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



一天,閒來無事,阿菱忽然說起了邵伯湖的四角菱,勾起了一羣漢朝女人的思鄉之情,禁不住又哽咽不止,淚眼婆娑了。

“啓稟公主,山坡下有一名漢人求見,聲言是你的親戚。”這消息是張寶親自通報的。“我的親戚?”公主不解地問道。他心中想道可能是皇帝的詔書到了。

“你說清楚一點,到底是誰來了?”旁邊的快嘴阿嬋仗着是張寶的妻子,大聲地說道。“漢朝商賈張奎元來了。”張寶進一步說道。

“張奎元?”公主似乎還沒有想起來,“我的公主,在來的路上送給我們水晶寶馬、象牙雕的那位商人啊!”阿嬋解釋道。

“他怎麼來了,他來幹什麼?是朝廷派來的嗎?”細君公主的心思還在漢朝皇帝的詔書上。“你忘了,臨別時他說過,再去波斯做生意,一定來看我們。”阿嬋又說道。

“看來此人信守諾言,是一個不錯的人……。”細君公主說道。“家鄉來的人,見嗎?”阿嬋試探着公主的心情,她不敢造次,因爲這幾天大家都小心伺候。

“見!”細君公主說道。“你把他引到東側門裡的大廳,公主在那裡接見他。”阿嬋對張寶說。

阿菱等一幫侍女立即忙活起來,幫公主梳洗挽發,塗脂抹粉,穿衣着裝。她們知道這是接見漢朝商賈,稍一疏忽,傳到漢朝內地就會議論紛紛。

當公主光彩照人地走進大廳時,張奎元按照漢朝禮節,急忙起身跪拜公主,“商人張奎元祝願公主千歲,千千歲!”

“張先生,一路辛苦,你是孃家人,不必拘禮,請坐吧!”公主微笑了一下說,自己隨即也落座了。“謝公主!謝公主!”公主一句“你是孃家人”感動得張奎元高聲地連連道謝。

“張先生請喝茶!”細君公主說話時,一陣思鄉之情從心中泛起,真要是我的親戚來這裡看我該多好啊!張奎元不是親戚,勝似親戚,這是公主此時的感覺。

“謝公主!謝公主!”在漢朝重農抑商的時代,公主把張奎元稱爲“先生”,無疑是對他的看重。漢朝時期,有知識的人才尊稱爲先生,這給張奎元極大的精神安慰。

“張先生,你這一次準備貨去何方?”細君公主入住草原聽到的多是烏孫語,今日聽到鄉音,一種親近感油然而生,禁不住涌出兩滴淚來。她不敢用絲帕擦拭,只能讓它慢慢地發散。

“去波斯與地中海一些國家。”張奎元這纔看清公主的面貌,經過草原風雨摧殘,她比去年相見時蒼瘦多了,就連身後站着的侍女們也都改變了模樣。

“一人路過這裡,還是多人結伴而行?”細君公主問道。

“我一人帶駱駝三十峰,腳力三人經過這裡,特意來看望一下公主。”張奎元擠巴着眼睛說,心裡想公主怎麼住這樣簡陋的房子?

