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張難堡下

06 張難堡(下)

06 張難堡(下)

尉遲敬德慢慢地掃視着房內的擺設,忽然看到牆上掛着一柄長劍,看樣子正是本來屬於尋相、卻在雀鼠谷遭遇戰時被李世民奪去的那把寶劍。他心中“砰”的猛跳了一下,霍然轉頭看向窗前那張座椅。上面那少年,仍沉沉睡着,呼出輕曼悠長的氣息。

如果……我躡手躡腳地取下那柄寶劍,再躡手躡腳地走近他身前,拔劍一揮……這唐軍元帥,這我軍的心腹大敵,就能被我輕而易舉地送上黃泉路……

尉遲敬德猛的一甩頭。

什麼“我軍”?現在還有“我軍”嗎?就算我現在殺了他,難道就能改變“我軍”已經大敗虧輸、煙消雲散的結局嗎?再說,我不是來投降的嗎?什麼是“我軍”?從今以後,唐軍不就該是“我軍”了嗎?還有,跟他打的賭注,明明白白是我輸了,難道我要用這種方式來撒賴?尉遲敬德啊尉遲敬德,枉你自負是英雄豪傑,難道靠的是這樣對付一個在你面前手無寸鐵、毫不設防的人?

羞愧交加之中,敬德深心之處卻也涌起絲絲的驚悸——只怕再這樣呆下去,自己終於會抵受不住誘惑。他連忙一清喉嚨,朗聲高叫:“末將尉遲敬德參見元帥,參見秦王殿下。”說着,深深地彎下了腰。

世民身子一顫,茫茫然地睜開了雙眼,好一會兒視線才能聚集起來,並把焦點落在敬德身上。“呃,是……尉遲將軍麼?”他伸出一手揉搓着雙目之間的鼻樑,仍是一副惺忪未醒之態,“平身吧。你……是來願賭服輸的嗎?”

“是。”尉遲敬德直起腰身,但仍垂着頭,沒有往世民望去,“末將在介休還有八千部屬,此外永安一城也在末將的控制之下。末將願舉兩城投誠大唐,只是……”他慢慢擡起頭,注視着眼前仍顯得有點神情恍惚的唐軍元帥,“末將斗膽,要請元帥先答應兩個條件。”

“哦?是什麼條件?說來聽聽。”世民卻是一臉心不在焉的神色。

“第一個條件,請元帥同時受降尋相。末將要與他同進共退,末將是什麼職級,請元帥也授予他什麼職級。”

世民隨意地點了點頭,道:“行,沒問題。”

“第二個條件……”敬德的雙眼看向牆上的寶劍,“這把長劍是尋相的家傳之寶,末將求元帥把它歸還給尋相。”

世民這次卻沒有馬上回答,只是雙眼凝視着敬德的臉龐,直看得他惴惴不安起來,因不曉得世民這樣久久地看着自己是什麼用意。

好一會兒,世民才緩緩的開了口:“你說你要提兩個條件才願意投誠,可是你提的條件都是關於尋相的,這跟你自己投不投唐有什麼關係?”

敬德心中怦怦亂跳,只覺得臉龐像燒了起來似的發熱。

他知道什麼了嗎?他知道什麼了嗎?

世民那分明是澄淨平和的眼眸,在敬德看來卻像是一把可以一直刺穿他層層心鎖的利刃——就像世民在雀鼠谷裡一鼓作氣地突破宋金剛設下的層層防守一樣。

世民卻沒有等一時張口結舌的敬德反應過來,起身走到牆邊,摘下掛着的寶劍,回到敬德身前,“啪”的一聲重重地放在他身邊的書案上,道:“這是我在戰場上奪來的東西,我是不會還回去的。不過,所謂‘紅粉贈佳人,寶劍配英雄’,這把寶劍我就送給將軍,作爲歡迎你加盟唐軍的禮物吧。”說罷,坐回到那座椅上,見敬德仍怔怔地盯着書案上的寶劍,一時沒有拿起來,便補充道:“送了給你,就是你的東西,你想再轉贈給誰,那就是你的自由了。”

敬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雙手把案上的寶劍拿起,向着世民的方向俯身行禮:“謝元帥恩賜。”

世民擺了擺手,道:“你下去吧。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右一府統軍,介休的八千部屬仍歸你統轄。至於接收介休、永安兩座城池的事,找任城王李道宗去跟你辦就是。”說着,長長的打了個呵欠,臉現倦容。

尉遲敬德應聲退出。

才一出房門,迎面就看見屈突通這老將匆匆趕至。他一見到敬德,臉色便是一沉,再定神看時,見他手上竟然還握着寶劍,更是大驚失色,喝道:“大膽豎子!你手執利刃立於元帥房外,是何居心?”說着伸手就要來奪他的寶劍。

敬德縱身躍開,抗聲道:“這是元帥贈予我的寶劍,你憑什麼要搶去?”

