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開發南海

1980年1月10日中國通過武力手段將南海海域所有屬於中國的島礁都收回來了,同時中國漁政警察部門成立,該部門將全面接受中國內海的管理。中國海軍部門已經把即將退役的五艘導彈護衛艦交付給新成立的漁政警察部門,同時中國造船廠裡將下水的還有25艘漁政執法船。

這些執法船將優先配給給南海漁政執法隊,今後執法隊將負責維護中國漁民在中國海域捕魚的安全,同時禁止國外漁民非法進入我國海域進行捕獵。

漁政部門的成立將中國海軍從繁瑣的沿海巡邏任務解放出來,中國南海艦隊正積極總結南沙海戰的經驗,以便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中國海軍的實戰能力。

南沙諸島收復之後,林峰再次啓動了南海開發的計劃,這個計劃將緊接着70年代第一次開發南海的後期工作,只不過這一次將以大陸爲主。

其中中業島將建設成爲中國海軍在南海的主要基地,中業島,也稱爲鐵峙,長800米,寬500米,。位於中業羣礁中部,扼鐵峙水道之西,是南沙羣島第二大島。

四周有沙堤包圍着,沙堤高約5米,寬達60米。島呈三角形,島上覆蓋着灌木,棕櫚樹等植被,高達3-4米。曾爲中國漁民的季節性居留地。島上有茂密的叢林,中部有鳥糞層。島西岸有大水井一口,水質好,可飲用,西北有椰子林,高達18米,中部有漁民茅屋,耕地及清代小廟一座。

中國漁民常住島生產,自蓋茅屋居住。本島土質好,中國漁民曾在島上種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莧菜等。西部還有中國漁民修築的小廟。林峰已經計劃在中業島挖一口深井,建一座海水淡化廠,以後這裡將成爲中國漁民在南海海域補充淡水之處。

同時爲了滿足島上官兵的電力資源的使用,政府計劃在這裡建一座太陽能發電廠。還要建一座商店和多座居民點以滿足普通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是爲了加強島上的防禦力量,島上還將建一座高炮基地和雷達基地以及還有可以降落重型運輸機的機場,島內還部署了兩架無人駕駛飛機。

除了中業島外,南沙羣島中南威島同樣具有軍事價值,南威島,中國南沙羣島島礁之一。“南威”一詞系紀念1946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南沙羣島主權時廣東省主席羅卓英(號慈威),兼有威鎮南疆之意。

它是南沙羣島西南部最重要的。自1974年起被越南侵佔,並將佔據南沙羣島第一線軍事指揮中心設在南威島。

南威島整體在一桌狀礁平臺上,近三角形,東西底邊長約350米,東北到西南斜邊長約750米,,,是南沙羣島的第四大。

島四周有沙灘,沙灘上有礁岩形成,向內是沙堤,,沙堤圍繞着中間低窪的礁盤部分,。在島北端,有一圓錐狀礁石,高7米,。

島東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島邊,深達14米,故成爲南沙羣島南部海區優良港口。中國自越南收回該島之後就在島上修建了無線電發射塔、直升機坪及航空站,東南側有兩個碼頭。長6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及直升機坪,可起降小型螺旋槳飛機。

除了軍事上開發這些,林峰還動員了大量民間資本進行旅遊開發,現在國內已經成立了大型前往南海旅遊的旅遊團體,遊客將乘坐大型的客輪或者乘坐經軍艦改造的輪船前往旅遊的地區。

南海諸島除了幾個比較大的外,還有一些島礁甚至大部分時間處於海平面之下,爲了充分發揮這些的價值,林峰組織技術人員利用先進設備通過水下實施,建成了海平面之上的一些供人蔘觀的設施,這些設施就像一些陸地上的碉堡。這些海上“碉堡”可以抵抗12級龍捲風的襲擊。

當海上“碉堡”逐漸建成的時候,南海海域特別是南沙羣島地區幾乎就是“碉堡”林立。碉堡的建成之後前往南海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使得中國人越來越講究生活的品質,更多的人想要走出家門到外面看一看,特別是南海旅遊區成立之後,而且有了中國海軍在背後保證安全,更多的中國人想要到中國南海地區看看。

除了開發這些閒置的,南海海域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是林峰重點關照的,之前臺灣從開發釣*島油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南海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南海的油氣資源極爲豐富,整個南海盆地羣石油地質資源量約在230-300億噸之間,天然氣總地質資源量約爲16萬億立方米,佔我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其中70%。

