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9章 小藥妻淡櫻

永平將到,沈長堂下了樓船。

侯府的人早已收到消息,提前了兩日在陳江碼頭等候。沈錄得了沈夫人的命令,帶了一箱馬車的新衣裳過來。本來沈夫人也想過來一起接穆陽侯的,只是近日滂沱大雨,陳江離永平又有兩日的車程,而沈夫人身體抱恙,只好留在侯府裡,但將近半年做了一車的衣裳,唯恐穆陽侯不能第一時候見到,便囑咐了沈錄帶過來。

沈錄是沈家的大總管,原先不姓沈,姓陳,是個孤兒,後來表現突出,極有管理能力,感其十年勞苦,特地賜了沈姓。

沈錄向沈長堂行禮。

“拜見侯爺。”

沈長堂讓他起身,卻並未多說什麼,而是轉身眺望陳江,微微側了首,問:“恭城那邊可有信來?”

回答沈長堂的人是言深。

“半月前黃河水患,恐怕是耽誤了。”

沈錄聞言,眼裡有一絲詫異。

恭城的信?

他侍候了穆陽侯有二十年,方纔的語氣裡明顯是在意的意思。此番前去綏州半年,莫非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暗自思量了一番,見自家侯爺不曾再開口,又道:“啓稟侯爺,夫人給侯爺做了新衣衫,皆在馬車裡。”

沈長堂淡道:“多謝母親的關愛,替本侯轉告母親,侯府繡娘衆多,本侯也不缺衣衫,以後這些事不必勞煩母親了。”

沈錄絲毫也不意外沈長堂的反應,應了聲便問:“侯爺可要先回侯府?還是先入宮?”

沈長堂說:“入宮。”

沈錄又應了聲,恭恭敬敬地請沈長堂上了馬車。兩日後,穆陽侯到達永平。早已有人開了道,清出一條空曠街道,令穆陽侯的馬車一路無阻直入宮城。

玄甲衛一路相送,飛揚的沈字旗幟在日頭下威風凜凜。

“好生氣派。”初次來永平行商的絲綢商人驚歎道,並問:“沈家是哪一個沈家?”

有人鄙夷地看絲綢商人一眼,道:“天下間能有這樣的殊榮與威風的,除了穆陽侯還能有誰人?穆陽侯都不知,你還敢來永平行商,哪一日得罪了人都不知道。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永平沈家!那是唯一被允許攜劍面聖的沈侯爺!”

南門大開。

守門的侍衛俯首恭迎,早已換了馬匹的穆陽侯不曾停歇便直接入了南門,身後玄甲衛皆駐守在城門之外,言默與言深通過了侍衛的檢查,隨身攜帶的長劍匕首通通撤下後,才被允許進宮。

打從上回穆陽侯透露了皇帝的意思後,言深與言默兩人便心有餘悸,皆遠遠地候着,離御書房能有多遠便有多遠,生怕皇帝見着他們,又起了其他心思,倘若當着他們家侯爺的面索要,那便是進退兩難的局面。兩人自是不願見到,只好盼着皇帝別見到他們。

而此時此刻的穆陽候正在御書房門外。

內侍汪全含了笑,恭敬地道:“回侯爺的話,聖上正與幾位大臣商討國事,還請侯爺稍等片刻。奴才已經通傳了,聖上特地吩咐了奴才外面天熱,不能叫侯爺熱着了。”說着,給身邊的小內侍使了個眼色。

沒多久,小內侍便搬來一張黃梨木雕龍畫鳳扶手椅,還配了一張同紋案几,上頭擺了一盅茶。

有宮娥立於兩側,一個執着竹骨傘,另一個執着素雅的團扇,扇風遮陽,各司其職。

汪全親自侍候穆陽候,倒了杯茶,遞給他,又說:“聖上知曉侯爺喜愛君山銀針的味兒,前些日子武陵送來的貢品裡有頂尖的君山銀針,只得幾兩,聖上特地吩咐了奴才,好好收起,待侯爺來時烹上一壺。”

沈長堂輕聞,只道:“果真是好茶。”

須臾,他放下茶杯,漫不經心地道:“今日怎地是你在御前侍候?鄧忠呢?”

