百姓爲求出身,必然勤於習武。如此,學武有成者,故可成爲人才。可不是和學武的那些百姓,必然會因此荒廢了光陰。況且,習武之人,好強鬥狠,頑劣之徒,缺乏管束,也不利國泰民安。太尉大人千萬不可貪圖眼前之利,草率行此等計策,還需三思。”

蔡邕一開頭,其他的文官,也紛紛的列舉事例,開口反對。只有楊軍,郭嘉,賈詡等少數的劉明鐵桿隊員,還在一語不發的觀望着,思考着。準備着看看劉明還有什麼後續的計劃,並想着如何完善劉明的計劃。

劉明一皺眉。沒想到反對意見這麼大。可劉明隨之也釋然了。自己確實是草率一些了。記得以前自己學歷史的時候,清朝末年,民國初期。當時的有志之士尋求救國之道。除了興辦強身館,強武學會等等之外,新文化運動,產業救國等等,那也是一個都不少的。自己如今愣頭愣腦的光提出來其中一個。這也太孤獨一枝了。也難怪自己部下的這些有識之士會如此反對了。

劉明想明白了,心裡暗暗笑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按着馬三立老人家的說法,桃園三結義,咕嘟一枝。我再給你咕嘟出來幾枝也就是了。

劉明微笑的開口說道:“各位過於急躁了。本公的話還沒有講完。爾等如此反對,豈不是斷章取義。本公除了九品武士的計劃之外。還有鴻學士的計劃。本公準備在咱們開辦的各個書館設立鴻學堂。有識之士,可以到鴻學堂考覈等級。鴻學堂主要考覈文士的舌辯,吏治等等實用學問爲主,同樣也分爲一至九品。九品鴻學士,以能識文斷字,識文三千以上者,並能明辨事理者即可,九品鴻學士可以任地方村老。賜九品鴻學士木牌一面。以次類推,一品鴻學士可以任郡守參事。超級鴻學士,乃是當時大才,入仕則由本公酌情封賞安置。”

劉明心說:這回應該沒問題了吧。一文一武。這回可該平衡了吧。

沒想到,馬鈞卻站出來鳴不平道:“主公,學文習武之人,均有出頭之日。我等匠人難道就此碌碌無爲,終老一生不成?咱們幽州的製造部,難道就後續無人了嗎?”

劉明一聽,還真點頭疼。就以自己目前的狀況,龐大的軍隊,龐大的領土,都需要數量巨大的基層人才。文武兩途的人才,完全可以得到大量的安置。可是技工就不好說,難道是個人隨便得會打造一套傢俱,自己就給他安排一個官位嗎?自己這裡哪有這麼多的空餘位置安置這些人啊?

不過,來自現代的劉明卻也知道科技發展的重要。先進的科技,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自己,不過就是了解了一些簡單得科技知識,就在這個時代發了大財,並由此發展起來的嗎?

而且馬鈞的說話,還提醒了劉明。令劉明意識到:由於自己本身的瞭解的東西比較多,故此自己的潛意識裡比較看不起這個時代的科技。一心以爲自己現在所需要得知識,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就連馬鈞他們的那個製造部,也經常是在自己給出方向後,然後由他們進行試驗,研究。所以,自己就忽略了知識的發展在於積累和系統。就好像自己來得時代那些發達國家一樣。他們本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並不比自己的民族優越。正如他們頂級的科研人員,百分之八十都是華裔一樣。可是,他們進行了系統化的傳承,無數輩人的心血和努力,造成了他們後來居上。如今,自己開辦書館可以積累、傳承文化。興建太醫院可以傳承、發展中醫學。可科技的發展,自己又作了些什麼?

劉明有了一絲慚愧。

這時,不待劉明說話,蔡邕又發言道:“奇技淫巧,多亂人心智。君子偶爲之,可排憂解悶,但絕不可鼓勵之。而且,就連太尉大人適才選拔的人才之道,也過於的偏重才能,而忽略了德行、操守。夫之用人。才高者爲善,善之大也。才高者爲惡,惡亦大也。故用人爲官,德爲先也。太尉大人三思。”

劉明關於科技發展的問題還沒想通透呢,結果劉明這老岳丈梆梆梆,又是一頓不是,連劉明前兩個提議一齊推翻。劉明這個頭疼呀,這個老丈人還真頑固。不愧是當代的大賢,儒學的堅定捍衛者。

