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吳楚七國之亂被平息後,由於漢景帝的第五個兒子劉非立了大功,景帝改封劉非爲江都王,以揚州爲都城,肅清劉濞的殘餘勢力,治理吳國原有的封地。

江都王劉非坐鎮東南多年,現年已經五十多歲,膝下有五子二女,長子劉建,次子劉敢,三子劉蒙之,四子劉纏,幼子劉定國;兩個女兒,大女兒名徽臣,小女兒名月蟬,都已出嫁。

第一代江都王劉非去世以後,太子劉建繼父親之後承襲了江都王。

就在劉非去世屍骨未寒之時,還未正式即位的劉建早就看上了父親寵愛的美人淖姬,急不可待的在晚上便派人把淖姬接來,跟她在守喪的靈堂中發生姦情。連親妹妹劉徽臣因父親去世回家守孝,也被他姦污了。他平時經常下令要宮中的姬妾與羊、狗等禽獸交媾,以此取樂,有不從者鞭刑或溺死。簡直是禽獸不如,天良喪盡。

劉建平日裡驕奢淫逸,無惡不作,橫行轄地,草菅人命。據野史記載,騾子就是劉建折騰出來的。傳說,一日劉建無聊至極,喊人牽來一匹馬及一頭驢子,命人將兩動物栓在一起,分別往肚子裡灌進去春藥,進行交媾,數月後生出一頭“四不像”來,就是現在的騾子。當時就連這個荒淫無度的劉建都爲此驚訝不已。

在淮南劉安謀反時,劉建一開始知他們的圖謀。他不但知情不報,而且心中另有打算。他認爲自己的封國靠近淮南,恐怕一旦事發,被淮南王併吞,於是也暗中廣招兵員,製造兵器,一是防備劉安吞併自己,二是準備與劉安一同謀反,成功後再用武力爭奪天下。平時在自己宮中也是經常佩帶着天子賜給他父親的將軍印,有時坐着插滿天子旌旗的車輛外出巡查封地的情況。

等到淮南王反叛的事情敗露平息後,朝廷懲治同黨與涉嫌者,牽連到了江都王劉建。此時,劉建恐慌不已,於是派人多帶金錢,遊說於京城,想通過活動平息這件訟案。劉建在京城活動,賄賂官員的事情被朝廷得知以後,漢朝的公卿大臣請求皇上逮捕劉建治罪。漢武帝念及叔侄之情,不忍心治罪劉建,隨即派官員去審訊他。劉建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悔,以爲罪責難逃,就畏罪自殺了。

此後,漢武帝下詔誅殺劉安、劉建家族,廢除了淮南國、江都國,將淮南故地改爲九江郡,江都國改爲廣陵郡,收歸中央,自此淮南王與江都王宗族覆亡。

當時剛生下劉細君的母親成光也以同謀罪被斬殺了。當年,劉細君年紀幼小而躲過了這一劫難,不過,幼小就出生在皇室的她,身價也因此一落千丈,在族人與親戚的憐憫中艱難的生活着。雖然仍舊保持着皇族的身份,但是皇族的榮華富貴卻與她無關,身世的坎坷和世態的冷漠,使這位柔弱的女子過早的嚐到了社會的苦難和無奈。她只知道艱難的生活,用蓬勃的生命與人抗爭着,與社會抗爭着,像一顆孱弱花蕾,等待着春天的到來,顯示出不凡的美麗。

公元前115年(元鼎二年),出使烏孫國的張騫回到了漢朝的首都——長安城。張騫等人和黃頭髮的烏孫人一進長安,立刻引起社會轟動,人們一邊擠擁在街道兩旁觀看,一邊輕聲地議論:“這是哪國人呀?他們的容貌多麼奇特!”

“可能是烏孫人吧。博望侯不就在後面嗎?”

“他這次就是出使烏孫國的呀,你看,還帶回了很多禮物啊!”