“你就在這裡小住幾天,好好休息一下,以解除路途勞頓。”細君公主真心要招待家鄉人在此小住了。

“謝公主。”張奎元說道。

“你們去,把張先生的貨物卸下來放好,免受風吹雨淋。牲畜派人趕到遠處草好的地方放牧……。”細君公主對張寶等人安排着。

“謝公主!不過有一峰駱駝不用卸,是我從關內給公主帶來的禮物。我專門去了一趟揚州,等一會兒命人把駱駝牽來就是了。”張奎元連忙說道。

“那我也謝謝張先生了。你們幾個人就和御醫周光明住在同一個氈房,你看如何?”細君公主問道。

“感謝公主的厚愛。”張奎元受寵若驚地說道。

“張先生可是從長安城出發?”細君公主探尋地問着,她心中念念不忘皇帝的詔書,這是關係自己命運的判詞。

“是從長安城出發。”張奎元隱約地看出了細君公主眼中流露出的哀怨。他這個走南闖北之人想象,公主在草原上的生活並不盡人意。

“我們家鄉的人都在忙些什麼?”細君公主儘量把話說得隨便一點。她想多聽一聽家鄉的消息。

“皇宮的西面又開了一個大院子,據說要蓋什麼宮殿?叫什麼宮殿……我忘記了。”張奎元不好意思地停頓了一下。

“哦——。”細君公主知道,皇宮年年在建設,天天在更新,不足爲怪!

“皇帝在各處辦了許多學校,有一所學校很大,叫太學。”這一次張奎元記清楚了學校的名字。

“哦——辦學校這是好事啊!你在沿途看到什麼?”細君公主問他,希望他突然能回答出自己想要知道的話題。

“黃河灘塗在種植從這裡引進的葡萄、苜蓿,有的地方還養殖了從烏孫引進過去的天馬。”張奎元說着。

“路途可見到皇家的官差或兵馬?”細君公主又進一步啓發道。她看到張奎元比上一次蒼老了,路程的風雨除了把這位商人雕琢得剛毅堅強,也在他的臉上印記了歲月的滄桑。

“稟報公主,沿路除了一些行走的商賈外,不曾看到什麼官差。只是離開長安城前,

有人傳言,要派一支隊伍西行,但是不知因何事去何方?”張奎元解釋時揣摩着公主的問話意指何事?

“哦——,是這樣!”細君公主道。張奎元作爲商人,可能不知道朝中的事情,也是有情可原的。其它的事情也就不需要多問了,但是,他畢竟是家鄉的人啊!無論出於何種目的來到赤谷城,都應該熱情接待。於是,她又說道:“張先生剛到草原,今天先好好地休息一下,以後再談……。”就這樣結束了談話。

“張寶,今晚你們幾人和御醫周光明陪張先生吃飯,張先生是孃家人,好好招待,代我盡一下地主之誼。”細君公主吩咐道。

“是,謹記了。”張寶應道。

細君公主從正門回到房間,看到走廊裡擺滿了一包又一包張奎元送的禮物,他們正在幫着公主打開。先打開的無非是一些錦緞首飾之類,公主過目之後放在了一邊。因爲這些東西再好,質量花色也比不上公主出嫁時從皇宮裡帶來的東西。細君公主想,無論好壞是張奎元的一片心意。

當侍女們用木盤端着一件東西又放在面前時,公主禁不住吃驚地說道:“江都蛤蟆酥!”她精神爲之一振,眼睛裡放射出高興的光芒。

“高郵牛皮糖!”公主失態地又一聲驚叫,阿菱、阿嬋等從揚州過來的侍女們也跟着喊叫起來。

“江都風鵝,幹龍蝦……啊!”公主更加驚奇了。她想起剛纔張奎元說的“我從長安專門去了一趟揚州”的話語,思鄉的淚水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流下來了,一切煩惱與憂愁都順着淚水排泄了,她急忙用絲帕擦拭了一下。

“綠楊春茶,四角菱……。”阿菱看到公主流淚了,小聲地說道。

接下來又端過來一些揚州的紙剪,雜件圓盤漆器等。細君公主隨手拿起了一件暗紅色的漆盤,看到上面雕刻着揚州的風景,石橋下流水潺潺,河岸的假山處頑童嬉戲,岸柳下影影綽綽行人如織,神態各異……細君公主的心好像回到了揚州,置身於畫面之中。她抱着漆盤靜靜地坐着,阿菱、阿嬋靜靜地陪着,阿依蘇魯、哈尼姆靜靜地看着……誰也不說話,似乎此時說話會破壞沉靜的美好,會阻止思路的翱翔。她們就這樣坐着,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把上好的奶酒給張先生送去兩袋!”抱着漆器的細君公主呆呆地說道。“把這些特產分出一部分送到後廚,阿菱,阿嬋親自下廚,我們也嘗一嘗家鄉的特產,回憶一下鄉情的滋味。”