“回侯爺的話,鄧公公奉聖上之命去綏州了,本來說是要順道接侯爺的,未料綏州出了意外。”

至於是什麼意外,綏州里除了與核雕有關的也無其他。沈長堂沒有再問,又捧起茶杯,一聞二聞三聞,茶香縈繞,讓他整個人身心舒坦。

約摸一炷香的時間,御書房裡方有腳步聲傳出。

沈長堂也沒起身,仍舊在聞茶。

此時,御書房的門被推開,幾位朝中官員依次走出,最前面的那位生得肥頭大耳,正是當今王相。王相一見到不遠處的穆陽候,腳步登時一停,方纔還是談笑風生,如今面色冷得宛如臘月寒譚。

沈長堂不緊不慢地道:“巧了,居然在這裡遇到王相。”

後面的兩位朝中官員連忙給穆陽候行了禮,倒也不敢攪合在王相與穆陽候兩人之間,要曉得兩人在朝中就沒有哪一次是政見相合的,趕緊捏了措詞便急急離去,免得殃及池魚。

王相見到沈長堂,便覺腦袋疼,眼睛疼,鼻子疼,肩也疼,脊椎也疼,通通中年人的毛病都開始犯了。穆陽侯在綏州乾的事,不論大小都令他氣得肝疼!

他冷笑道:“我乃一朝丞相,來御書房商討國事何來巧字一說,倒不像有些人一年半載在外晃悠,正經事沒幹多少,盡走歪門邪道。”

“哦?本侯奉聖上之命陪同張御史前往綏州緝拿貪官,充盈國庫,到了王相口裡倒是成歪門邪道四字。王相桃李滿天下,不知當初教的又是何種學問。”他故作憂慮輕嘆:“有些時候,本侯真爲大興的國之棟樑擔心,在綏州的好幾日險些夜不能寐。”

王相被氣得鬍子都要豎起來了。

而此時,御書房裡忽有一道不悅的聲音響起:“在外半年,怎麼性子還沒磨平?進來。”

沈長堂這才緩緩起身,與王相道:“方纔本侯言語間多有得罪,請王相多多包涵。”話是這麼說,表情又是另外一回事。王相拂袖而去,沈長堂才進了御書房。

永盛帝立於御桌前,穿着鴉青色五爪團龍常服,雖有一張過於年輕的面孔,但仍然威儀赫赫,無需言語天子之威便撲面而來。

永盛帝睨他,道:“你倒是好,一回來便跟王相擡槓,明日朕上早朝時少不得一番血雨腥風。”

沈長堂笑了,道:“臣以爲聖上早已習以爲常。”

永盛帝道:“習以爲常歸習以爲常,朝堂上聽得多了,難免會厭煩。可惜朕爲一國之君,只能聽着。明穆回來了,朝堂上倒是能有趣不少。”

“朝堂乃國家大事商議之地,聖上還想如何有趣?”

若此刻有外人在此,聽了定會驚疑永盛帝與穆陽候之間的熟稔與親近。沈長堂六歲時便給長自己七歲的永盛帝當伴讀,君臣兩人相處已有二十二年,可謂是熟悉之極。

君臣兩人又說了會閒話,永盛帝才問起綏州之事。

聽永盛帝問起綏州之事,沈長堂亦改了口,以君臣相稱。正因爲熟悉,沈長堂格外清楚永盛帝的性子,是熟悉,可不能亂了君臣的位份。

永盛帝很是滿意沈長堂這回綏州之行的收穫,頻頻頷首。

沈長堂這回入宮,除了述職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不動聲色地試探,道:“綏州果真是核雕之聖地,不論綏州還是恭城,四處可見核雕技者,核雕商品亦比比皆是,尤其是恭城外還有一核雕鎮,明穆去瞧了一回,倒覺新鮮。上官家還辦了場鬥核大會,我也去看了,裡面不乏優秀的核雕技者,”一頓,他道:“其中有一位女核雕技者,核雕尚不錯,明穆瞧着意境佳,從她手裡買了個荷塘月色核雕。”

他取出荷塘月色核雕,問:“聖上瞧着如何?”

