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收拾北極熊(3)

從林峰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曾經歐洲列強的命運就註定要悲劇了,近代他們加諸給中國的各種屈辱林峰都要一筆一筆的討回來。即使沒有這次地外戰爭,中國在林峰的搗鼓下遲早和他們會有一戰。他們都是中國統治地球的墊腳石。

現在獵戶人的意外到來,使得中國不得不暫緩統一全球的步伐,轉而應付對方的入侵。但是林峰從來就沒有放棄讓中國統一全球的夢想,在地外戰爭爆發後,他開始謀劃利用獵戶人削弱地球上傳統強國的軍事力量。

到目前爲止,雖然表面看起來中國形勢岌岌可危,事實上這一切都在林峰的掌握之中。中國的局勢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危險,在火星中國已經開始了戰略反攻,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和獵戶人在太陽系將會爆發一場規模龐大的太空決戰。

另外,歐洲、非洲的陷落早在預料之中,這些歐洲國家根本就不在林峰戰後的重建計劃之中。唯一有些脫離了掌控的就是俄羅斯人。戰前誰也沒想到看似強大的俄羅斯人竟然和獵戶帝國簽下了城下之盟,以換取對方不攻擊俄羅斯的承諾。

普京不愧是傑出的政治家,他這一手完全將俄國摘除在整個地外戰爭體系之外。如果獵戶人強大無匹,地球人抵抗不住,俄羅斯即使參與進去也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現在倒是可以利用這一紙合約暫時保證俄國的安全;再退一步說,即使將來地球人戰勝了獵戶帝國,趕走了侵略者,俄國依然可以仗着自身強橫的武力阻止他國對其進行清算。

俄羅斯這種腳踩兩隻船的做法,註定不會有好結果的,將來無論是中國還是獵戶帝國必定會對其今天的行爲的不滿。只要俄羅斯人堅守中立本份,林峰暫時不會對其動手,他本來打定主意要在戰後再收拾俄國人。

可是,俄羅斯人自己卻耐不住寂寞了,稍稍看到一點機會就火急火燎的跳出來想要爭奪果實。既然對方先不仁,就不要怪林峰不義了,中國獵熊計劃正式啓動。

經過多日的緊張準備,如今中國的反擊戰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當華夏這頭猛醒的獅子發出怒吼時,其吼聲必當震驚世界!

“大家不用再等了。”林峰看了看牆上的日曆,又看了看自己腕上的手錶,用低沉沙啞的聲音說道,“可以開始了,給前線部隊下達命令吧。”

聽了林峰的命令,整個指揮大廳頓時開始忙碌起來,數臺大型的電子通訊設備在圍座在它們周圍的一個個頭戴耳機的軍官們的*縱下,不斷的發出信號,上面的指示燈在不停的閃爍着。林峰看着這一切,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

爲了向俄軍展開全面進攻,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王懷忠將軍,將手中的40萬大軍分爲三大集團軍羣:沿鄂畢河流域展開的是第一集團軍羣,以大量二線部隊爲主,他們的主要任務就牽制北面敵人突破中國的烏拉爾山防線;第二集團軍羣以第40集團軍的5萬機甲部隊爲主,再加上大約10萬二線部隊,總兵力超過15萬,該集團軍羣以葉卡捷琳堡爲基地,牽制俄國駐守在烏拉爾山另一側彼兒姆、喀山一線的俄軍部隊,防止對方支援烏法。當然了有機會他們也要突破當面之敵的防守,過了烏拉爾山他們任務是沿着彼兒姆、喀山、下諾夫哥羅德、莫斯科進發;第三集團軍羣以第11集團軍部隊爲主力,該集團軍羣是三大集團軍羣中兵力最多的,總兵力達到20萬人。該集團軍羣的任務較重,因爲他們是整個第一方面軍攻擊的重點,爲此林峰還爲他們臨時調配了300多架飛機爲其擔任掩護和空中支援。

除此之外,華盟內部正在組建超過200萬的預備役部隊,打算跟隨中國進入俄羅斯作戰,爲了保證各軍戰役目標順利完成,中國總參謀長林峰上將親自前往秋明坐鎮指揮。

11月俄國已經是冰天雪地了,按說這時候不是攻擊俄國的最佳時機,歷史上無論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最終都是倒在俄國的冰天雪地了。這次俄羅斯人同樣對於嚴寒的天氣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擋住中國前進的步伐。

俄國人這次註定要失望了,中國發達的科技早就解決了士兵的防寒問題,再加上中國可以全天候飛行的運輸機,中國完全不用擔心由於天氣原因而導致前線無法得到補給的問題。中國人可以克服寒冷的天氣,而俄國人就沒那麼幸運了,在這種天氣下打仗,俄國人同樣困難無比。

1日上午9時整,王懷忠將軍站在高臺上,望着廣場上黑壓壓一片的機甲戰士,面對這一歷史時刻,心潮澎湃,此時中國第一方面軍所有部隊都做好了進攻的準備,這時一名作戰參謀向他跑過來,“報告首長,總部電報,命令總攻開始!!”