獵驕靡的軍事進攻方案定出以後,各路兵馬經過一天的準備陸續地向前線進發了。根據“晝伏夜行”的行軍原則,首先是薩姆勒克的軍隊,第二天晚上就向着騰格里王右翼部隊駐地——巴音布拉格出發了。接着是伊犁王別克阿爾斯的部隊,最後面纔是獵驕靡大帳的兵馬。小王子軍須靡和伊塞克王阿克阿爾斯的軍隊則從右路向着額敏河與巴音布拉格中間的地域進發,準備打伏擊。

剛開始時,薩姆勒克的軍隊還能夠按照夜晚行軍,白天隱蔽的方式前進,到了第三天,有些人對於隱蔽的重要性不以爲然,竟然在白天行軍時走進氈房吃飯,偎褻調戲女人,使路人怨聲載道。由於過早地暴露了目標,當薩姆勒克的軍隊趕到巴音布拉格附近,還沒有來得及安營下寨,就遭到了匈奴右翼大部隊的衝擊,初次迎敵不利,他的部隊潰退得幾乎衝亂了緊跟後面的伊犁王行進的人馬。

獵驕靡趕到巴音布拉格後,聽到薩姆勒克兵敗的消息後大爲惱火,他一方面派人送信給從右邊進發的軍須靡和伊犁王,讓他們加快前進的步伐,設好埋伏後,派出一支部隊從東面夾擊匈奴的右翼守軍。另一方面命令薩姆勒克整飭部隊,組織軍隊做好進攻的準備。又令伊犁王利用夜色作掩護,火速行軍佔領了西邊的小山頭。形成攻勢後,等待明天辰時發起進攻。

拂曉到來了,昨天取勝的匈奴兵一覺醒來,看到面前的薩姆勒克的部隊,他們佯裝不屑一顧地照常吃飯,造成飯後再消滅外面部隊的錯覺。當薩姆勒克的軍隊向敵方發動進攻時,匈奴兵並不迎戰,只是在營寨內射箭阻擋。隨着一陣聲勢震天的喊殺聲,獵驕靡手提長槍帶領自己的兵馬衝過來了,西邊的伊犁王,東邊的伊塞克王也衝過來了。可是,匈奴兵馬沒有絲毫退卻的跡象,只是在臨時搭建的柵欄內放箭,固守不戰,幾番進攻不下,烏孫部隊傷亡人數逐步增加,進攻嚴重受阻。

伊塞克王分析戰場上的形勢後認爲,對於打贏這一仗匈奴是早有準備的,“大鵬展翅”紮營法是能夠起到相互支撐作用的,他們固守不戰是在等待援兵的到來。不迅速拿下這個營寨,戰鬥時間拉長,敵方的援兵一到,戰局的勝負就很難預料了。而伊犁王提出的“困守”,其他人提出的“以箭對箭”的方案都不是最佳辦案。因爲匈奴兵佔據的地形靠近柵欄,射出的箭殺傷力強,而烏孫兵佔據的地形離柵欄較遠射出的箭命中率不高,不能給對方造成威脅。繼續對峙對敵方有利,對我方極爲不利。必須儘快調整戰略戰術,才能保證戰鬥的勝利。於是,

他向獵驕靡提出了“三面助威,一點突破”的進攻原則。就是三面同時進攻,用盾牌作掩護集中優勢兵力撕開一處柵欄,逐漸擴大進攻面,迫使敵人從北方走出柵欄,再伺機消滅他們。