臺灣石化公司和大陸國有石油公司聯合組建一家新的石油公司專門開發南海石油,如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大陸對於石油的缺口是越來越大。由於中央政府聽從了林峰的建議已經將國內大陸上所有的油田封存進行戰略儲存,之前國內所需的石油一部分從國外進口,另一部分則主要來自與釣*島油田,但是經過十年的經濟發展,現在釣*島油田已經有些滿足不了國內日益緊張的原油供應。

開發南海油田正當其時,這些油田一旦啓用將大大的緩解國內的資源壓力,甚至還能向外出口一部分。而且南海油田的開發使用進一步促進了中國海上運輸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國造船技術趕超上世界先進水平之後,中國的造船業史無前例的繁榮起來,同時從南海到大陸沿海港口的短途運輸也日漸繁忙起來,中國經濟又找到了一條新的增長點。

藉助開發南海的東風,林峰向臺灣地方政府提出嘗試開發海洋資源的建議,我國有着豐富的海洋資源,如果放着這些資源不進行開發那就是徹徹底底的浪費。林峰自己有技術和設備,只是缺乏一些專業的技術人才。爲了給今後大規模的開發海洋資源積累經驗,林峰佈置旗下的公司在南海地區進行試探性開發。

人類利用海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由於受到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早期的開發活動主要是用簡單的工具在海岸和近海中捕魚蝦、曬海鹽,以及海上運輸,逐漸形成了海洋漁業、海洋鹽業和海洋運輸業等傳統的海洋開發產業。

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對礦物資源、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開始大規模地向海洋索取財富。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海洋資源及其環境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海洋工程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海洋開發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大規模開發海底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固體礦藏,開始建立潮汐發電站和海水淡化廠,從單純的捕撈海洋生物向增養殖方向發展,利用海洋空間興建海上機場、海底隧道、海上工廠、海底軍事基地等,形成了一些新興的海洋開發產業。

林峰打算在南海地區建一座可容納3萬左右的海上城市,海上城市,是構想中未來新興城市的發展形式之一。在未來建設海上城市是解決人類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人們設計了一種錐形的四面體,高二十層左右,飄浮在淺海和港灣,用橋同陸地相連,這就成爲海上城市。它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人工島。世界上首座海上城市——南海市將在十年之後建成,到那時僅僅旅遊一項,就會引起嘉賓如雲。

除了這些民用設施,南海地區還將修建一些海底軍事基地,這些基地是指建在海底的導彈和衛星發射基地、水下指揮控制中心、潛艇水下補給基地、海底兵工廠、水下武器試驗場等用於軍事目的的基地。它們大體上可分爲兩類:一類是設在海底表面的基地,由沉放海底或在海底現場安裝的金屬構築物組成;另一類是在海底下面開鑿隧道和巖洞做爲基地。

特別是海底隧道方面,林峰通過和中央政府溝通之後,雙方決定投資500百億美元建設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

該隧道全長約125公里至15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計劃。目前專家經過調研之後提出了三個方案設想中的路線方案有三種:北線:平潭島東澳村-新竹市南寮,全線僅68海浬(約126公里),是三個方案中最短路線,也是專家認可的首選路線。北線跨海線路爲100公里左右,水深50-60米,但不超過80米,爲淺海地區,爲跨越海峽的橋樑工程提供了實施可能。

中線:莆田南日島-臺中市。

南線:廈門市-嘉義縣,經烈嶼(小金門)、金門至澎湖島,然後穿越澎湖水道,連接至臺灣,全線約174公里。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成之後,陸地上將和新的鐵路計劃聯繫起來,臺灣方面將和環島高速鐵路連接在一起。大陸方面將一條京福高速鐵路和整條隧道連接起來,一旦整個工程完工,它將成爲連接中國南北的大動脈。

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2章 初臨臺灣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88章 國慶閱兵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36章 廣交會(下)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28章 中東戰爭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71章 收復藏南(3)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74章 新式武器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61章 開發南海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29章 “假冒風潮”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145章 SARS陰謀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28章 中東戰爭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31章 “講和?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25章 日本賠償第84章 清算“印尼”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
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2章 初臨臺灣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88章 國慶閱兵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36章 廣交會(下)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28章 中東戰爭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71章 收復藏南(3)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74章 新式武器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61章 開發南海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29章 “假冒風潮”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145章 SARS陰謀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28章 中東戰爭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31章 “講和?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25章 日本賠償第84章 清算“印尼”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