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登陸北美

2022年10月2日,聯合登陸北美的部隊開始整編,實施登陸的部隊包括:中國遠東軍區及其下轄的第39集團軍、第16集團軍,負責從阿拉斯加方向攻擊,由北冰洋艦隊提供火力支援;中國歐洲軍區(由原西亞軍區改編)及其下轄的第21、47集團軍,負責從美洲東海岸登陸,大西洋艦隊負責提供火力支援和後勤保障;中國非洲軍區(由原南亞軍區改編)及其下轄的第13、14集團軍,再加上南美地區5萬聯軍,在大西洋艦隊的支援下從南美北部登陸;而太平洋艦隊在解決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之後,隨即和澳洲軍區第38集團軍、第40集團軍以及其他國家的聯軍,作爲登陸的主力,將從美國西海岸發動攻擊。

除此以外,空軍共1萬5千架飛機編成了第1、2、3三個戰區司令部,爲各個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掩護,並負責奪取戰時控制權。所有部隊都由中國總參直接指揮。

面對四面合圍,以排山倒海之勢壓過來的中國大軍,美國人徵召了500萬部隊用來阻擋中國的登陸作戰。美方叫囂着要讓中國人的鮮血散滿整個美洲大陸,並表示美國人絕不向中國投降,即使戰至最後一人也不放棄。

對於美國人的叫囂,林峰一點都不會小覷,雖然很多人經常諷刺美國大兵是‘少爺兵’,美國人怕打仗,怕犧牲。但林峰對這種說法常常是嗤之以鼻,如果真要是這麼說的話,那二戰時期太平洋上的各種勝利是如何取得的?

也許有人會拿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來反對,但是不要忘了,越南戰爭和二戰可是兩個不同背景下發生的戰爭。而現在這種情況可以說比二戰還要嚴峻,美國人就要面臨亡國的危險了,他們難道還發揮不出二戰時的水平嗎?

爲了防止美國臨死反撲對中國造成巨大的傷亡,中國第一波投入登陸作戰的部隊是大約30萬智能機器人部隊。中國這一招完全出乎了美國人的預料,美國人已經做好寸土必爭並和中國人同歸於盡的準備,結果他們發現和自己作戰的竟然是機器人。面對這種情況,美國前線部隊一下子變得手足無措起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辦?是繼續和這些非生命的傢伙同歸於盡還是儘量的避開上網?

正是趁着對方剛開始的慌亂之際,聯合迅速衝向美洲大陸,行動最爲迅速的遠東軍區,第39集團軍一口氣將美加聯軍趕出了阿拉斯加,並在那裡建立了鞏固的陣地。隨後開始向加拿大攻擊,此後的一週內,加拿大國防軍的全部和美國陸空軍百分之三十的力量被毀滅在美加邊地帶。

同時,第21、47集團軍從大西洋中部海島基地乘大型運輸艦出發,在與美國隔海相望的加勒比島國――古巴登陸,美國面臨遭南北夾擊的困境。此外,自10月2起,美國海上艦船陸續遭到中國海軍潛艦的襲擊,稱霸世界大洋的中國海軍已經牢牢控制住了制海權。短短一天時間內,美國海軍就有5支核動力航母編隊被消滅,17艘核潛艇端消失於暗黑洋底。

非洲軍區主力部隊和南美聯軍在南美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直接將美國在南美的盟友哥倫比亞給分割消滅。

至10月10日,聯合已在地面取得重大戰果,其第一機甲師、第5混成師、第八混成師、空軍第1聯隊和海軍第二分艦隊進佔美國西海岸並建起灘頭陣地;第六機甲師、第四混成師和第11特戰師控制了包括巴拿馬在內的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並在哥倫比亞建立了新的統治;第39、16集團軍及其第1特戰師、110突擊師、第9機甲師佔領了加拿大,並已攻入美國境內;第21集團軍佔據古巴,對美國南部地區構成威脅。從澳大利亞過來的第38集團軍也在加利福尼亞州消滅了美國大部分正規軍。此時,美軍損失了六成的海軍力量,五成的空軍力量和四成的陸軍力量,加拿大國防軍慘遭全殲。

在此危急情況下,10月11日,美國總統,通過電臺號召全體美國人要勇敢的站起來一起保衛自己的家園。由於美國人國內不限槍,因此很多平民開始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和中國部隊交火。面對這種情況,前線部隊不得不開始大開殺戒。

戰火在北美各地蔓延開來,不甘失敗的美國人不得不奮勇戰鬥,直到鮮血流盡。有史以來,美國人從來就沒有遇到過比今天還要危險的境地,一直以來都是他們的武裝力量去殘殺其他國家。

無論美國人曾經爲此穿上多麼美麗的外衣,都無法改變他們試圖依靠自己強橫的武裝肆意欺侮他國的事實。20世紀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入侵格林納達等等都是美國人炫耀自己武力的傑作,而如今當美國人也面臨着同樣的局面時候,不知內心深處是什麼的想法。