永盛帝看了眼,便收回目光:“到底是外頭的,比不上宮裡。明穆你更是捨近求遠,你若喜歡核雕,宮裡核雕師多,喜歡什麼讓他們給你雕刻便是。如想要女核雕技者的核雕,宮裡也不是沒有,新晉的核雕師就是個姑娘。”

永盛帝此時又接過荷塘月色核雕,漫不經心地說:“這樣的核雕,你想要幾個便能有幾個。朕明日便讓人給你送去。”說着,指尖一彈,直接扔了,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你在綏州半年,莫非遇上什麼紅顏知己?”

沈長堂道:“聖上說玩笑話了,明穆不能近女色,又何來紅顏知己?”

“沒有是最好,有的話當個知心人也是不錯。只是必須得過了朕這一關。父皇在世時,便時常叮囑朕,明穆的婚姻大事朕需好生照料,若擇了個身份低下又配不上明穆的人,朕百年之後亦不好向父皇交代。”

提起先帝,沈長堂心中微動,有幾分感觸。

他六歲當了永盛帝的伴讀,在宮裡待的時間遠遠比家宅的時間要長。雖說伴君如伴虎,但不論是永盛帝,亦或是先帝,都待他極好,是他陰暗而又沉重的童年裡爲數不多的溫暖。

也正因爲如此,他才願給永盛帝當一把對向外戚的利刃。

穆陽候府。

“明穆直接入宮了?”

“回夫人的話,侯爺入宮述職了。”沈錄微微斂眉,又道:“侯爺還特地讓我轉告夫人,說多謝夫人的關愛。”至於後半句,沈錄沒說。

侯府裡,侯爺與沈夫人關係生疏而僵硬,衆人早已習以爲常。

沈夫人問:“還說了什麼?”

沈錄道:“回夫人的話,侯爺匆匆入宮,並未多說其他。”

沈夫人靠在椅背上,端莊華貴的面容添了一絲愁緒,輕嘆一聲,又連着重嘆幾聲:“罷了,懷胎十月生下他,哪能不知他的心思,你不說也罷。說了,也徒惹傷心。”

“夫人切莫多想,侯爺當真急着入宮,與我也並未多說幾句。夫人做的那一車衣裳,侯爺也是看了的,並讓人送回了府裡,擱置在箱籠中。夫人的心意,侯爺又怎會不知?只是述職爲重,侯爺一進城門,便直奔宮城,不帶停歇的。”沈錄又說:“侯爺爲聖上辦事,綏州之行已有大半年了……”

沈夫人一聽,更是心疼二字,也顧不上傷春悲秋,揩了揩眼角,連忙吩咐侯府裡的下人準備飯菜。

沈錄見狀,稍微鬆了口氣。

在穆陽候府裡當總管,也不是一門容易的差事呀。

綏州。

阿殷稱病的第二日傍晚,上官仕信便過來了。

他身後的隨從提了大包小包的藥,還有兩個食盒。他歉然道:“是仕信安排不周,知音來了綏州,卻沒安排妥當,還讓你受了委屈。”

他讓江滿放下藥和食盒,又道:“我聽聞你是水土不服,特地讓大夫開了良藥。大夫特地囑咐了,此藥甚是溫和,平日裡無事時喝了,也能清肝明目降火。我們平日裡用眼多,遂讓大夫開多了幾包。還有食盒裡的,是仕信從恭城裡帶過來的廚子,當初在恭城的食肆裡吃過幾回,覺得不錯便把廚子挖了過來,沒想到正巧你過來鬧了水土不服,便讓廚子做了些恭城的吃食。你若吃不慣綏州的吃食,正好能嚐嚐。”

阿殷沒想到上官仕信如此通達,果真不負知音二字。

從見上面開始,她一句話也沒說,他便已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且溫和之極,也不拆穿她是裝病,還如此周到地備上這些東西。

她輕咳一聲,道:“委屈說不上,且是我提前來了綏州。”

“陸姑娘一事,我本想着待你來了綏州,立馬告知你。豈料你還是先於我知曉了。仕信愧矣,曾言待知音來了綏州,必定好生招待,最後卻有違當初之諾。爲了彌補仕信的過失,待你的病一好,仕信必親自迎姑娘進上官家的門。”

江滿一聽,嘴角抖了下。

他們少東家知不知道一個郎君迎一個姑娘進門是什麼意思?他們少東家一遇上知音,便跟理智都沒了一樣,恨不得給對方掏心掏肺。

阿殷連忙道:“仕信嚴重了,哪裡用得着這麼大的禮?”