屈突通一怔,伸到一半的手頓住。他也想到,以李世民的性子,隨隨便便就把利器交到尉遲敬德這樣的“敵人”手上,倒也並非全無可能之事。

他轉身向着廂房。敬德才剛剛出來,還未來得及帶上房門,因此屈突通能看到房內的景象,只見世民坐在那柔軟的座椅裡,眼簾低垂,似乎又要陷入睡夢之中了。他連忙高聲叫道:“元帥,此事當真?”

世民微微睜開眼睛半分,道:“尉遲將軍已經歸附我軍,現下是右一府統軍,是以我贈他寶劍作爲信物,屈突將軍不必多疑。”

“元帥……”屈突通臉現焦慮之色,但看了敬德一眼,卻欲言又止。

敬德知道他想在李世民面前說些什麼於己不利的話,但又不好意思當着自己的面說自己的壞話,便冷哼一聲,向着房內的世民朗聲道:“末將告退!”便揚長而去了。

屈突通待敬德走遠,趕緊走進房內,對世民說:“元帥,尉遲恭這個人不可靠,元帥可千萬不能這樣對他信之不疑啊。”

“爲什麼他不可靠?”

“他之所以能崛起於草莽、名揚於天下,全靠宋金剛對他的賞識提拔,他對宋金剛有很深厚的感恩戴德之情,實在難以想象他會真的背叛宋金剛。現在他只不過是迫於形勢,這才勉強地投降我軍。只要宋金剛在世一日,那就難保他不會懷有異心。就算以後宋金剛死了,只怕他還是會對元帥逼死他舊主之事耿耿於懷,一直懷恨在心。如此心腹大患,元帥竟然還把他引爲右一府統軍,那可是親軍指揮官的職位,元帥這……這不是拿你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嗎?”

世民倚在座椅之中仍是半闔着眼養神,道:“我就是看中他是知恩圖報的君子,所以放心地施恩於他。而且,他不僅只是忠直之輩,也是聰明之人。劉武周大勢已去的情形,他是看得通透的,所以才這樣馬上就來請降。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要是不相信他,那索性就不要受降;我既受了他的降,那就要當心腹一樣重用。”

“可是……”

“屈突將軍……”世民忽然睜開了眼,看着眼前這白髮蒼蒼的老將,“如果你懷疑尉遲恭會因爲感念舊主之恩而於我不利,因此我不應如此信任重用於他,那你自己呢?當初你不也是念念不忘要盡忠於前朝煬帝而不肯歸順,還說‘食人之祿而違其難,吾不爲也!’嗎?但是,自將軍投我麾下以來,何曾有動過半分逆念,我又何曾對將軍抱有半分猜疑?今天之敬德,當日之將軍,何以將軍就不能將心比心呢?”

這一番話直說得屈突通老臉通紅,再也作聲不得。

世民起來走到牀邊,一個翻身又上了-牀,道:“我還很困,你就不要再吵我了。除非是天塌下來的大事,你們都不要來叫我……不,就算是天塌下來,你們也先給我頂着,等我睡夠了再說。”言罷,一拉被子,又矇頭大睡了起來……

這邊屈突通與李世民絮絮不休,那邊尉遲敬德徑自向任城王李道宗轉述了世民的意思。李道宗於是叫上宇文士及,與尉遲敬德一起前往接管介休、永安二城。

接下來的幾天裡,唐軍主力大部隊陸續通過雀鼠谷往北而來。尉遲敬德整頓了所屬的八千兵馬後,也加入了唐軍。李世民讓他們與唐軍各營參雜駐紮,一視同仁。

後來,敬德聽說,宋金剛落敗的消息一傳到太原,本來在那裡坐鎮的劉武周立時知道大勢已去,不思抵抗,直接就逃往突厥去了。反倒是宋金剛仍未死心,還一度想把介休一役中散失的八千多定楊軍兵士重新收攏再戰,但已經沒有人肯聽其號令,最後也只好仍領着他那百餘騎親衛,緊隨劉武周之後亡命突厥。

再後來,劉武周和宋金剛在突厥寄人籬下的日子都過得不好受,先後逃離,最終被突厥追斬而死。這一度聲勢浩大得佔據了唐室龍興之地、嚴重威脅唐室基業的定楊可汗,也就到此告終。而一度所向披靡的定楊軍,也就只剩下了尉遲敬德……和尋相。只是,他們現在,已經是唐軍裡的人了。

1、呃,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明白,“只怕再這樣呆下去,自己終於會抵受不住誘惑。”這句話是語帶相關的呢~~~~爆!