中國總參實在沒想到,本來擔任牽制任務的北線部隊,突然成了戰場的主角,他們在擊敗了阿拉斯加的敵軍後,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就在10月15日,美軍在伊利湖南部地區慘敗,6個師被殲滅或擊潰,損失7萬餘人,近5000輛坦克裝甲車輛被摧毀,第39、16集團軍軍連克底特律、匹茲堡,其先鋒第九機甲師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進抵美國首都華盛頓城下,美國會及政府要員已逃至美南部的達拉斯城。

接下來就是第39集團軍司令的在戰後寫下的回憶錄,我們可以從中領略他們輝煌的戰績:“在佔領了整個加拿大後,我立即命令全軍向底特律高速移動,計劃在敵人狠狠捅上一刀,以迫使敵軍從華盛頓撤兵。在部隊行進的同時,我把作戰計劃發給前敵總部立即得到了批准。”

“10月15晨9時,在得到偵察部隊發回的敵部署情報後,我命令全集團軍向敵底特律守軍全面進攻,2小時內全殲敵第101空降師的第109、第121快速步兵團,不等敵援兵反撲,我又命全軍向底特律東北的加拿大城市多倫多進擊,摧毀了敵軍設在此地的補給基地,殲滅敵第12機甲師支援112團和第101師重步150團”

“補給基地被搗毀,敵軍自然會扭頭北上,尋殲我軍,因此多倫多不可久留,但10月15日下午5時,第16集團軍主力部隊也進抵多倫多,形勢有所改變。在保密系統支持下,各師師長、參謀與集團軍司令召開了戰前網絡會議。我和16集團軍領導協商後決定,在美加邊境上的安大略湖北岸設伏,突然打擊敵回擊部隊後再尋機脫離戰鬥”

“10月15日夜10時15分,從華盛頓全速回擊的敵第9機甲師掠過映着點點星光的安大略湖湖面,全速接到了我39集團軍的槍口下”

“戰鬥打響後不到1個鐘頭,敵軍約500部機甲變成了安大略湖底的垃圾,敵殘部潛入水中,逃到南岸。第二天凌晨三時,敵101機甲師的兵力從我軍西南的底特律方向,敵103機甲師從正南匹茲堡方向,102機甲師從東南華盛頓方向一起對我39集團軍發起攻擊。”

“敵三路大軍來勢洶洶,但似乎組織協調上不夠一致,偵察部隊報告,敵第104師進至安大略湖西岸時,103機甲師才慢騰騰地挪到伊利湖南岸,而102機甲師甚至只是越過了阿巴拉契亞山脈。”

“早已下定決心對敵各個擊破的集團軍命令各部在多倫多西南的一大片針葉林區設伏,先迎頭痛擊冒進的敵第101機甲師。凌晨六時三十分左右,敵先頭部隊出現在我軍陣前。

由於在之前的戰鬥中,第101機甲師已被我軍吃掉了駐底特律、多倫多的3個團,實力大爲削減,這次又闖進了我自一師的伏擊陣地,也活該它倒黴,30分鐘內其第7機甲團和第30重步團便不再成建制單位。敵軍餘部倉皇南逃,企圖與伊利湖南岸的103突擊師匯合,但是隨後沒趕到的第18集團軍包圍消滅。。。。。。”

北線戰局出乎預料的變化一下子讓交戰雙方都沒想到,美國人沒想到在加拿大部隊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在中國部隊的攻擊下,己方部隊只能節節後退。

北線的順利也刺激了其他三個方向的部隊,東、西部中國部隊已經佔領了沿海各州,南部也殺入了美國本土。

至此是個人都知道美國人支撐不了多久了,就連美國人內部也出現了分裂,一部分主張向中國投降,一部分則主張使用核武器,迫中國退軍,最後還是主戰派稍稍佔據了上風。

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90章 爭霸太空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71章 收復藏南(3)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64章 揭幕戰(1)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61章 開發南海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61章 開發南海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220章 收拾北極熊(3)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25章 日本賠償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77章 “國際警察”(3)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234章 “我是一個兵”第267章 “核大戰?”第231章 “講和?第130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5)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8章 中東戰爭第89章 建設月球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267章 “核大戰?”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3章 合作愉快!第19章 跨過1970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70章 收復藏南(2)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88章 國慶閱兵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
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90章 爭霸太空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71章 收復藏南(3)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64章 揭幕戰(1)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61章 開發南海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61章 開發南海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220章 收拾北極熊(3)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25章 日本賠償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77章 “國際警察”(3)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234章 “我是一個兵”第267章 “核大戰?”第231章 “講和?第130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5)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8章 中東戰爭第89章 建設月球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267章 “核大戰?”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3章 合作愉快!第19章 跨過1970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70章 收復藏南(2)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88章 國慶閱兵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