進攻開始了,烏孫兵手執防箭工具,高聲吶喊着如潮水般地涌向柵欄,這種迅雷不及掩耳的態勢使敵軍始料不及,他們的箭矢失去了作用,形成了短兵相接的局面。一個口子被薩姆勒克的軍隊撕開了,又一個口子被伊犁王的軍隊撕開了……逐步形成多點撕開的局面,這時大批烏孫兵長驅直入涌進了匈奴的營寨……。匈奴兵馬只得向北逃竄而去。

獵驕靡長槍一指,帶領後軍從旁邊掩殺了過去,他沿用原來“先殺後俘”的戰法,就是殺得敵人心驚膽寒的時候,再俘虜剩餘的人。所以一部分負隅頑抗者做了刀下之鬼,另一部分人成了烏孫人的俘虜。

“大昆莫,我們乘勝揮兵向東,撼動額敏河南岸羅古的大營!”在殺氣正濃的軍隊中伊塞克王建議道。

“好,向東面進軍!”獵驕靡大聲命令道。

這次勝利來得太迅速、太容易,獵驕靡想不到年邁的自己還能打這樣一場勝仗,潛伏在身體各部位的英雄細胞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原來抱定戰死沙場換取勝利的想法,得到了無限的膨脹和舒展。於是他指揮各路軍馬向東方衝殺了過去。

實際上,匈奴右翼部隊原先之所以堅守不戰,就是等待羅古的人馬前來救援,形成內外夾擊之勢,給烏孫國的軍隊毀滅性的打擊。可是他們沒有堅守到羅古軍隊的到來,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向北潰逃了。而不知內情的羅古率領大軍正殺氣騰騰地在趕往這裡的路上了。

在飛馳的戰馬上,伊塞克王對大昆莫建議,讓薩姆勒克的軍隊順着左邊的山嶺前進,伊犁王的軍隊順着右邊的山嶺前進,這樣既可以在前進中加快速度,又可以完成流動的伏擊戰,說不定還會遇到前來支援的羅古軍隊。

這時前面的喊殺聲起,留在這裡埋伏的小王子軍須靡的部隊已經與匈奴兵接上火了。原來,氣勢洶洶的羅古帶領部隊正疾馳趕來救援左翼大營的時候,沒有注意就鑽進了軍須靡軍隊的包圍圈,他沒有想到烏孫國來了這麼多的部隊,沒有想到烏孫兵還會在路上打伏擊,沒有想到自己也是戰場上的梟雄,竟然左突右衝地沒有衝出包圍圈。正當氣急敗壞的羅古準備再次準備突圍的時候,獵驕靡等幾股烏孫的兵馬也先後趕過來了。寡不敵衆的局面,迫使他率衆拼死向額敏河南岸的大營方向衝去。衝出包圍圈後,順着山谷向前飛馳,軍須靡在後面窮追不捨,兩支隊伍在馳騁中想停也停不下來了。

當接近自己大營時,一小部分先頭部隊衝了進去,大部分來不及進營的人員只得繞過營柵向北逃去。面對烏孫國強大的攻勢,羅古自知大營難保,只好棄營向北逃走了。這一仗,軍須靡獲得大營一座,俘虜匈奴兵一萬多人,馬匹槍械數以萬計。當伊犁王別克阿爾斯率領部隊趕到羅古的右翼大營時,已經是人去營空,一片狼藉了。右翼營的匈奴軍隊聽到大營失利後,迅速地後撤了。

這一仗,烏孫人取得的徹底勝利,無論是對烏孫國還是對獵驕靡都有着非凡的意義。對於國家來說,邊界的穩定是牧人們安居樂業的前提,是幸福的基礎。對於獵驕靡來說,一生中最後的勝仗,給他在草原上傳奇的人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雖然他已經記不清自己一生打了多少次仗,記不清得到了多少財產和俘虜,但是那些戰役都是預先沒有想到會得到勝利,也就是說在戰爭前沒有想過,得到勝利後的意義和打算。這一次,他想到了,他想到要儘量打一個勝仗,哪怕用生命做代價換來的勝仗。他要實施過渡“傳位”,給“接位人”留下一個平和的氛圍,給烏孫國留下一個平穩的發展時期。