張騫回長安的消息被人們街頭巷尾議論着……。

漢武帝劉徹在上林離宮接見了張騫和烏孫客人。烏孫客人向武帝獻了禮品,他沒有心動,唯獨一見到幾十匹身體高大的烏孫馬,不由得連聲叫好。他隨即換了衣服,挑出一匹,就在宮外的草地上試騎馬來。武帝急急馳騁了好一陣子,下了馬以後,對張騫和客人們說道:

“此馬真是好馬,跑得既快又穩,匈奴馬、東胡馬都比不上它的速度。”

“這是我們大昆莫獵驕靡在全國馬羣內挑選的良馬,特意獻給陛下的禮物。”烏孫使臣急忙回說道。

“張騫,你不是說過大宛高山頂上有一種天馬嗎?我想這烏孫馬就是天馬了。”剛下馬的劉徹興致勃勃地說道。

“皇上說的極是,這就是烏孫國的天馬。”張騫極力附和道。

於是,烏孫馬被稱爲“天馬”的緣由,一直延續到現在。

張騫雖然沒能完成烏孫人東遷至敦煌的任務,卻與烏孫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還把西域諸國的客人與商人引到了長安,成就了絲綢之路的雛形。這開天闢地的壯舉,功在千秋,利在萬世。由於張騫在出使西域中表現了卓越的外交才能,漢武帝就提升他擔任 “大行令”的官職,專門管理與外國交往中的商貿事務。

烏孫客人在長安城度過了一段十分愉快的

日子,漢朝人的好客和禮貌,長安城的龐大,街市的繁華、宮殿的壯麗,都給他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國前,漢武帝還設宴席專門爲他們餞行,席間享受着貴賓的待遇。

“烏孫是西方的一個大國,聽說他們的國王是吃狼奶長大的,兩次打敗過匈奴。”席間漢武帝高興地說道。

“我們大昆莫英勇善戰,雖然是一位難得的草原之王,可是與皇上比起來,還差得很遠。”烏孫使節趕緊迎奉着說道。

“你們烏孫人到長安來,肯定是和我們交朋友來的。烏孫與漢朝建立聯盟,以後就更不怕匈奴嘍。”高興的漢武帝又說道。

“漢朝這樣強大富饒,對我們又這樣尊重和友好,我們回去一定報告國王,永遠和漢朝友好相處。”烏孫使臣十分感激,他們再三感謝說道。

高興的漢武帝又多贈給他們許多金銀財寶,雕玉絲綢。

過了一年多,大宛、康居、大夏、月支等國家都派人和漢朝的副使一起來到長安。從此,漢朝與西域各國開始正式往來。後來,漢武帝又派使者到安息、龜茲、羅馬(犛靬)、印度(身毒)、裡海(奄蔡)、條支等國交往。漢朝凡出使西域的人,各國都很信任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很好。由於西行使者往來頻繁、人數衆多,所以經常在路上相互碰到。他們都像張騫一樣帶着國書和貴重的絲織品,路途遙遠的裡海等地,需要八九年時間才能回到漢朝。絲綢之路上的商貿現象進入了一個興旺發展的時期。

張騫離開烏孫國回漢朝以後,在西部草原上種族部落形勢發生了變化。一兩個月後,匈奴得知了烏孫與漢王朝通使的消息,雷霆大怒,先是派人到烏孫國指責獵驕靡,獵驕靡婉言以對;後來匈奴屢屢在烏孫國的邊境騷擾,搶掠牲畜財務,等到烏孫的人馬趕到,他們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後來就在全國動員,準備出兵進攻烏孫國,形勢十分危急。

此時,獵驕靡深刻理解了張騫提出的“漢烏聯合,共滅匈奴”的思想。加上從漢朝回來的烏孫使者向獵驕靡回報,看到內地山川壯麗,建築雄偉,物產豐富,商業繁榮,文化發達,人多富厚,人員俊美的情報,增強了獵驕靡與匈奴“分庭抗禮”的信心。他決定通過與漢王朝結盟的方式,形成一個強大的團體,互爲依存,來保證自身政權的安全穩定。兩國所謂“結盟”實際是一種軍事聯合的方式,因爲國家政權是一種宗法性的,世襲的王權統治,國家與國家聯姻,利用“親戚”這種特殊關係對國王及王室產生影響,以便產生更大的親和力量。在當時的歷史時期起到不可估量的政治作用,漢王朝與烏孫“結盟”或“和親”,雙方都包含着這樣的願望。實際上“結盟”是“和親”的先導,“和親”是“結盟”的高級形式。

幾年以後,烏孫國由於經常受到匈奴的侵擾,大昆莫獵驕靡由於戰事頻繁,同時又懼怕匈奴報復性的侵略。

公元前106年,獵驕靡下定決心與漢朝聯盟,共同抗擊匈奴想最後消滅它,以求草原永遠的和諧安寧。遂派使者帶着禮物到漢朝面見漢武帝,提出加強軍事同盟與和親事宜。

漢武帝在朝堂上爭取大臣們的意見,一部分人說:“烏孫人原先不想與漢朝聯盟和親,今日出爾反爾,又來要求和親,實是一個不信不義的民族,不能答應和親,與他們和親有降漢朝的天威。應該給予一定的懲罰。”

另一部分人說:“從漢朝長遠利益考慮,應該與烏孫國建立姻親關係,先保證西部邊境的安寧,然後在與烏孫聯合,共同聯絡西域諸國,建立友好往來,廣佈天朝國威。”

漢武帝劉徹面對羣臣紛亂的意見,很難定奪,於是大聲說道:“宣張騫!”

