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回 阻擊戰

“丞相。話雖如此。可那劉明馬上就要大兵壓境了,咱們卻若奈何?”在曹操一幫的手下當中,鍾繇可是親自感受過幽州兵馬實力的人。此時忍不住向曹操詢問道。

曹操不悅的看了一眼鍾繇,曹操心說:事情都要我來解決,還要你們幹什麼?不過,曹操卻知道此時可不是自己大聲責罵的時候。曹操依舊不露聲色,面帶微笑地說道:“元常,何故青州一戰,以致膽小如此乎?”

曹操小小的開了鍾繇一個玩笑,鍾繇當時來了一個大紅臉。而曹操其他的手下,也有一些人隨着曹操的話,笑了起來。

而這時,曹操卻突然正言說道:“諸公何故發笑?元常守衛青州,毫無鬆懈、虧欠之處。實力不濟,因而兵敗。這有什麼可笑的?即使如今有此之言,那也是爲了提醒咱們注意,好早做防範。此乃直言,可賀也,這又有什麼好笑的?”

曹操語氣的這一突然轉變,當時令那些發笑的人,笑不出來了。而鍾繇的心中卻對曹操爲自己辯白而感激涕零。愈發決定要爲曹操效死了。

而這時,曹操鎮住了場面,隨即又緩和了容顏說道:“元常,那劉明的大軍,來就來嘛。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帶着大軍來了。那一回,他不是帶着人來,又帶着人走的。只要他是一個有着婦人之仁,只想偏安一隅得庸才,他來來往往,不過就是勞民傷財,空耗軍糧而已。只要吾向皇上討一道旨,就說不想大軍奔波,損耗國力。讓劉明在幽州等候完婚。那劉明自然也就回去了。這有什麼好擔心的。”

曹操此言一出,曹操的這些手下當時就全都放下心來了。這事情確實如此,劉明要帶着兵來,不就是丞相給逼得嘛。只要丞相服個軟,給劉明一個臺階下,以那劉明的性格。這不就一天地雲彩滿散了嘛。就像前兩回,那劉明不也是氣勢洶洶的擺開陣場,最後,丞相請到聖旨,給那劉明一個臺階,那劉明不就回去了嘛。

司馬朗當時就興奮的請戰道:“丞相。下官願意再次的奉旨前往。定讓那劉明老老實實的退回幽州。”

司馬朗說完之後,曹操手下的其他幾個文臣,也有些躍躍欲試。

曹操手捻鬍鬚微笑。

可還沒等曹操表示態度。一旁卻有人言道:“丞相,且慢。”

曹操聞聽此言,用目一看。說話的不是別人,正式自己心腹軍師程昱。曹操不解地問道:“仲德。何事?”

程昱上前說道:“丞相。依我看來,若是司馬大人再次出使幽州,屬下以爲說服劉明退兵的問題不大。只不過,此事卻也不必太過着急。那劉明既然放出話來要帶着五十萬的兵馬前來迎親。這可也是咱們的一個機會,咱們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看一看那劉明到底有沒有這麼多的兵馬。咱們可以在泰山設立關隘,放劉明的兵馬進來。以此來檢閱劉明的兵馬。若是劉明只是空言恐嚇,或是用少量的兵馬在虛張聲勢,咱們如此檢閱。必可識破劉明的真僞。到時候,若是那劉明不敢來,咱們只待平定了南方之後。即可連同董卓,揮軍拿下幽州,解除咱們的心腹之患。若是那劉明只是用少量的兵馬在虛張聲勢,咱們把他放進來之後,隨即斷其歸路。定可讓那劉明來得去不得。只能老老實實地在咱們這裡成爲人質。而若是那劉明真地兵多將廣,咱們萬萬不是敵手,那時再讓早就準備好的司馬大人爲使者,前往劉明的大軍之中,勸阻劉明的大軍前進,那也爲時不晚。而且,若是那劉明真的兵多將廣,只是因爲想要修仙而無心出兵,屬下還要保舉一人,隨同司馬大人前往幽州,定可使那劉明從此再無鬥志。”

程昱不愧爲曹操手下的大智者。想問題就是全面。只可惜,程昱卻沒有郭嘉那樣強大的情報組織。這信息不全,推斷起問題來,卻就難免有所誤差了。

曹操對程昱的提議,完全認同。這本來就是曹操的想把劉明弄來的根本所在。曹操當然不會反對。而唯一出乎曹操意料之外地是,曹操實在是想不到自己手下還有什麼高人,竟能讓有衆多兵馬的劉明在今後毫無鬥志。

當下,曹操欣喜地說道:“仲德此言,正合吾意。只不知仲德卻要保舉何人,竟有如此本領?”