上官仕信道:“你是我的知音,值得這麼大的禮。”

阿殷還想着拜入上官家門下,倒不想這麼大張旗鼓。還未拜入,少東家就親自迎接,而他們皆是未成婚的郎君與姑娘,以後論起核雕,也難免會惹閒言蜚語。

上官仕信果真懂她。

她正想着要如何婉拒時,他已經主動道:“又是仕信考慮不周了,叫知音爲難了。待你病好後,我與元伯一說,讓元伯接你過來。”一頓,他又與她說了陸嵐的事情,事無鉅細地一一說了。

阿殷之前讓範好核出去打聽,已經清楚了七八分,上官仕信說了,她便徹底明白了來龍去脈。

她道了聲“謝”。

上官仕信又道:“此事是有些棘手,可你也無需擔心。元伯認定的事情,即便是永平的皇帝拿把刀橫在他脖子上,他也不會改變。如今元伯還未曾收徒,雖說其餘的核雕師不願惹事,但事情仍有轉彎的餘地。待你來了上官家,便知我們那兒更靠核雕說話。”

阿殷聞言,又問:“上官家想必有不少佳品。”

提起這個,上官仕信很是自豪,道:“佳品自然有,本來你是我知音,我取幾個給你看也無妨。可若你成爲了上官家的核雕技者,便能盡情地觀賞。”

一說起核雕,兩人便像是有說不完的話似的,足足說了小半個時辰,上官仕信才告辭離去。

上官仕信離開前,還道:“你若在綏州有什麼困難,儘管與我說。”

聽他這麼一說,阿殷想起了假陳豆。

可是僅僅一遲疑,阿殷便按捺在心底,揮手與他告辭。待阿殷回了房,姜璇問:“姐姐怎地不與少東家說?以少東家的實力,要解決那人應該不是難事。”

阿殷搖首道:“能悄無聲息地把真陳豆給解決的人,背後來頭必定不小,且我們不知是什麼來頭。我信得過仕信,卻也不想給他惹來麻煩。那人連穆陽候的人都敢動手,更何況是上官家的人?”

況且,她若真與上官仕信說了,她要如何解釋穆陽候會派一個暗衛來保護她?她仍然不願讓其他人知道她與穆陽候之間的關係。

姜璇苦惱地道:“也是,我們該怎麼辦呢?虎眼虎拳身手不錯,可昨日他們倆讓陳豆指點他們,兩人都不是陳豆的對手,範家小郎雖也是郎君,但畢竟不像虎眼虎拳那樣專門學過武的。我們有三個郎君,可依舊敵不過那個假陳豆。”

阿殷道:“我想想辦法。”

接下來幾日,阿殷一直在仔細觀察假陳豆的行蹤。

以前的陳豆樣貌平平,擱在人羣裡一點兒也不出挑,很容易便被忽略。而如今因爲燒傷的緣故,若戴着斗笠也顯眼,不戴斗笠更加顯眼。雖說身手比以前還要敏捷,但作爲一個暗衛來說,他的容貌已經不適合了。

阿殷幾天內試探了陳豆好幾回。

知道他是假陳豆後,阿殷便想知道他的來頭。倘若知道了,說不定還能幫上穆陽侯的忙。所幸這個假陳豆身手雖然敏捷,但對她們姐妹卻有些看輕。

阿殷發現這一點後,心情格外欣喜。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打敗?便是輕敵之人。越是輕敵,他的弱點便更容易暴露。很快的,阿殷又發現了一點,這個假陳豆對於阿璇沒有防備。大抵是之前阿璇的熱情讓他放下了警惕。

同時,這幾日阿殷也在讓範好核打聽綏州坊間各類作奸犯科的事情。

範好核說綏州近來出了個小賊,身手極好,月黑風高之時便施行偷盜之事,短短半月已經偷了不少富貴人家的珍寶,令太守李負很是頭疼,衙門抓捕了半個月,始終沒有抓到,且小賊是什麼模樣都沒看清楚過。

阿殷悄悄地對姜璇說:“你明日去買幾壇烈酒回來,然後送給陳豆。”

姜璇不解,問:“他意圖不軌,姐姐怎地還要請他喝酒?烈酒的錢可不少呢。”阿殷道:“你儘管買來,要買最好的烈酒。”

姜璇聞言,心中不由一喜,問:“姐姐莫非是想出了對付假陳豆的法子?”