王懷忠將軍擡頭看了一下有些陰暗的天空,當時間來到9時05分的時候,3發紅色信號彈劃破天空,隨即導彈發射的轟鳴聲、大炮轟擊的聲音,從後方傳達到現場每一個人耳中,所有人都露出激動的神色,此時遠處的天邊竟然出現了一片血紅色。

中國的導彈部隊終於露出了他猙獰的面孔,3000多枚巡航導彈、彈道導彈以十幾倍的音速掠過前線將士的上空,準確的命中遠方俄軍的防禦工事上,時不時的爆開一個個巨大的火團,接着便騰起高大的煙柱。霎時間,俄軍陣地上便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伴隨着精確制導導彈爆炸的轟鳴,很快,俄軍的整個防線都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對方可沒有中國那麼強悍的反導系統。俄軍經過長時間加強的防線被中國的導彈部隊硬是撕開了一道缺口。

即使如此中國的火力打擊還沒完,緊隨之後是中國的重炮集團和火箭炮羣也展開了進攻,對方陣地上彷彿在下流星雨一樣,火箭彈和各種特種炸彈挾帶着毀天滅地般的能量落到俄軍的陣地上。大地也在不停的顫抖,彷彿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似得。

中國陸軍目前已經完全實現了機甲化,由於戰場形勢多變,軍工部門提供輕型、中型、重型三類機甲以供軍方選擇。相對來講,輕型機甲機動性更強,適合戰場的偵查與擾敵;中型機甲擁有平衡的火力、防禦與機動性,是全能選手的必選;重型機甲則擁有傑出的防護性和火力,但機動性是其一大軟肋。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機甲部隊的實力雖然暫時還無法和獵戶人比肩,但是第5代機甲無論是防護性還是機動性都大大超過以前的機甲,特別是續航時間更是可以維持戰鬥狀態20小時。這大大增加了機甲部隊持續攻擊的能力。

看似天塹一樣的烏拉爾山在動作靈敏的機甲部隊眼裡不過是一道坎罷了,中國近30萬機甲戰士同時在烏拉爾山一線展開猛烈攻擊。導彈部隊的攻擊依然沒有停止;重炮集團依然在發出咆哮;天空中負責掩護和攻擊的海東青戰鬥機編隊已經越過烏拉爾山進入到俄國境內,成片的機甲戰士沿着崎嶇的山路、陡峭的山崖,對俄軍陣地進行攻擊。

俄軍也並不是單單只是被動挨打,他們的導彈部隊和重炮部隊也開始展開反擊,只是對方的由於在之前的導彈大戰中損失嚴重,使得俄國的火力反擊極爲弱小,根本對中國部隊構不成威脅。相反,對方的炮火一露面就面臨中國空軍的精確打擊。

當中國機甲部隊攻上俄軍的陣地上的時候,衆人看到眼前混亂的景象:到處都是被炸燬的工事,隨處可見的屍體,衆人甚至懷疑這裡還有幸存的俄軍嗎?

俄軍肯定不會就這麼完蛋的,果然,不少躲過了炮擊的俄軍開始對進入陣地內中國軍人展開攻擊,反坦克炮、重機槍、手雷、火箭彈等統統向着中國先頭部隊傾瀉而來。中國部隊以重型機甲爲前導,中型機甲隨後對其進行反擊,重型機甲強悍的防禦力可以無視對方大多數的攻擊,它就像一個移動堡壘,強大的火力爲後續部隊清除一個個暴露出來的敵方火力點。

中型機甲跟在後面負責解決一些漏網之魚,還有負責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唯一給中國造成一絲威脅的是對方零散分佈的一些曾經從中國購買的早期機甲。但是這些機甲數量太少,而且威力不及目前中國裝備的。因此它們也僅僅是騷擾一些中國的攻擊部隊,並不能造成太大的威脅。

機甲戰士的強大攻擊力不是俄國人能抵抗的,俄軍部署在烏拉爾山一線的防線就像一層紙一樣被中國部隊輕易就捅破了。中國部隊終於要踏上歐洲的土地了,這引起了如今聚集在美國的原歐洲人的強烈不滿。但是到這個時候林峰還會顧忌一羣亡國之人的想法嗎?

朋友新書:哈利波特與肖恩

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9章 跨過1970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267章 “核大戰?”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65章 揭幕戰(2)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50章 臺灣迴歸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37章 中英會談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92章 中蘇戰爭(1)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5章 財政會議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264章 簽字儀式(2)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38章 林峰大婚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3章 合作愉快!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33章 巡視南海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19章 跨過1970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28章 中東戰爭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47章 戰後餘波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50章 臺灣迴歸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267章 “核大戰?”
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9章 跨過1970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267章 “核大戰?”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65章 揭幕戰(2)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50章 臺灣迴歸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37章 中英會談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92章 中蘇戰爭(1)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5章 財政會議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264章 簽字儀式(2)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38章 林峰大婚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3章 合作愉快!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33章 巡視南海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19章 跨過1970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28章 中東戰爭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47章 戰後餘波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50章 臺灣迴歸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267章 “核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