程昱微微笑道:“丞相。屬下保舉之人,卻非外人,正是您的養子何晏。”

曹操一聽,微微地皺眉。

雖然何晏只是曹操的養子,但是,曹操對他的喜愛,甚至勝過了自己的親生骨肉。此時曹操聽程昱想讓自己的這個養子去冒險,曹操當然不太樂意了。而且,曹操的這個養子本領如何,曹操當然也是知道的。那絕對的是天資過人。聰明二字用在他身上,那都是對他的貶低。若是過得幾年,曹操再好好的調教一下。程昱如此保舉,曹操倒也不太操心。可如今,這何晏再天資過人,他此時也不過才十五歲。而且他所學的那些東西也與軍政無關。這要是讓何晏去幽州,他能幹些什麼?難道是給劉明當人質去?曹操對此極爲不滿。

曹操沉着臉問道:“仲德。晏兒年少,如何當得了此等大任。”

“當得了,當得了。”程昱不爲所動地說道。

“如何當得了?”曹操知道程昱不是一個空言的人。有此言,必有所指。於是也按下心來問道。

“丞相,此事不可爲外人知也。”程昱神秘地說道。

曹操當即一擺手,屏退了左右。程昱上前,壓低了聲音。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說了出來。曹操聽完,一陣惡寒。曹操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這個養子,天資過人,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同時也再次爲程昱這個傢伙爲了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行事方法感到心驚。這程昱實在是太惡毒了。

不過,心懷壯志的曹操,卻也不得不認同程昱這個法子果然有其可行性。是一個好主意。曹操當即咬着牙答應了。

而在曹操和劉明鬥法的時候。孫權和劉備也上演了一場阻擊戰。

只不過,這場阻擊戰。倒不是孫權領着兵馬突擊了劉備。而是孫權說服了舅舅吳景之後,知道了劉備在上次那種危局之中,能夠反敗爲勝。乃是得到了荊州書院的支持,有了一個出色的軍師給其幫忙的結果。於是,孫權爲了斷絕劉備再次得到荊州書院的幫助,以免大好地局面再次出現轉機,孫權決定走訪水鏡先生,斷了劉備的後援。給劉備來了一個人才的阻擊戰。

此時節。在周瑜遊說曹操、司馬朗奔波在曹操、劉明之間的時候,已經是冬去春來。而這江南的春景,更是美不勝收。而水鏡先生先生所在的荊州書院。那更是人間的仙境。

清晨,孫權剛剛來到荊州書院的外圍,就被這山水之間的景色奪其心志。

只見那:山嶂疊翠,溪水瀲灩,綠柳爭妍,桃花吐豔。又待那春風吹來,吹得百卉,盈盈欲笑。枝頭地黃鶯兒,也撲着雙翅,婉轉悠揚地歌唱起來。又有那穿花的粉蝶。迎風飛着,紛紛亂舞,好似天女在那裡散花一般。獨有銜泥的紫燕。卻在樹林裡或是水面上,不住地掠來掠去,找尋着小的蟲魚,去哺那巢裡的雛燕。晨曦漸漸地放開光華來,把草上鮮明可愛的露珠慢慢地收拾過了。便顯出很嬌嫩的一片綠茵。

只看的孫權心曠神怡。好一個人間美景。此時的孫權,雖然還沒見到水鏡先生,卻已經對水鏡先生有了幾分敬意。能在如此仙境之中授徒,傳道之人。又如何俗得了?那絕對是一個雅人。

而隨着孫權步入林內,進入荊州書院之中。陣陣清晨的朗讀之聲,更是讓人精神一振。而就在孫權信步閒遊的時候,一人攔住了孫權說道:“這位公子,請留步。”

孫權止步一瞧,只見一儒雅的書生,攔阻了自己。孫權正待詢問何事。孫權旁邊的徐盛已經惡狠狠地喝道:“兀那小子,因何膽敢攔阻我家公子的去路?”

孫權看徐盛搶了先,倒也不忙着阻止,想看一看這荊州書院的學子到底是一個如何地水平。

而對面那人,見徐盛兇惡,卻也不害怕,反而微微笑道:“此間,乃各地學子游學之所。請勿高聲驚擾了他人。我攔你家公子,並無惡意。乃是見你等面生得很,想是初來乍到。似你等這樣亂撞,急易擾了他人功課。若是被先生怪罪下來。爾等卻呆不得此地了。故此,前來詢問。卻不知這位公子是前來遊學的,還是尋訪親友的?”