阿殷頷首。

姜璇又道:“姐姐想怎麼做?”

阿殷道:“你且附耳過來。”她低聲在阿璇耳邊道了幾句,阿璇如小雞啄米式地點頭。阿殷最後囑咐道:“最後一步有些危險,我會讓範好核去做。”

姜璇又點點頭。

假陳豆對阿璇果真沒有戒備,先前吃了阿璇太多東西,如今阿璇買了烈酒給虎眼虎拳喝,說要分給他一罈時,假陳豆沒有任何懷疑。

在他喝了一罈後,阿璇又拿出兩壇,小聲地與假陳豆道:“本來是偷偷地藏給範家小郎喝的,但是他不喜歡喝烈酒,你若喜歡便全都給你了,啊,我想起來了,虎拳還喝剩小半壇,我也給你捎過來。”

喝了三壇半後,假陳豆醉倒了。

李負近來有點憂愁,抓了半個月的小賊還沒抓到。

正是愁緒滿滿之際,忽然有人來報官,說見到了那個小賊!就在一家客棧裡喝得酩酊大醉!李負一聽,瞪大了眼,好一個小賊,偷東西就算了,如今還敢光明正大地在他眼皮底下喝醉酒!豈不是在藐視他的權威?嘲諷他近半個月的無能麼?

李負當即命衙門的人前去抓捕。

人帶回來的時候,酒氣沖天,臭得李負想作嘔。他把小偷的身體踢了過來,直接讓隨從搜身,豈料珍寶沒發現一個,反倒是搜到一封信箋。

李負拆開來一看。

……嚇懵了。

竟是一封寫着如何密謀殺害穆陽侯的信!本來偷東西還只是小事,可這涉及永平侯爺的性命之事,事情一下子就變得嚴重起來!