天意啊!他這樣想道。自己到了一把年紀,還能創造一個圓滿的結局,讓一位草原上傳奇的英雄體面地謝幕。勝利能治療疾病,獵驕靡此時感覺到腿不太疼痛了,也不太咳嗽了。他想在原地犒賞三軍,後來自己又否定了。回赤古城!這是大昆莫獵驕靡最後的決定。

“兵怕散,將怕聚”, 一旦勝利的心境變成居功自傲,英雄的心態衍生成無所顧忌的時候,軍人違反紀律,禍害牧人的事情,就會接連不斷地發生。十幾萬人集結在一地,給牧人造成的負擔也太重了。他們需要從動亂中安靜下來,,從戰爭中走向正常生活。於是,獵驕靡命令各部隊迴歸原地,軍須靡的軍隊即日開拔回撤,並規定前三天要連續急行軍,以便與後面的軍隊拉開距離。接着,自己和伊塞克王的軍隊也出發了……。

這次戰役中最蹩腳的是薩姆勒克,戰爭開始時,由於求勝心切,接近敵人時還沒有站穩腳跟就受到匈奴人的衝擊,潰退的軍隊幾乎亂了後面的大營,若不是父王獵驕靡指揮若定,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軍隊後撤時他一直悶悶不樂,下面的將領們也謹慎得很,約束自己的部隊不敢滋事生非,準備撤回貝加爾湖駐防去。

(本章完)

第二十一章3第二十四章3第十一章2第八章1第七章2第十一章1第十章1第二十二章1第二十章2第十三章1第二十一章2第七章1第十九章2第二十章2第十三章2第十章2第二十章3第十三章2第十五章2第七章2第二十二章2第六章1第二十二章4第十三章2第二十四章3第十一章2第十一章2第二十二章4第四章1十四章2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二章4第二十四章1第十九章2第二章2第二十三章3第八章2第五章1第四章3第十一章2第十章2第十三章2第二十三章1第十八章2第七章1第二十四章1第二十一章3第二章2第六章2第三章2第二十章2第十章1序言第十二章1序言第四章3第二十一章1第二十三章2第十三章2第二章2第二十四章3第十九章1第四章3第五章2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5第二十一章3第九章2第十一章2第十九章2第七章1第二十四章1第十七章2第六章1第二十二章3第二十章2第二十四章3第二十章1第十五章1第四章3第二十一章5第四章3第二十四章2第四章3第一章第十五章2第二十二章3第二十二章2第十八章3第二十二章4第十九章2第二十一章1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二章1第一章第十七章2第十一章2第二章2第十二章1
第二十一章3第二十四章3第十一章2第八章1第七章2第十一章1第十章1第二十二章1第二十章2第十三章1第二十一章2第七章1第十九章2第二十章2第十三章2第十章2第二十章3第十三章2第十五章2第七章2第二十二章2第六章1第二十二章4第十三章2第二十四章3第十一章2第十一章2第二十二章4第四章1十四章2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二章4第二十四章1第十九章2第二章2第二十三章3第八章2第五章1第四章3第十一章2第十章2第十三章2第二十三章1第十八章2第七章1第二十四章1第二十一章3第二章2第六章2第三章2第二十章2第十章1序言第十二章1序言第四章3第二十一章1第二十三章2第十三章2第二章2第二十四章3第十九章1第四章3第五章2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5第二十一章3第九章2第十一章2第十九章2第七章1第二十四章1第十七章2第六章1第二十二章3第二十章2第二十四章3第二十章1第十五章1第四章3第二十一章5第四章3第二十四章2第四章3第一章第十五章2第二十二章3第二十二章2第十八章3第二十二章4第十九章2第二十一章1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二章1第一章第十七章2第十一章2第二章2第十二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