“稟皇上,大行令張騫已經去世多年了。”一名太監小聲在劉徹耳邊提醒道。

漢武帝沉默無語,朝堂上的大臣們也暫時出現了沉默。劉徹的沉默,此時,面對紛亂的意見,最需要張騫拿出具體的意見,自己忘記了張騫已經去世幾年了。大臣的沉默,自己身居要職,因爲無能不能給當今的皇上排憂解難,衆多的文官武將不及一個“大行令”張騫,紛紛低頭汗顏,緘口無語。同時也反映出在那個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對漢朝立下的汗馬功勞已經被至高無上的皇帝銘記在心,成爲衆多臣民們爲國效勞的榜樣。

漢武帝決定:同意烏孫和親的要求,爲了顯示漢朝的國威,一定要先來送上聘禮,然後才能把公主嫁過去。

烏孫使者得到漢朝皇帝應允下嫁公主的消息以後,晝夜兼程趕回烏孫國向大昆莫報告喜訊去了。

公元前117年,也就是劉建因罪被誅戮的四年後,劉胥被封爲廣陵王,他廣派人員找到了流落民間的侄女劉細君,帶

回宮中撫養。從此劉細君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幼小的劉細君初進王府,心神不定,對眼前這個陌生環境感到不適應,不過,由於好奇心佔了上風,她睜大了眼睛對這座豪華的府第好奇的觀察着。眼前的一切令她頗爲驚異,首先是室內陳設,記得原來收養自己家庭和千百個普通家庭一樣,室內的陳設都很樸素,色調也比較暗淡,可是眼前的傢俱和器皿都光彩奪目,無論是傢俱的質感和色澤,帳幔的細密柔軟,還是精美的銅器和玉器,都給人一種華麗的震撼。

看到的王府人員的服飾,有些人的服飾顏色都比較莊重,深色的比較多,有顏色豔麗花紋的比較少。只有服侍自己的婢女阿容的衣服是明豔的菊黃色,上面滿是卷枝花草紋飾,既華麗又典雅,質地又異常細膩。低頭打量着自己,只見自己穿着的絨絮絲綿內衣,顏色是玫瑰花瓣的那種紅色,刺繡的圖案很抽象,既像雲又像飛鳥,暗暗地隱藏在花瓣裡,像是藏在花瓣裡一個難解的夢。

細君正在胡思亂想,忽聽外面有幾個宮女笑着說道:“夫人來了!”

“夫人?什麼夫人?不知是我的什麼人?”細君思考着。

只見屏風外面轉進來一個年輕美麗的貴婦人,身上披着一件半舊的狐裘,頭頂挽了個簡單的髮髻,斜插着一支碧玉簪,鬆鬆的長髮柔順地披在身後,一種和氣、雍容與華貴從身上難以遮攔的顯露出來。進來才知道這是自己的嬸孃,因爲自己昨天走進王府的時候,就是她指揮衆多的老媽子、婢女給自己沐浴、梳頭髮和換衣服。

“我的女兒起牀了?你今天感覺怎麼樣?”嬸孃見細君表情複雜地望着自己,關切地問道。

“嬸孃,我很好,沒什麼事兒,就是……。”細君還不習慣稱她爲嬸孃,因此支支吾吾地說道。

“沒有關係,主要你在外面受苦時間太長了,現在好好靜養一段時間,以後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隨即過來拉着細君的手在牀沿坐了下來,微笑着安慰道。說話間又從同來的一個老宮女手裡接過一個錦盒遞給阿嬋,囑咐道:“這是幾粒進補的藥丸,每天晚上臨睡前服侍小姐吃一粒就可以了。”

“是,夫人!”阿嬋順從地接了過去。

嬸孃又坐了一會兒,指示宮女與丫鬟要照顧好小姐的生活起居,就起身離去了。

劉細君進了王府以後,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日子從此結束了,本應該錦衣玉食,飲甘饜肥的生活來到面前。猶如一棵幼嫩樹苗,經過秋季的蕭殺,冬天地凍天寒的困苦,當春天已經來臨的時候,在王府富裕生活,文化氛圍,禮教禮節、琴棋書畫的薰陶下,茁壯地瘋長了。

