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收復蒙古

蒙古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痛,由於近代中國的衰落直接導致蒙古在蘇聯的支持下獲得獨立。二戰結束後,蒙古全面倒向蘇聯,他們也因此獲得不少蘇聯的幫助。

中蘇走向破裂之後,蒙古更是積極的配合蘇聯遏制中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中蘇兩國在中蒙邊境線上佈置了上百萬的軍隊。這種狀況直到不七十年代中期纔得到緩解,但是隨着中蒙斷交,中國宣佈不承認蒙古獨立。中蒙兩國邊境線的緊張態勢再次爆發。

蘇聯處於戰略考慮再次增加了駐蒙古軍隊的數量,林峰雖然心有不滿可是當時中國實力遠不如蘇聯,所以暫時只能將仇恨放在心底。但是十年過去之後,隨着蘇聯的國力衰退,中國日漸強大,蒙古國內一些對蘇聯人不滿的勢力想要藉助中國之手趕走蘇聯人。

這些人認爲蒙古即使迴歸中國也沒什麼損失,因爲蒙古本來在國際上就沒什麼地位,而且國內經濟全靠蘇聯救助。而且,這些年隨着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的失利,蘇聯對蒙古的援助愈來愈少,到了1984年的時候,蘇聯更是全面停止了對蒙古的援助。

同時蘇聯也大大減少了在蒙古的駐守部隊數量,這是因爲阿富汗游擊隊所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本來歷史上的阿富汗戰爭。原歷史上阿富汗在美國和整個西方國家的幫助下就給予了蘇聯沉重的打擊,現在再加上一個強大中國在背後支持阿富汗抵抗運動,直接後果就是五年戰爭之後,蘇聯死傷超過八萬人的部隊以及300多億盧布的經濟損失。

蘇聯人在阿富汗戰爭中損失慘重,他們已經照顧不到蒙古了,他們不僅將在蒙古的精銳部隊調到阿富汗,還斷絕了對蒙古的經濟援助。現在蘇聯在蒙古僅僅駐有一個加強營,而且中國對蘇聯的威脅越來越大。

同時蘇聯對中國的依賴也越來越大,中國和蘇聯之間典型的是政冷經熱。自從阿富汗戰爭爆發之後,以美國爲首的北約成員國停止了對蘇聯民生方面的出口,這導致蘇聯國內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特別是糧食方面竟然出現短缺。

還好以中國爲首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則繼續保持對蘇聯的出口,現在中國已經成爲蘇聯最大的貿易伙伴。蘇聯將國內的礦產、石油、天然氣出口到中國,然後從中國進口所需的糧食、家電、醫藥等產品,甚至中國生產的一些奢侈品也被出口到蘇聯。

目前就連蘇聯都要靠着中國維持着國內政局的穩定,更不要提經濟更加薄弱的蒙古了。隨着中國在蒙古投資的增加,中國對蒙古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這對於那些投靠蘇聯人的勢力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特別是隨着中國對印尼的報復,這些人就更加的膽戰心驚,不知道中國什麼時候就會把屠刀架到他們的頭上。但是他們卻沒有膽子欺侮國內的中國人,那樣只會給中國插足蒙古的藉口,他們只能寄希望於蘇聯儘快從阿富汗脫身,這樣才能避免蒙古被中國佔領。

林峰是不會給蒙古人任何機會的,他經過幾年的準備已經做好收復蒙古的準備,爲了防備蘇聯軍隊,中國一共集合了三大軍區九個集團軍共近50萬人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瀋陽軍區的第39、16、40集團軍負責防備遠東蘇聯軍隊,蘭州軍區主力部隊則要防備着阿富汗方向可能出現的蘇聯軍隊,而北京軍區的第38、27、65集團軍做爲攻擊蒙古的主力部隊。

烏蘭巴托機場處在烏蘭巴托市區的西南方向10公里,呈西北至東南走勢,在機場跑道的北面是蘇聯空軍12架米格19戰鬥機停放地點,機場北端200米是蘇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及家屬的宿舍,機場東面是候機樓客貨運區,由烏蘭巴托衛戍區獨立一團的一個加強連守衛。

後面800米是儲油罐,在儲油罐附近設一個蘇軍的防空高炮連陣地;在機場南面3000米左右呈30度角,東南,西北方向各設一個防空高炮連陣地。

營部和在西南方向的那防空連營地在一起。在機場西面1000米左右有一個蘇軍雷達站和雷達營的營部。本來這裡還駐紮有一個蘇聯裝甲團,只是後來阿富汗局勢緊張,這支蘇聯裝甲團被調往阿富汗執行任務。

1984年,9月2日夜,五百架運輸機在一千架戰鬥機的掩護下直飛烏蘭巴托。中國特種部隊首先突襲了烏蘭巴托機場爲後續部隊的到達提供了臨時降落點。

明月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但森林中依舊是幽暗一片,樹木間有些飄渺遊離的霧,一些樹枝在輕輕抖動,突然幾隻棲息樹林中的鳥被驚的撲的一聲飛起。跟在後面的特戰人員知道這肯定是前方隊員在向蘇軍陣地運動時,驚動了樹林裡的鳥。