2、話說上一章裡寫世民飢疲過度之後精神恍惚的狀態,諾諾看初稿時大讚,說寫得很真實~~~~8過之後寫世民見到一桌子的食物時就回復了神志,諾諾就說,其實餓過飢的人再見到食物是會想嘔而不是想吃滴~~~~於是偶非常接受意見地說,好吧,那偶寫世民嘔吧~~~~諾諾馬上拉住偶,不給偶寫~~~原來諾諾這聲稱不是小李粉的傢伙,比偶這個小李粉更注意世民的形象呢~~~~偶卻是更注重寫實哦~~~~爆!

插入書籤

11 青城宮之三22 宣武陵之五59 玄武門之二5 張難堡上17 青城宮之九38 武牢關之十轉貼陶大米評唐李世民凌煙閣24攻臣39 武牢關十一33 武牢關之五23 宣武陵之六2 美良川下60 玄武門之三3 雀鼠谷37 武牢關之九33 武牢關之五12 青城宮之四搞笑下跟諾諾的一個聊天3 雀鼠谷19 宣武陵之二迪迪諾諾改文錄24 逍遙亭上8 長春宮下45 汜水濱之四47 汜水濱之六9 青城宮30 武牢關之二35 武牢關之七9 青城宮8 長春宮下12 青城宮之四54 秦王府40 武牢關十二6 張難堡下52 太極殿上1 美良川上52 太極殿上50 龍鱗渠之三48 龍鱗渠迪迪諾諾對談錄37 武牢關之九38 武牢關之十26 合香院上1 美良川上11 青城宮之三30 武牢關之二24 逍遙亭上34 武牢關之六13 青城宮之五33 武牢關之五38 武牢關之十25 逍遙亭下56 秦王府之三56 秦王府之三1 美良川上1 美良川上15 青城宮之七14 青城宮之六51 龍鱗渠之四13 青城宮之五38 武牢關之十44 汜水濱之三53 太極殿下7 長春宮上48 龍鱗渠31 武牢關之三37 武牢關之九51 龍鱗渠之四50 龍鱗渠之三1 美良川上迪迪諾諾改文錄5 張難堡上13 青城宮之五37 武牢關之九49 龍鱗渠之二15 青城宮之七5 張難堡上18 宣武陵20 宣武陵之三迪迪諾諾改文錄7 長春宮上3 雀鼠谷57 秦王府之四58 玄武門52 太極殿上4 介休城38 武牢關之十59 玄武門之二16 青城宮之八迪迪諾諾亂談錄35 武牢關之七55 秦王府之二7 長春宮上35 武牢關之七15 青城宮之七63 顯德殿中23 宣武陵之六44 汜水濱之三47 汜水濱之六39 武牢關十一
11 青城宮之三22 宣武陵之五59 玄武門之二5 張難堡上17 青城宮之九38 武牢關之十轉貼陶大米評唐李世民凌煙閣24攻臣39 武牢關十一33 武牢關之五23 宣武陵之六2 美良川下60 玄武門之三3 雀鼠谷37 武牢關之九33 武牢關之五12 青城宮之四搞笑下跟諾諾的一個聊天3 雀鼠谷19 宣武陵之二迪迪諾諾改文錄24 逍遙亭上8 長春宮下45 汜水濱之四47 汜水濱之六9 青城宮30 武牢關之二35 武牢關之七9 青城宮8 長春宮下12 青城宮之四54 秦王府40 武牢關十二6 張難堡下52 太極殿上1 美良川上52 太極殿上50 龍鱗渠之三48 龍鱗渠迪迪諾諾對談錄37 武牢關之九38 武牢關之十26 合香院上1 美良川上11 青城宮之三30 武牢關之二24 逍遙亭上34 武牢關之六13 青城宮之五33 武牢關之五38 武牢關之十25 逍遙亭下56 秦王府之三56 秦王府之三1 美良川上1 美良川上15 青城宮之七14 青城宮之六51 龍鱗渠之四13 青城宮之五38 武牢關之十44 汜水濱之三53 太極殿下7 長春宮上48 龍鱗渠31 武牢關之三37 武牢關之九51 龍鱗渠之四50 龍鱗渠之三1 美良川上迪迪諾諾改文錄5 張難堡上13 青城宮之五37 武牢關之九49 龍鱗渠之二15 青城宮之七5 張難堡上18 宣武陵20 宣武陵之三迪迪諾諾改文錄7 長春宮上3 雀鼠谷57 秦王府之四58 玄武門52 太極殿上4 介休城38 武牢關之十59 玄武門之二16 青城宮之八迪迪諾諾亂談錄35 武牢關之七55 秦王府之二7 長春宮上35 武牢關之七15 青城宮之七63 顯德殿中23 宣武陵之六44 汜水濱之三47 汜水濱之六39 武牢關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