李負緊趕慢趕地讓人把小偷關進牢獄裡,怕他逃,還套上了枷鎖。

他拎着紙片兒薄的信箋,內心着實沉甸甸得很。

第84章 小藥妻淡櫻第61章 小藥妻淡櫻第43章 小藥妻淡櫻第120章 小藥妻淡櫻第96章 小藥妻淡櫻第127章 小藥妻淡櫻第45章 小藥妻淡櫻第55章 小藥妻淡櫻第54章 小藥妻淡櫻第110章 小藥妻淡櫻第37章 小藥妻淡櫻第124章 小藥妻淡櫻第40章 小藥妻淡櫻第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121章 小藥妻淡櫻·第39章 小藥妻淡櫻第38章 小藥妻淡櫻第66章 小藥妻淡櫻第140章 小藥妻淡櫻第33章 小藥妻淡櫻第四章第30章 小藥妻淡櫻第38章 小藥妻淡櫻第71章 小藥妻淡櫻第64章 小藥妻淡櫻第89章 小藥妻淡櫻第95章 小藥妻淡櫻第113章 小藥妻淡櫻第142章 小藥妻淡櫻·第136章 小藥妻淡櫻第89章 小藥妻淡櫻第143章 番外一第144章 番外二第44章 小藥妻淡櫻第115章 小藥妻淡櫻第69章 小藥妻淡櫻第68章 小藥妻淡櫻第64章 小藥妻淡櫻第51章 小藥妻淡櫻第142章 小藥妻淡櫻·第五章第129章 小藥妻淡櫻第142章 小藥妻淡櫻·第79章 小藥妻淡櫻第124章 小藥妻淡櫻第82章 小藥妻淡櫻第134章 淡櫻小藥妻第59章 小藥妻淡櫻第90章 小藥妻淡櫻第86章 小藥妻淡櫻第137章 小藥妻淡櫻第63章 小藥妻淡櫻第96章 小藥妻淡櫻第37章 小藥妻淡櫻第34章 小藥妻淡櫻第104章 小藥妻淡櫻第43章 小藥妻淡櫻第103章 小藥妻淡櫻第75章 小藥妻淡櫻第98章 小藥妻淡櫻第143章 番外一第92章 小藥妻淡櫻第30章 小藥妻淡櫻第87章 小藥妻淡櫻第92章 小藥妻淡櫻第38章 小藥妻淡櫻第111章 小藥妻淡櫻第135章 小藥妻淡櫻第55章 小藥妻淡櫻第133章 小藥妻淡櫻第二章第93章 小藥妻淡櫻第二十章第77章 小藥妻淡櫻第60章 小藥妻淡櫻第54章 小藥妻淡櫻第58章 小藥妻淡櫻第119章 小藥妻淡櫻第42章 小藥妻淡櫻第122章 小藥妻淡櫻第85章 小藥妻淡櫻第111章 小藥妻淡櫻第二十章第81章 小藥妻淡櫻第77章 小藥妻淡櫻第92章 小藥妻淡櫻第九章第49章 小藥妻淡櫻第49章 小藥妻淡櫻第30章 小藥妻淡櫻第42章 小藥妻淡櫻第121章 小藥妻淡櫻·第133章 小藥妻淡櫻第八章第十一章第118章 小藥妻淡櫻第48章 小藥妻淡櫻
第84章 小藥妻淡櫻第61章 小藥妻淡櫻第43章 小藥妻淡櫻第120章 小藥妻淡櫻第96章 小藥妻淡櫻第127章 小藥妻淡櫻第45章 小藥妻淡櫻第55章 小藥妻淡櫻第54章 小藥妻淡櫻第110章 小藥妻淡櫻第37章 小藥妻淡櫻第124章 小藥妻淡櫻第40章 小藥妻淡櫻第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121章 小藥妻淡櫻·第39章 小藥妻淡櫻第38章 小藥妻淡櫻第66章 小藥妻淡櫻第140章 小藥妻淡櫻第33章 小藥妻淡櫻第四章第30章 小藥妻淡櫻第38章 小藥妻淡櫻第71章 小藥妻淡櫻第64章 小藥妻淡櫻第89章 小藥妻淡櫻第95章 小藥妻淡櫻第113章 小藥妻淡櫻第142章 小藥妻淡櫻·第136章 小藥妻淡櫻第89章 小藥妻淡櫻第143章 番外一第144章 番外二第44章 小藥妻淡櫻第115章 小藥妻淡櫻第69章 小藥妻淡櫻第68章 小藥妻淡櫻第64章 小藥妻淡櫻第51章 小藥妻淡櫻第142章 小藥妻淡櫻·第五章第129章 小藥妻淡櫻第142章 小藥妻淡櫻·第79章 小藥妻淡櫻第124章 小藥妻淡櫻第82章 小藥妻淡櫻第134章 淡櫻小藥妻第59章 小藥妻淡櫻第90章 小藥妻淡櫻第86章 小藥妻淡櫻第137章 小藥妻淡櫻第63章 小藥妻淡櫻第96章 小藥妻淡櫻第37章 小藥妻淡櫻第34章 小藥妻淡櫻第104章 小藥妻淡櫻第43章 小藥妻淡櫻第103章 小藥妻淡櫻第75章 小藥妻淡櫻第98章 小藥妻淡櫻第143章 番外一第92章 小藥妻淡櫻第30章 小藥妻淡櫻第87章 小藥妻淡櫻第92章 小藥妻淡櫻第38章 小藥妻淡櫻第111章 小藥妻淡櫻第135章 小藥妻淡櫻第55章 小藥妻淡櫻第133章 小藥妻淡櫻第二章第93章 小藥妻淡櫻第二十章第77章 小藥妻淡櫻第60章 小藥妻淡櫻第54章 小藥妻淡櫻第58章 小藥妻淡櫻第119章 小藥妻淡櫻第42章 小藥妻淡櫻第122章 小藥妻淡櫻第85章 小藥妻淡櫻第111章 小藥妻淡櫻第二十章第81章 小藥妻淡櫻第77章 小藥妻淡櫻第92章 小藥妻淡櫻第九章第49章 小藥妻淡櫻第49章 小藥妻淡櫻第30章 小藥妻淡櫻第42章 小藥妻淡櫻第121章 小藥妻淡櫻·第133章 小藥妻淡櫻第八章第十一章第118章 小藥妻淡櫻第48章 小藥妻淡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