對面蘇軍陣地的探照燈突然打了過來,正在潛伏的特戰隊員一陣緊張,幸好蘇軍根本想不到會有人攻擊這裡。十分鐘之後,擔任偵察任務的特戰隊員通過通訊器材向後方傳來行動的訊號,所有潛伏的特戰隊員像獵豹一樣飛速向着目標撲去。

兩分鐘之後機場內傳來一陣槍聲和爆炸聲,駐守在機場的蘇軍士兵反應也很迅速,只是他們被中國軍隊打了個措手不及。而且,他們的夜戰裝備太差,對於裝備了先進的夜視器材的中國特種部隊而言。漆黑的夜晚正是他們大展身手的最佳條件。

十分鐘之後,中國特戰隊員完全佔領了烏蘭巴托機場,隨後向後方指揮部傳回行動成功的情報。指揮部接到前方的消息,立即命令中國空降部隊乘坐運輸機前往烏蘭巴托,與此同時第38集團軍主力已經在中國邊境的新巴爾虎左旗隱蔽待命。

該集團軍接到指揮部命令後直撲蒙古的東部重鎮喬巴山——是東部地區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有鐵路通塔木察格布拉克、扎爾格朗圖和蘇聯索洛維耶夫斯克;有公路自東向西通烏蘭巴托和科布多,北通蘇聯赤塔市。

奪取了喬巴山之後,第38集團軍隨後沿着公路向蒙古的溫都而汗隨後向北警戒防止蘇聯的突襲。

第39集團軍自大同沿着公路一路向北直奔蒙古烏蘭巴托而去,他們的任務是接管被空降兵奪取的烏蘭巴托,然後向北直取邊境城市蘇赫巴託而,並且相機奪取恰克圖。

隱蔽在新疆地區第27、65集團軍則負責奪取蒙古的西部,3日凌晨1時,各部隊立刻按照之前部署向各自的目標進攻。各部隊進展順利,蒙軍戰力不強,唯一讓中國重視的是蒙古駐守烏蘭巴托的第一裝甲師,這是全蘇聯裝備的坦克裝甲師。

中國空降兵根據特種兵的指引順利在烏蘭巴托機場,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突襲蒙古的政府機關,另一路則是去佔領烏蘭巴托的電臺、電廠等各部門。

是夜,當烏蘭巴托的蒙古人還沉睡在夢中時,中國空降兵已經已經俘虜了蒙古人民共和國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主席、蒙古人民黨總書記尤睦佳?澤登巴爾、總理共二十多位僞蒙古國高層領導,澤登巴爾得知抓他的是中國軍隊時一點都不吃驚。

畢竟之前中國已經放出要收復外蒙的信息,以前中國*府可能顧忌蘇聯的反應,但是現在蘇聯深陷阿富汗戰爭而不得脫身,中國已經完全不用在乎蘇聯人的想法。蒙古人自知罪孽深重,因此被俘之後,澤登巴爾只希望中國人能放他一條生路,如今中國自滅絕了印尼後變得“兇名赫赫”。

第二天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從烏蘭巴托傳向世界,4日清晨,蒙古人民黨總書記澤登巴爾通過電臺向全世界宣佈蒙古人民共和國取消國號重新回到中國的懷抱,同時要求所有的蒙古軍隊向就近的中國軍隊解除武裝。消息一經傳出,全世界一片目瞪口呆,所有國家均保持詭異的沉默,所有人都等着美國人和蘇聯人的反應。

美國白宮,中央情報局局長向總統里根通報了有關蒙古迴歸中國的情報,里根總統有些興奮地說:“上帝保佑,我們終於可以舒口氣了”。如今全球中美蘇三國爭霸,美國一直處於弱勢,如果中蘇兩強相爭最後只能便宜了美國。

隨後美國又給中蘇兩國之間添了一把火,美國發言人向外部發布通告稱蒙古迴歸是中國*府的內政問題,外人無權干涉,美國政府尊重蒙古人民的選擇。

與美國不同,蘇聯對於中國突然出手收復蒙古感到十分糾結。按理蒙古作爲蘇聯的盟友,他應該出兵幫助蒙古,但是現在蘇聯要依靠中國的輕工業商品維持其國內的穩定,因此對於是否出兵蒙古,蘇聯國內已經就這個問題吵成一團。

贊成出兵的人認爲,蒙古如果迴歸中國將使得中國實力更加強大,同時也會大大降低蘇聯在全世界的威望;不贊成出兵的人認爲,蘇聯一旦和中國發生衝突,蘇聯不僅又添一強敵,而且很可能導致蘇聯在阿富汗行動的全面失敗。

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45章 SARS陰謀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5章 財政會議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231章 “講和?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71章 漏網之魚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25章 日本賠償第48章 登月計劃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5章 財政會議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60章 軟文化發展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144章 伊拉克戰爭(4)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45章 戰爭尾聲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217章 中國戰略出路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25章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3章 合作愉快!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22章 中國“心臟”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33章 巡視南海第66章 反腐打黑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
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45章 SARS陰謀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5章 財政會議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231章 “講和?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71章 漏網之魚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25章 日本賠償第48章 登月計劃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5章 財政會議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60章 軟文化發展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144章 伊拉克戰爭(4)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45章 戰爭尾聲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217章 中國戰略出路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25章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3章 合作愉快!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22章 中國“心臟”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33章 巡視南海第66章 反腐打黑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