孫權看此人說的不卑不亢,柔中帶剛,當時好感大升。連忙止住徐盛,上前恭聲說道:“下人魯莽。不識先生好意,得罪了先生,先生務怪。在下孫權,此來,乃是前來拜訪水鏡先生的。正好有勞先生引薦。只不知先生如何稱呼,在下這裡先行謝過了。”說完,孫權恭恭敬敬地給此人一禮。

徐盛在一旁看得不忿,二公子何等人物,那人如何當得了二公子的施禮。可徐盛剛惦着發作,一隻大手卻穩穩的抓住了徐盛的胳膊。

徐盛轉頭一看,卻是與自己同爲護衛的呂蒙拉住了自己。並對自己微微地搖頭,示意自己不要說話。

對於呂蒙,徐盛是非常信服的。此人不僅勇冠三軍,膽氣過人。最主要的是此人在沒事的時候,時刻不忘苦讀兵書,這是徐盛所不能比的,也是徐盛最佩服的。故此,徐盛也就一隅不發。

“在下淮陰步鷲,步子山。正在此間遊學。公子欲求見先生,在下當爲引薦。”步鷲看孫權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又有四個氣宇軒昂,剽悍不凡的隨從相隨,也不敢怠慢孫權,同樣恭恭敬敬地還禮說道。

隨後,步鷲引領着孫權前往水鏡先生的講學之所。一路上,孫權與步鷲相談,那真是分外的投機。最後,孫權向步鷲表明了身份,拜請步鷲出來輔佐自己。

步鷲思索了一下,覺得江東孫家雖然不是天下實力最大的諸侯,可是位處江東,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尤其是此時的孫家,正是大破之後,重新創建的初期,不像曹操或是劉明那裡已經是高手雲集了。到了那裡也不一定能展露身手。而且,孫權的爲人很不錯,與自己非常的合拍,今後在孫權手下也能更好地施展本領,於是也就點頭答應了。

孫權自然大喜過望。覺得這趟沒白來。

而此時,步鷲已經領着孫權來到了水鏡先生的講學之所。孫權按捺住高興。在步鷲的引領下。靜靜地站在外未得學子當中,聽取水鏡先生得講學。

別說,這孫權在這一點上,倒也與劉備相仿,並沒有急忙忙得打擾水鏡先生,而是與劉備一樣的選擇了等候。而孫權這一聽之下,也與劉備一樣的被水鏡先生的精妙之論給折服。對水鏡先生的那種佩服,絕對是高山仰止。

只不過,這回孫權身邊有着步鷲的陪伴。在步鷲的提醒下,孫權在水鏡先生講完之後,並沒有像劉備一樣的沉迷其中,而不知道水鏡先生的離去。反而是快步搶到水鏡先生身前。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禮地說道:“先生請慢走。江東孫權,這廂有禮了。”

孫權?水鏡先生對這個名字感到有點生疏。不過,好賴孫權提到了江東二字。水鏡先生還是知道孫權肯定是江東孫家的人。只不過,如今孫堅已死,孫家只剩下了一個孫策還算是一個人物。這孫權來這裡幹什麼?就算想請自己幫忙,那也應該是孫策親自前來,這才配的起自己的身份。

不過,好在水鏡先生除了荊州書院天下第一放不下之外,倒不是太注重這些旁的。何況,孫權長得又好,一看就是一個非常實誠的正人君子。而且孫權有非常的有禮貌,這第一印象,對水鏡先生還是非常不錯的。

故此,水鏡先生也沒有一口回絕孫權。反倒是溫聲說道:“不敢當。孫公子此次前來,想是有所要事,可隨我到軒堂說話。”

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439回 受賄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19回 尋人啓事第428回 孫吳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60回 成立虎豹騎的因由第414回 趁勢第97回 完婚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510回 毒蛇第118回 遊說第350回 大手筆第76回 張飛請客第146回 噩耗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56回 義之所在第196 擎天柱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6回 土包子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356回 敗退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47回 危局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356回 敗退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290回 傭兵(下)第402回 鬼老精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285回 議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153回 亂第6回 土包子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287回 請戰書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79回 猛漢典韋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311回 瘋狂第247回 對撞第317回 機會第242回 無奈的轉換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428回 孫吳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259回 心計第294回 西征(下)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34回 劉明說理第96回 出走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533回 肯薩第283回 暈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
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439回 受賄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19回 尋人啓事第428回 孫吳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60回 成立虎豹騎的因由第414回 趁勢第97回 完婚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510回 毒蛇第118回 遊說第350回 大手筆第76回 張飛請客第146回 噩耗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56回 義之所在第196 擎天柱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6回 土包子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356回 敗退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47回 危局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356回 敗退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290回 傭兵(下)第402回 鬼老精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285回 議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153回 亂第6回 土包子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287回 請戰書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79回 猛漢典韋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311回 瘋狂第247回 對撞第317回 機會第242回 無奈的轉換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428回 孫吳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259回 心計第294回 西征(下)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34回 劉明說理第96回 出走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533回 肯薩第283回 暈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