不過,蔡邕這一通發話也不是沒好處,那馬鈞一聽蔡邕斥責,立馬就灰溜溜的縮了回去。連一丁點的廢話都不敢說。

但是這也不能怪馬鈞,雖然馬鈞現在身爲製造部的部長,也是劉明手底下的重要人物。可是馬鈞的底子太薄了。馬鈞原本就是一個小木匠出身。要不是劉明擡舉,馬鈞現在還說不定在那打傢俱呢。而且,馬鈞從小又是被灌輸着文化人了不起長大的。馬鈞當然不敢跟蔡邕這個層次的大賢者頂嘴了。在馬鈞的心目中蔡邕說什麼都是對的。自己不明白,那是自己的學問低。而馬鈞剛纔敢站出來問劉明,那也是馬鈞腦子一熱,想得少,性子直,再加上和劉明的關係比較近,這纔有那麼一出的。要知道,早在虎嘯山莊的時候,劉明就經常和馬鈞一起搞研究。馬鈞那也算是劉明的絕對心腹之一了。

劉明一看馬鈞縮了回去了。暗罵一聲馬鈞膽小。不過,雖然提出問題的人縮了回去,但是作爲已經想到問題後果的劉明,那卻得獨自撐下去了。好在馬鈞縮回去了,劉明只需要把科技積累問題解決了,那就差不多了。

劉明對蔡邕說道:“岳丈大人。奇技淫巧,此言不妥。孔夫子傳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那也是爲了開人愚智,教化於民。其中,射、御可以強身,即爲武士之道。而雜學的也可歸爲數之一道。就像用以傳承聖人言論的紙張,那也是需要人來研製的。若無人研製,我等現在還需要刀筆傳書。此外,燧人引火,巢人造屋。這也是古之先聖。他們研發的東西,更是造福天下,遺福萬代。這又豈能以奇技淫巧誠稱之?”

蔡邕一言不慎,被劉明堵個正着。蔡邕就是名聲再大,蔡邕也不敢跟這些古之先賢比肩。何況此時的文人講究的就是先賢之道。蔡邕急忙告罪道:“邕知錯矣。吾只是想提醒太尉大人不要忽略德政。絕無詆譭先賢之意。”

劉明和顏悅色地說道:“岳丈大人乃是我朝大儒,士林的典範。岳丈大人以德爲政的理念,那也是一點錯誤也沒有的。咱們幽州也需要這樣的人才。只是,有德者,未必能處理好政務,咱們也還需要實幹的人員來處理公務。故此,那些基層的文武職位,還是讓那些有一定才能的人去幹吧。有咱們幽州的法紀制約,就算有些有才而少德的人擔任了官職。可他們也萬萬興不起什麼風浪的。”

說到這裡,劉明緩了一口氣,看了一下下面的反應,接着又說道:“至於那些有德之人,咱們還是需要鼓勵。咱們可以設立善人榜。每個人每當他做了一件善事之後,當地的官員,均需給他們見義勇爲獎牌一面,正面刻其姓名,反面書其善舉,以及頒獎人的姓名。並把此善舉記錄在案。持有見義勇爲獎牌的人,可以見村長不拜。每當一個擁有了十面見義勇爲獎牌,當地官員可爲其發放一面善士的獎牌。善士可以見鄉長不拜。可以爲村長之候補。可以入鄉民情署爲調解員。每當一個人擁有十面善士的獎牌,當地官員可以爲其發放義士獎牌一面,義士可以見縣令不拜,可爲鄉長之候補。可爲縣民情署的調解員。每當一個人擁有十面義士獎牌,當地官員可以爲其發放名士獎牌一面,名士可以見郡守不拜,可爲縣令之候補,郡民情署的調解員。如果一個能有十面名士獎牌。由本公親自爲其發賢士金牌一面。可入善人榜,可爲郡守候補,或有本公酌情任免。”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48回 拜月第467回 追擊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384回 連環策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232回 沒門第513回 公理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292回 西征(上)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109回 麻煩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260回 兇器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93回 變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263回 忙與閒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150回 分歧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9回 虎嘯山莊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172回 擁立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161回 結交第461回 奪權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460回 妙想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404回 蓋世英雄的產生第205回 海戰第56回 義之所在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28回 演武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21回 象棋?兵法?第45回 馳援幽州第70回 禮節(上)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472回 小麻煩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605回 五虎八彪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250回 機會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527回 老實人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401回 我錯了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209回 自大狂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246 虛實之間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126回 天下勢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620回 張飛怒第79回 猛漢典韋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498回 觀虎鬥的劉明第113回 腐敗第180回 涵養高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
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48回 拜月第467回 追擊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384回 連環策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232回 沒門第513回 公理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292回 西征(上)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109回 麻煩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260回 兇器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93回 變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263回 忙與閒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150回 分歧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9回 虎嘯山莊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172回 擁立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161回 結交第461回 奪權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460回 妙想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404回 蓋世英雄的產生第205回 海戰第56回 義之所在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28回 演武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21回 象棋?兵法?第45回 馳援幽州第70回 禮節(上)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472回 小麻煩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605回 五虎八彪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250回 機會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527回 老實人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401回 我錯了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209回 自大狂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246 虛實之間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126回 天下勢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620回 張飛怒第79回 猛漢典韋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498回 觀虎鬥的劉明第113回 腐敗第180回 涵養高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