五六年以後,細君不但漸漸適應了王府的生活,而且還能指揮着生活,讓本來屬於自己生活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天早晨,細君起牀之後,在臥室裡走來走去,覺得十分無聊,便對阿容說道:“天冷在臥室裡呆了這麼多天,快悶死了!我要出去走走!”說着擡腳向門外走去。

“小姐,外面冷,穿上防雪的衣服!”說着拿出一件碧彩閃爍白狐狸毛裡的鶴氅,罩在細君身上。

細君邁出門檻,只見連日的風雪已經停了,旭日初昇,照在厚厚的積雪上,照在宮殿的屋脊上,照在光禿禿的樹枝上,一切看上去都十分美麗。細君深深吸了一口氣,有種脫籠之鵠的感覺,愜意的微笑浮上她的臉頰。她興奮地在廣陵王府跑來跑去,一路上遇到一些掃雪的宮女,拎着東西走過的宦官,像往常一樣見了她都停下來行禮,細君只顧新鮮和開心,也沒顧上搭理他們。

一場大雪的降臨,使王府改變了面貌,細君一路走一路嘖嘖稱奇,眼前的王府建築錯落有致,有山脈、有流水、有巨大的湖泊,在皚皚白雪覆蓋下美麗極了。她一面走着一面思考着,忽然,院中響起微微風聲,劉細君放慢腳步走過去,前面,前面又出現一片好大花園,高高低低的亭臺軒榭、假山池沼上,都蓋着厚厚的積雪,看不清原來面目。樹木花草也都凋零了,看上去彷彿銀裝素裹,只有園中的一棵老松樹仍蒼翠遒勁,頂着厚厚的積雪傲然挺立着,巋然不動。

她興致勃勃的心情轉眼變成詩詞:

庭徑之側一孤鬆,

冬雪之下顯精靈。

夜棲去回往來鳥,

晨迎東西南北風。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適應這個家庭並逐漸成爲這個家庭主人的劉細君逐漸成爲一個楚楚動人的大姑娘了,由於王府文明素質的薰陶,從一個流浪街頭髒女孩變成了王府的一位小姐。生活中循規蹈矩,見人時彬彬有禮,作息行動規範始終,談詩作文引經據典,言談舉止落落大方,就連走起路來都像一片彩雲飄逸瀟灑。

(本章完)

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3第二十一章5第二章3第十章2第十五章1第十二章1第八章1第九章2第十三章2第一章第十一章2第一章第十八章3序言第二十二章5第十章2第十九章3第十九章3第十九章1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三章4第十章2第一章第六章2第十二章2第三章1第四章2第五章3第二十一章5第二十二章2第十七章2第二十一章4第二十一章1第十四章1第九章2第十八章2第十九章2序言第二十二章1第十七章2第二十四章3第五章3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3第二十四章1第二十三章2第三章3序言第五章1第十三章2第五章2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2第十一章2第十二章1第六章1第十二章1第十八章2第二十一章4第二十一章4第五章4第二十四章2第十七章2第二十二章1第二十一章2第十八章2第二十四章3第十三章2第二十章2第二十四章1第九章1第一章第十五章2第四章1第十九章1第十七章2第十一章2第五章4第十六章1第十九章3第二十四章3第二十三章3第五章2第四章2第十一章2第十一章1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1第十一章2第十七章2第二章3第二十三章2第十五章2第二章2第十七章1第十三章2
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3第二十一章5第二章3第十章2第十五章1第十二章1第八章1第九章2第十三章2第一章第十一章2第一章第十八章3序言第二十二章5第十章2第十九章3第十九章3第十九章1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三章4第十章2第一章第六章2第十二章2第三章1第四章2第五章3第二十一章5第二十二章2第十七章2第二十一章4第二十一章1第十四章1第九章2第十八章2第十九章2序言第二十二章1第十七章2第二十四章3第五章3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3第二十四章1第二十三章2第三章3序言第五章1第十三章2第五章2第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2第十一章2第十二章1第六章1第十二章1第十八章2第二十一章4第二十一章4第五章4第二十四章2第十七章2第二十二章1第二十一章2第十八章2第二十四章3第十三章2第二十章2第二十四章1第九章1第一章第十五章2第四章1第十九章1第十七章2第十一章2第五章4第十六章1第十九章3第二十四章3第二十三章3第五章2第四章2第十一章2第十一章1第二十一章2第二十一章1第十一章2第十七章2第二章3第二十三章2第十五章2第二章2第十七章1第十三章2